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3916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律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

8.自治条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

9.国家法学院教师对法律作出的解释系非正式解释。

()

10.以存在形式为标准,法律意识可以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11.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构成。

1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1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凡是统治阶级的意志都要表现为法律。

14.所有的统治阶级的意志都必须以法的形式体现。

15.所有的法律规范的实施,均须由国家强制力(国家暴力)强制实施的。

16.地方性法规与部门法规间的冲突,由国务院裁决。

17.我国的法律仅在国内(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效。

18.只有经公布的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19.我国的审判解释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

20.违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组织。

21.有违法行为必定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

2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总的要求是从重、从快

23.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创制的程序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是法律草案的讨论审议。

2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

25.法律制裁是国家专门机关或国家授权机关对触犯刑律者依其应负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刑罚措施。

26.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都属于有权解释。

27.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而在原始社会没有法。

28.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则不一定表现为法律。

29.法不仅具有规范作用,而且具有社会作用,任何历史类型国家的法律都是通过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来实现维护阶级统治的社会作用。

30.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而违反法律的行为则必定是违反道德的。

31.在我国,一切法律文件未经有权的国家机关公布,都不具有法律效力

32.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式有法的适用和法的遵守两种

33.在我国,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遵守的主体为全体公民

34.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自行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5.法律的域内效力原则并不是绝对的,有时也会在域外发生效力

36.法律一经颁布,即发生法律效力。

37.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38.法的适用是指法院依法作出裁判的行为。

39.法律通过调整人们的思想、言行等方面来达到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

40.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一定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41.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42.法律制定既包括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法律制定活动,也包括经授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法律制定活动。

43.法律规范区别于一般社会规范的主要特点是,它具有强制性。

44.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范的,不以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对象。

45.法律制裁是由国家机关或者受害人对责任者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性措施。

46.在我国司法权即为审判权。

47.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48.法律渊源就是法律的来源、源流。

49.地方性法规是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50.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藉是取得我国公民资格的唯一条件。

宪法

1.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是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

2.无记名投票原则不是我国选举法的基本原则。

3.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4.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5.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6.八二宪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

7.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8.“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每届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

10.国务院实行集体负责制。

11.随意侵入、搜查公民的住宅的行为是侵犯公民的财产权(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3.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4.我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中央军事委员会( )

15.批评建议权属于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6.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提出刑事诉讼的权利( )

17.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机关是国务院。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

2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按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行政法规()。

21.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同于普通法律( )

2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

23.公民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24.共和国宪法史上第一次以修正案形式对宪法进行的修改是1988年。

25.宪法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26.现代各国大多采用单一制或邦联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27.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

28.公民权利义务的平等性是指公民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29.特别行政区是指国家依法设立的实行特殊的政治经济政策的区域。

30.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既代表特别行政区对中央政府负责,又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

31.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司法终审权。

3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主席由人民选举产生。

34.宪法作为根本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35.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兼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36.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罢工的自由。

37.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38.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3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3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每届任期5年。

4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1.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取得赔偿权是指,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害的时候,可以依法取得赔偿。

42.国家主席是行使公布权、任免权、发布权、外交权和荣典权的国家机关。

43.我国选举制度中的平等选举原则是指每个中国公民都可以平等地参加选举。

44.我国选举制度中的秘密投票原则是指选举在秘密场所举行,选举过程不向社会公开。

45.言论、出版自由是指只要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公民可以随意发表言论,出版图书。

46.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7.依法纳税和服兵役,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民法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一切民事活动都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

2.公民一出生就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3.自书遗嘱不需要证人在场见证即为有效()

4.买卖是属于财产所有权中的继受取得()。

5.添附属于财产所有权中的原始取得()。

6.知识产权的收益不属于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有财产()。

7.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消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1年内提出。

8.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只要是真实自愿的,这种法律行为就是有效的()

9.财产共有权可分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两种形式。

10.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处置和保管的权利()。

11.公民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必须在2年内向法院提出()。

12.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1年。

13.结婚登记程序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环节。

14.张某15周岁,中国科技大学学生,智力超常,生活自理能力强,根据民法通则,他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5.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部分。

16.一般民事诉讼的时效是两年。

17.因感情不和分居满1年的,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18.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是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19.显失公平的行为是属于可撤消的民事行为()。

20.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行为属于可撤消的民事行为()。

21.诚实信用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2.我国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关系的基本准则。

23.我国婚姻法所指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

24.结婚必须履行登记手续,这是我国合法有效婚姻不可缺少的实质条件。

25.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所得的财产,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26.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女双方都不得提出离婚。

27.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与子女对父母遗产的继承权一样,可以放弃。

28.刘某与其子关系恶化,言明断绝父子关系,并分家居住。

8年后,刘某病退在家,生活困难,要求其子赡养扶助,遭拒绝。

刘遂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其子应履行赡养扶助义务。

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29.甲乙两兄弟在其父亲死后签订了一个书面协议:

年迈的母亲由兄来赡养,母亲的一切遗产由兄继承;

弟不负责赡养母亲,亦不继承母亲的遗产。

该协议合法有效。

30.1990年,丁某与前妻离婚时,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

孩子由女方抚养,丁某每月负担子女抚育费50元至子女独立生活为止。

现因物价上涨,丁某前妻要求丁某每月增加抚育费20元,

31.丁某提出,离婚时的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得变更。

丁某的拒绝是合法的。

32.马某(男)与李某(女)办理结婚登记后仅10天,尚未同居,李某就因病致残,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马某可以夫妻关系尚未成立为由不承担抚养李某的义务。

33.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34.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35.被继承人的亲生子女的养子女不能代位继承。

36.叶某大学毕业后在异地工作,其父母死亡后,兄姐以其未尽赡养义务为由,单方面分割了遗产。

这种做法符合继承法的原则。

37.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留下来的财产。

38.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生前抚养较多的人,可以分得适当的遗产。

39.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遗嘱处分的这部分遗产适用法定继承。

40.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优于遗嘱继承、遗赠和法定继承。

41.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属于可申请撤销的民事行为。

42.李某,17岁,农民。

1987年李某15岁时父母双亡,因与哥嫂不和,即分家另过,独自居住在父母给自己的两间平房里,靠种承包田度日。

李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3.对精神病人行使监护权的顺序是父母、配偶、兄姐、成年子女

44.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10年

45.丁某行路途径蔡某家门口,蔡某养有一只狼狗,蔡某的邻居华某唆使狼狗扑咬丁某,致丁受伤,丁某的医疗费由蔡某、华某分担

46.自然人包括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47.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不一定有民事行为能力,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一定有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48.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

49.年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已经参加劳动的,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50.凡年满18周岁以上的公民,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5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他的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52.合法的行为都是民事法律行为。

53.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外部表示真实地反映其内心意志。

54.无效的民事行为,在被认定无效后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55.代理人可以在代理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活动。

56.非所有人占有他人财产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非法的。

57.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以法人的名义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因此他与法人之间是代理关系。

58.抵押和质押的主要区别是,抵押人转移对其财产的占有,而质押人则不然。

59.民事责任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协商解决。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年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只要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实自愿的,其所实施的行为就应是有效的。

60.精神病人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61.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

62.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

63.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64.甲、乙、丙三同学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台电脑,他们之间的财产关系是共同共有关系。

65.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除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外,一律平等。

66.公民的民事权利是可以放弃的、转让的,因此,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也是可以放弃的、转让的。

67.我国《继承法》规定了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但胎儿并非民事权利主体,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68.李某,15岁,初中未毕业即与同乡一起到外地打工,月薪近千元,因此,李某可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69.王某为一名不满14周岁的中学生,因家庭贫困被学校确定为帮困扶助对象。

某个体工商户刘某愿意捐助2000元钱给王某,则王某可以不经过其父母的同意而接受这笔捐款。

70.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而订立的合同无效。

71.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无效。

72.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从撤销权人实际行使撤销权时起无效,撤销权人放弃或者逾期没有行使的,民事行为从成立时就有效。

73.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是指效力是否发生尚未确定,有待于一方或他方行为使其确定的民事行为。

74.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与他人签订的合同,被代理人拒绝追认的,该合同无效。

75.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76.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77.无因管理人因实施管理行为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和受到的实际损失,可以要求受益人补偿。

78.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79.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80.甲将拾得的他人遗失的物品归于己有,但由于甲拾得物品时出于善意,因此其行为不构成不当得利。

81.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为2年。

8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无条件的。

83.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将其送养他人。

84.刘某从同学处借了4000元钱,用其中2000元为家里买了一套沙发,另2000元资助其妹出国,现刘某与其妻离婚,这4000元债务应由夫妻共同财产中偿还。

85.代位继承人只限于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并且只能继承被继承子女应继承的份额()。

86.婚姻自由的内容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87.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二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88.被继承人生前如既立有遗赠扶养协议,又立有遗嘱,应按遗赠扶养协议分配遗产。

行政法

1.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对涉及本人或者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这是强制回避

2.居委会属于国家行政序列,依行政法产生。

3.行政机关当场对个人做出50元以下罚款决定的是简易程序()。

4.公务员指的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5.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6.某县人民政府作出有关规范该县集贸市场秩序的决定,这一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7.行政法主体也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8.合法性原则中的“法”指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

9.合理性原则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权被滥用、超越等现象的存在。

10.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机关。

11.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可能是行政主体,也可能成为行政相对方。

12.简言之,行政行为就是行政主体作出的行为。

13.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就是对行政相对方所产生的拘束力。

14.行政立法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因此全国适用。

15.行政处罚适用于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公务员。

16.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处以两个以上行政处罚。

17.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当场收缴罚款。

18.行政给付既是给予物质利益又是给予精神上的权益。

19.行政裁决不能等同于行政仲裁。

20.行政复议是监督行政的一种重要形式。

21.行政复议原则上实行书面审查制度,必要时复议机关也可采取其他方式审理。

22.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复议,申请人只能向该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23.一般地,行政复议并非行政行为的最后救济途径,当事人若对复议决定不服仍可提起、行政诉讼。

24.对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管辖。

25.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包括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

26.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任何行政处罚,当事人都可以要求举行听证会。

27.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经济纠纷。

28.行政强制的对象只能是相对人的财产,而不能是人身。

29.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成立,不论十分合法,即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予以尊重的法律效力。

30.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和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

31.颁发驾驶执照属于特殊的行政许可。

32.行政机关对双方当事人之间有权属争议土地进行确认并作出裁决,是属于行政行为中的行政裁决。

33.所有国家机关包括行政机关在内都可能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相对方,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

34.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层级高于行政规章。

35.不是行政机关所为的行为,必定不是行政行为。

36.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公民颁发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行政确认行为

37.我国有一部统一的行政法法典,但多数国家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典

38.某税务局的分配内部公用车辆的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39.行政法是调整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0.行政法是控制行政权力的法,调整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4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

42.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43.依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权由行政机关行使,所以只有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

44.计算机系作为我校的一个行政单位,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可以对违反计算机系有关规定的学生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

45.行政机关在进行活动时总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的。

46.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

47.公务员具有公民和公务员的双重身份,所以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

48.国家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

49.行政行为依行为的对象作标准可以分为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50.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在于,前者针对特定的人和事,后者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

51.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规范性,可以反复适用。

52.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但抽象行政行为并不都是行政立法。

53.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春节期间燃放焰火的有关规定》是地方性法规。

54.浙江大学作为中国名校,如果需要获得某种许可,即使不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也应主动颁发许可证。

55.行政处罚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

56.行政处罚属具体行政行为。

57.从轻处罚是在法定处罚幅度最低限以下的处罚。

58.小刚今年十五岁,因偷自行车被派出所抓获。

派出所认为小刚只有十五周岁,决定不予处罚。

派出所的决定是正确的。

59.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自身监督和救济中对相对人最具制度性的监督和救济方式。

根据我国行

60.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根据我国

61.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法律设定。

62.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法规可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6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人民法院行使。

64.责任停产、停业属于行政处罚

65.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不满16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

66.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6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68.行政处罚只能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法

1.精神病人犯罪不负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