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39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docx

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

2018南京初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总

【18鼓楼一模】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2题。

(15分)

汪十四者,新安人也,不详其名字。

性慷慨激烈,善骑射,有燕赵之风。

时游西蜀,蜀中山川险阻,多相聚为盗。

凡经商往来于兹者,辄被劫掠。

闻汪十四名,罗拜马前,愿作“护身符”。

汪许之,遂与数百人俱拥骑而行。

闻山上嚆矢①声,汪即弯弓相向,与箭锋相触,空中堕折。

以故绿林甚畏之,秋毫不敢犯,商贾尽得数倍利。

无几时,汪慨然曰:

“吾老矣!

不思归计。

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②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

”因决计归。

归则以田园自娱,绝不问户外事。

而曩时往来川中者,尽被剽掠,山径不通。

乃踉跄走新安,罗拜于门外曰:

“愿乞壮士重过西川,使我辈弱者可强,贫者可富,俾③啸聚之徒大不得志于我旅人也。

壮士其许之乎?

”是时汪十四雄心不死,遂许之曰:

“诺!

”大笑出门挟弓矢连骑而去。

于是重山叠岭之间,复有汪之马迹焉。

(选自《虞初新志》)

[注释]:

①嚆矢:

响箭,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

②猱:

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

③俾:

使。

8.用“/”划分句子停顿,划两处。

(2分)

 大笑出门挟弓矢连骑而去。

9.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凡经商往来于兹者    

凡曝沙之鸟(《满井游记》)

B.汪许之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C.以故绿林甚畏之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D.因决计归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4分)

 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

11.文中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汪十四“慷慨激烈”的特点?

请概括回答。

(3分)

12.根据要求答题。

(4分)

(1)作者是如何表现汪十四“善骑射”特点的?

(3分)

 

(2)古诗词中有关骑射的描写很多,请默写一句。

(1分)

 

参考答案:

(一)(15分)

8.(2分)大笑出门/挟弓矢/连骑而去。

9.(2分)A

10.(4分)只倚仗射箭的勇力,登山渡河,向猛兽出没的地方来博取名声,不是大丈夫所看中的地方。

11.(3分)商人相求便慨然应诺;面对匪徒威胁勇于回击;思归便绝不过问外事;既已归隐,弱者相求,便再次出山。

12.(4分)

(1)(3分)通过汪十四闻嚆矢声即弯弓相射,竟能与嚆矢箭锋相对,直接表现了他射箭技艺的高超;通过“商贾罗拜”“绿林畏之”侧面表现汪十四骑射高强。

(2)(1分)示例: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会挽雕弓如满月;亲射虎,看孙郎

附译文:

汪十四是新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性格慷慨激烈,善于骑射,有燕赵之地的勇士之风。

游历西蜀的时候,蜀中山川险阻,很多人聚在一起成为盗寇。

大凡经商往来于这里的人,动不动就被劫掠。

(商人们)听闻汪十四的名声,排着队拜在他的马前,祈求汪十四做他们的护身符。

汪十四答应了他们,于是和数百人一起骑行。

听闻山上响箭声,汪十四就弯弓对射,与响箭箭锋对撞,在空中折落。

因此绿林好汉很畏惧他,从此对商旅秋毫无犯,商人们也因此尽得几倍的利润。

   过了不久,汪十四慨叹到:

“我老啦!

不想着回家。

只倚仗一张弓一支箭的勇武,在山川中跋涉,向猛兽聚集的地方前行来博取名声,这不是大丈夫所看重的啊!

”于是决定回家。

回去之后就寄情田园自娱自乐,绝不过问户外的事情。

而从前在川中往来行商的人,都被强盗大肆劫掠,商路从此不通。

商人们踉跄奔走到新安,排着队拜在汪家门外,说:

“希望祈求壮士重新回到西蜀,使我们弱的能够变强,贫者能够变富,使啸聚山林的盗寇们不再敢打我们这些商旅的主意。

壮士一定要答应我们啊!

”这时汪十四雄心不死,于是答应他们说:

“好”汪十四大笑出门,带着弓矢一大群人骑马离开。

于是西蜀的重山叠岭中间,又有汪十四的踪迹了。

【18建邺一模】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0题。

(15分)

【古诗阅读】

渔父词·题洞庭渔隐图

[元]吴镇①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搅湖心一叶横。

兰棹②稳,草花新,只钓鲈鱼不钓名。

(选自《题画词与词意画》,吴企明、史创新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

【注释】①吴镇:

元代著名画家,终身不仕。

②兰棹:

兰舟。

6.  十二年后词人将“草花新”改成“草衣轻”。

你认为他改得好吗?

说说理由。

(3分)【链接】草衣:

蓑衣。

 

【古文阅读】

《园冶》题词

[明]郑元勋

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

曰:

“园有异宜①,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

”是惟主人胸有丘壑则工丽可简率亦可。

否则强为造作,仅一委之工师、陶氏②,水不得潆带之情,山不领回接之势,草与木不适掩映之容,安能日涉成趣哉?

所苦者,主人有丘壑矣,而意不能喻之工。

工人能守不能创,拘牵绳墨,以屈主人,不得不尽贬其丘壑以徇③,岂不大可惜乎?

此计无否④之变化,从心不从法,为不可及;而更能指挥运斤,使顽者巧、滞者通,尤足快也。

(节选自《园冶》,计成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1版)

【注释】①异宜:

指在不同条件下,建成的园林各具特色。

②工师、陶氏:

木工和瓦匠。

③徇:

迁就,妥协。

④计无否:

计成,明末著名造园家。

7.用“/”给下面句子画两处停顿。

(2分)

  是惟主人胸有丘壑则工丽可简率亦可

8.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4分)

(1)安能日涉成趣哉 (   )         

(2)而意不能喻之工 (   )

(3)从心不从法     (   )         

(4)尤足快也       (   )

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3分)

  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

 

10.园林的建造要达到“日涉成趣”的效果,这需要主人“       ”,并能与工匠达成共识;更需要优秀的工人遵循“        ”的原则,做到“    ”。

(3分) 

参考答案:

二(38分)

6.(3分)好(1分),“草衣轻”是指渔父身着轻薄的蓑衣(1分),表现出湖上垂钓时的悠闲自得(1分)/修改后由景及人更便于抒发感情/“轻”字更能表现出渔父或诗人超然世外的隐士形象/为诗歌末句作铺垫。

(意对即可)

不好(1分),因为“草花新”描写的是壮阔的洞庭湖背景下新生的水草小花(1分),使得诗句更加清新活泼(1分)。

/意象从宏观到微观,富有画面感。

(意对即可)

7.(2分)是惟主人胸有丘壑/则工丽可/简率亦可

8.(4分)

(1)怎么 

(2)意图 (3)跟从、跟随(4)特别/很/非常/格外

9.(3分)园林建造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各具特色,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所以无法把建造园林的方法写成著作流传后人。

(意对即可)

10.(3分)胸有丘壑(有丘壑) 从心不从法(从心)  指挥运斤

【译文】

古时发明的各种技艺,都有著述传于后世,为什么唯独缺少建造园林的书籍呢?

有人说:

“园林建造,有人、地的因素制约,没有固定章法可循,因此无法把建造园林的方法写成著作流传后人。

只要园林主人丘壑在胸,那么园林的布局建造,既能奢华,也能简朴。

否则勉强建造,所有的事情交给那些木工瓦匠,势必出现园林里的水流没有回环萦绕的趣味,而园林里的石头也失去映衬接应的气魄,草木缺乏掩映露藏的形态,没有优美的山水,园林主人怎么会领略到“日涉成趣”的美好呢?

让人烦忧的是有些主人心里勾画得很好,却无法让工匠领会他的意趣,工匠就墨守成规不创新,主人只能委曲求全,放弃自己的山水意象去迁就他们,这样不是非常遗憾吗?

计无否主持园林建造的时候,能够机智地应对不同情况,懂得建造规律又不死板硬套老方法,这是普通的匠人超越不了的;他更长于在现场指挥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技巧,能把那些顽石变得灵奇,让那些沉闷的空间变得灵动,这些都是他的作品深得人心的原因。

【18溧水一模】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2分)

山人张东谷①

【明】张岱

余家自太仆公称豪饮,后竟失传。

余父余叔不能饮一蠡壳②,食糟茄③,面即发赪④。

家常宴会,但留心烹饪,庖厨之精,遂甲江左。

一簋⑤进,兄弟争啖之立尽,饱即自去,终席未尝举杯。

有客在不待客辞亦即自去。

山人张东谷,酒徒也,每悒悒不自得。

一日起谓家君曰:

“尔兄弟奇矣!

肉只是吃,不管好吃不好吃;酒只是不吃,不知会吃不会吃。

”二语颇韵,有晋人风味。

而近有伧父⑥载之《舌华录》,曰:

“张氏兄弟赋性奇哉!

肉不论美恶,只是吃;酒不论美恶,只是不吃。

”字字板实,一去千里,世上真不少点金成铁手也。

东谷善滑稽⑦,贫无立锥,与恶少讼⑧,指东谷为万金豪富,东谷忙忙走诉大父⑧曰:

“绍兴人可恶,对半说谎,便说我是万金豪富!

”大父⑨常举以为笑。

【注释】①选自《陶庵梦忆》。

②蠡壳líké:

贝类的壳。

 ③糟茄:

米酒。

④赪chēng:

红色。

⑤一簋guǐ,一盘菜。

⑥伧父:

泛指粗俗﹑鄙贱之人。

⑦滑稽:

开玩笑。

⑧讼:

打官司。

⑨大父:

祖父。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但留心烹饪( )      

(2)一日起谓家君曰( )

(3)东谷善滑稽( )     

(4)东谷忙忙走诉大父曰( )

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分两处)(2分)

有客在不待客辞亦即自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饱即自去,终席未尝举杯。

 

11.晋人具有放达的风度。

文中张东谷的哪些行为体现了这一风度?

为突出这种风度,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一)(12分)

8.(4分)

(1)只是

(2)对……说(3)擅长(4)奔跑

9.(2分)有客在/不待客辞/亦即自去

10.(2分)(兄弟俩)吃饱了就离开,到酒席结束也未曾端起酒杯。

11.(4分)张东谷生性好酒,善滑稽,表现了其放达的风度(1分)。

运用了对比(2分)的写法,作者将自己父亲、叔叔只吃饭不喝酒和张东谷好酒对比,突出了张东谷放达的风度。

(1分)

参考译文:

我们家自从太仆公起号称豪饮,后竟失传。

我父我叔一螺壳的酒也喝不下去,喝一点米酒也要面红,家中经常举行宴会,只是留心烹饪,因为庖厨之精湛,于是在当地称甲。

食物一旦上桌子,兄弟争吃之很快就完了,吃饱了就离开,到酒席结束也未曾端起酒杯。

如果有客人在,不等客人告辞,也即自己先离去。

山人张东谷,是个酒徒,他每次都对兄弟俩不喝酒这件事很是郁闷不满。

一天,起来对家父说:

“你兄弟俩真是奇怪呀!

是肉就只管吃,不管好吃不好吃;是酒就只是不喝,也不知道你俩会喝不会喝。

”这二句话很有些意韵,具有晋朝人的风格味道。

而最近有一位伧父把这句话写进了《舌华录》,说:

“张氏兄弟赋性奇哉!

肉不论美恶,只是吃;酒不论美恶,只是不吃。

”字字板实,一传千里,世上真不少点金成铁的写手呀。

张东谷擅长开玩笑,贫穷得无立锥之地,一次与恶少打官司,对方指称张东谷是万金豪富,张东谷急忙奔跑着去告诉我祖父说:

“绍兴人真可恶,话有一半是谎言,竟说我是万金豪富!

”我祖父常常举这件事作为笑话。

【18联合体一模】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

(11分)

万贞文先生传[清]全祖望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

少不驯,弗肯帖帖①随诸兄,所过多残灭②,诸兄亦忽之。

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

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

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

一日伯兄斯年家课,先生欲豫③焉,伯兄笑曰:

“汝何知?

”先生答曰:

“观诸兄所造,亦易与④耳。

”伯兄骤闻而骇之,曰:

“然则吾将试汝。

”因杂出经义目⑤试之,汗漫⑥千言,俄顷而就。

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

“几失吾弟。

”户部亦愕然曰:

“几失吾子。

”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

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生⑦,则置之绛帐中高坐。

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

(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注释】①帖帖:

安静的样子。

②残灭:

毁灭。

③豫:

通“与”,参与。

④易与:

如同说容易对付。

⑤经义目:

科举考试的一种科目。

⑥汗漫:

这里指文字洋洋洒洒。

⑦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

7.解释下列加点词。

(3分)

(1)皆尽之      

(2)俄顷而就        

(3)故于书无所不读       

8.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

(断两处)(2分)

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记叙了万斯同的早年故事,一个顽劣的少年转变为一个喜读书、多读书、善读书的少年才俊。

B.选文先写父兄对万斯同的轻视、嘲笑,再写父兄对他才华的吃惊、重视,前后对比,收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

C.“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一句,描写了伯兄的神态、动作,从侧面表现了万斯同“应试”所展现的才华。

D.“几失吾弟”“几失吾子”两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弟弟(儿子)差点失去生命,为此而伤心难过。

参考答案:

(一)(11分)

7.(3分)

(1)(把书)读完

(2)完成、成功(3)所以(每小题1分)

8.(2分)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

9.(3分)他的父亲(户部郎万泰)想着把他寄养到寺庙里去,不久,因为他的顽劣,就把他关进一个空房间里。

10.(3分)D

参考译文

贞文先生叫万斯同,字季野,鄞县人,是户部郎万泰的第八个儿子(最小的儿子)。

年少时不恭顺,不肯温顺服帖地随从兄长,所经过的地方多遭毁坏,几位兄长也就不重视他。

他的父亲想着把他寄托到寺庙里去,不久,因为他的顽劣,就把他关进一个空房间里。

贞文先生看到书架上有几十册明代的历史资料,非常高兴地读着,几天就把它读完了;又看见有关经学之类的书籍,都全部读完。

从关闭的房间出来后,于是就常常跟随几个哥哥后面,听他们谈论。

有一天,大哥要检查功课,先生也想参加,大哥笑着说“你懂什么呢?

”先生回答说“看几位哥哥所要达到的程度,也是很容易的吧。

”大哥突然听到这样的话,感到很惊讶,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将要来考考你。

”于是就拿经义类的题目测试他,洋洋洒洒,上千文字,一会儿就完成了。

他的大哥非常惊讶,拿着文章流下眼泪,把这情况报告了父亲说:

“差点儿失掉了一个弟弟。

”万泰也很惊愕地说“差点失去了一个儿子。

”当天,才给先生穿上新衣新鞋,送到学校读书。

过了一年,又送到黄宗羲先生那学习,又被安排在老师讲学的讲席之旁。

贞文先生读书一目五行,读书的速度就如同挖掘了海堤的海水涌入那样。

但还是坚守古代儒者的告诫,认为没有益处的书不必读,没有益处的文章不必写,所以对书没有不读的,但记住的只是大的方面。

【18玄武一模】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6~7题。

(4分)

  茶 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1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2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注释]①碾:

茶碾。

唐代时茶为茶饼,需用茶碾碾碎。

后句“罗”为筛茶用具。

②铫(diào):

煎茶器具。

6.本诗俗称“宝塔诗”,说说它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

(2分)

 

7.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香叶,嫩芽”展现茶叶的芬芳与质地,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B.第三行说明茶与诗客、僧人天生有缘,赞美茶的高雅和禅韵。

C.四、五两行描绘煎茶过程,系列色彩词语传递华而不奢之感。

D.第六行“邀”“命”两字视茶如人,表达醉赏四季美景之闲。

 

参考答案:

6.(2分)

(1)从第一行到第七行字数逐句递增;

(2)从第二行开始前后句对仗(词性、结构、字数);(3)整体呈宝塔形状;(4)每一行句尾字均押韵。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补充:

只要提到字数递增就可以,不在诗歌“句”与“行”的概念上扣分,比如学生说“每一句都比上一句多两个字”或“每一句都比上一句多一个字”都算对。

注意:

讲评时要强调诗歌的一句是以逗号为单位)

7.(2分)D (非“四季”)

(文言文放入非连考查)

   

(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19题。

(22分)

奇幻的“大人”们         

【材料一】           

大人先生者,人不知其姓字,莫知其生年之数。

述天地之始言神农黄帝之事昭然也。

居苏门之山1,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

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

应变顺和,以天地为家;运去势颓,则魁2然独存,默探道德,不与世同。

无识者怪其不能负术营家,育长妻子。

先生亦不易其务也。

尝友一薪者③,勉之曰:

“圣人以道德为心,不以富贵为志;以无为用,不以人物为事。

尊显不加重,贫贱不自轻,失不自以为辱,得不自以为荣。

”遗其书于苏门之山而去。

天下莫知其所如往也。

(选自阮籍《大人先生传》,有删改)

[注释]①苏门之山:

苏门山,今河南辉县。

②魁:

高大,杰出。

③薪者:

砍柴人。

【材料二】

走了几日,到了大人国。

其人较别处略长二三尺不等。

行动时,有云托足,随其转动,离地约有半尺;一经立住,云即不动。

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

多九公道:

“云之颜色,总在行为善恶,不在富贵贫贱。

如果胸襟光明正大,足下自现彩云;倘或满腔奸私暗昧,足下自生黑云。

云由足生,色随心变,丝毫不能勉强。

国人皆以黑云为耻,遇见恶事,都是藏身退后;遇见善事,莫不踊跃争先,毫无小人习气,因而邻邦都以‘大人国’呼之。

  忽见街上民人都向两旁一闪,让出一条大路。

原来有位官员走过,头戴乌纱,身穿员领,上置红伞;前呼后拥,却也威严;就只脚下围着红绫,云之颜色看不明白。

多九公道:

“此等人,因脚下忽生一股恶云,类如灰色,人都叫做‘晦气色’。

凡生此云的,必是暗中做了亏心之事,人虽被他瞒了,这云却不留情,教他人前现丑。

他虽用绫遮盖,却是‘掩耳盗铃’。

好在这云,色随心变,只要痛改前非,一心向善,云色也就随心变换。

若恶云久生足下,国人就不敢同他亲近。

”林之洋道:

“老天怎只将这云生在大人国,别处都不生!

若天下人都有这块招牌,让那些瞒心昧己、不明道德的,脚下都生黑云,个个人前现丑,人人看著惊心,岂不痛快?

(选自李汝珍《镜花缘》,有删改)

【材料三】

大人国国王对我提出的建议大为震惊。

他很惊异,像我这么一只无能而卑贱的昆虫(这是他的说法),竟怀有如此非人道的念头,说起来还这么随随便便,似乎我对自己所描绘的那些毁灭性的机器所造成的流血和毁坏都无动于衷。

他说,最先发明这种机器的人一定是恶魔天才、人类公敌。

他坚决表示,虽然很少有什么东西能比艺术或自然界的新发现更使他感到愉快,但他还是宁可失去半壁河山,也不愿听到这样一件秘密。

他命令我,如果我还想保住一命,就不要再提这事了。

一位君王,具有种种令人敬仰的品质,却将到手的机会轻轻放过,这真是我们欧洲人意想不到的,要不然,他很可能成为他领导下的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绝对主宰。

我清楚地知道,在这件事上,英国的读者会很看不起这种性格。

我认为他是出于无知,至今还没能像欧洲一些比较精明的才子那样把政治变成一门科学。

国王非常鄙视我们的智慧。

他表示,不论君王大臣,心里每一点阴谋都令他厌恶。

因为他那里既没有敌人也没有敌国,所以他不懂国家机密到底是什么。

他还提出了:

谁能使原来只生产一串谷穗、一片草叶的土地长出两串谷穗、两片草叶,谁就比所有的政客更有功于人类,对国家的贡献就更重大。

(选自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译林出版社,1995年版,有删改)

【材料四】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们都产生于问题情景,由个体需要推动,并能预见未来。

文学创作中,借助想象,作家可以驰骋于无限的现实世界和神奇的幻想世界中。

刘勰这样描述想象的神奇: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文学的想象在传情达意上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想象为抒发情感提供了载体和展现形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而作家的情感或深沉郁积,或激烈火热,它们往往会成为作家创作的动力。

作家要凭借想象来调动起记忆中的诸多形象,承接内心的复杂情感。

同时,想象能较委婉含蓄地影射现实,隐晦地表达作者对现实问题的讽刺或批判,从而寄寓自己的理想。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负术营家  (     )           

(2)不易其务也(     )

(3)尝友一薪者(     )           

(4)遗其书   (     )

14.用“/”为句子标示两处停顿。

(2分)

 述天地之始言神农黄帝之事昭然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天下莫知其所如往也。

16.【材料三】中格列佛给国王的“建议”是指(  )(2分)

A.趁邻国发生饥荒和瘟疫时突袭,处死一半俘虏。

B.制造重量级战舰与敌国对阵,消灭掉对方军队。

C.制造火药武器用来镇压叛乱,捍卫国王的统治。

D.给一座浮岛装磁石升空,降至敌国,实施碾压。

17.【材料四】中谈到了文学的想象,它在传情达意上有哪些重要意义?

(2分)

 

18.【材料四】中划线句论述了想象和现实的关系,说说这种关系在前三则材料中各是如何体现的。

(6分)

19.用正楷字或行楷字将“形在江海,心存魏阙”抄写。

(4分)

    

参考答案:

13.(4分)

(1)凭借(依靠)

(2)变换(或变更或改变)(3)与……为友/把……当做朋友(只要是动词即可,如亲近、结交、对xxx友好、与xxx交友等也可以给分) (4)留下

14.(2分)陈天地之始/言神农黄帝之事/昭然也

15.(2分)天下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或:

天下没有人知道他去的地方)。

(补充:

强调两个字,莫:

没有人;如往:

去、到)

16.(2分)C

17.(2分)

(1)想象为抒发情感提供了载体和展现形式;

(2)想象能较委婉和含蓄地影射现实,表达作者对现实问题的讽刺或批判,寄寓自己的理想。

(意对即可,一点1分)

18.(6分)(每点2分,想象与现实各1分。

“现实”可谈揭示,可谈“理想”追求)

示例:

材料一:

通过虚构(塑造)随性自然,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的大人先生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寄托顺应自然独善其身的精神理想(人生追求)。

材料二:

通过多九公的话委婉地影射现实中善恶难分、官场黑暗的现象。

表达作者对人人向善、善恶分明的社会风尚向往。

材料三:

通过格列佛对大人国国王的评价,隐晦地讽刺了英国统治者“把政治当作一门科学”(玩弄权术、阴谋)(热衷非人道的战争)(不择手段维护统治)。

寄寓作者希望统治者关注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

(补充:

“想象”的内容要具体,可以是概括性的,也可以是举例,细节性;“现实”可谈揭示,可谈“理想”追求,一点即可。

19.(4分)(正确1分,整洁1分,端正1分,美观有笔锋1分)

【参考译文】 大人先生这个人,人们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道他出生年月和寿数。

他叙述天地创始,诉说神农黄帝的故事都很清楚。

他曾经住在苏门山,休闲养生延寿,生命与自然同光。

行走万里只如一步,经历千年好如一天。

先生平和地顺应变化,把天地当做家园。

时运消退时,也能庄严地生存,默默探索道德,不与世俗苟同。

没有见识的人责备他不能凭借着本领经营自家的私产,养育妻儿,先生也不(因为这些流言)改变自己的行为。

他曾经和一个砍柴的人做朋友,勉励他说:

圣人一心追求道德,不追求富贵;把没有用当做大用,不把管理人、物当做追求。

显贵了不会自傲,贫贱了不会自卑,失去时不觉得是羞辱,得到了也不觉得是荣耀。

他在苏门山留下了文章离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