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340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7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docx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

1、行业及企业概况

1.1家电连锁行业概况

数据显示,在家电连锁市场份额中,大部分的份额由国美和苏宁两大巨头垄断。

国美、苏宁快速扩张的同时又保持强劲盈利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核心竞争力,即国美、苏宁的两大赢利模式——“类金融”模式和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

A“类金融”盈利模式

在中国内地电器零售商中所处的市场地位使得国美、苏宁与供应商交易时的议价能力处于主动位置。

通常情况下,国美、苏宁可以延期6个月支付上游供应商货款,这样的拖欠行为令其账面上长期存有大量浮存现金,占用供应商资金用于规模扩张是国美、苏宁长期以来的重要赢利手段。

B非主营业务赢利模式

国美、苏宁“吃”供应商的非主营业务赢利模式指以低价销售的策略吸引消费者从而扩大销售规模。

但是低价带来的赢利损失并非由国美、苏宁独自承担,相反地,国美、苏宁将其巧妙地转嫁给了供应商,以信道费、返利等方式获得其他业务利润以弥补消费损失。

当前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使中国家电消费市场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但是,这两种盈利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隐患:

债务结构不合理,流动债务比例过高;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紧张;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等。

因此有必要对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的财务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通过详细的比较分析找出两者的共性和存在的差异,从而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2国美、苏宁公司简介及近期发展重点

1.2.1国美简介及近期发展重点

国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的第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

2004年6月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港交所股票代码:

0493),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

其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了很多中国大中城市,截至2014年底,拥有门店数量1643家。

目前国美除加大网络覆盖,门店改造及信息系统建设以外,重点还包括深耕二级市场,二级市场门店网络快速扩张,持续优化供应链及物流配送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升多渠道经营能力;强化3C业务(电脑相机及通讯设备等数码产品)。

1.2.2苏宁简介及近期发展重点

苏宁电器成立于1990年,是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的全国性家电零售连锁企业。

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0020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目前,苏宁电器经营的商品包括空调、冰洗、彩电、音像、小家电、通讯、电脑、数码八个品类(包括自主产品),上千个品牌,20多万个规格型号。

截至2014年底,苏宁在全国的地级城市以上的门店数量达到1615家(未计算香港、日本)。

发展重点是搭建依托于逐步强大的采购平台、物流平台、信息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基础之上的“苏宁连锁,乐购仕连锁、苏宁易购”三个战略业务单元协同发展的框架。

在新的框架之下,实现商业模式的升级和盈利模式的优化。

2基本财务数据对比分析

主要从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净利润4个方面的基本财务数据总体上对国美和苏宁两大巨头进行整体上的对比分析。

2.1总资产

表2.1总资产(单位:

亿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216.19

358.40

439.07

597.86

761.62

822.52

821.94

国美

274.95

357.63

362.09

372.27

363.78

393.23

440.76

图2.1总资产(单位:

亿元)

如表2.1和图2.1所示,苏宁的总资产2008—2014年间都在增加且增幅较大,国美2011—2012年间有所下降,7年间总体变化幅度较小,保持稳定。

而且,2008年国美的总资产大于苏宁,但2010—2014年苏宁逐渐赶上国美并超过国美。

2.2主营业务收入

表2.2主营业务收入(单位:

亿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498.97

583.00

755.05

938.89

983.57

1052.92

1089.25

国美

458.89

426.67

509.10

598.20

478.67

564.00

603.59

图2.2主营业务收入(单位:

亿元)

从表2.2和图2.2可以看出,苏宁的主营业务收入在2008—2014年间逐年上升,2008年以后苏宁超过国美,且差距越来越大。

与总资产规模不同的是,2008—2014年间国美电器总资产不及苏宁电器,这可能是苏宁电器对成本费用控制的比较到位,资产营运效率高带来的积极影响。

国美2011年—2013年间主营业务收入有所下降可能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3税前利润

表2.3税前利润(单位:

亿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29.64

38.75

54.32

64.44

30.14

1.84

-14.59

国美

17.91

16.28

22.15

21.17

-7.93

11.94

13.24

图2.3税前利润(单位:

亿元)

从表2.3和图2.3中很明显可以看出,苏宁的税前利润远远高于国美,且增速快于国美。

这可能是国美连续收购永乐电器和大中电器,正处于整合期,成本费用比较高,而且2012年国美电器发生了公司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导致利润总额低。

2.4净利润

表2.4净利润(单位:

亿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22.60

29.88

41.06

48.86

25.05

1.04

8.24

国美

10.48

14.09

19.61

18.39

-5.96

6.77

10.18

图2.4净利润(单位:

亿元)

如表2.4和图2.4所示,在2008—2011年间苏宁的净利润一直在上升,且绝对数远远高于国美。

国美2010—2012年间净利润出现了下降。

本章小结:

从基本指标来看,苏宁的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净利润这四个指标在2008—2012年间都在逐年增长,而国美各项指标保持平稳状态且时有下降。

苏宁的总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这两项逐渐赶上国美并超过国美,税前利润和净利润一直超过国美。

可见,苏宁在这6年期间经营状况良好,增长潜力很强。

3财务能力分析

3.1盈利能力分析

3.1.1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是指销售毛利与营业收入之比,该指标表示企业每1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形成企业利润。

如果销售毛利率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弥补各项期间费用支出或弥补期间费用后的盈利水平就不会高。

通过本指标可预测企业盈利能力。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营业收入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销售毛利率如表3.1.1和图3.1.1所示。

表3.1.1销售毛利率比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0.1716

0.1735

0.1783

0.1894

0.1776

0.1521

0.1528

国美

0.0982

0.0998

0.1163

0.1263

0.1296

0.1507

0.149

 

图3.1.1销售毛利率

从表3.1.1和图3.1.1可以看出国美电器2008—2011年的销售毛利率上升势头较小,苏宁电器的销售毛利率在此期间有大幅度上升趋势。

说明苏宁电器盈利能力的增长幅度大于国美电器盈利能力的增长幅度,但2012年以后苏宁与国美的销售毛利率基本持平。

3.1.2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该指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全部经营成果。

它表明1元销售收入与其成本费用之间可以“挤”出来的净利润,该比率越大则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销售净利率如表3.1.2和图3.1.2所示。

表3.1.2销售净利率比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0.0453

0.0513

0.0544

0.052

0.0255

0.001

0.0076

国美

0.0228

0.033

0.0385

0.0308

-0.0125

0.012

0.0169

图3.1.2销售净利率

从表3.1.2和图3.1.2中2008-2014年各期销售净利率比较可以看出,国美的销售净利率前两年与后两年均呈下降趋势,而苏宁电器的销售净利率这五年都高于国美电器。

结合表3.1.1销售毛利率比较可以看出,苏宁电器的盈利能力增长幅度大于国美电器盈利能力增长幅度。

而且根据年报附注显示,由于2008年国美收购永乐和大中电器,仍然在积极整合中,导致营运管理和成本控制没有完全做到位。

2010年与2012年国美与苏宁销售净利率下降也是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导致行业整体的下降势头。

3.1.3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指标是财务报表分析中非常关键的指标。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每股收益表明普通股每股能分得的利润。

每股收益越大,企业越有能力发放股利,从而使投资者得到回报。

通常这个指标越大越好。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平均数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7—2011年各年的每股收益如表3.1.3和图3.1.3所示。

表3.1.3每股收益比较(单位:

元/股)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0.74

0.64

0.57

0.69

0.37

0.05

0.12

国美

0.08

0.12

0.15

0.13

-0.05

0.07

0.09

图3.1.3每股收益(单位:

元/股)

苏宁电器的每股收益显著高于国美电器,说明苏宁电器更有能力给予投资者回报。

3.1.4市盈率

市盈率是指股票市价与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

该指标用来反映某一企业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

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

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市盈率如表3.1.4和图3.1.4所示。

表3.1.4市盈率比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24.2

32.47

22.98

12.23

17.97

180.6

75

国美

14

23.5

18.67

13.85

0

20.43

12.03

图3.1.4市盈率

2008年,由于股市整体波动较大,造成了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两家公司在2008年市盈率的大波动。

苏宁电器的市盈率虽然总体趋势是在下降,但是要高于国美电器,其中的主要原因大致是:

国美电器是在香港上市,香港股票市场比较成熟,股票定价比较合理,而苏宁电器是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投机泡沫显然比香港市场严重。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宁电器的增长比较迅速,潜力比国美大,因此定价比国美高。

小结:

苏宁与国美盈利能力总体评价。

从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苏宁电器的盈利能力总体而言高于国美电器。

3.2偿债能力分析

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良好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还可以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债权人、投资者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更愿意投资于企业。

因此,偿债能力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和资产负债率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3.2.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3.2.1.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全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是一个相对数,排除了企业规模不同的影响,更适合同业比较以及本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

流动比率假设全部流动资产都可以用于偿还短期债务,该指标表示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可用在一年内变现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该指标越大,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因无法偿还到期的短期负债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较小。

但是,该指标过高则表示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过多,可能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

该指标值,一般以2:

1为宜。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流动比率如表3.2.1.1和图3.2.1.1所示

表3.2.1.1流动比率比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1.38

1.46

1.41

1.22

1.3

1.23

1.2

国美

1.22

1.13

1.2

1.14

1.07

1.11

1.12

图3.2.1.1流动比率

从整体上来看,苏宁和国美在过去七年的流动比率都变化不大,08年以来苏宁的流动比率数值均超过了国美,说明苏宁电器的偿债能力较强,且偿债压力要小于国美。

一般而言,一个公司的正常流动比率应该为2:

1,通过以上表格可以发现,国美和苏宁流动负债偿还能力还是比较低,亏损缓冲能力还不够强,风险高同时也表明流动资金储备不够充足。

3.2.1.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等于扣除了存货等之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它是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上运用随时可变现资产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

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越有保证。

但是速动比率过高,说明企业拥有过多的货币性资产从而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

该指标值一般以1:

1为宜。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速动比率如表3.2.1.2和图3.2.1.2所示。

表3.2.1.2速动比率比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0.98

1.15

1.02

0.84

0.88

0.81

0.82

国美

0.86

0.81

0.79

0.68

0.72

0.76

0.72

图3.2.1.2速动比率

通过以上表格数据可以发现,国美电器的速动比率2008—2014年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比较稳定,其中2011年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表明2011年短期偿债能力降低。

正常的速动比率一般为1:

1,依据应收账款的数据分析,2010年与2011年的应收账款较多,因此会影响到速动比率。

相反苏宁电器的速动比率波动较大,2009年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下降,但是整体上苏宁电器的速动比率大于同期国美电器的速动比率。

3.2.1.3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是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已经扣除了经营活动自身所需的现金流出,是可以偿债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动负债比指标衡量公司产生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该指标越大越好。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如表3.2.1.3和图3.2.1.3所示

表3.2.1.3现金流动负债比比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0.31

0.27

0.16

0.18

0.13

0.05

-0.03

国美

0.24

-0.01

0.2

0.02

0.19

0.08

0.03

图3.2.1.3现金流动负债比

从整体来看,苏宁电器现金流动负债比要好于国美电器。

2009年国美电器的现金流动负债比下降至-0.84%,说明其经营活动对负债的偿还不具有保障作用。

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偿还到期负债的资金来源必须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

如果投资活动不产生效益,筹资活动出现困难,则企业很可能面临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况。

3.2.2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主要用资产负债率来分析。

3.2.2.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的全部负债总额与公司的全部资产总额的比值。

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

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清偿越有保障,贷款越安全。

资产负债率还代表企业的举债能力。

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到一定程度,没有人愿意提供贷款,则表明企业的举债能力已经用尽。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资产负债比率如表3.2.2.1和图3.2.2.1所示.

表3.2.2.1资产负债比率比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0.58

0.58

0.57

0.61

0.62

0.65

0.64

国美

0.68

0.67

0.59

0.57

0.59

0.61

0.62

图3.2.2.1资产负债比率

从以上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的资产负债率都较高,在经营中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给公司股东带来利益,但长期偿债能力不强。

在比较期间,国美电器的资产负债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苏宁的资产负债率变化不大总体稍稍的低于国美。

资产负债率逐渐降低使得公司逐渐拥有了较好的负债能力和负债经营能力。

债权人一般希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一些,因为债权人的利益主要表现在权益的安全方面。

数据中国美电器的资产负债率逐年降低,说明其在负债的偿还、调整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努力。

小结:

国美苏宁偿债能力总体评价。

首先,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两个指标分析,苏宁电器的这两个指标在2008—2014年期间都大于国美电器,说明苏宁电器的短期偿债能力要优于国美电器。

其次,从现金流动负债比可以看出,苏宁电器的现金流动负债比高于国美电器,说明苏宁电器在运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强于国美电器。

再次,从资产负债率比较可以看出国美电器的资产负债率高于苏宁电器,说明国美电器的偿债压力较大。

总之,通过以上4个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可以看出苏宁电器的偿债能力高于国美电器。

3.3营运能力分析

3.3.1存货

3.3.1.1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存货运转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

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存货的流动性较好,存货的管理也具有较高的效率,销售形势也好。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7—2011年各年的存货周转率如表3.3.1.1和图3.3.1.1所示。

表3.3.1.1存货周转率比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8.74

8.58

7.85

6.65

5.28

5.03

5.38

国美

7.62

6.4

6.16

5.9

4.9

6.14

5.37

图3.3.1.1存货周转率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的存货周转率波动趋势一致,2008—2012年间呈下降趋势,2012—2014年间上升。

在2008年和2012年由于两家公司都在进行主动整合物流体系,因此存货周转率逐渐上升。

但是,在两者店面扩张速度类似的情况下,苏宁电器的存货周转率仍然高于国美电器,说明苏宁电器的存货管理能力与国美电器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3.3.1.2存货周转天数

该指标与存货周转率相对应,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存货周转情况。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存货周转天数如表3.3.1.2和图3.3.1.2所示。

表3.3.1.2存货周转天数比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41.2

41.97

45.85

54.16

68.21

71.54

66.9

国美

47.22

56.27

58.48

60.99

73.49

58.65

67.1

图3.3.1.2存货周转天数

3.3.2应收账款

3.3.2.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表明应收账款1年中周转的次数,或者说1元应收账款投资支持的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应收账款净额+期末应收账款净额)/2]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如表3.3.2.1和图3.3.2.1所示。

表3.3.2.1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457.83

255.06

104.03

63.73

63.21

108.46

180.54

国美

642.66

859.44

391.16

294.90

242.77

256.23

235.24

图3.3.2.1应收账款周转率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都比较高,这是零售业现金交易的经营模式决定,所以基本没有应收款的风险。

在比较期间内,两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2009年以后均呈下降趋势,且国美电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大于苏宁电器同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

由表可以看到2009年苏宁电器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了200多,资产流动性变慢,面临着短期偿债风险。

结合年报可知,主要是由于“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在促进公司销售增长的同时,也带来公司代垫财政补贴款的增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相应增加,从而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

苏宁电器应重视应收账款的回收,避免变成坏账的危险。

3.3.2.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为应收账款的收现期,表明从销售开始到回收现金平均需要的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如表3.3.2.2和图3.3.2.2所示。

表3.3.2.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比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苏宁

0.79

1.41

3.46

5.65

5.7

3.32

1.99

国美

0.56

0.42

0.92

1.22

1.48

1.4

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