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496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

(7)有无操作上岗证、有无防范措施。

(电气焊与油漆、喷漆、木工不能同室同时交叉作业;

(8)灭火器材是否配备规定的数量和标准;

(9)有无改动原有煤气管道现象。

二、保证有足够的灭火力量和足够的消防设备。

三、做好楼层的检查(望、闻、听)。

1、查看公用走道、防火通道有无被占用而影响正常功能。

2、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好用。

3、有无异常味道(煤气泄漏)

4、设备运行有无异常声响。

四、加强宣传,劝阻业主、住户拜神烧香、纸,要小心监护勿将未完全熄灭的灰迹放入垃圾箱,防止阴燃起火。

五、安全疏散通道的检查有无被堵塞、占用。

第四节高层建筑火灾的安全疏散计划在发生火灾时,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疏散人员对减少伤亡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一定要有周密的安全疏散计划方案。

一、疏散步骤

1、应首先疏散受烟火直接危害的人员(起火单元、或整层)

2、接着疏散受烟火威胁最大的部位的人(事故层的上一层或两层)

3、再疏散起火层的下一层或两层人员为火灾的扑救腾出必要的活动区域

4、根据火势的发展变化情况采取其他行动。

如火势已控制或基本扑灭,则可不再继续疏散。

如火势尚未控制或仍在发展,蔓延扩大,则应该立即疏散火灾层以上的所有人员,特别注意容易受烟害的顶层人员的安全。

5、明确疏散路线和人流分配,要避免大量人员涌向一个出口,造成挤死、挤伤事故。

6、在楼梯已被气充塞的情况下,或人员来不及往下疏散时,可撒离至楼层天面避难,等待救援。

二、疏散方案;

第三章燃烧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燃烧的概念;

燃烧是一种发热、放光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后产生出与原来物质完全不同的物质。

这种在放热发光的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使原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的过程就叫燃烧。

第二节燃烧的三个要素一、燃烧的必备条件:

要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

、要有可燃物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

件改变而改变,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为不燃物,而在另一定的条件下成为可燃物。

如铁、铝在纯氧中。

2、要有助燃物凡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如空气、氧、氯酸钾、过氧化钠、浓硝酸、浓硫酸等。

3、要有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均称为着火源,可以是明火,也可以是高温物体,可以由热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转换而来。

炉火、烟头、火柴、蜡烛是居民楼常见的引起火灾的着火源;

电器开关、电器短路、静电等产生

的电火花是电器火灾常见的着火源;

燃烧蔓延方式:

导热传递、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火灾的概念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火警与火灾的区别:

火警与火灾都是在违背人们意志而发生的非正常着火事故.火

警与火灾的区别取决于经济损失和有无人员伤亡.凡个人损失50元,国家、集体损失100元以及因着火造成死亡或者重伤1人的都叫火灾,不足以上标准的叫火警。

火灾又分为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

重大火灾:

死3人,伤10人或死伤共10人,受灾30户,经济损失5万元。

特大火灾:

死10人,伤20人或死伤共20人,受灾25户,经济损失50万元。

第四节防火的基本措施根据燃烧的条件,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不使燃烧形成。

从而达到防火目的,在长期同火灾作斗争中,人们总结出下列几种

防火措施:

1、控制可燃物体即控制可燃物品的储存量。

2、控制爆炸极限即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浓度。

将它们控制在爆炸极限以下。

3、提高耐火极限用防火漆、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

4、隔绝空气就是破坏燃烧的助燃条件。

如:

(1)密封在可燃物质的容器设备;

(2)充装惰性气体进行防火保护;

(3)关闭防火门、窗切断空气对流;

(4)用沙、土覆盖可燃物。

5、消除火源:

就是破坏引进可燃物燃烧的热能源。

(1)火灾危险场所,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2)火灾危险场所,穿防静电的工服和禁止烟火进入;

(3)装接,接地、避雷装臵。

6、防止热爆炸波的蔓延:

就是要防止所有燃烧条件的形成,从而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

第五节

灭火的基本方法

灭火就是为了破坏已形成的燃烧条件,达到灭火目的,灭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隔离法:

就是将还在燃烧的物质与未燃烧的物质隔离,使火势不致蔓延。

(拆除防

火隔离带)

2、窒息法:

隔绝空气,使可燃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停止燃烧。

(如用不燃

物遮盖燃烧物、不燃气体、液体喷到燃烧物上

使之得不到空气而窒息)。

3、降温法:

就是降低着火物质的温度,使之降到燃点以下而停止燃烧。

(如

用水或将水洒到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不形成新的火灾区)。

4、抑制法:

就是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

(如将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喷射到燃

烧区,使燃烧终止,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第四章燃烧产物的毒害作用

第一节

燃烧产物毒害作用据统计,火灾中人员死亡的原因,因烟气和毒气直接致死的占40%,加上由于中毒晕倒后被烧死的,则占一半以上,因此,了解火灾中燃烧产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热烟气的一般毒害作用包括:

缺氧、高温气体对呼吸道的热损伤和烟尘对呼吸道的堵塞作用。

1、缺氧正常空气中氧占21%,当O2%<

16%—12%时,人会出现头痛,呼吸急促,脉搏加快;

当O2%<

14%—9%时,人判断能力迟钝,出现酩酊状态,产生紫斑;

当O2%<

10%—6%,人意识不清、痉挛、致死。

2、高温气体的热损伤根据一般室内火灾升温曲线,着火中心5分钟后,即可

升高到500°

C以上,只要吸入的气体温度超过70°

C,就会使气管、支气管组织

坏死、致死。

3、热烟尘的毒害作用火灾中的热烟尘吸入呼吸系统后,堵塞、刺激内粘膜,其毒害作用随烟尘的温度,直径不同而不同碳氧化合物燃烧产物的毒性1、CO2%的毒害作用CO2%=2%时人才有不适感觉;

CO2%=5%时人呼吸不可忍耐;

CO2%=7%—10%时在数分钟内意识不清,出现紫斑而死亡。

2、CO的毒害作用它是燃烧产物中最典型的毒性气体,CO吸入人体后,到

起组织缺氧,轻度中毒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大小便失禁、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高分子化工产品的毒害作用各种高分子化工产品燃烧产物对人的生命威胁最大,如室内装修材料中,由于使用了大量含氮高分子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热分解出大量氰化氢(HCN),其毒性比CO大20倍,美国在一次火灾中发现,在死难者中有31%的人系(HCN)中毒,室内装修材料的防火把关不严,发生火灾后,造成的伤害,是我国现存最普遍的问题

第二节

如何防止火灾现场热毒害

首先在进行室内装修时,尽量选用燃烧时产生毒性气体少的做装修材料,尽量少选用含氮、氯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氨酯、聚氯乙烯、腈伦、尼龙、羊毛等。

火灾现场的扑救人员,有条件的应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氧气呼吸器等,防止毒害作用。

在紧急情况下,火场群众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减轻毒害作用。

如果将毛巾放入碱性溶液中浸湿后再捂住口和鼻,其效果会更好,因为大多数毒性气体均为酸性气体。

第五章电气防火及火灾扑救

第一节电气火灾的原因

电气火灾往往由于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电弧和电火花等原因,引起电线、电缆过热,造成火灾。

一、短路:

电气发生短路时,电流突然增大,在极短时间内发生极大热量,使绝缘层破坏,引起附近可燃物燃烧。

电气线路发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有:

(1)不按规定要求,私拉乱接、管理不善、维护不当;

(2)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

(3)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

(4)电线过压,使电线绝缘层被击穿;

(5)年久失修,绝缘层陈旧老化受损。

二、过载:

(超负荷)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致于使用电线过热的电流量,称为安全载流量或安全电流。

如导线流过的电流超过了安全电流值,就叫导线过载一般导线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65°

C,当过载时,导线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值,会

使绝缘层加速老化,甚至损坏,引起短路火灾事故。

发生过载的主要原因有:

1、导线截面选择不当,实际负荷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2、在线路中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

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

三、接触电阻过大导线体连接时,在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

接头

处理良好,则接触电阻小,连接不牢或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则会使局部接触电阻过大。

接触电阻过大时,会产生极大的热量。

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

引起绝缘材料中可燃物的燃烧。

发生接触电阻过大的原因有:

1、安装质量差,造成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衔接点连接不牢;

2、导线的连接处沾有杂质、如氧化层、泥土、没法等;

3、连接点由于长期振动或冷热变化,使接头松动;

4、铜铝混接时,接头处理不当,在电腐蚀作用下接触电阻会很快增大;

四、电弧和电火花

电弧和电火花,温度极高,一般可以达700°

C以上,可完全将金属导体熔化、蒸气化向四周油射熔珠和火星,具有极大的引爆和引燃能力,是可怕的引燃源。

第二节电气线路的基本防火措施

一、电线的选型。

二、绝缘电阻的测定低压线路的绝缘的电阻不应低于0。

5兆欧、特别潮湿环境,控制线路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兆欧。

三、导体载面的选择

导体载面应根据导线长期连接负载的允许载流量,线路允许的电压降低和导线的机械强度三项基本条件来合理选定。

四、保护设施;

1、短路保护2、过载保护

第三节电气火灾扑救

在扑救电气火灾时,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尽快与工程部取得联系,在允许断电的情况下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扑救,坚持“先断电,后灭火”的原则。

但在危急情况下,如等待切断电源后才进行扑救,就会失去战机,使火势蔓延扩大;

或者由于切断电源,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往往需带电灭火。

一、用不导电的灭火剂,扑救初起电气火灾,可用本大厦内配臵的“1211”,干粉灭火器直接喷射,但要注意灭火器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二、配电房可启动CO2自动灭火装臵

三、用水带电灭火的方法

1、尽可能增大水枪喷嘴与带电体的距离,如因环境限制,可向斜上方射水,使水流以抛物线状落于火点,增加水柱长度。

2、采用直流水枪灭火时,以点射方式直接射向火源或以反射水幕复覆盖火源,避免用充实水柱射向带电体。

另外,可在金属水枪喷嘴上安装接地线。

3、采用喷雾水枪直接带电灭火时注意选好距离,并在水雾充分雾化后再射向火源。

压力为5-7公斤每平方厘米。

4、水枪喷嘴与带电体之间须保持安全距离,通常电压1千伏的最小安全距离为25米;

5-10千伏的为30米;

23-25千伏的40米。

防止地面水渍导电伤人。

5、如果发生高空电线断落时,要划出警戒区(10-18米),并通知电业部门处理。

当使用金属工具破拆结构时,要防止工具接触带电物体。

6、使用金属工具破拆时,要防止工具接触带电物体做好绝缘保护。

7、没穿保护用具的人不应接近燃烧区,防止水渍导电伤人。

第六章火警的发布与处理当发现火险时,首先保持镇静,不可惊慌失措,应立即将火情上报领班或主管。

或迅速观察情况,就近按下红色的手动报警按钮或用对讲机、电话,讲明事发地点、火热情况、本人姓名等。

凡是义务消防队员或者懂灭火知识的员工,应立即采取措施,取附近灭火器灭火。

消防控制室在接到自动报警或手动报警时,立即通知就近值班员查看(带对讲机),不管有无火情,该值班员都应给消防室说明情况。

如有火情,消防中心值班员立即向当值领班汇报,由领班组织义务消防队员进行抢救工作、安全疏散等。

消防控制室在接到火警确认信息后,即刻报告当值领班、当值主任、物业经理,通知工程部断相应的电、关相应的管道液化气及排除剩余气体,启动消防水泵,启动消防广播进行疏散,并随时掌握火场情况。

所有人员一律听从消防中心的疏散通知和救火指令行动。

火势大或发展迅猛时,应立即打“119”电话报警,简明准确地报告单位名称和地址、燃烧物质、火势情况、本人姓名、联系电话,并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引入火场救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