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430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量复习课Word文件下载.docx

用高差法进行普通水准测量的计算校核的公式是。

25. 

水准测量高差闭合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其符号,按各测段的__________成比例分配或按_________成比例分配。

26. 

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一般用______法或______法。

27. 

支水准路线,既不是附合路线,也不是闭合路线,要求进行_______测量,才能求出高差闭合差。

28. 

水准测量时,由于尺竖立不直,该读数值比正确读数________。

29. 

测量时,记录员应对观测员读的数值,再________一遍,无异议时,才可记录在表中。

记录有误,不能用橡皮擦拭,应__________。

30. 

使用测量成果时,对未经_______的成果,不能使用。

31. 

从A到B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

往测3.625m;

返测-3.631m,则A、B之间的高差

___.

32. 

已知B点高程为

,A、B点间的高差

,则A点高程为___.

33.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对地面上A、B、C点的水准尺读取读数,其值分别为

,则高差

34. 

经纬仪的安置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35. 

级经纬仪观测竖角,盘右时竖盘读数为

已知竖盘指标差

则正确的竖盘读数为____.

36. 

经纬仪安置过程中,整平的目的是使________,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______与_____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37. 

竖盘指标差是指当_____水平,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_______没指向____所产生的读数差值。

38. 

经纬仪竖盘指标差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

40. 

经纬仪是测定角度的仪器,它既能观测______角,又可以观测______角。

41. 

观测误差按性质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类。

42. 

测量误差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43. 

直线丈量的精度是用_____来衡量的。

44. 

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45. 

对某目标进行n次等精度观测,某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是观测值中误差的______倍。

46. 

在等精度观测中,对某一角度重复观测多次,观测值之间互有差异,其观测精度是______的。

47. 

在同等条件下,对某一角度重复观测

次,观测值为

、…、

其误差均为

,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分别为

和_______。

48. 

当测量误差大小与观测值大小有关时,衡量测量精度一般用______来表示。

49. 

测量误差大于______时,被认为是错误,必须重测。

50. 

用经纬仪对某角观测四次,由观测结果算得观测值中误差为±

20″,则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_____.

51. 

导线的布置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控制测量分为_____和_____控制。

53.闭和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之和理论上应为______,但由于有误差存在,实际不为______,应为______。

54.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方向为两个方向时,其观测方法采用_______测角,三个以上方向时采用_____测角。

57.小区域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_______和______。

58.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35º

23′,又测得左夹角为89º

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_____________。

59.设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

,则纵坐标增量

60.设有闭合导线ABCD,算得纵坐标增量为

=+100.00m,

则纵坐标增量闭合差

61.在同一幅图内,等高线密集表示__________,等高线稀疏表示_________,等高线平距相等表示_________。

62.等高线是地面上__________相等的___________的连线。

二、单项选择题

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

C.高差

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A.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A.

B.

C.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

,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

B.276°

C.6°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坐标方位角是以()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A.斜线距离;

B.水平距离;

C.折线距离

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

,其相对误差为(  )

A.K=1/3100;

  B.K=1/3200;

  C.K=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

A.方向;

B.高程;

C.距离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

B.与高差的大小;

C.与距离或测站数

附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

;

  B.

C.

-(

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A.高于前尺点;

B.低于前尺点;

C.高于侧站点 

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的符号为准。

A.往测高差;

B.返测高差;

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B点比A点( )

A.高;

B.低;

C.等高

在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时,某一测段按测站数计算每站高差改正数的公式为(  )

A.

B.

 C.

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  )误差的影响。

A.对中;

  B.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C.指标差

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B.照准;

  B.目标偏离中心

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

B.水准管气泡居中;

 C.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

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

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  )

A.57º

10′24″B.-14º

49′36″C.14º

49′36″

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大致置平,使其竖盘读数在0°

左右,望远镜物镜端抬高时读数减少,其盘左的竖直角公式()

A.

=90º

-L;

B.

=0º

-L或

=360º

C.

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则所测竖直角(  )

A.相同;

  B.不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在等精度观测的条件下,正方形一条边a的观测中误差为m,则正方形的周长(S=4a)中的误差为(  )

A.m;

B.2m;

C.4m

丈量某长方形的长为α=20

,宽为b=15

,它们的丈量精度()

A相同;

 C.不能进行比较

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

A.中误差;

  B.允许误差;

  C.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

  B.中误差;

  C.往返误差

下列误差中(  )为偶然误差

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

  C.水准管轴不平行与视准轴的误差

对三角形进行5次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

+4″;

-3″;

+1″;

-2″;

+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  )

A.不相等;

  B.相等;

  C.最高为+1″

经纬仪对中误差属(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

一条直线分两段丈量,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

,该直线丈量的中误差为(  )

 C.

对某量进行n次观测,若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

B.m/n;

C.m/

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

A.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

  B.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

C.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

35.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

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36.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A.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37.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A.高程之差;

B.平距;

C.间距

38.视距测量时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的方法。

A距离和高差;

B水平距离和高差。

C距离和高程

39.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A.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B.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

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

40.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A.15m;

B.20m;

C.30m

三、多项选择题

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b=1.428m,则()。

A.

B.后视点比前视点高;

C.若A点高程

,则视线高程为203.140m;

D.若A点高程,则前视点高程为202.320;

E.后视点比前视点低。

地面上某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六度带)的坐标为:

x=3430152m,y=20637680m,则该点位于()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

A第3带;

B116°

C第34带;

D第20带;

E117°

北京地区的地理坐标为:

北纬39°

54′,东经116°

28″。

按高斯六度带投影,该地区所在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第()投影带。

A20;

B117°

C19;

D115°

E120°

在A、B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测高差为

=+0.005m,

=-0.009m。

已知A点高程HA=417.462m,则()。

AB的高程为417.460m;

BB点的高程为417.469m;

C往、返测高差闭合差为+0.014m,DB点的高程为417.467mE往、返测高差闭合差为-0.004m。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可以消除()误差。

A2CB误差;

C指标差D横轴误差大气折光误差E对中误差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测站限差有()。

A归零差;

B2C误差;

C测回差;

D竖盘指标差;

E阳光照射的误差。

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

A尺身放平;

B确定好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C丈量水平距离;

D目估或用经纬仪定线;

E进行往返丈量

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与()。

A导线的几何图形无关;

B导线的几何图形有关;

C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有关;

D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无关;

E导线的起始边方位角有关

经纬仪对中的基本方法有()。

A光学对点器对中;

B垂球对中;

C目估对中;

D对中杆对中;

E其它方法对中

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成比例分配。

A高差大小;

B测站数;

C水准路线长度;

D水准点间的距离;

E往返测站数总和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有()。

A导线测量水准测量;

B三角测量;

C距离测量;

D角度测量

经纬仪可以测量()。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

C水平方向值;

D竖直角;

E象限角

在测量内业计算中,其闭合差按反号分配的有()。

A高差闭合差;

B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C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D坐标增量闭合差;

E导线全长闭合差;

下列误差中()为偶然误差。

A估读误差;

B照准误差;

C2C误差;

D指标差;

E横轴误差

四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作业限差有()。

A前、后视距差;

B高差闭合差;

C红、黑面读数差;

D红黑面高差之差;

E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

大比例尺地形图是指()的地形图。

A1:

500;

B1:

5000;

C1:

2000;

D1:

10000;

E1:

100000

地形图的图式符号有()。

A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等高线注记符号;

D测图比例尺

18 

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

A等高线不能相交;

B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C山脊线不与等高线正交;

D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正比;

E等高线密集表示陡坡

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A高差;

B高程;

C水平距离;

D高差与平距;

E水平角

在地形图上可以确定()。

A点的空间坐标B直线的坡度C直线的坐标方位角D确定汇水面积E估算土方量

下述哪些误差属于真误差()。

A三角形闭合差;

B多边形闭合差C量距往、返较差D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E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确定直线方向的标准方向有()。

A坐标纵轴方向;

B真子午线方向;

C指向正北的方向;

D磁子午线方向直线方向

四.计算题

1.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返测为217.38m,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试问:

(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2)按此规定,若丈量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

2.在水准

之间进行普通水准测量,测得各测段的高差及其测站数ni如图3所示。

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4),最后请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计算出水准点1和2的高程(已知

的高程为5.612m,

的高程为5.412m)。

表4:

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

点号

测站数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5.612

1

2

5.412

每站改正数=

3.在B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A和C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A点,后照准C点,水平度盘的读数为6º

23′30″和95º

48′00″;

盘右位置照准C点,后照准A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275º

48′18″和186º

23′18″,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见表5),并计算该测回角值是多少?

表5:

测回法测角记录表

测站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4.某台经纬仪的竖盘构造是:

盘左位置当望远镜水平时,指标指在90º

,竖盘逆时针注记,物镜端为0º

用这台经纬仪对一高目标P进行观测,测得其盘右的读数为263º

18′25″,试确定盘右的竖直角计算公式,并求出其盘右时的竖直角。

5.观测BM1至BM2间的高差时,共设25个测站,每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均为±

3mm,

问:

(1)两水准点间高差中误差时多少?

(2)若使其高差中误差不大于±

12mm,应设置几个测站?

6.在方向观测法的记录表中(见表8),完成其记录的计算工作。

方向观测法记录表表8

测回数

水平度盘读数

2C

(″)

方向值

˚′″

归零方向值

角值

盘左

盘右

M

1

A

000106

1800124

B

692030

2492024

C

1245124

3045130

A

000112

1800118

五、问答题

1.何谓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

2.绘图说明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3.试述在一测站上测定两点高差的观测步骤。

4.叙述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程序。

5.简述在一个测站上观测竖直角的方法和步骤。

6.水平角观测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7.何谓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有合区别?

8.试述中误差,容许误差、相对误差的含义与区别?

9.绘图简述四个方向的方向观测方法?

10.简述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

11.什么是等高线?

等高距?

等高线有哪几种?

12.试述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的操作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