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4293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docx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精品

  一、走近作者作品

  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体)小说。

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

自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刘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

  二、初读课文,完成三标一感

  1.标出不认识的词语并注音

  2.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加以理解

  3.标出文中出现的人物,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4.感悟的整体内容

  三、比一比,看一看,谁英雄,谁好汉:

  1.给黑体字注音

  俄()而雪骤()欣()然差()可拟()柳絮()无奕()女道韫()期日中()尊君在不()相委()而去

  2.解释黑体词语的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近义词:

忽而、未几、既而、少顷、俄顷、须臾)

  (3)公欣然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

  (6)即公大兄无奕女

  (7)陈太丘与友期行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9)尊君在不

  (11)相委而去

  (12)则是无信

  (13)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君与家君期日中

  (15)而:

a.相委而去b.学而不思则罔

  (16)之:

a.下车引之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四、理清人物关系

  1.《咏雪》涉及到的人物有几个?

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共有三个人物,通过他们言行,表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好语文,必须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课内探究学案

  一、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

  2.积累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背诵两篇短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背诵课文。

  2.难点是对咏雪佳句的评价,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咏雪

  

(一)导语设计

  ◆回顾描写雪的诗句,导入:

同学们,雪花是冬天的宠物,是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深受诗人的青睐。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雪的《咏雪》(板书文题)

  附: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

《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

《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

《行路难))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

《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绝句》)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12.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世说新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一篇《咏雪》。

(板书文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小测

  由小组检查,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究解答。

  (四)研读《咏雪》

  【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疑难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

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合作探究】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

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精讲点拨】

  各小组提交前面两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精讲点拨,教师归纳问题,升华提高。

  【巩固检测】见【世说新语两则巩固检测】。

  (五)小结:

描写景物,要抓住其特征,绘其形,传其神。

  陈太丘与友期

  

(一)导语设计

  有一个成语叫"一诺千金",是说人要说到做到,要讲信用。

孔子有言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用,那怎么可以呢?

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做人要讲信用。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信用有关的。

(板书文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研读《陈太丘与友期》

  【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疑难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

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学生点评。

  【合作探究】

  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精讲点拨】

  各小组提交前面两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精讲点拨,教师归纳问题,升华提高。

  【巩固检测】见【世说新语两则巩固检测】。

  (四)小结:

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

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

我们相信:

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世说新语两则》巩固检测】---群雄亮剑,勇者无敌。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4)期日中(5)尊君在不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3.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

  4.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默写描写雪的诗句(不少于五句)

  

(1)----------

(2)---------------(3)----------------------

  (4)----------------(5)---------------(6)----------------------

  6.填空

  

(1)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

兄女曰:

-------------------。

  

(2)君与家君期日中,-----------,-------------。

对子骂父,--------。

友人惭,---------,元方入门不顾。

  课后延伸学案

  一、阅读以下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冕者,诸暨(jì)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

"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

  1.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窃入学舍(偷窃)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D.琅琅达旦(天亮)

  2.简答

  

(1)"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

  

(2)"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

  (3)"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4)"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3..读此故事,你有何感想?

----------------------。

  二、阅读以下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

练之未完,逐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

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pei)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1.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日于驴上得句(在)B.与为布衣之交(跟、同)C.遂与并辔(pei)而归(于是)D.留连论诗(停留)

  2.翻译句子

  

(1)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

  

(2)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

  3.你认为用"推"好还是"敲"好?

说说理由。

----------------------------。

  【课外拾零】----《世说新语》小故事

  1、荀巨伯: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注释】①荀巨伯:

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

胡:

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

子: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②班军:

班师;出征的军队调回去。

【译文】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兵进攻郡城。

朋友对荀巨伯说:

"我现在就要死了!

您还是离开吧。

"荀巨伯说:

"我远道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让我舍弃正义来保全性命,这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

"胡兵进城后,对荀巨伯说:

"我们的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一个人留下来?

"荀巨伯说:

"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我宁愿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代替朋友的性命。

"胡兵相互议论说:

"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重道义的郡城!

"于是撤回大军。

整个郡城都得以保全。

2、庾公乘的卢马: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①,庾云:

"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

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②。

效之,不亦达乎!

"【注释】①庾公:

庚亮,字元规,任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

的卢:

马名。

马白额人口至齿者名的卢。

按迷信说法,这是凶马,它的主人会得祸。

②孙叔敖:

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

据贾谊《新书》载,孙叔敖小时候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回家哭着对母亲说:

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我今天竟看见了。

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

我怕后面的人再见到它,就把它打死埋掉了。

他母亲说:

你心肠好,一定会好心得好报,不用担心。

【译文】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告诉他,叫他把马卖掉。

庾亮说:

"卖它,必定有买主,那就还要害那个买主,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转嫁给别人呢!

从前孙叔敖打死两头蛇,以保护后面来的人,这件事是古时候人们乐于称道的。

我学习他,不也是很旷达的吗!

"3、陈太丘与友期:

【译文】太丘长陈寔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寔不管他,自己走了,走了以后,那位朋友才到。

当时陈寔儿子元方才六岁,正在门外玩耍。

来客问元方:

"令尊在家吗?

"元方回答说:

"家父等了您很久,见您不来,已经走了。

"那位朋友便生起气来,说道:

"真不是人呀!

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

"元方说:

"您是跟家父约定中午走的。

到了中午还不来。

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

"那位朋友听了很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

元方掉头回家去,再也不回看一眼。

4.谢公与人围棋:

谢公与人围棋。

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客问淮上利害,答曰:

"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译文】谢安和客人下棋。

过了一会儿,谢玄从淮上派来的使者到了。

谢安看完了书信,沉默无语,慢慢地把脸转向棋局。

客人问淮上战局的情况,谢安回答说:

"孩子们已经大破敌人。

"意色举止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

5.《咏雪》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那个女孩)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6.[原文]桓南郡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

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不避陵壑。

或行陈不整,麏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

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颇敢直言。

常自带绛绵着绳腰中,玄问:

"用此何为?

"答曰:

"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

"玄自此小差。

[译文]桓南郡喜欢打猎。

每次外出打猎,车马随从很多,五六十里范围内族旗遍布田野,骏马驰骋,追击如飞,左右两翼人马所到之处,不避山陵沟壑。

倘若队伍行列不整齐獐子野兔逃跑了,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桓道恭,与桓南郡桓玄是同一家族;当时任贼曹的参军,非常敢于直话直说。

常常自己带着紫红色的棉绳,放在腰间。

桓玄问他这是干什么用的,他回答说:

"您打猎时喜欢捆绑人,我也免不了要被捆绑,但我的手受不了粗绳上的芒刺。

"桓玄从此略好了一些。

7.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

"魏王何如?

"匈奴使答曰: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译文】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来的使节,自己认为外貌不好,不足以震服远方的国家,于是便命令崔季扮成自己去接待,武帝则拿着刀站在座位的旁边。

已经接见完毕,命令间谍问匈奴来的使节:

"魏王怎么样?

"匈奴的使节回答说:

"魏王风采高雅,非同一般;但是座位旁边拿刀侍立的人,这个人才是个英雄。

"曹操听说这件事,连忙派人追赶,杀掉了那个使者。

.[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

"吾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徽之字子猷,弃官后住在山阴,一天夜晚下大雪,他睡觉醒来,打开房门,命仆人酌酒,四周望去,白茫茫一片。

就起身徘徊,吟咏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戴速字安道)。

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就在夜晚乘小船到戴安道那里去。

走了一夜才走到,到戴安道门前却不上前敲门就又返回了。

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王子猷回答说:

"我本来是乘兴而来,现在兴尽就返回家,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

"9.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zhé)难之。

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译文】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

王朗说:

"好在船还宽绰,为什么不呢?

"不一会儿,强盗尾随而至,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

华歆说:

"我当初犹豫,就是担虑这一点。

现在已经答允了他,又怎可出尔反尔,抛下他置之不管呢?

"启示:

不要轻易许诺;既已许诺,就要善始善终。

1.郗太傅招婿: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

丞相语郗信:

"君往东厢,任选之。

"门生归,白郗曰:

"王家诸郎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郗公云:

"正此好!

"访之,乃逸少,因嫁女与之。

【译文】郗太傅派遣门生给王丞相送去书信,打算在王家子弟当中挑一个做女婿。

王丞相对信使说:

"你到东厢房随便挑选吧!

"信使回去禀报郗太傅:

"王家的小伙子都不错。

只是一听说您来招女婿,就都拘谨起来,惟独有一个袒露肚皮躺在床上,没听到似的。

"郗太傅捋着胡须说:

"这个人才是我的贤婿啊!

"于是又派人去探访,得知是王羲之,遂将女儿许配给他。

启示: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保持自己本色的人往往更受欢迎。

  参考答案

  明确:

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

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明确

(1)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

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

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2)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

"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有同学通过络查阅相关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官高两品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傲慢无礼。

(3)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

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

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

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课堂巩固练习1.期:

约定。

去:

离开;过去的。

顾:

回头看。

引:

拉;放开。

舍:

放弃;牺牲。

信:

诚实,讲信用;随意、随便。

2.①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②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③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④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敬词有③④⑥⑦⑨谦词有①②⑤⑧4.B(例句中"不"通"否";A."女"通"汝";C."见"通"现";D."说"通"悦")延伸参考1.A(窃:

偷偷地、悄悄地)2.

(1)王冕

(2)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3)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4)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

【推敲翻译】贾岛初次去京城考试。

一天他骑着毛驴赋诗,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

开始的时候想用推字想想又觉得敲字好.不能决定用什么好,于是反复吟咏,并且用手做推与敲的姿势.韩愈当时是吏部权兆尹.贾岛不知不觉的冲撞到仪仗队的第三节,被侍从押到韩愈身前.贾岛于是对韩愈讲了自己作诗的经过.韩愈在马上停了很久,对贾岛说:

敲字比较好.于是与贾岛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府第.在一起谈论诗歌,两人最后成了好朋友.

  惜缘

  [《世说新语》两则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

  1.人教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2.世说新语两则文言文及翻译

  3.世说新语3则教案

  4.世说新语原文附翻译

  5.《新闻两则》课件

  6.《寓言两则》课件

  7.寓言两则课件

  .世说新语政事读后感

  9.世说新语《陶侃留客》原文及翻译

  1.古代小说世说新语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