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3011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详解Word下载.docx

3.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催化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分解水要吸收能量,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选B。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能确定为丙烯的是

D

电子式与结构式,结构简式

A为球棍模型,可以表示丙烯,也可以表示为全氯丙烯等;

B为分子式,可以是丙烯或环丙烷;

C为电子式,漏写一个氢原子;

D为丙烯的结构简式,选D。

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

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B.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

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

A

铁的重要化合物,盐类水解,分散系和胶体

高铁酸钾(K2FeO4)中铁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还原产物为铁离子,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可以吸附除去水中悬浮性杂质,选A。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6.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酸性B.脱水性C.强氧化性D.吸水性

浓硫酸的特性

首先吸水放热,引发反应,然后脱水碳化,生成碳单质,放出大量热量,使得碳和浓硫酸进一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硫酸有表现了强氧化性,选A。

7.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Ba(OH)2B.Ba(NO3)2C.Na2SD.BaCl2

二氧化硫,氧化还原反应

将SO2通入Ba(OH)2溶液产生碳酸钡沉淀,通入Ba(NO3)2溶液,氧化生成硫酸钡沉淀,通入Na2S溶液归中生成硫单质沉淀,通入BaCl2溶液不反应,选D。

8.高炉炼铁过程中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元素是

A.铁B.氮C.氧D.碳

化学与技术,金属的冶炼

高炉炼铁中碳首先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再被还原为CO,用CO作还原剂还原氧化铁冶炼铁,选D。

9.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

75.77%+36.966×

24.23%=35.453中

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

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

同位素,质量数等概念及其关系

34.969、36.966分别为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75.77%、24.23%分别为各原子的丰度(个数或物质的量分数),35.453为氯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C正确。

10.草酸晶体(H2C2O4·

2H2O)100℃开始失水,101.5℃熔化,150℃左右分解产生H2O、CO和CO2。

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图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气体的制备,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

固体加热、防止水倒流、防止草酸晶体(H2C2O4·

2H2O)熔化流下,选D。

11.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I2(g)+H2(g)

2HI(g)+9.48kJ,(ii)I2(S)+H2(g)

2HI(g)-26.48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g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kJ

B.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kJ

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

D.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254gI2(1mol,g)中通入2gH2(1mol,g),不能反应放热9.48kJ,A错;

由盖斯定律可知:

反应(i)-反应(ii)I2(g)=I2(S)+35.96kJ,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35.96kJ,B错;

反应(i)和反应(ii)的产物相同,C错;

由于1mol碘蒸汽能量大于碘固体的能量,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的反应物(ii)总能量高,D正确。

12.甲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方程式为HCHO+NaHSO3

HO-CH2-SO3Na,反应产物俗称“吊白块”。

关于“吊白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加工B.易溶于水,工业上用作防腐剂

C.难溶于水,不能用于食品加工D.难溶于水,可以用作防腐剂

化学与生活,食品添加剂知识

吊白块又称雕白粉,(NaHSO2·

CH2O2H2O)化学名称为次硫酸氢钠甲醛或甲醛合次硫酸氢钠,为半透明白色结晶或小块,易溶于水,高温下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有漂白作用。

遇酸即分解,120℃下分解产生甲醛、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吊白块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始分解出有害物质。

吊白块主要用于橡胶工业丁苯橡胶聚合活化剂,印染印花工艺漂白剂,感光照相材料相助剂,日用工业漂白剂以及医药工业等,但不得作食品漂白添加剂用,严禁入口。

吊白块进入人体后,对细胞有原浆毒作用,可能对机体的某些酶系统有损害,从而造成中毒者肺、肝、肾系统的损害。

中毒以呼吸系统及消化道损伤为主要特征。

人经口摄入纯吊白块10g就会中毒致死,吊白块也是致癌物质之一。

选B。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

分别取样:

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

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

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Na+B.SO42-C.Ba2+D.NH4+

化学物质的分析检验

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I-、S2-,①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溶液为强酸弱碱盐,可以确定NH4+、SO42-;

Ba2+不共存,无法确定需要检验的是Na+,选A。

14.某物质的结构为

,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B.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软脂酸甘油酯

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种

酯和油脂,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该物质为硬脂酸、软脂酸形成的混甘油脂,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和氢气加成,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只有

,油脂的碱性水解反应就是皂化反应,C正确。

15.β—月桂烯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A.2种B.3种C.4种D.6种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

三个双键、2个溴分子,全部是1,2加成的组合有3种,还有1,4加成和1,2加成的组合一种,计四种,选C。

16.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

A.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

B.用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

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

电解原理及应用

利用电解池原理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用惰性电极做阳极连接在电源正极,氯离子失电子用在阳极逸出,铜片做阴极,铜离子得电子在阴极析出,B正确。

17.120mL含有0.20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mol/LB.1.5mol/LC.0.18mol/LD.0.24mol/L

过量计算

向含有0.20mol碳酸钠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要产生气体:

c(HCl)>

0.20mol/0.2L=1.0mol/L,0.20mol碳酸钠全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相同,c(HCl)<

2.0mol/L,选B。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

项的,多选不给分;

有两个正确选项,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8.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2Na2O2+2H2O=4NaOH+O2↑B.4Fe(OH)2+O2+2H2O=4Fe(OH)3

C.2F2+2H2O=4HF+O2D.2Al+2NaOH+2H2O=2NaAlO2+3H2↑

CD

氧化还原反应

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A、B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C中水为还原剂,D中水为氧化剂,选CD。

19.常温下用pH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b不可能显碱性B.a可能显酸性或碱性

C.a不可能显酸性D.b可能显碱性或酸性

AB

pH,溶液酸的碱性

pH为3的某酸溶液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弱酸,pH都为11的氨水为弱碱、氢氧化钠溶液为强碱,a溶液为强酸弱碱盐和过量氨水时显碱性、或为弱酸弱碱盐时酸碱性不确定,b为强碱弱酸盐和过量弱酸时显酸性、或为强酸强碱盐是显中性,AB正确。

20.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

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二氧化碳

碳酸钠

转移的电子

1mol

NA

22.4L

106g

106g

2NA

AC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差值法计算,

2Na2O2+2CO2=2Na2CO3+O2△me-

2mol2mol2mol1mol56g2mol

1mol1mol1mol0.5mol28g1mol

常温常压下,1mol二氧化碳体积不是22.4L,AC正确。

21.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Fe2++SO42-+Ba2++2OH-=BaSO4↓+Fe(OH)2↓

B.NH4++Fe3++2SO42-+2Ba2++4OH-=2BaSO4↓+Fe(OH)3↓+NH3·

H2O

C.2Fe3++3SO42-+3Ba2++6OH-=3BaSO4↓+2Fe(OH)3↓

D.3NH4++Fe3++3SO42-+3Ba2++6OH-=3BaSO4↓+Fe(OH)3↓+3NH3·

BC

离子方程式

物质的量之比为1:

2时完全反应,B正确,2:

3时铁离子程度完全,铵离子没有反应,硫酸根离子过量,C正确。

22.物质的量为0.10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A.3.2gB.4.0gC.4.2gD.4.6g

镁及其化合物,极限法计算

极限法计算,最大值为只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0.1mol的MgO和0.5molC,为4.6g,最小值为0.1mol镁的质量,为2.4g,不取极限值,选D。

第II卷(共84分)

四、(本题共24分)

23.工业上制取冰晶石(Na3AlF6)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OH)3+12HF+3Na2CO3=2Na3AlF6+3CO2↑+9H2O,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在上述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属于弱酸的电离方程式。

(2)反应物中有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邻,下列能判断它们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是(选填编号)。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d.单质与同浓度酸发生反应的快慢

(3)反应物中某些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Na2CO3俗称纯碱,属于晶体。

工业上制取纯碱的原料是。

(1)

HF⇌H++F,

(2)ac,(3)Al(OH)3+OHֿ→AlO2ֿ+2H2O

(4)离子晶体;

氯化钠;

二氧化碳,氨

电子式和结构式,电离方程式,元素周期表,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非极性分子为二氧化碳,弱酸为氢氟酸;

(2)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邻的是O和F,F的非金属性强,二者都没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用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比较;

(3)处于同一周期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的是钠和铝;

(4)Na2CO3俗称纯碱,属于离子晶体。

现代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原料是氯化钠;

二氧化碳,氨;

详见答案。

24.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

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吸收。

(3)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

As2S3+10H++10NO3—=2H3AsO4+3S+10NO2↑+2H2O

若生成2mol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选填编号)。

a.小于0.5molb.等于0.5molc.大于0.5mold.无法确定

(8分)

(1)1:

1,

(2)As2S3,氢氧化钠(或硫酸铜溶液),(3)10mol,正极,(4)a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得失电子守恒,原电池原理及应用

(1)方程式为:

2As2S3+2SnCl2+4HCl=As4S4+2SnCl4+2H2S;

(2)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氧化剂是As2S3,反应产生H2S气体可用碱液或硫酸铜溶液吸收;

(3)用10mol0NO3—-NO2计算为10mol电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

(4)根据电子守恒建立关系:

0.5molO2——0.5molCO2,但碳只和浓硝酸反应,当变为稀硝酸后不再反应,选a。

25.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

地壳内每加深1km,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kPa。

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

SiO2(s)+4HF(g)

SiF4(g)+2H2O(g)+148.9kJ,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在地壳深处容易有气体逸出,在地壳浅处容易有沉积。

(2)如果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选填编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3)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选填编号)。

a.2v正(HF)=v逆(H2O)b.v(H2O)=2v(SiF4)

c.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4)若反应的容器容积为2.0L,反应时间8.0min,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g/L,在这段时间内HF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共8分)

(1)SiF4、H2O,SiO2,

(2)ad,(3)bc,(4)0.0010mol·

L-·

min-

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化学反应速率

(1)SiO2(s)+4HF(g)

SiF4(g)+2H2O(g)+148.9kJ为正向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移,有SiF4(g)逸出,H2O(g)凝结为水,减小压强有SiO2(s)沉淀析出;

(2)化学平衡常数只随温度而变化,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平衡正移,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移逆反应速率增大,ad正确;

(3)v正(HF)=2v逆(H2O),v(H2O)=2v(SiF4),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平衡时反应继续进行,没有停止,选bc;

(4)SiO2(s)+4HF(g)

SiF4(g)+2H2O(g)△m

4mol1mol2mol60g

0.008mol0.12g

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g/L时,△c(HF)=0.008mol/L,反应速率为0.0010mol·

min-。

26.实验室制取少量溴乙烷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1)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溴化钠、和1:

1的硫酸。

配制体积比1:

1的硫酸所用的定量仪器为(选填编号)。

a.天平b.量筒c.容量瓶d.滴定管

(2)写出加热时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A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

试管A中的物质分为三层(如图所示),产物在第层。

(4)试管A中除了产物和水之外,还可能存在、(写出化学式)。

(5)用浓的硫酸进行实验,若试管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的正确方法是(选填编号)。

a.蒸馏b.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用四氯化碳萃取d.用亚硫酸钠溶液洗涤

若试管B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之褪色的物质的名称是。

(6)实验员老师建议把上述装置中的仪器连接部分都改成标准玻璃接口,其原因是:

(本题共12分)

(1)乙醇,b,

(2)NaBr+H2SO4→HBr+NaHSO4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3)冷却、液封溴乙烷;

3,(4)HBr、CH3CH2OH(合理即给分)

(5)d,乙烯,(6)反应会产生Br2,腐蚀橡胶

物质的制备,乙醇和醇类,浓硫酸的特性,

(1)用乙醇和溴化氢(溴化钠和1:

1的硫酸)加热反应制备溴乙烷;

浓硫酸的稀释,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慢慢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中,边滴边振荡;

(2)温度不宜太高,产物写NaHSO4;

(3)用冰水混合物冷却反应混合物,1层为冰层,2层为水层,形成液封防止产物挥发,溴乙烷密度最大在3层;

(4)除产物外还可能挥发出HBr、CH3CH2OH蒸汽,冷却后在A中;

(5)如果用浓硫酸,做氧化剂产生溴蒸汽进入A中呈棕黄色,产物易挥发不能蒸馏,产物能碱性水解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产物易溶于四氯化碳不能用之萃取,选用亚硫酸钠溶液洗涤出去溴单质;

不溶于水使试管B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的消去反应的产物是乙烯;

(6)反应可能产生溴单质,腐蚀橡胶塞。

27.CuSO4·

5H2O是铜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CuSO4·

5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

(1)向含铜粉的稀硫酸中滴加浓硝酸,在铜粉溶解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2)如果铜粉、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净,则制得的CuSO4·

5H2O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除去这种杂质的实验操作称为。

(3)已知:

CuSO4+2NaOH=Cu(OH)2↓+Na2SO4,称取0.1000g提纯后的CuSO4·

5H2O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28.00mL,反应完全后,过量的氢氧化钠用0.1000mol/L盐酸滴定至终点,耗用盐酸20.16mL,则0.1000g该试样中含CuSO4·

5H2Og。

(4)上述滴定中,滴定管在注入盐酸之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

在滴定中,准确读数应该是滴定管上蓝线所对应的刻度。

(5)如果采用重量法测定CuSO4·

5H2O的含量,完成下列步骤:

①②加水溶解③加氯化钡溶液,沉淀④过滤(其余步骤省略),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操作是,

(6)如果1.040g提纯后的试样中含CuSO4·

5H2O的准确值为1.015g,而实验测定结果是l.000g测定的相对误差为。

(本题共12分)

(1)溶液呈蓝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2)Cu(NO3)2,重结晶

(3)0.0980,(4)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粗细交界点,

(5)称取样品;

在上层清夜中继续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6)-1.5%(-1.48%)

物质的制备,铜及其化合物,硝酸,硫酸,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酸碱中和滴定,有关方程式的计算,

(1)铜逐渐溶解,溶液变蓝色,有红棕色NO2气体产生;

(2)可能的杂质只能是Cu(NO3)2,易容性杂质用,重结晶法除去;

(3)n(NaOH)=0.1000mol/LX0.028L=0.0028mol,被盐酸中和了0.1000mol/LX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