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954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docx

word完整版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KLFD—2018—01

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对公司进货查验记录进行规范,确保所采购原物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生产所需原物料的采购、进货管理。

三、职责

采购负责合格供应商的评估、供应商档案的建立、更新.

仓库负责采购进货产品的数量、品种核对、记录填写。

质检部负责采购产品的验证,供应档案、《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审核,进货产品票证的查验、原物料的验收。

四、作业内容

4.1公司采购原物料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负责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

4.2公司采购的原材料(鲜辣椒)委托外检机构进行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按批次,第一时间对入厂原材料进行取样,并及时进行质量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质检不合格的原材料,要立即上报车间主任或主管生产的经理,及时进行处置.

4。

3大宗原物料、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应从《合格供应商名录》的供应商中采购,并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或采购订单;每批原物料来货时,应由供应商提供送货单(必须包括但不限于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数量、送货日期等信息)和出厂检验报告或合格证文件;

4.4原物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入库前,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址、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或批号、产品标准号、净含量、保质期等信息)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记录于《原材料检验报告》和《入库单》中。

《入库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等.

4。

5按产品类别或供应商、进货时间顺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进货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五、相关记录

《合格供应商名录》、《原材料检验报告》、《入库单》

 

KLFD—2018—02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l、目的

对公司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生产作业按规定方法和程序

在正常状态下进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各产品生产过程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

3、职责

3.1生产部

3.1.1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生产,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

3.1.2负责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现场管理:

3.1.3负责原、辅料的计量、发放:

3.1.4负责向车间下发工艺文件、生产通知等:

3.1.5负责制定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原物料验收标准,对关键控制点的工艺指导;

3.1.6负责收集生产信息、反馈到质量管理部门,便于产品质量的改进:

3.1.7负责设备的管理,负责水、电的供给。

3.2质检部

3.2.1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监控;

3.2.2负责制定各种工艺技术要求、操作规程等工艺文件,并监督实施;

3.2.3负责过程产品的检验,卫生规范要求的监督考核。

3.3生产车间

3.3.1负责按工艺要求组织生产,并对工序产品质量负责;

3.3.2负责本车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3.3.3负责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监控,按规程、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控制;

3.3.4负责按要求把生产出的产品进行分级后转入下一道工序(入库);

3.3.5贯彻执行食品卫生规范和本企业卫生实施细则的要求,做好设

备、设施的清理消毒和环境保持。

4、工作程序

4.1生产计划的控制

4.1.1生产车间根据销售部提供的月度销售计划制定下月生产计划,报总经理审批后,下发到各有关部门,每月编制《月生产计划》,月底前下发到生产车间;

4.1.2生产车间根据《月生产计划》合理安排每日生产,做到均衡生产;

4.1.3生产计划根据市场要求和销售情况可由生产各分厂进行调整,车间配合做好调整工作.

4.2生产准备

4.2.1生产部负责制定《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原物料验收标准》等文件,经批准后下发到有关部门和车间执行;

4.2.2生产车间根据计划安排和工艺要求向车间下发《生产投料通知单》,车间根据投料要求填写《原辅材料领料单》,由仓库管理员负责计量发放,领料员对原料、辅料进行验收、确认后在领料单上签字后领出;

4.2.3生产车间根据《生产投料通知单》的要求,配送到各班组;

4.2.4车间操作工对送至现场的原、辅材料的质量、数量确认无误后,

投入生产。

4.3生产过程的控制

4.3.1生产过程分为一般控制环节和关键控制环节;

4.3.2本企业产品生产的关键控制环节有:

原料验收、入味、检测。

4.3.3一般控制环节:

除关键控制环节以外的生产环节为一般控制

环节。

4.3.3.1人员控制

a、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技能要求和安全知识。

b、人力资源部根据企业要求和工作需要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相应培训。

4.3.3.2设备控制

a、生产车间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控制程序》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巡回

检查和定期检修。

生产车间负责定期清理机械设备、设施中的滞留物料,对设备进行保养.

b、各工序操怍人员负责正确使用本岗位的设备、仪表,对设备及环境进行卫生清理,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C、生产操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查体,由防疫站颁发的体检合格证。

4.3.3.3原辅材料控制

原辅料经质检员验收合格入库,在进入车间投料前由操作人员再次核对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剔除不合格的原辅料,发现问题及时报品保部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3.3.4工艺过程控制

a、生产车间根据《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实施监督控制。

b、生产车间负责控制生产操作状态与《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规定要求一致,车间主任负责检查、指导和纠正不规范操作。

C、质检部制程人员对过程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参数进行监督检查.

4.3.3.5环境条件控制

由生产车间负责按《前提方案手册》实施细则要求控制生产现场,确保生产现场的环境满足要求,协调水、电的供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4.3.4关键工序控制

关键工序关键控制环节为验收、入味、检测,关键工序控制要点除包含一般工序控制要点外,还应进行以下控制。

4.3.4.1操作人员的控制

a、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后方可上岗。

b、操作人员严格按工艺文件要求操作,对工艺参数和其它影响因素进行监控,确保符合规定要求,出现异常及时反映、处理。

C、过程出现异常,操作人员能解决的,立即现场排除,不能解决的由车间报生产会同有关部门解决。

4.3.4.2生产部对关键工序进行工艺指导,并按《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实施监控,保证产品质量。

4.3.4.3生产部定期将《产品质量反馈单》反馈到生产部,以便掌握工艺执行及质量波动情况,对车间进行指导。

4.3.4.4车间要保持好设施、环境卫生。

车间现场禁止存放能生产异昧的物质:

对生产设备要定期清理,不得留有滞留物料,防止霉变。

4.3.5生产过程检验的控制

质管科根据《检验标准》明确检测点、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4.3.5.1进货验证

a、对生产购进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确认原材料品名,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并通知检验员检验。

必要时,由化验室采样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检验。

b、检验员根据《检验标准》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原料检验记录》:

a)公司采购原物料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负责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

b)公司采购的原材料(鲜辣椒)委托外检机构进行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按批次,第一时间对入厂原材料进行取样,并及时进行质量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质检不合格的原材料,要立即上报车间主任或主管生产的经理,及时进行处置。

c)大宗原物料、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应从《合格供应商名录》的供应商中采购,并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或采购订单;每批原物料来货时,应由供应商提供送货单(必须包括但不限于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数量、送货日期等信息)和出厂检验报告或合格证文件;

d)原物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入库前,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址、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或批号、产品标准号、净含量、保质期等信息)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记录于《原材料检验报告》和《入库单》中.《入库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等。

e)按产品类别或供应商、进货时间顺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进货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c、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

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

4.3.5.2半成品的测量和监控

a、过程检验

在入味工序,将产品放在待检区,检验员依据检验产品盐度及酸度,具体要求:

盐度10—15%、总酸(乙酸计)1。

0-2。

0%。

对合格品,在《半成品检验记录》上盖检验员签字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b、互检

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互检,确认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3.5.3成品的测量和监控

a、操作者对完工后的成品进行自查,并整齐堆放在待检区,作好标记,附挂上待检标识。

b、检验员按产品《检验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内容记录在相应的《出厂检验记录》中,并做好相应的标识.

c、成品进行包装后经抽检合格后由仓库保管员按检验员出具的《包装生产流程卡》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d、所有成品出厂前须由品管部对其进行感官、食盐、总酸、水份的检测。

产品的成品检验(出厂检验),由专职检验员负责,成品检验员必须对产品过程检验和控制全面了解,确定无误再进行成品检验.

4.3.5.4产品的检验记录

a、品管部应认真建立并保存好产品的检验记录,包括各种检测报告,这些记录应表明是否通过测量和控制,达到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所有记录应有授权检验人员的签字确认。

b、品管部是产品的质量检验和监督的专职机构,对原材料进厂,产品生产的过程检验以及产品入库、出厂全过程的质量检验负责,确实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c、检验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不得有脏污和破损现象,有按不合格拒绝出厂。

质量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及产品特征进行检验,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须客观严肃,让加工人员对本工序的产品标准熟练掌握,保证本工序产品符合要求。

d、质量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及产品特征进行检验,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须客观严肃,让加工人员对本工序的产品标准熟练掌握,保证本工序产品符合要求.

e、专门的品管员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跟班检验,生产工人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专职检验人员严把质量关.

4.3.6运输交付

4.3.6.1职责

a、营销部:

通知发货、开具代用票、车辆安排、确认到货。

b、生产技术部:

出库验证、搬运装车、开具出门证。

c、综合部:

统计分析。

4.3.6.2工作流程

入库通知发货开具代用票安排车辆

出库验证装车搬运货物出厂确认按期到货

统计分析

4.3.6.3工作内容

a、入库:

将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产品及时交到仓库,没有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不能直接交付发货;对于订单要求的产品,应标记注明,避免与其他产品混淆;产品入库前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锈、防撞等)。

b、通知发货:

营销部门发货前,应通知生产技术部做好发货准备。

c、开具代用票:

货物装车前,营销部门必须将代用票交至生产技术部。

d、安排车辆:

营销部负责联系物流公司及取货车辆的安排,安排车辆应遵循比价原则。

e、出库验证:

产品出库时生产技术部和营销部应派专人对所发物品进行核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数量、顾客提出的特殊要求等。

f、装车搬运:

生产技术部接到代用票后,安排人员装车,生产技术部负责人现场指挥搬运过程,避免因搬运措施不当而造成产品损坏的现象。

装车时应与司机沟通,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产品在运输途中不受到损伤,如合同有关于产品包装与运输方式的特殊要求,应按照顾客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运输。

g、货物出厂:

装车完毕后,由生产技术部开具出门证,将其交到门卫放行出厂。

h、确认按期到货:

为保证发出货物能按期到货,营销部需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a)预计货物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了解运输方式,并告知顾客;

b)负责交付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方法;

c)当生产、运输任一环节出现问题使公司未能按顾客要求100%按期发货时,营销部门要与顾客及时沟通,以取得顾客的谅解,并按顾客的要求进行处理。

同时各相关责任部门要进行检讨,要求相关部门针对其作原因分析和提出纠正和改善措施。

i、统计分析:

综合部于每月产品交付后在下月5日前针对上月的产品交付情况作统计、汇总,并将统计、汇总结果记录于“产品交付监控统计表”中,对未能得100%按时交付的产品要求相关责任部门作原因分析和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对其执行状况作效果验证和确认,直到此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和解决。

4.3.7检验记录

检验人员应根据检验结果认真填写出厂检验报告,包括:

食品名称、

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及结论、检验

员、检验机构和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

填写完毕后交品保部经理审查,审查通过签字后,该批产品方可入成品库.

4.4执行本规程形成的质量记录分别由相关部门保存。

5、相关文件及质量记录

《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控制程序》

《前提方案手册》

《品质记录表》

《生产过程操作记录》

 

KLFD—2018—03

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一、目的

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确保出厂食品质量合格,如实记录出厂食品检验合格证和质量安全状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我公司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最终产品的检验。

三、职责

1、品控部负责最终产品的检验.

2、相关部门负责协助质量检验员进行最终产品的检验。

四、工作程序

1、出厂前质检部门依据《辣椒酱标准NY/T1070-2006》等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检验要求,自行对生产的产品生产进行批批检验和判定。

2、出厂检验项目与《辣椒酱标准NY/T1070-2006》及相关规定的项目应保持一致。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

感官、食盐、总酸、水份。

我厂自行进行出厂检验的,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具备必备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依法经检验合格和校准,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

(2)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经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3)检验员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4)每年必须按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两次以上的全项检验,并与制定检验机构进行一次对比检验,同时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

3、我厂建立和保存食品出厂检验的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应该包括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应及时、完整、清晰。

4、如产品判定不合格,按《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5、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6、我厂按规定保存食品出厂检验留存样品,留存样品应与出厂检验样品数量等量,留样样品数量为500g,留存样品保质期限为保质期满后一个月。

7、留样品出现严重问题的每年集中报废处理一次,由留样管理员填写《留样报废单》,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报废原因等,报质量主管审核,经理批准。

留样品超过保质期应及时报质量主管审核,经理批准予以报废处理。

报废要有2人以上现场监督,并有《报废记录》.

五、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KLFD—2018-04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以及食品的安全,特制定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保证落实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对质量安全有关的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

三、职责

3。

1质量负责人:

负责食品安全自查工作的协调、管理工作,批准食品安全自查方案和自查报告.向公司管理层报告食品安全自查结果。

3.2自查组长:

提出自查小组名单,全面负责食品安全自查实施活动,食品安全自查审核方案和食品安全自查报告。

3。

3质保部:

负责起草食品安全自查方案,组建食品安全自查小组,按照食品安全自查计划实施自查,起草自查报告。

对不合格项目的整改、实施效果进行确认.

3.4自查小组成员:

按照食品安全自查计划及时实施自查,提交自查报告。

3.5受检部门:

在职责范围内,协助自查,负责本部门不合格项目的整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四、要求

4。

1草食品安全自查的策划

4。

1。

1自查频次:

每年不少于1次且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质保部每年初起草食品安全自查方案,在每个年度内所进行的安全自查,并覆盖所有的相关部门。

4.1。

2当有下列情况时,需追加食品安全自查。

a)发生了严重产品质量问题或外界有重大投诉;

b)组织的内部机构、生产工艺、质量方针和目标等有重大改变。

4。

1.3食品安全自查方案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由质保部提出,质量负责人批准实施。

4。

2食品安全自查的准备

4.2.1由自查组长提出食品安全自查实施计划,质量负责人批准,经批准生效的食品安全自查实施计划表中的自查组长和自查小组成员即被指定为该次食品安全自查的自查组长和自查小组成员.

4。

2.3自查小组成员不检查自己的工作。

4。

2.4质保部负责向自查小组成员提供自查时所需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受检部门负责提供其他支持性文件和相关标准。

4。

2。

5自查小组成员按所检查的范围和受检部门的特点,编制有可操作性的食品安全自查查表,供检查时使用。

4.3食品安全自查的实施

4。

3。

1召开一次简短的首次会议,组长介绍自查的目的、范围、准则、方式、计划和自查人员分工及日程安排,澄清自查计划中不明确的问题,确定末次会议的时间、地点。

4.3.2在受检部门人员陪同下,由自查组长主持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员采用现场观察、查阅资料、提问等方法进行抽样调查。

4.3。

3寻找客观证据,在自查表中记录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的事实.若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将不符合事实与受检部门交换意见。

4。

3。

4自查结束,自查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析,确定不符合事实。

在编写“食品安全自查不符合项报告”时,须事实描述清楚,证据确凿。

4.3。

5帮助受检核部门制定并评价纠正措施。

4。

3.6对自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确定不合格项,取得受检部门签字认可。

4.3。

7召开末次会议,由自查组长报告自查情况和自查结果。

就食品安全提出检查结论,并对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提出建议。

4。

3.8提交自查报告。

4.4纠正措施

4.4。

1根据审核员填写的《食品安全自查不符合项报告》,受检部门除进行确认外,还要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由问题的责任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纠正措施,并规定完成纠正措施的期限。

4.4.2纠正措施须在规定的日期内实施完成,如不能按期完成,责任部门必须向质量负责人说明情况,请求延期。

4。

4。

3受检部门在预定期限内完成纠正措施的实施后,通知质保部确认完成情况,并报质量负责人认可。

4。

4。

4对期限较长的纠正措施,可在下一次食品安全自查时由自检小组确认.

4.5食品安全自查结果提交管理评审。

4.6食品安全自查的记录由办公室负责保存。

五、相关文件

纠正措施程序.

KLFD-2018—05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为了规范公司员工健康检查管理工作,加强健康档案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主要包含健康检查、健康档案管理等内容。

三、公司必须建立健全健康检查制度,保证健康保护工作的落实.

四、公司必须每年组织从事食品加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五、公司不得支配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工作。

六、公司不得支配未成年工从事食品生产接触工作;不得支配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险的作业。

七、公司应当组织接触食品生产及相关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排。

八、员工健康检查的费用由公司承担。

九、公司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一般为一年。

十、公司应当及时将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十一、公司建立健康档案.

十二、公司须按规定妥善保存健康档案。

KLFD-2018—06

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保证当发现不安全批次的终端产品时,能够完全、及时地召回,以确保将食用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交付后不安全批次的终端产品的回收。

3、职责

3.1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启动、控制产品召回程序。

3。

2各部门参与产品召回程序,履行其相应的职责。

4、程序

4。

1召回的时机

当公司存在受不合格产品影响的批次产品已经不在公司控制下时(如已经交付),应启动召回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形都可能涉及待召回产品,触发召回程序:

a)顾客的投诉;

b)主管部门检查发现的不适合的产品;

c)媒体报告的不适合的产品或事件;

d)公司内部检查发现受不合格产品影响的批次产品已经交付;

e)其他的改变(包括技术、法律行规和突发事件)影响到已交付的产品质量或安全。

4.2待召回产品的识别和评价

a)召回小组即食品安全小组,应监视与产品召回有关的信息。

b)出现4。

1于情形时,管理者代表应立即召开小组会议进行召回评审。

必要时,应要求总经理和法律顾问、各部门的其他主管参加。

c)召回评审的内容包括:

召回原因;信息的来源,可信度;以往的产品安全记录,危害程度;政府卫生部门的流行病学咨询记录;待召回产品的范围(包括产品线和地理区域);是否启动紧急召回;一旦启动召回,还应制定召回计划明确召回的方法、途径和召回产品的处等.

d)只要可能,应对待召回产品对应的批次产品,甚至相邻批次的产品留样进行复查,以证实是否不安全及其不安全的原因。

其结果应作为召回评审的输入。

留样应保持到召回活动结束。

e)在有确切的信息支持时,召回的评审不应超过半个工作日。

4.3召回计划

确认不合格产品决定实施主动召回的,应当向相关部门提交不合格产品召回报告,并应当及时制定召回计划和召回通知书,提交相关部门.召回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4。

3.1有效停止不合格产品继续生产的措施;

4.3。

2有效通知销售商停止批发和零售不合格产品的措施;

4.3。

3有效通知相关客户有关不合格产品的具体内容和处理不合格产品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4。

3.4客观公正地预测召回效果,并及时将召回结果向社会公布.

实施召回的食品属于一级不合格产品的,应当在提交召回报告之时起24小时内制定并提交召回计划及召回通知书;属于二级、三级不合格产品的,应当在提交召回报告之时起72小时内制定并提交召回计划及召回通知书。

4。

4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