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电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67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电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临电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临电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临电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临电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临电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临电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临电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临电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临电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临电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电方案.docx

《临电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电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电方案.docx

临电方案

茅台镇环茅路环境整治工程临时用电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南昌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十一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临时用电情况2

四、三极配电、两极保护3

五、临时用电设计4

六、安全用电技术4

七、电工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7

八、应急处理措施8

九、安全用电组织措施9

一、编制依据

1、茅台镇环茅路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1—93)

二、工程概况

1、项目简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茅台镇环茅路环境整治工程

2

工程地址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

3

建设规模

/

4

建设单位

仁怀市城市开发建设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5

设计单位

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6

监理单位

贵州宇建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7

施工单位

南昌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8

施工范围

施工设计图设计的有关内容

9

合同工期

150天

10

质量目标

合格

11

开工日期

以开工报告为准

2、工程概况:

该项目拟对环茅路道路的主要节点进行环境整治,总用地面积33592.42㎡,总建筑面积21339.23㎡,建设广场9748㎡,绿化面积10411.2㎡。

分为十个地块建设,分别建设5个广场,公厕8个、农贸市场3个、商业中心1个,旅游接待中心1个,停车位若干,垃圾回收站1个、垃圾处理厂1个。

并配套建设相关的景观设施、给排水、强弱电、路灯、垃圾箱以及标示牌等工程。

项目工程量表

项目

面积(㎡)

1号地块

 

用地面积

2956

公厕

73

广场

1440

绿地

1443

2号地块

 

用地面积

1171.5

农贸市场

542.8

公厕

63.4

3号地块

 

用地面积

7490.62

接待、办公楼

1030.26

商业

3244.78

地下车库

5242.79

公厕

126.61

4号地块

 

用地面积

2305.3

农贸市场

649.8

公厕

71

5号地块

 

用地面积

5542.2

绿地

3651.8

广场

1892.4

公厕

88

6号地块

 

用地面积

7612.2

书院建筑

354.9

地下车库

8757.7

绿地

4139.8

广场

3264.3

公厕

208.1

7号地块

 

用地面积

861.4

垃圾回收站

301.73

公厕

89.36

8号地块

 

用地面积

806.9

绿地

350.1

广场

456.8

9号地块

 

用地面积

3551

绿地

826.5

广场

2694.5

10号地块

 

用地面积

1295.3

农贸市场

365.9

公厕

55.9

垃圾处理场

73.2

3、施工条件

场地附近均有可供车辆通行的市政道路,并可修建简易便道进入施工区域以方便施工。

施工用电和用水在就近接入点接入,施工现场的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具备施工条件。

由于整个工程施工范围较大,工程项目及内容众多且非常分散,而且周边均为居民楼及居民用房,施工干扰较大。

临边较多安全隐患多,安全文明施工及安全防护措施是本工程的关键及重点。

三、临时用电情况

本工程施工用电由业主解决,从当地村镇电网变压器接至施工现场,施工单位从低压侧引出,所需容量按各地块现场需用量计算。

为防止停电各施工点可配备相应功率的发电机。

(一)、电源从业主指定电源引入施工现场配电室(箱),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采用380/220V电源系统即TN—S接地保护系统,实行“三相五线”制;施工现场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采用标准铁壳配电箱,总配电箱安设漏电保护器,末级配电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护器)、一锁,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工作电流应与之匹配。

(二)、为保证施工供电的质量,提高施工供电安全性,避免施工用电事故发生,结合施工现场供电特点及要求,通过对其用电负荷的计算确定其主线线径和用量容量。

(三)、施工现场用电

因本工程牵涉多个地块,各个地块均有不同的建设任务和工程项目,现场用电各不相同且负荷有大有小,无法统一计算。

只有根据各个地块的现场情况具体布置用电设备及具体负荷,但必须保证用电需要及用电安全。

(今后针对各地块施工情况再进行具体用电负荷计算)。

(四)、该施工现场供电电力负荷分布不集中,为有利用电安全、施工方便结合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把该低压线路分二路干线布置,并在施工平面内布置多个二级配电箱,以满足施工机械设施用电。

(五)、本工程的所有三级箱由现场需要进行设置,但所有三级箱均为“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进行电力控制,动力和照明在二级箱处分开设置,三级箱处严禁动力、照明用电混合使用,施工用电现场

本工程临时用电整个供配电系统按照施工临时用电规范和标准进行布置,实行三相五线制。

四、三极配电、两极保护

根据国家强制性行业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规定,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必须实行三极配电、两极保护。

本工程施工临时用电由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用电设备开关箱三极配电组成,并由总配电箱和用电设备开关箱实现两极保护,形成三极配电、两极保护系统。

各级配电箱的安装和做法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五、临时用电设计

现场采用TN-S系统,从建设单位指定接入处380/220V电压引至我方现场临时配电箱,在现场配电箱外做重复接地。

整个施工现场按三级配电、二级以上漏电保护装置,即总配电箱(柜)→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箱内所有开关均用明显的标志标明所有控制的回路、用电设备等。

每个配电箱均有专人负责,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六、安全用电技术

(一)、科学、合理地布设施工现场电源线路

1、现场电源零线和接地线截面积应大于相线的一半,最小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0平方毫米,铝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6平方毫米。

2、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导线须穿管进行,管口和管接头须密封,且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8米。

过马路等处须穿钢管,钢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且必须与PE线相连接。

3、导线埋地暗敷设时,转角处、接头处须设置手孔井;井底应有积水坑,便于集中排水。

4、室内所有导线的截面应根据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铜导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铝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

5、干线立杆间距应不大于35米,架空电源线路距地面一般不小于4米,平行线间距不应小于30厘米,电源线路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应不小于1米。

6、电缆线不得直接放在地上明附设。

(二)、现场施工机械动力电源安装的安全技术

1、按统一规格要求,配置施工机械专用的开关箱,开关箱应有防雨和可靠的保护接地措施。

2、各类专用开关箱与施工机械应靠近,其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便于紧急断电,专用电源开关箱的挂设、停放必须牢靠,并一律上锁。

3、开关箱的进、出电源线应穿入铁管内(或硬质塑料管内),铁管应做接地保护;箱内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

4、开关箱严格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一个闸刀开关只允许控制一台施工机械。

5、箱内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应分开引入,应做牢固N线、PE线段子板,工作零线禁止通过开关和熔断器。

6、配电箱应采用冷扎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其它配电箱箱体厚度不得小于1.5mm。

固定式配电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m-1.6m;移动式配电箱应固定在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宜为0.8m-1.6m。

7、开关箱电源导线应绝缘良好,从专用开关箱引至机械设备的电源导线应用4芯橡胶软线。

(三)、施工现场防雷装置技术

为防止雷电袭击造成的事故,再施工现场高出建筑物的设备,钢脚手架等必须设防雷装置。

1、避雷针:

安装在高出建筑的钢脚架的最高顶端上。

2、接地线:

可用截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毫米的铜导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φ40毫米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毫米的扁钢。

3、接地体:

采用棒型接地体,棒型接地体一般可用φ50壁厚不小于2.5毫米的钢管,或直径不小于20毫米的圆钢或∠5×50毫米的角钢,将其顶端打尖并垂直打入地下,其顶端离地面不小于80毫米。

4、防雷装置的避雷针,接地线和接地体必须焊接(双面焊),焊接长度应为导线(圆钢)直径的6倍或扁铁宽度的2倍以上,电阻不宜超过4欧姆。

(四)、保护接零、重复接地

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不得直接做保护接地。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地线、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保护接零线除必须在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段箱处做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必须与PE线连接,严禁与N线连接;PE线和N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PE线上严禁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五)、漏电保护装置

本工程总配电箱选用延时型保护器,动作电流是干线泄漏电流2倍,为200mA。

分配电箱采用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是干线泄漏电流2.5倍,为100mA(不超过30mA·S限值)。

开关箱采用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为30mA,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接地方式采用三相五线制TN-S系统接线方式。

漏电保护装置主要是保护人身直接接触电时的安全作用,切不能认为有了它,就可以平安大吉,忽视安全用电管理工作。

(六)、触电急救常识

建筑施工现场触电事故是时有发生的,应大大加强安全管理和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尽量防止和避免触电事故的出现,但万一发现有人不慎触电时,应立即进行急救。

1、首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进行人工呼吸。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将其抬到比较温暖且空气流通的地方休息。

如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衰竭,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七、电工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现场施工使用的高低压设备及专用电源线路,应按照设计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安装和架设。

(二)、现场变配电高压设备,不论带电与否,如单人值班就不准超越遮拦和从事其它修理工作。

(三)、在变配电室内高压部分及线路上,停电作业时应注意:

1、有关电源,操作手柄应上锁或挂标识牌。

2、验电时应带绝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在设备两侧各相或线路各相分别验电。

3、确认设备和线路无电后,即将检修设备或线路做短路接地。

4、设备接地线,应按顺序进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拆除顺序则相反,装、拆时均戴防护用具。

5、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的多股软裸铜线和专用线夹,严禁用绕缠方法做短路接地。

6、检修完毕,经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拆除临时短路接地线

(四)、施工现场夜间施工临时照明灯具,高度不应小于3米,易燃易暴场所应用防暴灯具。

(五)、照明开关,灯口及插座,应正确接入火线及工作零线。

(六)、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七)、在特别潮湿场所,金属容器内使用的工作灯,必须采用12伏以下的安全电压。

(八)、在特殊情况下:

(如特别潮湿、风、雪等情况),须佩带好安全工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鞋、帽,安全带等进行上述情况的日常及突法事件检查。

1、风:

检查干、支线是否完好,是否有裸露,挂断绞缠,必须在拉闸和切断电源的开关上挂出“有人工作,禁止合闸”告牌。

未经挂牌人同意,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合闸,不得将警示牌拆除。

2、雨:

检查是否对干、支线有损坏,处理干、支线上的积雪和移动配电箱的积雪。

同时严格注意气温,如气温零度以下时,应及时对水箱、水泵进行放水等工作。

(处理干、支线和配电箱时,必须停电按规定检查和检修)。

八、应急处理措施

(一)、施工现场成立专门应急处理小组,对所有现场进出场人员进行用水、用电等安全技术教育。

防范于未然。

(二)、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作业条件订立消防制度或消防措施,并记录落实效果。

(三)、施工现场建立治安保卫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派专人负责进行检查落实。

(四)、施工现场显著位置挂设相关单位及人员的联系电话,以便及时联系。

(五)、施工现场设有医务室,配置一般常用药品,并有培训合格的急救人员轮流值班。

(六)、为即时处理临时发生的意外伤害,现场备有急救器材(如担架等)以便及时抢救,避免扩大伤势。

(七)、按照不同作业条件,合理配备灭火器材;对于设置的泡沫灭火器应有换药日期和防晒措施。

灭火器材设置的位置和数量等均应符合有关消防规定。

(八)、按要求配备足够的消防水源,有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保证水压和消防水源接口。

(九)、施工现场应建立动火审批制度。

凡有明火作业的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批(审批时要写明要求和注意事项),作业时,应按规定设监护人员,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危险时方可离开。

九、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一)、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二)、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批验收制度。

(三)、建立维修制度,做好维修工作日志。

(四)、建立拆除制度,不用的闸箱设备随时拆除。

(五)、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落实到人。

(六)、持证上岗,禁止非电工无证上岗。

(七)、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电气工作人员的技术职责。

本方案一经审核批准,即严格执行,实行层层管理,落实到人,以保证该方案的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