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349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docx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第16次课2学时

上次课复习:

提问:

1、邓小平如何解释“小康社会”的概念?

(5分钟)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性质、内容、历程、意义,深刻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

重点: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础。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及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难点:

1、如何理解毛泽东、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上的理论贡献?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教学手段及教具:

多媒体课件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步骤一:

上次课复习。

(5分钟)

步骤二:

讲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概述3分钟)

“案例”发言。

(5分钟)

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概述2分钟)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0分钟)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20分钟)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20分钟)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0分钟)

步骤三:

本次课内容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5分钟)

课后作业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怎样全面把握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中的以下文章: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985年3月28日)

2、《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1985年6月29日)

3、《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1985年8月21日)

4、《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8月28日)

5、《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政策》(1987年月20日)

6、《改革开放稳定,中国大有希望》(1989年9月4日)

注:

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步骤一:

上次课内容复习。

(5分钟)

步骤二:

讲授新课、播放视频、学生发言。

(80分钟)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学过程:

导入:

案例分析:

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从中要吸取怎样的教训?

资料准备: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面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的三种不同选择

A、拒绝改革,固守僵化的苏联模式,最终大多数国家发生剧变。

作出这一选择的国家是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柬埔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

B、选择了改革道路,但未能坚持社会主义改革路线,最终仍然发生了剧变。

这一类国家主要有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

C、选择了社会主义改革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作出这一选择的主要是中国。

简要点评: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该存在多样化的社会主义体制,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只是其中之一,只不过这一体制后来被模式化了。

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1)只有改革,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2)只有坚持正确的改革路线,才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模式导致经济没有搞好,是苏东剧变的基础性原因,选择了一条错误的改革路线,是苏东剧变的关键。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中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就是要弄清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我国为什么要改革,中国改革的性质和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包括三大节: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背景

我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着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的。

  国内,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追求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同时始终未能完全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制约了生产力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结果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比较缓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文革”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如果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只能在世界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伍。

我们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2、改革开放的性质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致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2)、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他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改革开放的目的

(1)、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这是从国家的经济发展层面来谈问题,这是改革开放最基本的目的和任务。

(2)、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从社会制度的维护角度,从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竞争取得胜利的方面来谈。

(3)、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只有党的进步与发展,才能更有效的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的目的之一也是要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4、对待改革开放应有的正确态度

【课堂发言】

对待改革开放应采取何种态度?

【点评】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因此,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改革开放从实践上已经证明,它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是显著的,停顿和倒退是完全不可能的。

中国要发展,只有靠改革开放。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理论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作了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它是非对抗性的;

(3)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4)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5)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并对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具体的研究,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其主要内容有: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是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改革的任务决定了改革的全面性。

2、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3、改革使中国发生历史性的巨变。

播放:

经济体制改革(视频:

5分34秒)

【点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起高中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对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弊端不断暴露,并严重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首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改革,锐意创新,使中国的方方面面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改革的基本特点

(1)改革从农村向城市逐步推进;

(2)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配合;

(3)大胆探索,循序渐进;

(4)把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

3、“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鲜明地指出,对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

十二届四中全会把它归结为生产力标准。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

“三个有利于”标准使我们从抽象的姓“资”姓“社”的争论摆脱出来,大胆改革,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课堂发言】

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你怎么看?

【点评】

首先要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兼顾,即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二者缺一不可。

下面我们具体讲“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1、辩证统一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

2、我国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步骤三:

本次课内容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5分钟)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怎样全面把握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第17次课2学时

上次课复习:

提问: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5分钟)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二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全面把握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历程及客观依据,深入领会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与紧迫性;总体梳理对外开放的实践历程,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内容和特点,切身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明确对外开放新阶段“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性及重大举措,理解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意义,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增强国际竞争我们必胜的信念。

重点:

1、我国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

2、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决策。

难点:

1、为什么将改革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2、如何应对入世后我国面临的挑战?

教学手段及教具:

多媒体课件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步骤一:

上次课复习(5分钟)

步骤二:

讲授第二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概述5分钟)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5分钟)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5分钟)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0分钟)

步骤三:

视频《改革开放20年——开放之路》(30分钟)

步骤四:

本次课内容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5分钟)

课后作业

1、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3、如何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资料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中的以下文章:

1、《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1983年7月8日)

2、《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2月24日)

3、《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1985年6月29日)

4、《要吸收国际经验》(1988年6月3日)

5、《形势迫使我们进一步开放》(1988年6月22日)

注:

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步骤一:

上次课内容复习。

(5分钟)

步骤二:

讲授新课、播放视频、学生讨论。

(8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堂自由发言】(5分钟)

你是如何看待中国经历几十年的努力,最终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的。

【点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再闭门造车的发展经济是不可能的,不融入世界、不对外开放就没有出路。

下面咱们讲第三节中国的对外开放问题。

第三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在介绍社会主义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近代的中国社会情况。

[案例]夜郎大国 --近代的中国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把自己周围看成全是不开化的荒蛮之地:

即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明永乐年间,郑和7次下西洋虽然是了不起的航海伟业,但其目的还是宣扬大明帝国的国威,并不是和国外互通有无,没有任何商业目的。

郑和下西洋以后,国门紧闭。

从明清以来,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了,都希望到中国来开拓市场。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政府向中国派出了第一个外交使团,希望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要求通商。

这个规格很高的使团由著名的外交官马嘎尔尼率领,共700人,带了丰厚的礼品(包括最新的科技成果和一间先进的大炮),航行了9个月才到达中国。

而清政府误以为英国想臣服中国,是远道来进贡的,把这个外交使团当成贡臣,把礼品当成贡品。

还要求马嘎尔尼向乾隆行三跪九叩礼。

马嘎尔尼不从,经再三交涉,马嘎尔尼同勤见英王一样屈一膝。

对于他提出建立外交关系和通商的要求,乾隆的答复是:

“所请多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英国使团无果而归。

中国大门依然紧闭。

中国人对世界依然一无所知,把西方先进技术称为“奇技淫巧”。

直到47年以后,发生了鸦片战争,列强用重炮轰开中国大门。

中国被动开放。

中国的近代史是列强入侵史,是中华民族屈辱史。

在近代中国人的感情中,既残存有中央大国的自傲,又有战败者的自卑。

西方文明既然是同鸦片和大炮一起进入中国的,它到底是毒品还是营养品,是具有先进性还是具有侵略性,在中国一直争论不休。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8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就开启了世界市场。

到20世纪中后期,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表现为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合作不断加强和深化,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不断加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为应对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各国政府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取最大利益,纷纷实行开放政策,广泛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市场、资源、信息、技术和资金。

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的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刻总结。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4、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

播放:

《融入世界》(视频:

5分14秒)

【点评】

改革开放前,中国和世界相互陌生,中国丧失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积极利用国外市场、资源、信息、技术和资金来发展自己,以更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自己。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各民族各国家无论大小、发展程度如何,属于什么性质和类型,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我们可以互通有无,我国都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他们的经济贸易关系。

基于这样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绝大多数国家与地区开展了贸易往来。

2、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沿线和沿边开放城市和口岸、内地开放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服务等。

4、2001年11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标志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进入了由较小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更好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需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思考问题】(10分钟)

考研题,由中国对外宣传的一幅广告,回答下面问题:

(1)“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广告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说现在是从“中国制造”的地位上升为“中国创造”的时候了?

【点评】

(1)①体现了中国发展的成就。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既要坚持独立自主,又要勇敢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既有中国的问题,也有其他国家的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世界来共同承担。

(2)①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我们上升到中国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前提,制度及教育的改革也为我们上升到中国创造提供了基础。

②我们能不能由中国制造上升到中国创造,已经成为我们发展面临的障碍和严重挑战。

国内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及国内舆论的压力,品牌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国际上核心技术的竞争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们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2、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步骤三:

本次课内容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5分钟)

1、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3、如何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