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开2021春大作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7419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国开2021春大作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国开2021春大作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国开2021春大作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国开2021春大作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Word下载.docx

《最新国开2021春大作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开2021春大作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Word下载.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国开2021春大作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Word下载.docx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材料二: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麋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请结合材料分析: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如何正确理解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2、 中国精神的两大核心价值:

和谐与中道。

3、 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精神。

4、 共同的华夏认同及其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

二、 中国精神包含诸多精神,下面是“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内涵:

1、 五四运动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

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2、 井冈山精神是指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过程中所培育和发扬的革命精神。

它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传统的源头。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它的精髓:

坚定信念、敢闯新路是它的灵魂;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它的本质;

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是它的根本。

3、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是: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

其核心和主题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

三、 弘扬中国精神的方式多种多样,同时中国精神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弘扬中国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国家层面:

要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中共党史与国情教育;

保持一贯坚定党的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根据党和国家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2、个人层面: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无私付出不求回报,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责任、知道自己追求、敢于担当,不断传承。

二、简答题(10分)

如何理解法的基本特征?

答: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1)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也可以说,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法调整人的行为,同时也就调整了社会关系.作为法的调整对象的行为是指人的外在行为.马克思说:

“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

(2)法是一种社会规范.法的规范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②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③法是反复适用的,

2、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认可是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认可”通常有三种情况:

(1)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社会规则,如习惯、经验、道德、宗教、习俗、

礼仪,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2)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认可国际规范.(3)特定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作出概括产生规则或原则,并赋予这种规则或原则以法律效力.

3、 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某些利益或者自由.义务意味着人们必须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前者要求人们必须做出一定行为,如纳税的义务,后者要求人们不得做出一定行为,如不得盗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义务.正是由于法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因此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体现为一系列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然而,不同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在性质、范围、层度和方式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的国家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既表现为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也表现为公民可以依法请求国家保护其合法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