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40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氧化还原反应巩固提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

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错误叙述是(  )

A.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将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

5.下图表示正反馈及负反馈的过程及其不同点。

在正常人体内,以下生理过程属于正反馈的是(  )

A.血糖浓度的稳定       B.pH值的稳定

C.受精卵分裂过程的启动D.体温的调节

6.(2011·

东北三省四市二调)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①含量的增加早于②③

B.用③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①②的分泌量均减少

C.③作用的靶器官只有下丘脑和垂体

D.物质②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信息交流

7.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8.(2011·

北京海淀一模)下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吞噬细胞

B.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

C.图中d为抗体,且能分布到血液或内环境中起作用

D.若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

9.与下图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表示感受器

B.图1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C.图2①中递质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D.图2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10.(2011·

安徽蚌埠二模)近年来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以下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疫苗导入人体需要使用适当的基因工程载体

B.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DNA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

 B

11.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移动的方向相同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12.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首次注射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B.二次注射后,血糖最先回升到正常浓度的是②号

C.二次注射以后,③号与④号血糖浓度都回升,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

D.二次注射中,实验操作违反了对照原则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4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____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其水的来源为________(填字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结构转移。

(填字母和名称)

(2)图乙中⑦的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

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 ]________。

(4)图乙中④与⑥相比,⑥中不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________,原因是图中[ ]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1)B 组织液 水肿 C、A b细胞膜、毛细血管壁

(2)2/3 蛋白质 细胞外液 无机盐、蛋白质 组织液和血浆 (3)⑤→④→③→⑥→⑦ 6 ⑦ 组织细胞 (4)大分子蛋白质 (5)不会 ④ 缓冲

14.(13分)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体外环境的变化。

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________的活动较其他过程更早增强。

过程________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请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写出冷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图中哪些过程分别发生什么变化的结果?

(4)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

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________,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_疾病。

 

(1)① ③ 

(2)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感觉区)→产生冷觉 (3)过程③减弱,过程④、⑤减弱,过程①和②增强 (4)亢进(或过度增强,其他答案不给分) 自身免疫性

15.(13分)下图为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模式图,据图回答:

(1)若该图表示与甲状腺激素分泌有关的器官和其它激素(A、B为激素,a、b、c为器官),则c代表________,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____。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a的活动会受________,B的含量会________。

(2)若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再次体液免疫,a、b为细胞,c为物质,则c的产生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

某化学物质可以阻断反射活动,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思路,以研究该化学物质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将实验材料分为甲、乙两组,在A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

②对甲组材料的处理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乙组材料的处理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以说明该化学物质仅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1)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抑制 降低 

(2)更快、更多

(3)②将该化学物质放在b处,从a(或A)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 将该化学物质放在B处,从a(或A)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或将该化学物质放在A处,从a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 ③如果甲组的肌肉不收缩,而乙组的肌肉收缩(提示:

处理顺序和结果对应即可得分)

单元滚动检测——B卷(八)

1.下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中液体的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和HPO42-有关

B.③中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C.①中液体有蛋白质,④中液体没有蛋白质

D.②中的CO2浓度比③中的低

2.(2010·

苏州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3.国内某医院通过胰岛异体移植手术治愈了一名糖尿病患者,该患者治愈的检查指标和出院后还需服用的药物分别是(  )

A.尿糖和胰岛素     B.胰岛素和抗过敏剂

C.血糖和胰岛素D.血糖和免疫抑制剂

4.调节和免疫与人体的健康有密切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血糖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糖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及来源增多所致

B.胞内寄生菌感染中,只依靠相应的抗体,不能将病菌彻底消灭

C.如果抗体攻击自身正常的组织或器官,将会引起过敏反应

D.小鼠的杂交瘤细胞合成的单克隆抗体,可能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为抗原

5.下图1和图2分别是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①来自图1中的A,图2中的②来自大脑皮层。

据图所作的如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效应器若产生反应,则①释放的递质使③兴奋

B.刺激感受器,但大脑皮层发出指令使效应器不反应,则②使③抑制

C.若用药物阻断②与③之间的联系,刺激感受器后,效应器不产生兴奋

D.突触后膜上有分解递质的酶,便于使突触后膜及时接受新递质的作用

武汉六校联考)下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刺激→下丘脑→某内分泌腺→激素甲→血糖浓度降低

A.激素甲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B.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

C.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D.缺乏激素甲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

7.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每种浆细胞都能产生一种抗体,故抗体具有特异性而不具有多样性

B.体液免疫中,抗原刺激T细胞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分化产生抗体

C.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可以使靶细胞裂解,由淋巴因子杀死结核杆菌

D.二次免疫中,浆细胞主要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

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维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B.血糖浓度的调节过程中升高血糖的激素只有胰高血糖素

C.因为特异性免疫过程都有T淋巴细胞的参与,所以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主要由细胞免疫清除掉

D.抗利尿激素的主要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9.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10.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

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

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引起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

B.靶细胞裂解死亡后,侵入靶细胞的病毒要经过体液免疫予以消灭

C.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D.效应T细胞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

11.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12.(2011·

广东肇庆一模)下图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

细胞Ⅰ

细胞Ⅱ

物质E

物质F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B

效应T细胞

病原体

抗体

抗原

C

甲状腺细胞

甲状腺激素

D

传出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神经递质

13.(12分)(2011·

广东徐闻中学)如下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

(填标号)

(2)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通过________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3)血液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如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大量增加,通过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的调节,使皮肤的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使汗腺的分泌增多,从而维持了体温的相对稳定。

(4)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在________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能导致结核杆菌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称________。

(5)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请举出由病理原因引起③增多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②③ 

(2)6 (3)下丘脑 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4)特异性 效应T细胞 (5)营养不良、花粉过敏、肾小球肾炎等

14.(15分)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

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图:

(1)在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瓶分别与其余的装置比较,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研究者想进一步研究在活体实验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含量对TSH分泌的影响,请从下列所给实验材料及器具中选出所需的并设计实验。

供选实验材料及器具:

大白鼠若干只、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普通饲料、注射器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不会产生TSH

(2)下丘脑不能分泌TSH;

垂体能分泌TSH;

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TSH;

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

(3)①选择性别、年龄、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大白鼠各10只随机分成A、B两组 ②A组饲喂正常饲料,B组饲喂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食物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抽取A、B两组动物的血液检测TSH的含量

15.(13分)(2011·

山东省日照市模拟)科学研究表明:

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2)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

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实现的。

(3)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

(4)有关免疫机理存在着两种学说:

诱导学说和克隆选择学说。

克隆选择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着各种淋巴细胞,这些淋巴细胞表面带有与某种抗原互补的受体,当某种抗原侵入后,少数淋巴细胞能与抗原选择性地结合,并恢复分裂能力,产生大量带有相同抗体的淋巴细胞群。

按照克隆选择学说,如果体内的某淋巴细胞消失或丧失其功能,就不能与某种抗原结合并发生免疫反应。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克隆选择学说。

实验材料:

1只健康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发出射线定向杀死细胞)标记的甲种抗原,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乙种抗原等。

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给小白鼠以高剂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观察现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现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现象。

预期结果:

①不发生免疫反应;

 

(1)释放神经递质 

(2)激素、神经递质 通过细胞间的接触 (3)过敏反应

(4)实验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

②再给小白鼠以低剂量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 ③给该小白鼠以乙种抗原

②不发生免疫反应 ③发生免疫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