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4050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0个书法常识和用语Word文档格式.docx

金,指鐘鼎铜器之类;

石,指碑碣石刻之类。

是撰文于金石上,记创造,勒箴铭,颂扬功德等而产生的一种鐫刻品。

《史记·

秦始皇本纪》:

“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钟鼎彝器始于殷商,石刻则创于秦代。

两汉金石□并盛,汉以后金少石多;

南北朝则造像勃兴,金器更少传世;

唐代碑碣尤盛。

至于辑历代金石文字,编为目录,则始于北宋欧阳修之《集古录》;

摹其形状集为图谱,则始于吕大临之《博古图》。

至明清金石考古之风尤盛,顾炎武,叶奕苞等,各有著述,或以石刻考辨今古文,或以金文发明六书指要,成为新兴的专门学科。

5,真迹 

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

唐代张怀瓘《书断》:

“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张昶等书付集贤院。

6,墨迹 

用墨书写的手迹。

唐代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有“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诗句。

《宋书·

范晔传》也有“上示以墨迹,晔乃具陈本末”的记载。

7,拓本 

从碑刻、铜器上墨拓下来的书迹或图像。

实物最早见于唐代。

方法用宣纸受湿蒙于器物碑刻上,椎之,使宜纸呈凹凸,蘸墨拓成。

古时用竖纹纸,油烟墨,拓后砑光,墨色乌黑有浮光的,称“乌金拓”;

用横纹纸,松烟墨,色青而浅,不和油腊的,称“蝉翼拓”。

又以朱红色拓出的称“朱拓”;

碑石初成,或刚出土时所拓的称“初拓”。

8,刻石 

专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

如秦代《会稽刻石》,东汉《石门颂》摩崖刻石。

桓谭《新论》:

“泰山之上,有刻石,凡八百余处,而可识者七十二。

9,碑 

刻石中的一类形制。

《后汉书·

窦宪传》注:

“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聘礼》郑注曰:

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分阴阳也;

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

其林,宫庙以石,窆用木。

《礼记·

檀弓》:

‘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

’(按丰碑斫大木为之,形如石碑)非石亦曰碑,假借之称也;

秦人但曰刻石,不曰碑,后此凡刻石,皆曰碑矣。

凡刻石先立石,故知竖石者,碑之本义。

”王注:

“古碑有三用:

宫中之碑,识日景也;

庙中之碑,以丽牲也;

墓所之碑,以下棺也。

秦之纪功德也,曰立石,曰刻石;

其言曰碑者汉以后之语也。

”树碑用以歌功颂德始于秦而盛于汉。

在晋代曾严禁立碑。

清代刘熙载《艺概·

书概》称:

“普义熙初,裴世期表言:

‘碑铭之作,以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

俗敝伪兴,华烦已久,不加禁裁,其敝无已。

’则知当日视立碑为异数矣。

”故历来晋碑难得。

10,碣 

”如今存之石鼓文,镌刻于鼓形圆石上,内容为歌咏秦国君主游猎之事,故也称“猎碣”。

11,碑额 

碑刻术语。

碑头的通称。

《碑版广例》:

“碑首或刻螭、虎、龙、鹤以为饰,就刳其中为圭首,或无它饰,直为圭首,方锐圆椭,不一其制。

圭首有字称为额,额书篆字称为篆额,书隶字称为题额。

12,篆额 

汉代以后的各种碑刻之上端,称碑头或碑额,因碑额上所题字多用篆书,遂称“篆额”。

汉碑如《张迁碑》、《韩仁铭》等篆额,书风奇肆跌宕,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13,篆盖 

唐代的墓志铭,通常有石盖,因盖上文字多用篆体,故名。

篆盖与篆额内容相仿而形制不同,但《金石综例》称:

“篆盖,即篆额。

14,碑阴 

古代碑刻,除正面碑文外,往往将门生、故吏或出资建树者的姓名镌刻于背面,故称。

15,碑版 

泛指碑志之属。

“开元二十五年羊愉撰景贤大师身塔记,末有碑版所详,不复多载语,后魏昌冯王新庙碑,有碑版湮灭语;

后人碑版名称,殆自此始。

参见“碑学”。

16,碑学 

①亦称“碑版学”。

研究考订碑刻起源、体制及新旧异同等学问。

②指清代阮元、包世臣提倡北碑后,学书崇尚碑刻风气大盛,遂有北派碑学、南派帖学之分。

17,勒石 

指将法书钩摹本背面加朱复印到石面上的工序。

唐代碑刻上常有专款记载勒石者,如《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碑末有“诸葛神力勒石”字样。

18,朱背 

亦称“背朱”。

即“勒石”。

19,摩崖 

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

如汉碑中之《石门颂》,魏碑中郑道昭之云峰山题诗、题名等。

《宣和书谱·

正书一》:

“遂良(褚遂良)喜作正书,其摩崖碑在西洛龙门。

20,剥蚀 

指古代碑刻年久风化石有剥落。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汉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鋩。

21,法帖 

亦称“帖”。

指古代名人的墨迹和摹刻在石(或木)版上的法书(包括它的拓本)。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命侍书学士王著编次摹刻秘阁所藏法书为十卷,每卷首刻有“法帖第×

”字样,总称《淳化秘阁法帖》。

“法帖”的名称,相传由此始行。

《法帖谱系》称:

“熙陵(宋太宗)留意翰墨,出御府历代所藏真迹,命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此历代法帖之祖。

22,帖学

①损崇尚魏晋以下,如钟繇、王义之、颜真卿等书风体系的学派。

以区别于碑学。

②指研究考订法帖源流、版本优劣、字迹真伪的一种学问。

盛行于清代。

23,南帖 

碑帖术语。

清代阮元分书法为南北两派,以南朝碑碣绝少,而多为启牍之帖,故名。

参见“南北派”。

24,书丹 

指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

《隶释》:

“《石经》,蔡邕书丹,使工镌刻。

”南宋姜夔《续书谱》:

“笔得墨则瘦,得朱则肥。

故书丹尤以瘦力奇,而圆熟美润常有余,燥劲老古常不足,朱使然也。

”后泛称书墓志铭为书丹。

25,临摹 

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

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临”;

以薄纸蒙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或称“影书”。

小学生习字,用描红本子,也属摹。

《丹铅总录》引岳珂语称:

“临摹两法本不同。

摹帖如梓人作室,梁栌欀桷,虽具准绳,而缔创既成,气象自有工拙;

临帖如双鹄并翔,青犬浮云,浩荡万里,各随所至而息。

”南宋美夔《续书谱》称:

“初学书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

”又称:

“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

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

”临摹之外,尚有“钩”法,用油纸蒙碑帖或真迹上,以极细之笔画将油纸下字迹双钩下来,再用墨填满双钩内空处,称“钩填”。

26,响拓 

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

由于法书墨迹因年代久远,纸色沉暗,字口难辨,故在模制时,须向光照明,以纸覆帖,钧勒其原字笔画,然后再以墨笔填充。

响拓亦曰“影书”、“影覆”。

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

集古今石刻辨》记述较详。

27,骨法 

亦称“骨力”。

指书写点画中蕴蓄的笔力。

是构成点画与形体的支柱,也是表现神情的依凭。

书概》:

“字有果敢之力,骨也。

”唐太宗李世民尝谓:

吾临古人书,殊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画有六法,其二为“骨法用笔”。

论者认为:

骨法用笔,能把笔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提按起倒,挺拔矫健,浑身都是解数才行,乃从长期悬肘中锻炼得来。

28,钩填 

以较透明的纸蒙于法书上,先以细笔双钩,后用墨廓填,故称。

亦称“双钩廓填”。

南宋姜夔(续书谱)谓,“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

29,洗碑 

古碑因风化剥蚀或人为磨损,后人依据原有旧画加以剔刻,谓之“洗碑”。

但碑刻一旦被洗,字画精神难免大逊,如今存西安碑林的颜真卿书《颜家庙碑)即是被洗者。

30,篆书 

字体名。

1泛指汉代隶字以前的古代文字。

如小篆、籀文、金文、甲骨文等。

2指春秋战国时通行于秦国的籀文(如石鼓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小篆;

汉代的缪篆。

如王莽时六书,“三曰篆书,即小篆”。

31,籀文 

也叫“籀书”、“大篆”。

因见于《史籀篇》得名。

字体多重叠。

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

今存*石鼓文即其代表。

32,甲骨文 

亦称“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贞卜文字”。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

因多镌刻、书写于龟甲、兽骨之上,故名。

殷商时,常采用龟甲兽骨,写刻卜辞及与占卜有关的纪事文字。

甲骨文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商都城遗址,也叫殷墟),光绪二十四年(1898)始被发现。

光绪三十年,孙詒让首先考释甲骨文,著成《契文举例》1928年后,经多次考古发掘,先后出土十余万片,为盘庚迁殷后至纣亡二百七十三年间之物。

单字总数约四千六百字,可识文字达一千七百字。

文字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并有大批形声字;

但多数字的笔画和部位还没有定型。

文字象形简古,劲健挺秀,具有根高艺术性。

33,契文 

甲骨文之别称。

契通栔,因以契刀刻于龟甲、兽骨上,故名。

清代孙詒让著有《契文举例)二卷,为考释甲骨文之始。

34,科斗文 

 亦称“科斗书”、“科斗篆”。

篆字(包括古、籀)手写体的俗称。

因以笔蘸墨或漆作书,笔道起笔处粗,收笔处细,状如蝌蚪,故名。

此名初见于汉末,卢植上书称“古文科斗,近于为实”。

郑康成《尚书赞》称:

“书初出屋壁,皆周时象形文字,今所谓科斗书。

”元代吾丘衍论证科斗书形体的形成是:

“上古无笔墨,以竹挺点漆书竹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

35,金文 

亦称“钟鼎文”。

即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

因多铸或刻在金属器皿(如钟、鼎之类)上,故名。

书体由甲骨文演变而成,圆浑古朴,富有变化。

周代金文多为有关祀典、锡命、征伐、契约等记录。

殷商金文和甲骨文相近,铭辞字数亦少,不若周代有长达五百字者。

至秦统一六国,通行小篆,遂废。

清乾隆嘉庆(1736——1820)后文字训诂之学渐兴,金文考证不断深入,成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习字者临习的重要字体一。

如《散氏盘》、《毛公鼎》、《史颂敦》等铭文,均系金文的代表作。

36,大篆 

狭义专指籀文。

广义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37,小篆 

也叫“秦篆”。

通行于秦代。

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叙》称: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今存(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残石,即小篆代表作。

宋代刘奉世称:

“爰书者,盖赵高作《爰历》教学隶书时,狱吏书体盖用此《记录囚犯供词的文书),故从俗呼为‘爰书’也。

38,刻符 

秦代一种有特殊用途的篆书体。

叙》:

“秦书有八体,三曰刻符。

用于符信。

”段玉裁注:

“《魏书·

江式表》符下有书字符者,周制六节之一,汉制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这类篆体专刻于符节上,因系用刀刻在金属上,不能婉转如意,故笔画近于平直,形体近于方正,如现存阳陵虎符上的文字。

39,鸟虫书 

亦称“虫书”。

篆书中的花体。

春秋战国时就有这种字体,大都铸或刻在兵器和钟鎛上。

往往用动物的雏形组成笔画,似书似画,饶有情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记秦书八体,“四曰虫书”;

新莽六书“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幡,当作旛,书旛,谓书旗帜;

书信,谓书符节。

”说明此类书体多用于旗帜和符信,在汉印中也不乏鸟虫书入印的实例。

40,缪篆 

汉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种篆书体。

王莽六书之一。

叙》记新莽六书称:

“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

”形体平方匀整,饶有隶意,而笔势由小篆的圆匀婉转演变为屈曲缠绕。

具绸缪之义,故名。

清代桂馥《缪篆分韵)则将汉魏印采用的多体篆文统称为“缪篆”。

亦称“摹印篆”。

41,玉筯篆 

亦称“玉箸篆”。

篆书的一种。

其书写笔道,圆润温厚,形如玉筯(筷子),故名。

始于秦代,唐代齐已《谢曇城大师玉筋篆书》诗称:

“玉筋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

”后人论书,将用笔圆浑遒劲的其他字体亦称为“玉筋”。

如明代王世贞评论颜真卿书:

“《家庙》、《茅山碑》正书中玉筯笔者。

42,铁线篆 

小篆的一种。

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

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故名。

后世称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为“铁线篆。

43,草篆 

书体名。

①飞白的别称。

东汉蔡邕称:

“何草篆之足冥,而斯文之未宣。

”《金石林·

绪论》:

“一曰飞白,篆貌隶骨,杂用古今之法,勉作草篆,为器所使,自我作之,不得不然也。

”②指以草书笔法书写的篆字。

《书史会要》称:

“(赵)宦光笃意仓史之学,创作草篆,盖《天玺碑》而小变焉,繇其人品已超,书亦不蹑遗迹。

”傅山等都擅长草篆书。

44,隶书 

亦称“佐书”、“史书”。

形体扁平方折,便于书写。

始于秦代,通用于汉魏。

唐代张怀瓘《书断》引东汉蔡邕《圣皇篇》:

“程邈删古立隶文。

”普代卫恒《四体书势》.“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胥吏)佐书,曰隶字。

”程邈将当时这种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后世遂有程邈创隶书之说。

秦隶出于秦篆,字形构造仍有较多的篆书形迹,后在汉代通用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笔势、结构与秦篆完全不同的字体。

隶书的出现,冲破六书的造字原则,奠定楷书基础,标志汉字演进史和书法史上的转折。

魏晋时曾混称楷书为隶书,因别称有波磔的隶书为“八分”,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简》和汉《五凤元年十二月简》,即是秦汉手写隶书的代表作。

45,汉隶 

汉代隶书的统称。

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笔势生动,风格多样,而唐人隶书,字多刻板,称为“唐隶”,故学写隶书者重视东汉碑刻,把这一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汉隶”,以别于“唐隶”。

46,八分 

即“隶书”。

魏晋至唐代,楷书也称隶书,原先有波磔的隶书,则被称为“八分。

”南朝宋朝王愔称,“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唐六典》称:

“四曰八分,谓《石经》碑碣所用。

”清代刘熙载谓:

“小篆,秦篆也;

八分,汉隶也。

秦无小篆之名,汉无八分之名,名之者皆后人也。

后人以籀篆为大,故小秦篆,以正书为隶,故八分汉隶耳。

”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载:

“蔡邕变隶而为八分,八宜训背,言势左右分布相背也。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

八分以度言,本是活称,伸缩无施不可。

”近有学者考证:

因隶字草创为新隶书(楷书),对于旧隶字须给予异名或升格,加以区别,故称“八分”,指其是八成的古体或雅体。

47,佐书 

即“隶书”、“史书”,亦作“左书”。

叙》记新莽六书为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

并注明左书即秦隶书。

又《汉书·

艺文志》载:

”汉王莽居摄,书有六体,为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

”隶书称之佐书。

段玉裁认为:

“其法便捷,可以佐助篆所不逮。

”近来学者进一步认为隶书之名隶,是起于徒隶所书;

佐书之佐,或是起于书佐《汉代职掌起草和缮写的低级官吏)所书,故名。

48,今隶 

正书的古称。

正书由汉隶发展演变而成,在唐代仍把正书沿称为“隶书”。

如《唐六典》载:

“校书郎正字,掌雠校典籍,刊正文字。

其体有五:

……五曰隶书,典籍、表奏、公私文疏所用。

”此“隶书”即指当时通用的正书。

为区别于汉魏时代通用的隶书,又别称正书为“今隶”。

明代李贽《疑耀》称:

“唐以后之楷书称为今隶,因谓汉隶为古隶。

”陆深《书辑》所称”钟王变体,谓之今隶”,则又泛指魏晋以来之楷书而言。

49,草隶 

草书的别称。

《南史·

刘孝绰传》载:

“绰兼善草隶,自以书似父,乃变为别体。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谓义之子献之,“少有盛名,风流高迈,草隶继父之美”。

今人也有称汉代竹木简上的隶书为草隶的。

50,草书 

别称“藁书”。

广义指不论时代、字体,凡写法潦草者;

狭义专指笔画连绵、书写便捷的字体。

叙》称“汉兴有草书”。

汉初通行的手写体是草隶(即草率的隶书)。

后逐渐发展成“章草”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蕴有隶书波磔的笔画和字字不相联缀的形迹,成为偏旁相互假借,笔画连绵便捷的“今草”,即后世所称的草书。

至东晋王义之而臻于完善。

唐代中期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为放纵奇诡,笔走龙蛇,被称为“狂草”,以别于“今草”。

51,藁书 

《汉书·

董仲舒传》载:

“草藁未上”,可证草书之先,因于起藁,藁书之名与草书同义。

唐代张怀瓘《书断》称:

“藁亦草也。

”杜操(度)善草书,故南朝梁周兴嗣所撰《千字文》有“杜蒿锺隶”之句。

52,章草 

早期的草书。

始于汉代。

“今草”的前身。

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

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其得名有几说:

一、《书苑菁华》引唐代蔡希综说:

“章草兴于汉章帝。

”认为由汉章帝创始。

二、《书断》卷上引唐代韦续说:

“因章帝所好名焉。

”认为由汉章帝爱好而得名。

三、《书断》载后汉北海王受明帝命草书尺牍十首,章帝命杜度草书上事。

认为因用于章奏而得名。

四、《书断》引王愔语:

“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云,汉俗简堕,渐以行之。

”认为由史游《急就章》而得名。

近代有学者考证,“章”含有字体结构彰明严格之义,故名。

53,今草 

亦称“小草”。

草书的一种。

始于汉末。

是对章草的革新。

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便。

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

唐代张怀瓘《书断》载:

“(王)献之尝对父云:

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踪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

”更加纵放的“狂草”为“今草”的发展。

54,狂草 

亦称“大草”。

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

摆脱东晋王羲之一路草书温文尔雅风格,笔势连绵奔突,字形变化多端,极龙飞蛇舞之致,得名于唐代张旭、怀素。

传世的张旭《古诗四帖》及怀素《自叙帖》即为代表。

55,正书 

亦称“楷书”、“正楷”、“真书”。

为了端正草书的漫无准则和减省汉隶的波磔,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

始于汉末,为魏晋通用至今的一种字体。

笔画平整,形体方正,故名。

《宣和书谱》称:

“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

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也。

人既便之,世遂行焉。

于是西汉之末,隶字石刻间染为正书。

降及三国锺繇,乃有《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晋王羲之作《乐毅论》、《黄庭经》,一出于世,遂为今昔不赀之宝。

56,行书 

亦称“行押书”。

相传为汉末刘德升所创。

行书一般在楷书形体的基础上,作流畅便捷的书写,既不象草书纵放难辨,又较楷书生动简便,是社会上广泛使用的手写书体。

书写行书湏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而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

南宋姜夔认为行书“以笔老为贵,少有误失,亦可晖映。

所贵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俱备。

57,榜书 

亦称“榜署”。

泛指书写于匾额上之大字。

古称“署书”。

汉代萧何用以题“苍龙”、“白虎”二阙。

今亦称“擘窠书”。

秦书有八体,”六曰署书”。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载:

“检者,书署也,凡一切封检题字,皆曰署,题榜曰署。

58,擘窠书 

    大字的别称。

古人写碑为求匀整,有以横直界线划成方格者,叫“擘窠”。

唐代颜真卿《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称:

“前书点画稍细,恐不堪经久,臣今谨据石擘窠大书。

”清代朱履贞《书学捷要》称,“书有擘窠书者,大书也。

特未详擘窠之义、意者,擘,巨擘也;

窠,穴也,即大指中之窠穴也,把握大笔在大指中之窠,即虎口中也。

小字、中字用拔镫,大笔大书用擘窠。

”后用以泛指大字。

59,漆书 

①以漆书写的文字。

相传在孔子住宅的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以漆为之,故名。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漆书壁经。

”②书法形体。

清代金农把字的点画破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