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4595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Word文件下载.docx

C.冶炼得到的单质Ti的质量与2FeTiO3中Ti中Ti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反应②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这里氩气作催化剂

5.(2015春•武汉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后发现该实验耗时较长.为解决此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如图所示(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皮塞上,迅速塞紧橡皮塞.已知,此集气瓶净容积为146mL.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

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

所需时间/min

1g铁粉、0.2g木炭粉和10滴水

100

70

约120

lg铁粉、0.2g木炭粉、10滴水和少量氯化钠

约7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温度计示数一直增大;

(2)样品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3)该实验说明铁生锈速率与氯化钠有关;

(4)该实验测得O2体积分数为20.5%;

(5)该实验能探究木炭加快铁锈蚀速率.

A.(3)(4)B.

(1)(3)C.

(1)(5)D.(4)(5)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2015•淮安)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金属.

(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      性.

(2)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得知以下两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

Ⅰ.铁和硫酸铜溶液Ⅱ.铝和硫酸亚铁溶液

①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③小刚继续探究某未知金属X与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下列实验方案及预测如果与事实相符,就可以判断出X、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有      (填序号).

A.将X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应

B.将X放入CuSO4溶液中不能反应

C.将X放入FeSO4溶液中能反应

D.将X放入FeSO4溶液中不能反应

E.将X放入FeSO4溶液中不能反应,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应.

2.(2015•齐齐哈尔模拟)化学小组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①②③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①中的实验现象为      ;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②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的实验现象,就可以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得出金属活动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3)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甚而上,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又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④所示),从而实现了的探究目的,则:

乙同学的实验所用试剂的组合X与Y依次是      .

3.(2015•巴中模拟)某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停工,一年多来,许多机械设备上已锈迹斑斑.小强将设备上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铁螺丝表面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4.(2015•信阳校级模拟)某同学利用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的实验测定水的组成(装置如下图).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为a      ,b      .

(2)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3)B装置的作用是      ,C装置的作用是      .

(4)测定结果如下:

实验前后D装置中玻璃管及其固体物质的质量分别为65.6g和59.2g,而实验前后E装置中U型管及其盛放物质的质量分别为100.8g和108.0g.则该同学测定的水中氢跟氧的质量比为      (必须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

(5)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如不加F装置,实验结果将会比上述(4)中的测定结果      (选填“偏低”或“偏高”).

5.(2015•淄博模拟)如图是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同学们针对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你认为应该      .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2015•浦东新区一模)用以下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①上述装置都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      色;

②用装置甲进行实验,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的原因是      ;

③装置乙中C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装置丙中的实验不能在装置甲中进行的原因是      (仅答两点).

7.(2015•重庆模拟)金属材料是材料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离不开金属材料.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工业上,冶炼金属的方法主要有:

电解法,如2NaCl

2Na+Cl2↑、MgCl2

Mg+Cl2↑、2Al2O3

4Al+3O2↑等;

热还原法,如Fe2O3+3CO

2Fe+3CO2、CuO+H2

Cu+H2O;

热分解法,如2Ag2O

4Ag+O2↑、2HgO

2Hg+O2↑等.

①金属冶炼方法取决于      (填“金属活动性”、“金属密度”、“金属颜色”或“金属熔点”).

②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战略金属﹣钛(Ti)的化学性质介于锌与铜之间,工业冶炼方法应选择      .

(2)某同学为了清洗铝壶里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破酸钙),晚上盛装稀盐酸,第二天发现铝壶里水垢除尽了,但水壶漏水.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

(3)现有铝铁合金,按下列流程转化,最终得到的固体氧化铁质量与铝铁合金质量相等.

铝铁合金

铝盐和铁盐溶液

氢氧化铁

氧化铁

假设上述转化中各元素都没有损失.原铝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8.(2015•大庆模拟)科学的核心是研究,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让我们亲历科学活动,体现科学的发现过程和方法.下面是重庆一中初三某班学生探究铁生锈实验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

(1)优化实验时将Ⅰ中自来水换为蒸馏水目的是排除水中溶有的氧气、消毒剂等物质的干扰.

(2)优化实验时增加Ⅳ是为证明铁生锈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有关,请在方框内再补充一个实验,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下面事实能说明铁生锈与空气中另外一些成分无关的有      (填序号).

①焊接金属时稀有气体可作保护剂②制作灯泡时氮气可作填充剂

③稀有气体可作有色光源④氮气可制氮肥

(3)实验Ⅴ在软塑料瓶中完成的,一周后可观察到铁钉生锈,      ,同时铁钉靠近水边附近部分锈蚀得厉害.由此可知:

铁生锈实际是铁与      (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4)实验Ⅵ还可用来完成      (填实验名称).

9.(2015春•重庆校级月考)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以及他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小莉提出:

上述实验中,省略某些实验也能达到目的,能被省略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②将C、D试管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过滤,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铁粉,若有气泡产生,写出有气泡生成的反应方程式      ;

若无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B.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

C.滤渣中一定含有FeD.滤渣中一定含有Cu

10.(2014•黄冈模拟)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

(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      .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

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      ,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11.(2014•乌苏市校级四模)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2Cu+CO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

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当然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      ;

(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      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

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

反应C+2CuO

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③原因三: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      装置.

12.(2014•闵行区校级模拟)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如图所示.

(1)C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

2015年12月31日李黄陈金属和金属材料组卷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C;

1.导电;

Fe+CuSO4═FeSO4+Cu;

铝>铁>铜;

BCE;

2.有气泡冒出;

Cu+2AgNO3=Cu(NO3)2+2Ag;

锌表面产生气泡快,铁表面产生气泡慢;

Fe、CuSO4或Cu、HCl;

3.3H2SO4+Fe2O3═Fe2(SO4)3+3H2O;

H2SO4+Fe═FeSO4+H2↑;

4.长颈漏斗;

铁架台(带铁夹);

锌逐渐溶解并产生气泡;

固体由黑色变为亮红色;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108.0g-100.8g)-(65.6g-59.2g)]:

(65.6g-59.2g)=1:

8;

偏高;

5.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在B装置的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囊、气球等收集尾气;

或将尾气导出,在左侧对装置加热的酒精灯上点燃);

先通入一氧化碳;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CuO+CO

Cu+CO2;

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6.红;

排净试管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C+2CuO

2Cu+CO2↑;

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无法收集或处理一氧化碳;

7.金属活动性;

热还原法;

CaCO3+2HCl═CaCl2+H2O+CO2↑,2Al+6HCl═2AlCl3+3H2↑;

30%;

8.O2;

①②;

塑料瓶变瘪;

O2、H2O;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9.C;

Fe+H2SO4═FeSO4+H2↑;

BD;

10.溶液显蓝色;

铁丝与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或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pH;

滴加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才有沉淀生成;

铁片(或Fe、铁粉、铁丝等);

Fe+H2SO4=FeSO4+H2↑(或Fe+CuSO4=FeSO4+Cu);

铁和铜(或Fe和Cu);

11.铜;

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一氧化碳;

CO2﹢C

2CO;

处理尾气的;

12.CO2;

1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