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174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docx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毕业实习报告

 

北京******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

题目: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系别:

建筑工程技术

班级:

二班

学生姓名:

***

学号:

*******

实习单位:

********有限公司

指导老师:

****

开题日期:

*****年5月7日

 

评语

 

评阅人:

*****

日期:

 

实习企业概况

******有限公司:

 

实习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

员工宿舍及食堂施工地点:

建设单位:

内容:

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总建筑面积7608.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408.1㎡,地下建筑面积1200㎡,占地面积1124.19㎡。

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六层。

实习岗位与工作介绍

技术员

主要职责:

审核工程所需材料,并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把关,对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由于我实习所在的工程正好刚开工不久,有幸赶上了开挖地基这一块项目,便跟随师傅进行相关的处理并查阅相关资料。

所以,实践报告就以地基的处理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说明。

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北京地质勘察报告》

开挖地基前必须有地质勘查报告。

地质勘查报告是由建设单位委托地勘单位做,地勘做好后直接交给建设单位,然后建设单位再给设计单位。

各勘察阶段的任务和工作内容简述如下

1,选址勘察阶段

选址勘察工作对于大型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在于从总体上判定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能否适宜工程建设项目。

一般通过取得几个候选场址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拟选场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2,初步勘察阶段

初步勘察阶段是在选定的建设场址上进行的。

根据选址报告书了解建设项目类型、规模、建设物高度、基础的形式及埋置深度和主要设备等情况。

初步勘察的目的是:

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为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作出工程地质论证。

3详细勘察阶段

在初步设计完成之后进行详细勘察,它是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的。

此时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已基本查明。

所以详细勘察的目的是提出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各项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结论。

详细勘察的主要手段以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为主,必要时可以补充一些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

详细勘察的勘探工作量,应按场地类别、建筑物特点及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来.确定。

对于复杂场地,必要时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布置适量的探井。

工程设计都是从选择方案开始的。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有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上 

的浅基础;深基础;深浅结合的基础(如桩一筏、桩一箱基础等)。

上述每种方案中各有多种基础类型和做法,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物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的型式和布置,要合理的 

配合上部结构的设计,满足建筑物整体的要求,同时要做到便于施],、降低造价,天 

然地基上结构比较简单的浅基础最为经济,如能满足要求,宜优先选用。

天然地基上的基础根据其埋置深度以及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大 类。

埋置深度不大于5m的浅基础,用普通施工方法就能施工完成。

而埋置深度大于 5m的深基础,它通常需要采用特殊方法施二完成。

相对于深基础,天然地基土上的浅 基础由于施工工艺和工序简单,也不需要复杂的施工机械和专用设备,r二期较短,造价相对低廉,只要上部结构允许,它应是工程实践中优先选择的类型。

场地地质条件

拟建工程场地土层主要由近期回填的素土、第四系新近堆积黄土状粉土、老黄土和全风化砾岩、泥岩等组成。

土层自新至老分为如下6个主层和亚层:

-1层素填土(卵石土)[Q42ml]:

杂色,稍湿,稍密~中密,填土成分以卵石为主,卵石含量50~80%左右,卵石直径30㎜~200㎜大小不等,次圆状,卵石间充填泥岩风化岩屑及粘性土,主要分布在拟建北横路上、西侧靠近交通局路附近和圆环琏分厂东南侧。

最小厚度0.5m,最大厚度23.6m。

①层素填土(Q42m1):

以黄褐色为主,稍湿,松散,局部含零星卵砾石,主要成份为全风化砂质泥岩和粘性土,层厚0.5-23.6米。

②-1层细砂[Q41(al+pl)]:

褐黄色,稍湿,松散~稍密,砂质较纯,砂的成分为石英和长石,级配差,厚度为0.8-8.5米。

②层黄土状粉质粘土[Q41(al+pl)]:

褐黄色,可塑-硬塑,局部坚硬,局部相变为黄土状粉土,,底部含少量砾石,见白色菌丝体和小孔隙,冲沟两侧孔隙较发育。

最小厚度1.0米,最大厚度20.5米。

层黄土状粉质粘土[Q4(al+pl)]:

褐黄色,坚硬,含大量黑色铁锰氧化物,氧化物呈针状,该层主要分布在原地貌冲沟两侧地势较高的地段,层厚1-14米。

层卵石土[Q4(al+pl)]:

,黄褐色,稍湿,中密~密实,平均粒径约4㎝,含量50-70%,母岩成分为岩浆岩类,质地坚硬,填充物为硬塑状粉质粘土和粗砂,仅冲沟附近局部分布。

厚度0.6-9.5米。

层砾岩(N):

灰-灰绿色,稍湿,砾石含量50-90%,砾石含量不均,粒径大小不一,砾石成分为火成岩类,砂泥质胶结,仅零星分布。

厚度在0.7-5.6米。

层泥岩(J):

灰-灰绿色,局部呈黄色、红色、灰黑色,全风化-强风化,局部夹薄层细砂岩,该层未揭穿。

拟建场区地貌属浅山丘陵区,岩层受挤压作用弯曲变形,沟谷发育,场地起伏不平。

场地内大部分位置己被堆填整平。

但回填时未经过筛分及进行分层夯实,现场场地标高从797-748不等,与设计场地高程783.0米高差较大,地基土属不同地质单元,差异较大,局部地段为湿陷性黄土。

场地地基处理的设计要求:

2.5.1拟建工程在地基处理前由设计院进行地基处理的设计,需处理的地基设计采用重锤强夯法进行园区的地基处理。

现场通过试夯确定强夯施工的各项参数,包括强夯的阶段,点夯单击夯击能,夯击的遍数,夯击的夯点间距,满夯的能量,满夯的击数、夯实后要求达到的地基承载力等。

2.5.2拟建工程的场地强夯处理要求使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特征值不小于150kpa,压缩模量不小于15MPa。

设计采用3000KN·m强夯,采用分层分区段的逐步实施强夯,要求有效处理加固深度不小于5.5米,本次强夯处理后要求消除地基填土与下部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提高承载力,减少压缩变形。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拟建工程地基强夯处理设计方案的要求,选定单击夯击能为3000KN·m。

单点夯击数8-10击(在强夯施工边界附近可适当调整)。

满夯时单击夯击能为1000KN·m。

夯锤:

设计要求锤重24t,结合市场及施工工期要求等实际情况,本工程选用锤重24t、22t、18t,直径2.2-2.4米。

强夯点布置:

采用正方形布置,夯点间距3.8米×3.8米。

夯击遍数:

每个分层分主、次夯两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中间

夯击质量控制:

夯击质量控制以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为准。

每遍之间时间间隔:

本工程的夯击间隔按3-5天掌握。

满夯两遍,每遍夯击时单点夯两击。

本工程地基处理实行先深部、后浅部,再表层的分层分区段的处理原则。

施工根据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纸工程量概算、选用施工设备技术参数、场区地理环境等情况进行部署;并合理、科学的组织土方的开挖、堆运及地基强夯处理施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

本工程正值雨季末期,地表水对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再加上本场地回填土厚度较大,对回填土体加固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场地防、排水系统非常重要。

本场地排水拟采用盲沟、集水井抽排水和临时水沟、集水井抽排水两种方式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排水拟排到东侧季节性河流。

防水拟采用在基坑西侧及其他地势较低处作0.8-1.0米高挡水墙。

或者用挖沟机开挖出1-2条引水沟将地表水引至东南侧的季节性河流,当基坑内存水时及时用水泵抽水。

测量放线

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依次对外轮廓进行定位放线。

再按照设计图纸测放每一分层处理范围外边线。

图纸中的地基处理边线与实际可能不符,现场测量放线时必须考虑地基处理时的作业面以及放坡系数。

该地基处理外轮廓线必须与监理进行确认。

本场地采用绝对高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引测场区内的高程控制点。

开挖

开挖参数要求:

本工程开挖土方按1:

1放坡,如果开挖深度超过6米则采用分两步开挖,开挖后的基坑内预留作业面为2-3米。

开挖东部堆场主要为填方区不予考虑

土方开挖:

本工程土方开挖全部采用机械开挖,现场土方开挖范围与设计图纸可能不符,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土方开挖前双方确认原场地标高,土方开挖后确认实际开挖范围及基底高程,下层土方回填后再确认新的开挖标高及范围。

修坡和清底

a.边坡施工时人工配合机械修整边坡,并检查坡度,坡度为1:

1,强夯作业面预留2-3米。

b.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采用推土机平整槽底。

槽底修理平整后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c.下层土方回填后用推土机将本层需强夯的基底整平至同一个标高

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采用机械回填。

回填土方的构成和回填质量对强夯质量影响极大,回填土中粗颗粒土质量比不小于50%,当填土的含水量大时进行土的晾晒,再分层回填并碾压,为保证强夯打下基础。

强夯施工方案

强夯施工依据土方开挖方案及施工总体部署在开挖至处理基地并达到一定工作面后,同时进行的土方开挖及基底强夯,待土方开挖(回填)到位后,投入足量夯机进行强夯施工,夯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进行。

在强夯施工前,根据夯点布置图,对每台夯机规定强夯范围、行进方向,使群夯作业有序进行。

实际强夯范围以开挖后的现场实际区域为准。

操作方法

平整场地:

槽底(地面)平整度控制在±200㎜以内,保证起重机的稳定。

测量场地高程:

控制槽底(地面)高程达到设计方案要求高度,偏差在控制允许范围内。

标出夯点位置:

采用全站仪,依据设计方案,通过基桩(通过建设单位提供原始坐标点或建筑红线引测而得)确定强夯范围,划定强夯施工小区;在确定的范围内,采用仪器和钢尺,在槽底(地面)用白灰标出各夯点的位置并编号。

锻造分厂主次强夯点间距为3.8米,现场现标注主夯点的位置,待主夯点完成后,再标注次夯点位置。

夯点位置应与锻造分厂柱列位置一致。

起重机及夯锤就位:

起重机吊起夯锤回转移动保持起重机稳定,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同时检查夯锤重心是否处于形心,若偏心采取在锤边焊接钢板或增减砼块等办法使其平衡,防止夯坑倾斜,强夯水平偏差小于200㎜。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夯前要测量锤顶高程,填写强夯施工记录,计算每一击的夯沉量。

水准仪距夯点约30m,防止夯击震动对水准仪的影响。

夯锤起吊高度误差在300㎜以内,起吊速度根据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夯锤重量、起吊高度、起重机的稳定性等因素综合确定,起吊过程中夯锤平稳、晃动不得过大,并使之自由脱钩。

吊车吊起夯锤自由落下,为一次夯击,测量每次夯击后锤顶标高时,塔尺放置的位置要与夯前测量时一致。

重复夯击达到强夯施工设计规定的单点夯击次数并满足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50㎜后,吊车和夯锤移位到下一夯点。

完成第一遍点夯:

每阶段强夯区内主夯点完成设计要求的单点击数和规定的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合格后,第一遍点夯即告完成,随即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

第二遍夯点即次夯点,按上述步骤重复进行。

当最后两击得沉降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要增加一击并对夯沉量较小的夯点查明其夯沉量小的原因。

强夯时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不同深度区域的夯击遍数不同,现场可酌情掌握。

第二遍次夯点完成后,采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然后进行低能量满夯夯击。

低能量满夯时采用单击夯击能1000KN·m的强夯满夯二遍。

满夯搭接200㎜-300㎜。

测量夯后场地标高:

测量夯后场地标高时同夯前测量时的方法和位置一致,以便计算强夯后地面下沉的平均值,评价强夯加固的效果。

检测:

夯后达到设计要求的天数,对强夯区进行载荷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并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

检测合格后进行机械回填。

第一阶段强夯完成后及时回填土进行第二阶段的强夯,每一阶段的强夯范围必须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

a.回填土的选择:

1)选用挖出土方作为回填土方;2)其他车间取土作为回填用;

b.土质控制:

回填土内有无杂物,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c.分层铺填:

填土按照由下而上顺序分层铺填,用推土机来回行驶推平并进行碾压,履带重叠一半;分层铺填直至达到设计高程。

回填土达到设计要求高程后重复操作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整个工程场区基础处理工作。

地基强夯处理必须至基底标高以上,不同位置可在现场确定,基底以上的土方回填可按房心回填施工,分层碾压密实至地面设计标高最后进行一遍满夯。

场地平整及工程交验

强夯施工结束后,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及检测部门对工程进行检测。

检测确定满足设计要求后,在强夯后的现场实际高程上用推土机进行简单场地平整,报请验收。

质量检验

在施工过程中有质检员检查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纪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是应补夯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方能进行,间隔时间取7天左右。

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

雨季施工措施

(1)雨季施工时在施工现场合理布设挡水围堰,采取明沟排水措施,并准备抽水机具抽取夯区积水,防止场地积水和土质变软,降低强夯效果。

在进行锻造分厂基坑开挖时必须先在坑西侧设置800-1000mm高的围堰,并在围堰外侧开挖出1-2条800mm宽500mm深的明沟,将雨水引至东南侧的地势较低的大沟内。

(2)根据总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明沟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明沟,以确保施工质量。

开挖出的基坑必须在坑四周设置300mm宽明沟,一定位置设置集水井,准备好水泵,及时进行抽水。

(3)填土区强夯,填土应使中间稍高;土料含水率符合要求;认真分层回填,分层推平、碾压,并使表面保持1%~2%的排水坡度;当班填土当班推平压实;雨后抓紧排除积水,推掉表面稀泥和软土,再碾压;夯后夯坑立即推平、压实,使高于四周。

(4)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做到事前预防。

(5)履带式起重机在雨后强夯时,严禁在未夯实的虚土上或低洼处作业,同时进行试吊,将夯锤吊离地面1米左右往返起落数次,确定稳定后,方可正式强夯。

(6)雨季施工注意用电安全。

电机、配电箱及电缆有防雨防潮保护措施,有漏电保护装置。

施工阶段

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地形、地貌等情况进行检查,并由测量负责人组织对整个场区进行地形测量。

由测量负责人组织测量人员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对定位控制点、场地标高及夯点位置进行复核,并报监理单位复核审批。

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再次验证,对夯锤重量、直径、落距等进行检查和确认。

设备管理负责人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所用设备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施工中由专职测量员对每个夯击点的夯击能、夯击数、最后两击的夯沉量进行控制,填写强夯施工记录并由有关责任人现场签字。

施工质量控制允许偏差

按照国家标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如表所示。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

项目

1

地基强度

压缩模量不小于15MPa

按规定方法

2

地基承载力

≥150KPa

按规定方法

3

地基湿陷性

消除湿陷性

按规定方法

 

一般

项目

1

夯锤落距

mm

±300

钢索设标志

2

锤重

±100

称重

3

夯击遍数及顺序

单点夯击数8~10遍

计数法

4

夯点间距

mm

±500

用钢尺量

5

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

超出基础范围距离5米

用钢尺量

5

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

超出基础范围距离5米

用钢尺量

6

前后两遍间歇时间

3-5天

强夯施工必须按设计参数和强夯工艺进行施工,夯点布置偏差应≤50mm。

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衡,夯点错位≤20cm,夯坑底倾斜大于30度时宜用上将坑底整平,才能进行下一击夯击。

施工中由专职质量检查员跟班,严格按照有关质量控制标准对各道工序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上报项目部和监理工程师,并及时整改,对责任人进行警告或经济处罚。

在夯击中,当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施工中对方案制定的工作量或要求进行改变时,应报上级主管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强夯过程中夯坑周围不应有过大的隆起,如有异常及时报告现场技术人员,会同设计、业主等部门再作处理方法。

雨季施工,做好现场防护工作,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挡水墙等。

施工中定期分区、分段进行自检,发现不合格品,及时制定补救方案,报监理审核后及时处理。

施工各工序执行质量自检、互检、和专检制度,各工序必须经三级检查合格、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施工中认真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和质检站等有关部门的质量检查。

夯后检测和竣工验收阶段

强夯施工完成后,积极配合检测单位进行夯后检测。

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下积极进行资料整理工作。

工程质量实行三级验收、分项评定办法,并严格执行监理程序。

 

 

姓名:

*****

日期:

*****年5月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