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5244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角速度: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

(两极为0);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2)地球上长距离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

(3)产生地方时。

③昼夜交替现象及晨昏线的判定(b)

昼夜更替:

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昏线的特点:

是个过地心的大圆;

与太阳光线垂直;

平分赤道;

移动方向自东向西;

晨昏线与地轴夹角=太阳直射点纬度;

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90°

二分时(春分秋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除外相交。

晨昏线的判定:

随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到昼为晨线;

由昼到夜为昏线。

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c)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⑤地方时和区时的简单计算(c)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

经度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东早西迟。

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

4分钟,东加西减.

2时区和区时:

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15个经度。

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

中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

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

时区差×

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

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

所求地在已知地东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

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⑥国际日期变更线(a)

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

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7、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方向、周期(a)

轨道:

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每年1月初位于近日点,7月初位于远日点。

自西向东

速度:

角速度平均1º

/日,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

近日点时较快,远日点时较慢

恒星年(365d6h9m10s)

②黄赤交角的概念、示意图及意义(b)

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约为23.5º

示意图见教材。

意义: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③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做要求)(b)

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

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纬度变化

由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

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

具体变化

春分、秋分日

由赤道向两侧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冬至日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直射时90°

),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最大值

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b)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纬度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北半球某地全年的情况(季节变化):

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

全球昼夜平分;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5)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⑤四季和五带的划分(a)

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⑥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侧视图的判读(c)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

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

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

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

昼长=(12-日出时间)×

2=(日落时间-12)×

2。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8、地球的内部圈层

①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特点(a)

划分依据:

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圈层

范围

特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

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

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可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②岩石圈的概念(a)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9、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a)

外部圈层:

地壳以外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特点:

大气圈: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

一般把2000~3000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水圈:

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生物圈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1、地壳的物质组成

①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a)

②三类岩石的成因、实例(b)

③沉积岩的两个突出特征(a)

岩浆岩:

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

喷出地表的为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

如砾岩、页岩、石灰岩、砂岩。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

具有层理构造、有化石。

变质岩:

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

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称矿产。

花岗石,用来做地砖、家具等,国外有纯花岗岩做的房子。

大理岩,做装修,北京的华表就是用大理岩做的。

石灰岩,用来烧制石灰、水泥。

凡是有一定硬度的,岩石比较致密坚硬的,可以裁割的岩石,都可以作为建筑材料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及示意图(b)

岩浆→岩浆岩:

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

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

经变质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

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高温熔化成为新的岩浆。

示意图见教材34页图2-7。

读图要求:

1、找到岩浆岩(分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图示转化中的所处位置。

2、关注岩石转化中能量的来源:

地球内部的放射热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3、注意各类岩石之间的内外力作用。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3、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①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b)

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②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a)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4、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a)

(1)地球表层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见教材37页图2-10)。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②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常见地形的形成(b)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

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

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③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实例(c)

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主要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褶皱由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发生弯曲而形成;

褶皱可分为背斜和向斜这两种形态。

构造名称

岩层形态(较可靠)

地表形态

新老关系(最可靠判断依据)

背斜

向上弯曲

早期为山岭晚期可能成山谷(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

向下弯曲

早期为山谷以后可能为山岭(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中间新两翼老

断层是岩层受力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而形成的。

上升一侧往往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一侧往往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5、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a)

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②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c)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6、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a)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多种多样,有的是合理、有利的,有的是不合理、有害的。

应根据具体情况因时、因地进行分析。

如缓坡发展梯田,合理;

围湖造田不合理。

第三节大气环境

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①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a)  

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

高度

温度

特点

对流层

地面到12千米

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人类活动和云、雨等天气现象大多发生在此层

平流层

12千米到50千米

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气流稳定(大型飞机)(臭氧层)

高层大气

50千米以上

随着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大气稀薄(电离层)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选择性)、散射(选择)和反射(无)。

干洁空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

总体来看,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

③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好、大气辐射的相互关系(b)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对流层大气,特别是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能够吸收大部分长波辐射,把地面辐射的大部分热量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归还给地面,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

这样,对流层大气就可以延缓地面温度下降的趋势,使得地面因昼夜交替而导致的温度波动趋于和缓。

这就是大气对地面所起到到的保温作用。

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纬度因素:

由于不同纬度地区的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程、太阳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导致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两极高纬度递减,所产生的地面辐射也随之由低纬向两极高纬度递减。

下垫面因素:

下垫面的性质不同,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状况也就不同,导致地面辐射大小不同。

其他因素:

气候因素(如某地的年日照时间长短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也就影响该地地面辐射的大小)。

8.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①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示意图(等压面不作要求)(b)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使近地面空气也冷热不均,导致近地面空气水平气压出现差异和相应高空水平气压出现差异(等压面呈现弯曲);

水平气压差异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造成空气的水平移动,形成了热力环流。

冷热不均→垂直方向运动→水平气压差异→水平运动

  图见教材第48页图2-29。

1、比较A、B、C三地受热状况的差异。

2、分析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分布差异。

 3、得出热力环流中空气流动的规律。

②风形成的直接原因(b)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③根据等压线图判断某地的风向(c)

高空风: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

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示意图(b)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1个)、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和极地高气压带(2个)。

近地面风带:

信风带(2个)、西风带(2个)和极地东风(2个)。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与太阳直射点密切相关。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

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则相反。

  示意图教材必修1第50页图3-32“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及第51页图2-33“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示意”。

  1、了解地球上7个气压带所分布的大致纬度位置,理解各自的成因。

  2、了解6个风带所处的位置,理解各风带风向产生偏向的原因。

  3、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中南北移动的规律及其原因。

  4、能分析具体的变式图。

9.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b)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时间

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7月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1月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

③亚洲东部、南部季风环流及成因、示意图(c)

地区

东亚(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

风向

冬季

西北季风(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

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季风(源地:

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

印度洋)

示意图见教材第53页。

10.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及示意图(c)

锋面的特点:

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暖气团在锋面的上方。

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都有显著的差别,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和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分类

概念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实例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

暖气团移动

阴天、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后

气温和湿度骤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北方夏季暴雨、冬季的寒潮、

沙尘暴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

冷气团移动

云、雨(多为连续性降水)等天气现象,雨区多在锋前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春、夏南方降水

示意图见教材第55页

②低压(气旋)系统与高压(反气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对天气的影响及示意图(b)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示意图见教材第56页

③锋面气旋示意图的判读(c)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

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教材第57页图2-38“锋面气旋系统示意”,读图要求:

  1、了解气旋常常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理解其成因。

  2、了解锋面气旋系统经常出现在中纬地区;

分析锋面气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了解表示冷锋和暖锋的图上符号;

并能在锋面图上画出。

  4、能分析具体示意图。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11、水循环

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a)

能量来源:

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

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

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读右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

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

使水资源得以更新再生;

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

使能量和物质在地理环境中不断转化和交换。

③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b)

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12、洋流

①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及太平洋洋流分布图(b)

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的稳定流动。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南北纬25°

~30°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

大洋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西风漂流,就性质来讲属于寒流。

f

(2)海水运动形式除洋流外,还有波浪、潮汐。

a、b、c、d形成是由于盛行风的吹拂,

a、d由于中纬西风吹拂,b、c由于低纬信风吹拂。

e、f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一部分,性质上属于寒流。

在太平洋里e、f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

在大西洋里e、f分别是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

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

1、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输送和全球的热量平衡;

对沿岸地区气候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气候受寒流影响较大。

2、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为鱼类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有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可使污染范围扩大。

4、对海洋事业的影响:

顺水航行可以节省油料,逆水反之。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①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a)

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

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原核细胞生物)。

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

植物依次经历了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及被子植物时代;

动物依次经历了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及人类时代。

②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a)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时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绝一时的恐龙突然灭绝外,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b

[拓展提示]绿色植物对地理环境发挥的独特作用:

(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保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净化了大气;

(2)绿色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条件,保障农牧业高产稳产;

(3)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等作用。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人类活动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