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696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docx

第十章镇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0.1给水工程

10.1.1给水现状

横林镇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少部分工业用水为地表水,大部分工业用水和全部生活用水为地下水,深井水水质较好,家用浅层井水质较差。

镇区现状水源为地下水,利用深井供水,井深120m左右,单井出水量20-40m3/h。

镇区多数工厂、机关有一口深井,满足生产、部分生活用水需求。

横林水厂现有4口深

井,供应镇区生活用水、部分生产用水和附近农村用水。

10.1.2规划原则

(1)保证城镇所需水量,符合用户对水质、水压的要求,并考虑消防及紧急事故用水。

(2)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注意给水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依照给水设计规范,考虑近期、远期、远景结合,充分发挥原有工程经济效能,综合水源、地形、城镇布局等方面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给水系统的全面规划。

10.1.3规划依据

(1)国家《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2)本次《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总体规划》(2004—2020)

10.1.4用水量预测

(1)城镇给水指标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取近期2001/人?

d,远期2501/人?

do

生活用水普及率100%。

地均工业生产用水指标取近期50m3/ha?

d,远期40m3/ha?

do

市政及其他用水量取综合生活、生产用水量的10%o

(2)城镇用水量预测

综合生活用水量近期1.34万m3/d,远期2.55万m3/do

工业用水近期1.42万m3/d,远期1.54万m3/do

市政及其他用水近期0.28万m3/d,远期0.41万m3/do

横林镇自来水总用量近期3万m3/d,远期4.5万m3/d

3)增压站总规模

横林增压站总规模近期3.5万m3/d,远期5万m3/d。

10.1.5水源与水厂

横林镇属于苏锡常地下水超采区,近几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不少深井出水量减少一半,地面沉降问题比较严重,按省人大、省政府有关文件2003年前必须停止使用地下水。

镇域河道污染比较严重,难以找到合适的地表水源。

长江水流量大,自净能力强,沿岸受到一定污染,但深泓水能达到国家标准山类,是理想的饮用水源。

按苏锡常地区及常武区域供水规划,横林镇全部饮用水由魏村自来水厂供应,经湖塘站增压后沿长虹路向东至横林镇。

魏村水厂位于武进市域西北部魏村吉庆圩附近,长江南岸、德胜河边,以长江为水源,净水厂一期工程40.0万m3/d,为常武地区主要区域水厂。

规划从湖塘站沿长虹路向东用DN1000mm管至遥观镇,继续向东用DN800mm管至横林镇镇西村附近横林增压站。

横林镇区设增压站一座,位于镇区西南部,镇西村东、长虹东路北,用地0.60ha,将自来水

增压后供应横林镇域,出站压力不小于0.40MPa。

10.1.6管网规划

(1)给水管道规划至主、次干道级,主干道为控制管道。

(2)结合规划道路骨架的实施,分期分批实施规划的给水工程管道。

(3)区域供水管道沿长虹东路进入横林增压站,出站干管管径DN800mm。

镇区给水管道以环状布置为主,管径DN150—DN800mm。

(4)给水管在道路下位置一般为路东、路南。

(5)在主要道路给水管道上设置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

(6)给水压力满足城镇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0.28MPa的要求。

10.2排水工程

10.2.1现状概况

横林镇现状有一小型污水处理厂,专门为益勤纺织厂提供污水处理服务,生活污水通常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附近水体,工业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排入附近水体,对地表水体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另外,其排水制度为雨污合流制,排水管网不够完善。

横林镇位于武进市东南部地区,属于太湖平原,境内地势低洼,河网稠密,平均地面高程3.0—6.0m(吴

淞高程,下同)。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高程在6.0m以上,中部4.0—5.0m,东部在4.0m以下,2.0m

以上。

境内主要河道京杭大运河自西北向东南横贯镇域。

城镇雨水沿排水管道或明沟就近、分散、重力流排入水体,汇入北部京杭大运河向东南流出。

10.2.2规划依据

(1)国家《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国家《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3)本次《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总体规划》(2004—2020)

10.2.3规划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2)依靠区域污水厂集中处理镇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3)实行雨污分流制,结合道路建设,敷设雨、污水管道。

(4)雨水就近、分散、重力流排入地表水体。

(5)加强对排水企业的管理,部分企业排污前要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网。

(6)近期镇区水环境质量不再下降,各河道逐步达到功能区划标准;远期在达标基础上有所改善。

10.2.4排水制度

横林镇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

10.2.5污水量预测

(1)污水指标

人均综合生活污水指标为近期1601/人?

d,远期2001/人?

do

地均工业废水需处理指标近、远期均为110m3/ha?

d。

镇区综合污水集中处理率为近期50%,远期80%o

(2)污水量预测

综合生活污水量近期1.1万m3/d,远期2.0万m3/do

工业废水需处理量近期3.1万m3/d,远期4.2万m3/d

横林镇区综合污水量近期4.2万m3/d,远期6.2万m3/d

综合污水集中处理量近期2.1万m3/d,远期5.0万m3/d。

10.2.6污水处理厂规划

结合现状大运河北污水处理厂,共规划建设两座污水处理厂。

其中运河南污水处理厂规划处理能力近期

2万m3/d,运河北污水处理厂规划处理能力近期万0.5万m3/d。

远期根据处理需求相应增容,规划中控制

预留相应的用地。

10.2.7污水管道规划

(1)污水管道规划至主、次干道级,以主干道为主。

(2)污水管道在道路下位置,定在道路中间偏西侧、北侧。

(3)镇区规划污水管道最大管径d800mm,最小管径d300mm。

10.2.8雨水量计算

(1)雨水量计算公式

Q=qX9XF

式中:

Q——雨水量,升/秒

q——暴雨强度,升/公顷?

9――综合径流系数,建设区取0.65

F——汇水面积,公顷

(2)暴雨强度公式

3727.44(1+0.742LgP)

q=

(t+15.8)0.88

式中:

q―暴雨强度,升/公顷?

p—重现期,取1年

t—集流时间,分钟

(3)排涝模数:

根据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参考相关镇标准,排涝模数取3.5m3/Km2?

s。

10.2.9雨水管网规划

镇区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排入附近水体,汇入北部京杭大运河向东南流出。

在三块板道路下雨水管道两侧布置,其余道路下雨水管道布置在道路中间偏东侧、南侧。

10.3电力工程

10.3.1现状概况

现状横林镇区北部有110KV横林变电所1座,主变2台,容量均为31.5MVA。

主供横林镇区,兼供周边地区。

现状镇域范围内共有500KV输电线路3条,110KV输电线路3条,35KV输电线路1条,10KV

输电线路12条。

10.3.2规划依据

(1)《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2)本次《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总体规划》(2004—2020)

10.3.3规划原则

电网是城镇主要基础设施之一,按电力先行,电网安全和可靠运行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编制镇区电网发展规划,使城镇电网具有充足可靠的供电能力,并留有发展余地,满足各类负荷增长的需要。

10.3.4负荷预测

城镇负荷预测参考同类乡镇的规划经验,结合武进区重点中心镇的规划要求,采用地均综合用电指标法进行预测。

具体指标如下:

公共建筑用地:

250〜300KW/ha。

居住用地:

150〜200KW/ha。

工业用地:

200〜400KW/ha。

仓储、对外交通、市政设施、道路广场等用地总用电指标取20〜40KW/ha。

总用电负荷计算中,综合用电同时系数取0.7—0.8。

根据上述指标计算镇区负荷约13.8万KW,建设用地

平均负荷密度1.2万KW/Km2。

10.3.4电网规划

(1)电源规划

位于镇区西北部的110KV横林变电所与崔桥西部的110KV变电所近期基本能满足镇区负荷发展的需要。

今后随着镇区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集聚,镇区用电负荷将有较大的增长,主变规模视负荷实际情况加以扩容。

(2)配网规划

镇区以两座110KV变电所为电源,以10KV线路为主要配电网络,少量负荷较大的工业用户采用35KV专线供电。

10KV主干线路伸入负荷中心,环网接线,开环运行。

镇区内各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建设10KV

变配电所,电源由10KV主干线路支接引入。

3)线路规划

电力线路应按道路走向及规划的高压走廊统一布置架设。

镇区内的过境高压线路应按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控制,尽量避免对城镇的影响。

其中,对于斜穿镇区的220KV的高压线进行改线,沿长虹路敷设。

镇区中心地段逐步实现10KV电力线路电缆埋地化,电力线路原则上以路东路南作为主要通道,与电信线路分置道路两侧。

10.4电信工程规划

10.4.1现状概况

现状镇区电信局位于镇区昌盛路以北、大桥南路以东,作为全镇的电信交换中心。

至2002年底,全镇局用交换机容量17100门,实装用户约14155户。

10.4.2电信容量预测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信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本次规划至2020年镇区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60线/百人,镇区固定电话主线需求量将达3万门。

10.4.3规划目标

随着通信用户的快速发展,全镇将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城镇主要道路实现光缆环网,光纤延伸至路边楼宇,城镇各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及工业用户均采用光纤宽带接入,为信息化小区及光纤用户接入网的建设奠定基础。

城镇通信网络将在现有基础上向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移动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满足社会和经济活动对通信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为现代化的城镇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

10.4.4电信线路规划

镇区电信管道的建设要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管道根据电信终期规模一次埋设下地,实现镇区通信线路全部埋地化。

通信线路原则上以路西路北作为主要通道,与电力线路分置道路两侧。

10.5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10.5.1现状概况

目前横林镇有线电视系统已与武进市有线电视台联网,节目设置与网络功能与市台一致。

有线电视入户

率2002年底已达95%以上。

10.5.2用户预测

至规划期末,规划横林镇区人口达10.2万人。

预测镇区有线电视用户达3万户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

达100%。

10.5.3规划目标

镇区有线电视网络近期内仍采用光纤、电缆混合结构。

随着城镇居民信息需求量的增加和网络多功能的开发,有线电视系统将逐步增加光缆比重,光纤延伸到路边楼宇和各住宅小区,最终实现双向光缆敷设到户,满足双向、宽带、数字化传输的需要。

镇区有线电视网络今后除接收有线电视节目外,还将提供数据通信、话音、传真、视频、多媒体及计算机联网入户等多种功能业务,充分适应用户对有线网络的需求。

10.5.4管线规划

镇区有线电视线路将根据城镇建设的要求逐步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有线电视管道原则上与电信管道同侧敷设。

道路建设时应预留有线电视通道位置。

10.6热力工程规划

10.6.1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集中供热规划设计规范、规程

(2)本次《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总体规划》(2004—2020)

10.6.2规划原则

(1)热负荷的计算近期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远期根据地块性质、用地面积等规划指标,参照国家现行的各项用热标准和有关经验热负荷指标进行测算。

(2)热源主要为工业企业生产用热供蒸汽,兼顾大型公建的采暖空调及生活用汽。

(3)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10.6.3热负荷预测

根据镇区总体规划中各地块用地性质,当地气象资料及供热事业发展的需要,采用综合热指标计算热负荷,近期热负荷为30t/h左右,远期为50t/h左右。

10.6.4热源

在工业区内依靠用热大户建设供热中心,供应工业区用热,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供汽质量,减少大气污染。

供热中心位于镇西工业片,近期上15t/h锅炉两台,远期视热用户需求再上一台20t/h锅炉

10.6.5管线规划

管网规划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敷设。

近期可实行单管支状布置,远期可在供气范围内布置复线主干管,以增强供热能力,保证供热稳定性。

供热管道采用沿河低支墩架空铺设,沿主要道路及过路热力管道采用地沟敷设,也可随供热技术进步直

接埋地敷设,过河采用衍架形式,其净高不少于6.0m。

管道每隔70〜80m设一玻纹管式补偿器作为热补

偿。

蒸汽管道最低点设疏水器及放水阀,最高点设放气阀,管道坡度取0.3%,凝结水根据实际情况不回收。

10.6.6措施

(1)制定合理的多种气价机制,鼓励用户进行热网投资,购用热网蒸汽。

(2)严格限制新增小锅炉,在热网尚未到达地区的新建企事业单位急需用气时,只批临时性锅炉,同时积极扩建热网。

(3)合理规划建设居住小区,热网建设与小区建设同步。

严格审查建筑采暖、空调设计方案,限制压缩制冷空调,推广溴化铝制冷集中空调。

10.7燃气工程规划

10.7.1现状概况

横林镇现状居民生活用气主要为罐装液化石油气,2002年底燃气普及率95%。

10.7.2规划依据

(1)国家《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

(2)《江苏省城市燃气规划编制要点》

(3)《江苏省天然气利用规划》

(4)本次《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总体规划》(2004—2020)

10.7.3规划原则

(1)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燃气工程规划,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综合利用,保护环境。

(2)根据当前国内外燃气事业发展状况,结合武进区及横林镇实际情况,近期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居民生

活的主气源,远期采用天然气。

(3)横林镇燃气优先供应民用,适当发展公共事业用户。

工业企业中高、精、尖工业和生产工艺必须使用燃气且节能显著的企业可优先使用燃气。

(4)燃气规划远近期结合,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10.7.4规划目标与指标

1)规划目标

根据横林镇总体规划,镇区规划期末燃气普及率100%,实现住宅管道燃气普及率60%

(2)规划指标

(1)供气指标规划人口数:

近期6.7万人,远期10.2万人规划户数:

近期20000户,远期30000户居民生活耗气定额:

近期2300MJ/年?

人(55万Kcal/年?

人)

远期2510MJ/年?

人(60万Kcal/年?

人)

民用与工营用气量比例:

近期90:

10,远期75:

25燃气普及率:

近期90%,远期100%

(2)天然气

燃气低热值:

32.7MJ/Nm3

燃气密度:

0.75Kg/m3

(3)瓶装液化气

液化石油气钢瓶用户耗气定额:

15公斤/户?

10.7.5供气规划

(1)气源

根据《江苏省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及《常州市天然气规划》,常州市将于2003年前后引进天然气,因此规划期内横林镇燃气主气源为天然气。

规划气源为洛阳天然气门站,供应常州市城区和周边市(县),天

然气进入门站后经调压进入长输管线供各市(县)用户使用。

横林镇通过武进区东南部中压管道使用天然气。

(2)供气量计算

(1)、近期

瓶装气用户为3万人,9000户。

以瓶装气耗量15公斤/户?

月,民用与工营用气比例90:

10计,液化气(液态)供应量为1800吨/年。

天然气用户:

3.7万人,11000户。

以燃气热值32.7MJ/Nm3,耗气定额2510MJ/人?

年,民用与工营用气比例90:

10计,天然气供应量约为3160吨/年。

(2)、远期

天然气用户:

10.2万人,30000户。

以燃气热值32.7MJ/Nm3,耗气定额2510MJ/人?

年,民用与工营用气比例75:

25计,天然气供应量约为10500吨/年。

(3)管网敷设

(1)、压力级制采用中低二级制。

远期天然气进常州气门站采用高压长输管线,武进区东南部管网采用中压管网,横林镇区采用中低二级制,中压管起始压力为0.2MPa,末端压力>0.005MPa。

(2)、管网布置输气中压管道经武澄路沿长虹东路进入镇区,横林镇区为保证供气安全,采用环状加枝状供气管网。

中压主干管沿主要道路敷设,管径DN300mm,其余道路上敷设DN150—DN200mm中压支管。

燃气调压采用区域调压与用户调压相结合方式。

居住及公建用户采用区域调压,共建区域调压站10座;工业用户根据生产情况采用用户调压。

镇区不设储气设备。

10.8环境卫生规划

10.8.1规划原则

本着“可持续发展”精神,贯彻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方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环境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原则。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实施清洁生产。

通过明确环境质量目标,完善功能区划,合理布局,实行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强化环境管理等措施,保持镇区良好的环境质量,将横林镇建成具有两个文明的新型城镇。

10.8.2规划目标

环境保护总体目标: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镇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完善、空气新鲜、水质清澈、宁静舒适、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现代小城镇。

(1)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

大气总悬微粒年日平均值<0.15mg/m3,二氧化硫

年日平均值<0.02mg/m3。

(2)水环境

镇区河流符合水体功能区划标准。

远期镇区河流水质优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W类。

(3)噪声

符合国家《城市环境噪声标准》各类功能区域标准。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dB(A),区域环境噪声平均

值<55dB(A)。

(4)工业废气、生产工艺废气达标排放率100%。

(5)镇区综合污水集中处理率70%。

排水制度为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和预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送至污水厂集中处理。

(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100%,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90%。

10.8.3城镇环境建设合理规划城镇人口、劳力、土地、河流、能源、资源以及各项设施,从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统一布局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把横林镇建设成贴近自然,有蓝天、碧水、绿地,无烟尘、噪声、臭气,不积污水,不存垃圾,鸟语花香的良性生态系统。

10.8.4措施

(1)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领导和宣传,加强环保组织建设,加强管理力量,全面推行落实环境保护、治理目标责任制,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环境管理。

(2)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应统筹安排环境保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比例,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3)整治横林镇地表水系,有计划地疏浚镇区河道。

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污水厂集中处理镇区综合污水。

结合道路改造、拓宽,逐步敷设排水管网系统,使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污水厂处理净化后排河。

(4)改善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向轻污染、无污染、低能耗、低物耗方向发展。

坚持排污许可证制度,以治理污水和烟尘为重点,控制工业污染排放总量。

(5)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活动,建设沿河沿路绿色林荫道,建设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增加镇区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美化、净化镇区环境。

10.8.5环境卫生规划

(1)在横林镇区设环卫所,作为环卫管理机构和环卫车辆、设备的停放处。

(2)道路清扫实行全日制保洁。

(3)果壳箱应美观、耐用、防雨、阻燃,设于道路两侧或路口,主要街道沿路每隔100米设果壳箱,由

专人负责清理。

(4)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建设垃圾屋,派专人定时定点收集袋装垃圾,取消主要街道两侧活动垃圾桶和居民固定垃圾箱,减少污染、减少蚊蝇孪生地,镇区生活垃圾送武进市垃圾综合处理厂集中处理。

(5)镇区规划设立一座垃圾转运站,位于镇东部。

垃圾中转站设于居住区内,每座服务人口为3.0万人左

右,中转能力约25吨/日,用地200平方米,尽量和公共厕所、环卫工人作息点一并设置。

(6)垃圾综合处理厂由武进区在区域范围内统一考虑,夹山垃圾卫生填埋场(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

在武进区东南28Km的夹山山隙,占地25ha,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可供使用20年左右。

分类后的无机垃圾尽量回收利用(资源化);有机垃圾送入该场地卫生填埋,生产出沼气用于发电(资源化),产生的污水提出后集中深度处理(无害化)。

(7)逐步淘汰敞开式厕所,改建为户内水冲式厕所。

一、二级道路每隔300—500米设一座公厕,居住区

按300—500米服务半径设置公厕,公厕应达到二类厕所标准。

(8)粪便由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经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厂处理,远离污水管道的居住区可设立净化沼气池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用作农肥。

(9)建立健全环卫包干责任制,加强教育,提高集镇居民卫生意识,严禁乱倒垃圾、随处便溺,必要时制定惩罚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