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698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docx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主题:

?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电梯使用单位是电梯安全的责任主体。

电梯使用单位的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是电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电梯的安全全面负责。

应制定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目标,为实现安全目标提供必需的资源保障,并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考核。

其职责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1、严格执行国家和深圳市有关电梯安全管理的法规、规范及标准的要求。

2、设立负责电梯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负责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

3、负责电梯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纳入企业年度经费计划,并有效实施。

4、接受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

?

?

?

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岗位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受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命,全面负责本单位电梯的使用安全管理,组织实施单位的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熟悉电梯法律法规和相关安全知识,了解本单位电梯的安全状况。

其职责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1、组织制定电梯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

2、制定和落实电梯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责任制及考核奖惩办法。

组织电梯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3、组织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电梯安全教育培训。

按规定配备专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电梯管理人员、电梯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经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雇(聘)用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电梯管理或操作;杜绝无证作业行为。

4、组织编制电梯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5、接受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

6、负责电梯突发事件或事故的报告和协助事故调查。

7、组织开展本单位电梯使用安全标准化建设。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熟悉电梯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

其职责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1、接受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

2、定期、不定期检查电梯和纠正电梯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电梯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3、收集、管理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4、编制电梯日常安全检查计划并组织落实。

5、编制电梯每年定期年检计划,按规定到期前1?

个月提交电梯年检申报资料。

6、落实电梯应急救援演习计划,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演习具体工作。

7、组织实施电梯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督促持证电梯管理人员、电梯操作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到期前三个月进行证件复审申报,落实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复审培训及考核。

8、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检验检测和作业人员考核。

9、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电梯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10、明确电梯的安全管理(安装、使用、改造、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11、接到电梯事故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人员实施救援及善后处理。

12、实施对电梯从购置、安装、改造、检验、维修工作过程的监督。

电梯安全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执行本单位电梯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2.负责本单位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的接受、收集、整理、归档、借阅及保管工作。

3.负责本单位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的统计工作,定期清点核对档案、确保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完好。

4.切实履行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查阅和借阅规定。

5.电梯安全技术档案资料如有遗失、损坏,应及时上报,设法补救,并承担相关责任。

电梯安全档案管理部门职责

1.全面负责电梯安全档案的管理。

2.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档案工作的指示规定、办法等。

3.负责制订本单位电梯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

4.督促、检查和指导档案立卷,对档案材料进行完整、系统、正确的立卷归档。

5.负责接收、整理、分类、保管和统计本单位电梯档案。

6.负责档案的开放利用工作,办理档案的借阅。

7.做好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工作。

8.收集、整理保管反映电梯各方面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报刊、杂志等资料,并提供利用。

对档案室所藏已过保管期的档案负责组织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9.做好档案库房的保洁工作,定期清扫、通风、更换防虫用品,延长档案寿命。

10.追究因保管不当造成档案遗失、损坏相关人员的责任。

电梯安全教育部门及人员岗位职责

一、安全教育部门职责

1.提供培训教育资源,审核并协助申请教育经费。

2.负责本单位员工纪律培训教育,行为规范教育。

3.提出并落实培训教育计划。

4.对新进员工进行“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三级安全生产教育。

5.每年1?

月份,制订本年度新增电梯作业人员培训和持证作业人员复审计划,报送主管领导审批后,与特种设备专业培训机构联系,外送培训。

二、各级安全教育人员岗位职责

1.公司安全教育人员

1)?

本单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主要法规标准的培训。

2)?

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劳动纪律。

3)?

本单位危险作业场所安全要求及有关防灾救护知识的培训。

4)?

进行典型事故案例介绍,教育新进员工吸取教训。

5)?

培训伤亡事故报告处理要求。

6)?

个体防护用品的作用和使用要求及其它有关应知应会内容培训。

2.部门安全教育人员

1)?

负责培训本部门工作的特点及基本安全要求。

一、电梯管理架构、相关人员、相关部门职责

14

2)?

负责培训有关防灾救护知识。

3)?

对新员工随进随时培训,老员工每年至少培训一次。

3.班组安全教育人员

1)?

负责培训介绍本专业工作任务、性质及基本安全要求。

2)?

培训有关设备、设施及防护装置的性能、安全特点及完好要求。

3)?

培训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

培训发现事故苗头或发生事故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5)?

负责培训有关个体防护用品使用要求及保管知识。

6)?

对新员工随进随时培训,老员工每年至少培训一次。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1.?

电梯管理人员、维修保养人员、使用操作人员必须取得政府部门颁发的电梯特种作业证的人员。

2.?

开启电梯前,必须确认该梯状况良好,外观检查各机件没有异常方可以正常使用。

3.?

电梯开启后,必须锁好控制箱,拔出钥匙,至少做上下运行观察一次。

4.?

电梯运行期间,要不定时巡查各梯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呼叫专业维修人员处理,并在巡查记录本上如实记录存档。

5.?

关闭电梯时,要确认电梯轿箱停靠在基站并确认轿厢内没有乘客时才可以关闭,要检查一遍整机外观及轿门、有无异味等,清洁轿箱等并锁好控制箱拔出钥匙,关闭轿门。

6.?

电梯内应贴《电梯安全检验合格证》、《电梯安全提示》以及求救电话等。

7.?

维修公司在维修保养时,维修保养标准及要点参考电梯《维修手册》和保养项目。

8.?

电梯维修保养现场,一般情况下要有二人或以上维修人员,应该在基站厅门口和轿厢门口设置警告围栏,围栏应有中英文警告语。

特别是在轿顶或井道、底坑作维修时,必须悬挂工作警示牌和有一人在外监护。

9.?

做电梯维修保养时,禁止载客载货;禁止使用手提灯电压高于36V;

禁止维修人员穿拖鞋、光膀等进入维修区域;禁止双脚跨站在厅门和轿厢轿顶之间进行维修;禁止在维修区域吸烟、嬉闹等。

10.?

维修保养完成后必须清洁现场并撤销警示护栏,通知管理人员并

填写维修保养工作。

11.?

严禁电梯超载、客梯载货、装运易燃、易爆以及超长超宽等危险

物品,载荷重心应在轿厢中央均衡平放。

12.?

电梯故障应急,参照《电梯故障应急救援规定》。

13.?

电梯事故处理,参照《电梯事故处理制度》。

扶梯安全操作规程

1.?

扶梯管理人员、维修保养人员、使用操作人员必须取得政府部门颁发的电梯特种作业证的人员;

2.?

启动扶梯前,必须检查扶梯上没有人员和物件,外观检查各机件没有异常;

3.?

开启扶梯后,必须拔出钥匙,至少观察梯级运行一周;

4.?

扶梯运行期间,要不定时巡查各梯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呼叫专业维修人员处理,并在运行维护日志上如实记录存档;

5.?

关闭扶梯时,要确认梯级上没有乘客时才可以关闭,并拔出钥匙;

6.?

关闭扶梯后要检查一遍整机外观、清洁、有无异味等;

7.?

扶梯梯头、梯尾应贴有正确使用和危险警示标识等;

8.?

维保公司在扶梯维修保养时,维修保养标准及要点参考相应品牌扶梯《维修手册》;

9.?

扶梯维修保养现场,一般情况下要有二人或以上维修人员。

必须在梯头、梯尾处设置警告围栏,围栏应有中英文警告语;

10.做扶梯维修保养,禁止把拆卸的机件、螺丝、工具等放在梯级或踏板上;

11.做维修调试运行试验时,必须一人操作另外一人监护;

12.维修保养完成后必须清洁现场并撤离警示护栏,通知管理人员并记录维修保养工作记录;

13.扶梯紧急情况处理:

当扶梯发生严重的且影响运行(包括发生人员

受伤)的状况时,如扶梯受到撞击、重压、地震、雷击、浸水、火灾等状况时,首先必须镇定,救治和疏导乘客正确离开、关闭扶梯、关闭电源、设置围栏等阻止乘客再进入,并通知维修公司进行检修合格后再启用扶梯。

电梯日常检查制度

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性地组织人员对电梯、自动扶梯使用状况进

行日检和年检,并督促电梯、自动扶梯维保单位的日常维保工作。

一、总则

1、电梯司机或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每日对电梯进行一次检查;

2、电梯至少每十五天进行一次维保;

3、每年电梯管理人员会同维保单位对电梯安全运行状况进行一

次评估。

二、日检

(一)电梯的日检

电梯司机或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天至少全程乘电梯上、下各一次

以评估安全运行状况,日检项目参照深圳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编制的

《电梯日常使用状况检查记录本》中规定的项目执行。

(二)自动扶梯的日检

日检项目参照深圳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编制的《自动扶梯日常使

用状况检查记录本》中规定的项目执行。

三、月检

1、安全标志、“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完好性;2、日检记录及维保单位相关记录的完整性;

3、底坑、井道、机房、驱动和转向站的安全性及漏水、渗水状

况;

4、通往保留给维修人员的房间、井道和机房和滑轮间的通道应

安全、畅通,并有充分的照明;

5、在明显并且容易接近的地方放置适用的消防器材。

电梯维护保养制度

日常维护保养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延长电梯使用寿命的重要手

段,《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具有

相应资质的维保单位进行,并做到:

1.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电梯的情况确定具有相应资质(取得许

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电梯制造单位并在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

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单位,签订维修保养合同。

2.电梯维保周期至少每十五日一次,必要时安全管理人员可根

据电梯的运行状况要求增加维保的频率,并在维保合同中予以明确。

3.电梯进行维保时,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有效地通知相关使

用人员,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为维保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4.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维保工作的质量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每次维保工作结束后,对该次保养质量在《电梯维修保养记录单》上

予以签字确认,并将“使用单位存”联存档;同时将每次维保工作内

容记录在深圳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编制的《深圳市电梯运行、故障隐

患、维护保养及检验工作记录本》上。

5.维保人员如未按规定周期进行维保或维保质量存在问题的,

管理人员应及时和维保单位协调,确保维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6.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维保合同进行检查,并在维保合同届满前

一个月签订下一周期的维保合同。

电梯注册登记与定期报检制度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注册登记与定期报检

是电梯使用单位的基本义务,为切实做好电梯的注册登记工作,并保

证定期检验的正常实施,应做到:

1.使用具有相应许可资格的单位制造并经监督检验合格的电梯。

2.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

日内,应当按照规定到

特种设备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3.因故拟对在用电梯停止使用1?

年以上的,应当封存该设备,

并在30?

日内,向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局)特种设备科书面申

请报停。

4.当电梯的使用单位发生变更时,应当在变更后30?

日内到原登

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变更。

5.电梯报废的,应当到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注销。

6.电梯定期检验周期为1?

年;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在定期检

验有效期届满1?

个月前,主动向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提

出定期检验申请,并提前做好检验准备工作。

7.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接到检验受理通知后,应做好检验前的

一切准备工作。

8.定期检验时安全管理人员应向检验人员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

如实反映电梯使用情况,并为检验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9.检验不合格的电梯,管理人员应及时委托有资格单位进行整

改,整改完毕后及时要求复检,检验合格的电梯方可继续投入使用。

10.检验合格后,安全管理人员应将检验报告及时存档。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电梯作业人员(含电梯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素

质是保证电梯安全使用的前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

设备作业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并做到:

1.电梯操作和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取得由特

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独立

上岗。

2.从事电梯操作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年龄在18?

周岁以上;

2)身体健康并满足申请从事的作业种类对身体的特殊要求;

3)有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文化程度;

4)具有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5)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要求。

3.培训的方式包括使用单位内部的入职培训、岗位培训、电梯

使用和管理培训,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举办的特种设备作

业人员上岗资格培训。

4.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作业人员开展内部岗位培训,培训内

容一般应包括:

1)?

安全生产和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的现行法律法规;

2)?

电梯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检验要求;3)?

电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

4)?

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的种类与作用;

5)?

电梯的安全操作、应急救援和日常管理;

6)?

电梯事故及防范;

7)?

日常的安全教育等。

5.各种形式的培训考核均应予以记录。

6.电梯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正本由人

事部门或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人员统一保管,附证由本人随身携带。

方便管理和检查。

7.电梯作业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的相关知识,以适应法律法规的

变化和技术的发展。

8.人事部门或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安排电梯作业人员

的换证考核工作,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有效期届满前三个月应

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机构所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办理复审和考

核。

对于资格证书过期或复审不合格的不得再安排相应的岗位。

电梯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档案至少包括电梯台帐、电梯作业人员台帐、电梯安全

技术档案。

为了确保本单位电梯安全档案齐全完好,特制定电梯安全

档案管理制度。

一、电梯台帐

电梯台帐内容至少包括电梯名称、型号、种类、主要技术参数、

制造单位、购置时间、检验情况、使用状态、重大维修情况及其它

变更情况。

二、电梯作业人员台帐

电梯作业人员台帐内容至少包括姓名、作业类别、作业证号、

取证时间、换证情况,事故记录。

三、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1.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是方便日常管理、提供工作见证的重要资

料,应针对每一台电梯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

内容:

(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2)电梯登记卡;

(3)电梯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

(4)电梯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

和资料;

(5)电梯维修和技术改造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

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

(6)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7)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2.档案资料均应分类、注册登记、编制索引,不得遗失和混装,

每年进行一次普查。

每台电梯均应进行统一编号,以便日常管理。

3.使用单位变更时,应当随机移交档案。

4.相关人员应及时填写有关记录,并存入相应的技术档案。

5.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由电梯安全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保管,电梯安

全技术档案为永久保存,只有当该电梯报废或拆除后技术档案方可销

毁。

6.电梯安全技术档案一般不外借、外传。

如需借用,应办理借用

登记手续,用完后及时归还。

7.常用资料如有需要复印,可以由部门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由

档案管理人员复印分发,并记录在案。

8.电梯安全技术档案资料如有遗失,应及时上报、设法补救,并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电梯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1.电梯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

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发生重伤以上的电梯事故后,按规定1?

小时内向上级单位、

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发生电梯事故后,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及

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必要时,应当对设

备、场地、资料进行封存,安排专人看管。

1)?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

事故现场车辆的,负责移动的相关人员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

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有条件的,应

当现场照相或制作视听资料。

2)?

事故调查期间,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事故相关设备,不得毁

灭相关资料、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4、电梯异地发生重大事故后,按规定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当地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同时报告设备注册登记地特种设

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5、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概况以及特种设备种类;

2)?

事故发生初步情况,包括事故简要经过、现场破坏情况、已

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和涉险人数、初步估计的直观经济损失、

初步确定的事故等级、初步判断的事故原因;

3)?

已经采取的措施;

4)?

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

5)?

其他有必要报告的情况。

6、配合事故调查与处理

1)?

发生电梯事故后,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主要负

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

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资料。

2)?

事故调查结束,根据事故调查结论进行整改。

事故电梯仍有

使用价值的应在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3)?

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接

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同时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

查。

电梯应急救援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有效贯彻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和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深圳市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深圳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准则》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遵循原则

1.3.1?

以人为本。

确保电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确保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1.3.2?

预防为主。

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1.3.3?

系统管理。

按照《深圳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准则》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体系,通过管理评审,确保体系有效运作。

1.3.4?

责任明确。

按照ISO9000的精神,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和清晰的安全管理目标。

1.3.5?

持续改进。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不断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管理范围内电梯设备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电梯设备的危险性分析

2.1?

定义

电梯:

依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电梯的定义,包含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2.2?

分级

2.2.1?

电梯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30?

人及以上死亡,或者100?

人及以上重伤,或者1?

亿元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2.2?

电梯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10~29?

人死亡,或者50~99?

人重伤,或者5000?

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2.3?

电梯较大事故

是指造成3~9?

人死亡,或者10~49?

人重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2.4?

电梯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1~2?

人死亡,或者10?

人以下重伤,或者1?

万元以上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或者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

小时以上的事故。

2.2.5?

电梯事故:

(1)电梯发生困人故障后,电梯维修保养公司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按照厂家规定的救援操作规程,无法通过松开制动器移动轿厢将乘客放出,进一步的救援工作所造成的时间延迟可能导致轿厢内乘客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电

梯故障;

(2)电梯的部件将乘客的手或脚夹住、导致伤害的故障;

(3)非正常使用的电梯直接导致人员受到伤害的故障;

(4)电梯的使用条件发生变化,继续运行可能导致电梯乘客受到伤害或导致设备损失的事件。

(如:

火灾、地震、水进入轿厢或井道等)

2.2.6?

电梯故障:

(1)电梯因设备原因,处于无法正常运行的状态;

(2)不按照正常操作要求使用电梯,导致电梯的安全运行条件发生变化的不安全行为;

(3)出现影响电梯正常运行条件变化的事件。

2.2.7?

电梯事故和电梯故障

(1)控制电梯故障的发生是控制电梯事故的必要条件,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具体措施;

(2)定期统计、分析、总结电梯故障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的管理手段;

(3)根据事故的特点制定相关的应急救援预案并确保预案有效实施是控制事故结果的有效的管理手段。

序号名称发生频率危害程度可预防性

1?

垂直电梯困人故障高低较高

2?

垂直电梯困人事故低高较高

3?

垂直电梯水浸事故较高低较高

4?

垂直电梯火灾事故低较高较高

5?

自动扶梯伤害事故低高较高

3.?

应急组织体系及相关部门职责

3.1?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1.1?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的规定,建立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本单位

电梯现场管理人员数量少、专业服务项目委托分包方管理的特点,在组织体系

中,直接从事本单位电梯日常管理机构就是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

该组织

机构负责发生电梯事故时直接启动本预案并履行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组织机构负责及时通知相关各分包单位启动相关预案。

当发生电梯较大事故及

以上等级事故时,该组织机构应立即向辖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上报,

以启动更高级别预案。

3.1.2?

本单位安全负责人担任该项目电梯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

主要职责是:

负责启动本预案。

现场指挥电梯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统一协调各方面资源参与电梯事故的应急工作。

参与电梯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的现场配合3.1.3?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

主要职责是:

负责电梯事

故专项预案的现场救援专业工作的整体协调和实施;从专业角度结合现场救援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本电梯维修保养公司救援预案;提请启动需要政府和社会参与的更高级别预案。

组织有关电梯维修保养公司方面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开展专业应急演习和应急宣传教育等工作。

3.1.4?

电梯管理人员担任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