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945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7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docx

学年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节石油与国家安全练习

石油与国家安全

  读图,回答1、2题。

1.西亚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结合上图判断该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里海沿岸地区B.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C.红海及其沿岸地区D.地中海沿岸地区

2.中东石油输出线路中外运量最大的是(  )

A.波斯湾—管道—地中海—西欧、北美

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东亚

C.波斯湾—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西欧

D.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西欧、北美

【解析】1选B,2选D。

第1题,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西亚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通过管道运输,或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出阿拉伯海用船出口到世界各地。

第2题,中东石油输出主要依靠海运,主要输出到西欧、北美和日本。

西欧、北美的输出量大,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有限,所以在中东石油输出路线中,外运量最大的是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西欧、北美路线。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

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关键工程。

如图为“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

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D.气源充足

4.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促进西部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有利于安全、高效运输原油

③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3选C,4选B。

第3题,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成品油有庞大的市场需求,随着“兰郑长”管道工程南段的建设运营,郑州油库需要向河南、湖北、湖南多个省提供成品油,郑州油库的服务市场扩大,导致需要扩建郑州油库。

第4题,“兰郑长”管道的修建,有助于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有利于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有利于缓解东部能源消费紧张的状况。

管道运输具有安全、平衡、高效的优势,因此修建石油管线有利于成品油安全、平稳、高效运输。

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对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意义不大。

该石油管线能够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使我国能源不需要完全依赖于海上。

  能源生产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

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

读我国煤炭和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图说明我国(  )

A.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B.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

C.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量同步增长

D.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状况得到改善

6.目前,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是(  )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以煤炭代替石油,提高能源自给率

C.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解析】5选B,6选C。

第5题,读图可知,我国石油的生产与消费结构差由正数逐渐变为负数,说明石油产能严重不足,供不应求,供需缺口不断变大。

第6题,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主要是拓宽进口渠道,开发新能源。

  下表为浙江省某年份能源消费结构。

完成7、8题。

能源类型

消费比例

62%

22%

2%

14%

7.有关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正确的是(  )

A.甲——水电B.乙——石油

C.丙——煤炭D.丁——核电

8.下列有关浙江省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挥能源大省优势,发展能源工业

B.大力发展山区风能,缓解能源紧张

C.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推广节能技术,重点发展钢铁工业

【解析】7选B,8选C。

第7题,全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消费总量是最大的,甲表示的是煤炭;然后是石油,乙表示的是石油。

第8题,浙江省的能源主要靠外地调入;浙江的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最合理的做法;重点发展钢铁工业,不是浙江省产业的发展方向。

  读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完成9、10题。

9.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是(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⑤

10.下列有关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对外资源依赖

【解析】9选B,10选B。

第9题,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是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①对。

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②对。

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能提高应急能力,不属于开源措施,③错。

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稳定进口量,④对。

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⑤对。

第10题,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中,加强技术改造,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不利于经济增长。

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会加剧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对外资源依赖,阻碍经济增长速度。

  (2020·北京模拟)“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

2018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煤制油”获得一等奖。

结合下图,回答11、12题。

11.据图推测,我国(  )

A.非可再生能源总量下降

B.清洁能源比重下降

C.油气资源比重持续上升

D.能源消费结构改善

12.我国发展煤制油产业的原因有(  )

①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②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不足

③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需要

④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11选D,12选B。

第11题,读2013-2017年中国各能源产量占总产量比重情况可以判断,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清洁能源比重上升;油气资源比重先上升后下降。

第12题,我国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煤制油”产业,能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①正确;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不足,不是发展“煤制油”产业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需要,不是发展“煤制油”产业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我国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的问题,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减少煤炭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问题,④正确。

13.读石油资源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注:

图中数据为贸易量。

常规资源主要指原油,非常规资源指油砂、页岩油、重油等资源。

(1)读“全球石油资源格局”图。

有人将全球石油资源格局概括为“八字格局”,请加以解释。

用一句话概括全球石油资源分布的基本特征。

(2)海上油轮运输是我国进口石油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2016年,我国通过海上通道运输的石油达3.25亿吨,占进口总量的85%左右。

我国最主要的海上通道是传统的中东航线。

说明该航线的缺点。

【解析】第

(1)题,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图示世界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区:

一个常规资源产区,为图示的左区;另一个是非常规资源,即图中的右区。

左区和右区在世界地图上构成汉字的“八”字。

所以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平衡,有的区域非常丰富,有的区域非常缺乏。

(2)题,海运的缺点是速度慢,运输时间长;在海域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大;受马六甲海峡通航能力的限制,通行船只的吨位和数量有限;该区域经过的国家多,受国际形势影响大;该线路易受恐怖组织和海盗袭击,安全隐患多,存在不稳定因素。

答案:

(1)解释:

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区:

俄罗斯—中亚—中东—西非—北非的常规资源(左区)和北美—南美的非常规资源(右区)。

在世界地图上构成汉字的“八”字,故称“八字格局”。

特征:

全球石油资源分布不平衡。

(2)运输时间长;受天气因素影响大;马六甲海峡通航能力有限;受国际形势影响大,易受恐怖组织和海盗袭击,安全隐患多。

(任答2点)

  原油冒出地面时温度约为80℃,然后以超过50℃的温度运送。

下图为某区域输油管道的景观图,管道不埋于地下,采用架空结构。

热棒金属支架以上部分为冷凝段,以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后又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读图,完成14、15题。

14.原油采用热棒原理架空管道运输的最常见地区是(  )

A.中东地区B.北海沿岸

C.西伯利亚地区D.北部非洲

15.“热棒”的主要功能是(  )

A.稳定输油管温度B.提高表土温度

C.降低输油管温度D.稳定表土温度

【解析】14选C,15选D。

第14题,根据材料信息,热棒工作时间段是地上温度低于地下温度的时段,这样的地区气候寒冷,故原油采用热棒原理架空管道运输的最常见地区是西伯利亚地区。

第15题,根据热棒工作原理,其作用是降低地下温度,故其主要功能是稳定表土温度,避免其冻融影响稳定性,危害输油管道安全。

16.南海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仅从储油构造考虑,下图中海上石油钻井位置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选B。

南海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仅从储油构造考虑,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图中海上石油钻井位置正确的是②,位于背斜构造顶部。

①、③处岩层有明显错动,是断层构造。

④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是储水构造。

  读我国2013-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及增长图,完成17、18题。

17.我国原油进口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

A.2014年B.2015年

C.2016年D.2018年

18.自2017年起,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

B.促进原油炼化行业快速发展

C.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不占主体

D.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的结果

【解析】17选C,18选A。

第17题,读图中“中国原油进口增长率曲线”可知,我国原油进口增长最快的年份是2016年,增长率为14%,其余年份的增长率都较低。

第18题,由题干“自2017年起,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可知,国内原油消费量增长,产量不足,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原油总消费量的增加会促进原油炼化行业快速发展,原油进口量的增加,可能与国内原油产量下降有关,并不能表示总原油消费量的增加;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约占能源消费结构比重的60%多,今后在相当长的时段内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第一大原油进口国是指进口量大,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是指进口渠道多,进口量与进口渠道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19.材料一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二 广东省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十分之一。

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重合地段的地形区为              ,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为                 。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

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

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3)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

(4)为解决材料二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解析】第

(1)题,读图分析可知,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重合地段是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地区,该地地势平坦,便于交通线路的建设。

(2)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说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第(3)题,结合材料一可以判断出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可以从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描述其地表特征。

众多的水系和各种地质灾害会为管道的铺设带来困难。

第(4)题,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广东的能源自给率很低,且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较快。

解决广东省所面临的能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

(1)河西走廊 地势平坦

(2)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3)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东南丘陵,该地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

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

(4)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跨地域输入能源,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