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289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docx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

收稿日期:

2006-02-10

作者简介:

艾秀梅,女,1972年生,山东潍坊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美学及文化学。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

艾秀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7

摘要: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持续了数年之久,争论围绕着该问题的现实依据、价

值判断、文艺学效应等方面展开。

这次论争暴露出对该问题研究的诸多不足,尚有待多方面的

开拓和深化。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文艺学日常生活批判

中图分类号:

I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9853(200602-081-06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讨论中,倡导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立论一方是陶东风、王德胜、金元浦等,对此持异议的一方是童庆炳、鲁枢元、赵勇、毛崇杰等。

经过四年的争鸣,现在渐渐平静下来了。

笔者试图对这次争论作一回顾,并略加评述,希望能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一、事件回顾

这场争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01年。

国内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南京的周宪和北京的陶东风。

前者从视觉文化转向的角度切入问题,后者则从文艺学研究范式的角度进入问题。

周宪在2001年!

哲学研究∀第10期发表!

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一文,指出:

消费社会时代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已经崛起。

其显著的特征乃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趋向于美化,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我们越发地感受和追求视觉的快感,也越发地体验到外观的视觉美化成为主流。

能否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日常生活的美学化阶段?

这个阶段和艺术与生活保持距离的文化是否有本质的不同?

带着探讨的疑问,作者引入了后来被论者频繁提及的德国人韦尔施(周译威尔什及英国人费瑟斯通的概念,AestheticizationofEverydayLife,并暂时将其译为美学化。

在2001年12月由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与!

文学评论∀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人的全面发展与文艺学建设理论讨论会上,陶东风在发言中提出:

当代社会与文化的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泛化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文艺学必须正视审美泛化的事实,紧密关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及时调整、拓宽自己的研究

对象与研究方法。

[1]在2002年第一期!

浙江社会科学∀上,陶东风发表!

日常社会的审美化与文艺研究的

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明确地将韦尔施(陶译维尔什的概念翻译为审美化,重申了上述学科改革思想,并特别强调对文艺学进行文化研究的必要性。

2002年5月,由陆扬和张岩冰合译的韦尔施!

重构美学∀出版,更多的人接触到这一问题,争论的队伍立刻壮大起来。

2003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由首都师范大学和!

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召开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

文艺争鸣∀2003年第六期推出新世纪文艺理论的生活论话题2006年6月

第2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Journalof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NanjingNormalUniversityJun.,2006No.2

专辑,集中刊发了一组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文章,引起了较大反响。

在这段时间里,陶东风、王德胜、金元浦等学者分析了日常生活审美化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把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归结于媒介文化的发展、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对其主体的研究侧重于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中产阶级的形成、知识分子身份的变化;对这一现象内涵的研究则着眼于视像的生产与消费、文化权力等问题。

学者们还呼吁:

文艺学美学研究要正视和关注正在发生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倡导一种跨学科的文化研究。

文章刊出后,不同的声音不时传出,如2004年2月5日的!

文艺报∀发表姜文振的批评文章!

谁的#日常生活∃?

怎样的#审美化∃?

∀,2004年!

文艺争鸣∀第3期刊登鲁枢元的质疑文章!

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2004年!

汕头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了杜书瀛的文章!

后现代:

生活与艺术合一了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在2004年,由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延伸出的关于文学边界及文艺学研究范式的争论逐渐成为争论的主题,2004年!

文艺研究∀第1期和2004年!

河北学刊∀第4期分别刊发了这方面的专题讨论文章。

2004年6月召开的第三届中外文论会议上,童庆炳在大会发言中对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借口要求进行文艺学研究革命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在随后的会议讨论中,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最热烈的话题,为此展开的论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会议结束后不久,2004年!

河北学刊∀第5期刊登了赵勇与陶东风的争鸣文章[2],陶东风的文章基本上同前面的观点保持一致,并在回答鲁枢元置疑的内容中着重阐述了文化研究的范式。

时隔一年之后,!

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刊登了毛崇杰的文章,从知识论和价值论的角度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立论方提出强烈质疑。

此外,尚有许多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章,但争论的硝烟已经逐渐淡弱。

至此,有关这一问题持续四年的研讨渐趋沉寂。

二、争论焦点归纳

就这次争论来看,双方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命题的现实依据。

倡导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学者认为:

与西方社会相似,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生活革命: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审美与艺术活动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专利,&&它借助现代传媒,特别是电视普及化、#民主化∃了,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

[3]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不仅仅是发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我们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也分明可以感受到这种审美的泛化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今天,符号与图象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尤其是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一大景观,它们已经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的肌理中。

[4]

针对这一判定,一些学者提出质疑,认为上述的结论不顾中国仍然贫困的社会现实,有粉饰现实之嫌。

如姜文振指出:

#日常生活审美化∃也许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但它不是当下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全部美学现实%%%城市平民的低工资、低收入,进城干活的民工拿不到应得的报酬,多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都使得这些被称为#弱势群体∃的广大人群辛苦地徘徊于贫困的边缘,哪里有足够的经济力量去#审美化∃自己的#日常生活∃?

&&将定位于#城市居民∃(准确地说,是城市中产以上阶层的都市消费文化描述成#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想象成#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颇有些粉饰现实的味道。

[5]赵勇认为: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韦尔施等人对西方当下社会形态特征的指认,但是陶东风等学者借用这一概念来指称中国当下的现实时,却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必要的清理和鉴定,于是,这个事实判断的背后就遗留下了一系列的问题:

什么地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了?

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了?

&&从价值判断的层面上看,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命题的深层含义其实就是对现实的粉饰和装饰。

[6]进而,赵勇批评陶东风等人过分专注于新文化媒介人。

这样的批评似乎蜕变成一种学术游戏了。

这些疑问直击正方论者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立论的现实依据,虽然有时候并不是从学理出发的辩驳,但却关乎知识分子作为代言人的立场及其对社会的责任,容易使人在道义上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

的提倡者产生不认同感。

第二、命题的审美判断。

正方论者强调,自律的文学艺术已经边缘化,消费文化中的种种文化景观已经成为审美的主流。

在发表于!

文艺争鸣∀的一组文章中,他们指出:

我们经验中的#文艺∃很可能、甚至已经在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进程中找到新的栖身之处,获得新的形态。

这是因为,文学艺术活动不一定非得在文学艺术那里开展不可。

[7]以文学为例,它的华丽辞藻游走在电视的广告词中,它的浪漫激情出没在时尚杂志和报纸的专栏文章中[8],美不在虚无飘渺间,美就在女士婀娜的线条中,诗意就在楼盘销售的广告间,美渗透到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4],今天的审美/艺术活动更多地发生在街头、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生活场所[9](p168。

人在日常生活里的视觉满足和满足欲望直接相关的#视像∃的生产与消费,便成为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核心。

[10]金元浦和陶东风分别断定: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改变了有关文学和艺术的定义。

对此提出质疑的学者不在少数。

杜书瀛对艺术与生活已经化合的说法表示怀疑:

我承认目前所谓审美-艺术的生活化或生活的艺术-审美化的现象,诚如德国美学家韦尔施所描述:

铺天盖地。

问题在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否足以使艺术与生活合一了呢?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以上现象并不意味着艺术与生活合一,而只是艺术形态、手段、思维等方面的改变。

艺术仍然与生活相异而不是与生活同一。

[11]鲁枢元认为:

日常生活审美化论者的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完全等同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而在我看来,二者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在审美指向、价值取向上则又是迥然不同的。

甚至,就像#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一样,几乎是南辕北辙的。

&&审美日常生活化论者以上陈述的种种现象,基本上仍然属于审美活动的实用化、市场化。

[12]这里,鲁枢元削弱了正方论者对现象审美性的定性,将其还原为以往常用的审美实用化的范畴,而实用化、技术化、产业化的审美是早在技术落后的时代就已经存在的。

真正的审美则是一种复杂隐秘、精妙神奇的心灵活动、情感活动,一种内在的、自足的、本真意义上的生存状态,一种不断超越自身的精神提升。

[12]毛崇杰指出,在知识论上,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新的美学原则有诸多错位之处,由此带来的是价值论的颠倒。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建立在相当经济实力上的文化,是一个紧身衣式的命题,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离真正的新美学文化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13]。

陆扬也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做出了否定的价值判断: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表面上是对人的感性的解放,实质上却是工具理性对于人的更为严酷的操控,是在盲目歌颂技术力量的同时,将自由定位在自由的消费和消费能力,根本否定了人文理性对于人的存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14]。

在第三届中外文论会议上,有代表甚至直指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谎言。

异义论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本质做了非审美及反审美的鉴定,这与正方论者的判断恰恰相反。

必须明确的是,这种不同完全在于双方对审美、艺术的界定有所不同,质疑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一方仍然坚持自律的艺术观与审美观,而立论一方对审美的理解则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第三、命题的文艺学效应。

从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事实指认和审美性的判定出发,正方论者得出一个结论:

文学、艺术的定义已经被改变,文艺学研究必须做出改革,以适应审美、艺术发展的新形式。

陶东风多次提出:

本质主义的文艺学研究导致文艺学知识创新能力的枯竭,导致文艺学在研究对象上作茧自缚,文艺学如果回避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及审美泛化的事实,就无法建立与日常生活及公共领域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最后导致自己的枯竭与萎缩。

文艺学研究如欲有效地回应90年代的艺术/审美新状态,除了扩大研究对象以外,更重要的是调整研究方法与学术范型[9](p170-180。

金元浦也曾在多篇文章中呼应了陶东风关于转换文

∋陶东风对以上疑问的回答可以用他文章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在学术的意义上呼吁重视一种对象,不等于在价值上倡导它。

艺学研究范式的倡议,他重申:

今天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泛艺术。

如广告、流行歌曲、健美等,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因此文艺学研究不必固守原来的精英主义苑囿。

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应该向跨学科研究、文化研究开拓。

但文学研究仍将保持其与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研究的区别。

[15]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童庆炳先生以具体翔实的数字和案例证明:

在消费社会时期,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不是萎缩了而是更繁荣了,不管是通俗文学、纯文学还是儿童文学都获得巨大发展,出版的新书一年比一年多,畅销书层出不穷。

文学可能会随媒体的发展而有所改变,但传统的文学没有死去。

与此相联系,文学图书凸显出来的文学问题,与过去相比,不是更少更简单,而是更多更复杂。

问题是认真去研究它的人太少。

那些高谈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学者完全是目无文学,正在把文艺学变成一门无家可归的学科,他们研究的那些东西叫什么学都可以,但千万不要叫文艺学,因为那些研究与文艺学无关[16]。

有的学者甚至声称:

文化研究在文学研究的方式上放弃自己的学理基础与文化优势,其退潮似乎已是大势所趋,经典化文艺学的重建是指日可待的。

[17]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目睹研究者对于审美、艺术、文学等概念理解上的差异。

在文化研究学者看来,艺术和美已经由美术馆中的绘画、雕塑演变成购物中心的精美装饰,女郎身上风格各异的时装、坤包,文学已经从书卷中的小说、诗歌变成了广告人桌上的文案,追风少年手机上的短信;自律的艺术范畴已经失范。

然而在童庆炳先生看来,传统的文学艺术范畴并没有失去存在的现实依据,纸媒文学依然生机盎然,不能把一些形态、载体上发生的变化简单地等同于其本质发生了改变,从而否定原来的文学、艺术。

既然文学艺术的主流并未改变,文艺学研究为什么要舍本逐末?

三、总结与综述

这次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争论最终延伸和落实到对文艺学研究路径的争议中。

综合考察此次争论,立论者与驳论者各书其理,最终达成的共识似乎并不多。

这一见仁见智的结局只能归结为众学者在学术理念与研究兴趣上存在多种差异。

其中的差异可能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观察和研究视角的不同,二是对艺术、审美的界定和边界的不同认识,三是对文艺学研究范式的不同体认。

陶东风、金元浦等人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新出现的大众消费文化景观中,对审美、艺术的边界持开放态度,主张一种文艺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侧重在研究方法上改革文艺学;童庆炳先生更加关注作为语言艺术的纸媒文学,注重文艺学固有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

他强调:

文艺学以文学活动和文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大致上是确定的,否则文艺学作为一个学科就不能成立。

衡量一种研究是不是文艺学研究主要看研究对象是否是文学事实、文学经验和文学问题,而不必过分看重方法本身,方法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18]因此,归根到底,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不过是对文艺学学科的焦虑,参与这次争论的学者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对日常生活问题感兴趣,而是对文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有话要说。

如果我们把日常生活审美化换成90年代的审美文化概念,这次争论中的许多判断、结论也是成立的。

因此,毋宁说,这次争论是借费瑟斯通和韦尔施日常生活审美化之壳生文艺学研究思路之蛋,同时也是文艺学界关于边界争议的一次集中爆发。

长期以来,文艺学研究界存在一种顽固的边界情结,似乎不先确定一个比较清晰的边界,文艺学就会失去在学术界立足的依据,而关于文艺学边界的划定又将波及文学边界的确立,因此,每当业内学者对传统意义上文学之外的问题加以关注,就会引发文学及文艺学研究的争议。

这使得那些擅长在学科边界间行走的学者常有如履薄冰之感。

事实上,文学或艺术从来不是一种有固定规范或边界的活动。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学科的相互交叉、雅俗文化的融合、自律艺术的式微都是不争的事实,试图界定文学及艺术几乎成为一件吃力无功的事情。

迪弗讽刺那些总想给艺术下个确切定义的人是从火星上来的[19](p1。

因此,不如把这种边界的不确定作为一种优势,而不是包袱和累赘。

知识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科在自身的发展中必然会形成一个大致的学术传统和筛选机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选择、吸收。

因此,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对文艺学发展是利是弊,这要以后才能见分晓。

这次争论也暴露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本身研究的不足。

较多的笔墨用于争论现象的现实依据是否充分,可不可以作为文艺学研究对象;文化研究的方法是否可以取代传统方法等问题,而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发展历史、总体特征,以及与其他历史阶段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关系等具体问题则关注有限。

个别论者对于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尚不甚清楚。

姑且不论这一概念是否有其古典文化渊源,仅以西方当代来源而言,费瑟斯通是从艺术和生活两个维度上发生的变化入手进行阐述的,他对这一概念的具体含义在20世纪的时间框架内做了三方面的归纳。

如果从费瑟斯通的概念出发,那么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不但要包括街心花园、楼盘广告、明星演唱会的研究,更要包括先锋艺术、波普艺术的研究,甚至包括审美生存方式的研究,其内涵与外延可谓丰富。

韦尔施的界定则侧重日常生活一维,并主要指称当下的文化生活现实。

但在这次争论中,有的论者并不辨析其中的差异,只在需要的时候对上述两人的论断加以引用,导致许多概念使用上的混乱。

不同的人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同一个概念进行争辩,又必然产生许多误解,如不少人将这一概念狭隘化为以欲望满足为宗旨的感官娱乐文化,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美学价值认识不足。

同时,这次论争暴露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资源开掘上的严重不足。

费瑟斯通的!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韦尔施的!

重构美学∀、博德里亚的视像理论、布迪厄的场域理论频繁地出现在论争中,文化研究理论使用较多,但可以用来解读这一现象的社会学、哲学、美学的理论则少有提及。

四、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应当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它涉及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日常生活与审美,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两大主题。

在当前,社会现实中出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文学界流行身体写作及日常生活题材的创作,艺术界的行为艺术、现成品艺术等各种旨在打破艺术与生活边界的实验屡见不鲜,哲学界对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问题倍加关注。

因此,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是很有必要和富有意义的。

经过文化研究学者的研究及争论,目前已经有许多问题得到澄清,但深入研究的空间仍然很大。

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日常生活审美化不应作为一个孤立的现象限于事实指认或价值判断,有必要将这一问题置入更开放的学术视野中,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

首先,建立和完善问题结构。

除了目前已经涉及的对当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体、内容的研究,我们还需要考量这一审美化现象发生的根源。

日常生活审美化近承90年代的大众文化及审美文化问题,远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它产生的外部基础和内在根据是什么?

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人类追求审美生存的历史中占据什么位置?

它与尼采、福柯所称道的希腊式生活、与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与中国古代士大夫的诗意生存有何差异?

与西方唯美主义∋及中国的李渔、张竞生等人的主张有承传关系吗?

日常生活审美化经历了怎样的实践史?

我们甚至有必要进一步追问:

日常生活是什么?

为什么需要审美化?

是怎样的审美化?

换个角度,从艺术出发,艺术是如何走进日常生活的?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

一个世纪以来的先锋艺术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之间关系如何?

从文艺学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在现有的文艺学知识结构内如何阐释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文艺学美学研究的效应在哪里?

这些问题的研究都需要开拓或加强。

其次,广泛开发理论资源。

目前,运用文化研究理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研究已经初见成效,但可以开掘的理论资源还有很多。

事实上,在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影响下,从道家对异化的日常生活的逃避到儒家及禅宗道在伦常日用的思想,以及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和意义是中国文化与哲学、美学的阐述的主线。

在西方,关于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建设也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思潮,胡塞尔在上世纪20年代提出生活世界问题,海德格尔对日常性及常人做了深刻剖析与批判,列菲伏尔研究现代性下的日常生活,赫勒从马克思和卢卡契的概念出发对日常生活做出学理阐释,德塞托建立了在日常生活中反理性控

∋有关唯美主义与当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参见周小仪!

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一书。

制的社会学。

现象学、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在哲学、社会学和美学研究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源。

这一切都可以为我们今天深入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再次,应该尊重文艺学的学术传统,尝试在文学领域内运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进行文本阐释。

消费文化的兴起固然是事实,然而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只能在文化研究领域内有效吗?

其实,日常生活理论作为20世纪西方学术的一部分完全可以在传统文本解读中有所作为。

在研究内容层面上,世情题材的文学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日常生活文本。

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在矛盾、日常生活的两面性特质、日常生活的审美技巧,纸媒文本无不备述。

在研究方法上,德塞托等人的微观研究策略也很值得在文本解读中做些尝试。

这些研究都有待于开拓。

论争的尘埃落定的时候可能正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真正丰富、展开的时候。

笔者认为,以更为多样的方法不断探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史与理论史,逐步完善问题结构,将会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文艺学美学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进.人论与文论的深度自觉和交互建构[J].社会科学,2002(2.[2]陶东风.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答鲁枢元先生[J].河北学刊,2004(5.[3]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J].文艺争鸣,2003(6.[4]金元浦.别了,蛋糕上的酥皮[J].文艺争鸣,2003(6.[5]姜文振.谁的日常生活?

怎样的审美化[N].文艺报,2004-02-05.[6]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怎样做#文化研究∃[J].河北学刊,2004(5.[7]阎景娟.从日常生活的文艺化到文化研究[J].文艺争鸣,2003(6.[8]朱国华.中国人也在诗意地栖居吗%%%略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条件[J].文艺争鸣,2003(6.[9]蒲震元、杜寒风.美学前沿[M].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0]王德胜.视像与快感[J].文艺争鸣,2003(6.[11]杜书瀛.后现代:

生活与艺术合一了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J].汕头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12]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J].文艺争鸣,2004(3.[13]毛崇杰.知识论与价值论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评新的美学原则[J].文学评论,2005(5.[14]陆扬.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4(3.[15]金元浦.当代文学艺术的边界的移动[J].河北学刊,2004(4.[16]童庆炳.文学理论的边界%%%从当前文学图书印数谈起[J].江西社会科学,2004(6.[17]盖生.文学的文化研究退潮与经典化文艺学重建的可能[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4.[18]童庆炳.文艺学边界应当如何移动[J].河北学刊,2004(4.[19]德(迪弗.艺术之名%%%为了一种现代性的考古[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责任编辑:

启煜ACommentonDebateaboutAestheticTrendofDailyLifeAiXiumeiAbstract:

ThedebateonAestheticTrendofDailyLifehaslastedseveral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