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397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docx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

湖北麻城蔡家寨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

3标段工程

 

水土保持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湖北武汉中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麻城蔡家寨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3标段工程项目部

2015年5月2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雨季概况2

三、总则3

四、方针、目标和保证体系5

五、组织机构8

六、管理人员职责9

七、经理职责9

八、小组成员职责9

九、工区班长职责10

十、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10

十一、噪声污染的防治13

十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13

十三、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管理措施14

十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14

 

一、工程概况

湖北麻城蔡家寨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3标段工程位于湖北省麻城市福田河镇蔡家寨附近一带山脊,蔡家寨位于麻城城区北偏西方向,距离麻城城区约40km。

场区地貌形态属于低山地貌,高程150~780m之间,山顶(山脊)较平缓;山坡较陡,倾角20°~40°,局部超过45°。

场区内植被主要为灌木及杂草,零星分布杂树,主要分布于山坳、山坡及沟谷地段。

山顶(山脊)地段较多基岩出露,覆盖层较薄且植被稀少。

湖北麻城蔡家寨风电场工程装机容量为49.5MW。

工程名称:

湖北麻城蔡家寨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3标段工程

工程地址:

湖北省麻城市福田河镇蔡家寨附近一带山脊

运输方式:

公路

主要工作项目和内容包括:

(1)场内道路工程:

包括场内运输检修道路(共计12.34Km,其中本标段主线(X12线)起点由X6K1+035引出,终点止于T08#风机位;主路(X13线)起点由X12K4+380引出,终点止于T02#风机位;主路道路总体走向由南向北,途中分别修建X14—X21至T11#—T01#风机位;

(3)在上述施工范围内,还包括对道路的施工、完工、维护和缺陷修复;

(4)施工完成后的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施工及环评验收、水土保持的验收。

二、雨季概况

麻城主要气候特征值

气候要素

单位

出现时间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6.9

极端最高气温

41.5

1959年8月23日

极端最低气温

-15.3

1977年1月30日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

mm

1212.6

年最多降水量

mm

1878.4

1983年

年最少降水量

mm

682.7

1978年

最大日降雨量

mm

270.4

1991年7月9日

气压

年平均气压

hPa

1009.6

年平均水汽压

hPa

15.9

年平均风速

m/s

2.1

年最大风速*

m/s

20.0

1979年4月12日

年最大风速对应的风向

NNE

年极大风速*

m/s

23.8

2002年4月16日

年极大风速对应的风向

NNE

主导风向

N

雷暴

年平均雷暴日数

34.9

年最多雷暴日数

68

1963年

年最少雷暴日数

18

2001年

结冰**

年平均结冰日数

39.1

年最多结冰日数

64

1963年

年最少结冰日数

5

1968年

其它要素

最大积雪深度

cm

39

1984年1月19日

最大冻土深度

cm

4

1989年2月26日

年平均冰雹次数

0.1

年平均雾日

6.6

*:

最大风速统计时段为1974~2011年,极大风速统计时段1992~2011年。

**:

结冰统计时段1980~2000年。

三、总则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19条第三款规定:

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

凡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前期勘测设计。

2、方案报告书力图在明确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方案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的同时,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防治结合、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结合项目特点,采用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临时措施与永久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对本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及水土流失监测进行设计。

同时为了确保工程所在的、地区的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严格执行国家和工程所在地的环保政策和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3、本办法适用于湖北麻城蔡家寨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3标段工程项目经理部所属各部门、各工区、各施工队。

4、编制的目的

(1)通过对项目建设区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貎、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等资料的收集和调查,特别是对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水土保持规划及相关水土保持设施的调查分析,为水土保持方案体系的完善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做技术准备。

(2)通过对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文件及图纸的分析,了解工程布局,任务和规模,明确主体工程中已有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并对其合理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对工程扰动、破坏原地表范围的面积进行预测,确定工程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为计算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提供依据。

(3)通过实地调查,通过预测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为布设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和计算水土保持效益提供依据。

(4)通过对弃渣来源、数量、堆放场地、堆放高度的分析,为拦渣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的布设和选取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5)通过水土流失预测,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并按照分区布设的原则,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美化环境、保障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的目的。

(6)通过编制合理、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为明确业主责任范围、防治措施和相应措施实施时序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并为水土保持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5、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1991年6月29日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全国人大,1999年10月30日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12.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2004年8月28日通过)。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2002年10月28日通过)。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2002年8月29日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全国人大,1997年8月29日通过)。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国人大,2003年8月27日通过)。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8月1日国务院120号令)。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11月18日通过)。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6月30日通过)。

6、规范性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

(3)《防洪标准》(GB50201-94)。

(4)《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5)《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7)《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2001)。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1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

(1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

(13)《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14)《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四、方针、目标和保证体系

1、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

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

2、目标:

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公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型客运专线。

“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

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

3、保证体系:

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认真贯彻执行GB/T2401-2004idtISO2004管理体系,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保证环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技术指标

表4-1主要技术标准表

序号

指标名称

采用值

1

地区类别

山岭重丘

2

公路等级

参照四级公路

3

设计速度

15km/h

4

路基宽度

5.5m

5

行车道宽度

4.5m

6

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值:

30m;极限值25m

7

最大纵坡

14%

8

竖曲线半径

300m

9

路拱横坡

2%

10

路面类型

碎石、12cm泥结碎石路面

11

设计汽车荷载

公路—Ⅱ级

12

设计洪水频率

小桥涵、路基1/25

5、质量保证措施

(1)路基开挖: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路基设计高度主要受地形的控制,结合线型组合、填挖平衡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在保证路基自身稳定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施工。

拟建公路沿线地处山区,为了保持公路的技术标准,局部地段的高填深挖是不可避免的。

其形成的永久性斜坡面积较大,若在开挖后不及时进行工程或植被防护,在雨水或地表径流的冲刷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水土保持工作重点之一,是在施工路段防治高填深挖路基边坡发生水土流失。

填方路基边坡坡率,填方高度小于8m的,边坡坡率采用1:

1.5;填方高度大于8m小于20m的,边坡坡率采用1:

1.75。

挖方路堑边坡坡率,在边沟外侧设1.0m宽的碎落台,边坡坡率采用1:

0.75至1:

1,挖方边坡高度均小于10m,不设平台。

(2)路基填料

本项目在平、纵、横设计时,尽量考虑填挖平衡,移挖做填,减少借方和废方。

对于必须借土填方的路段,本着就进、方便、经济、环保的原则,综合考虑。

对于弃方,根据弃方材料、运距、附近填方路段的情况等,尽量综合利用。

路基填料,CBR值需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的要求。

(3)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本项目公路等级为四级公路,根据交通部标准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基设计洪水频率采用小桥涵、路基1/25。

(4)路基排水:

本项目沿线采用的路基排水主要有排水边沟、管涵等。

沿线挖方地段设置矩形边沟。

填方地段根据实际地形条件设置排水沟。

地形平坦,未设置急流槽。

路面汇水由边沟或经坡面流向路侧排水沟或坡脚以外。

6、水土保持方针

(1)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主要包括伐树、挖根、除草、清除表土,土方工程,石方工程,防护工程和排水工程等,其中,伐树、挖根、除草、清除表土将扰动原地貎,损坏土地和植被,是拟建公路水土流失的起因,该工程没有水保功能;土石方工程内容包括土石方的开挖、搬运和填筑等,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环节,没有水土保持功能。

防护工程内容主要有护坡工程、挡土墙工程、护脚、护肩墙。

护坡工程均能防止水土流失,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功能;挡土墙工程、护脚和护肩等主要功能是稳定路基,兼有水保功能。

拟建公路根据地形及地质条件、填挖形式、边坡高度等采取了削坡分级、挡土墙、护坡等多种工程与生态防护相结合的措施,所有的路基、防护方案合理,工程数量充足,基本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排水工程包括排水沟、边沟、和路面排水等,路面排水主要功能是稳定路基,兼有水保功能。

地下排水如管涵,功能主要是稳定路基,兼有水保功能。

边沟、排水沟等路基排水设施能有效防止水流对周围土壤或路基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功能明显。

项目排水工程考虑了地形地貎、降雨、地下水位等,采用了不同的断面形式、排水坡比和材料等,做到了有截、有排、有归处,形成为完整的排水系统,以便有效抑制地表水对路基和周围环境的冲刷,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稳定路基的目的。

(2)路面工程

路面工程兼有水土保持功能,但主要目的是为了行车,路面铺装后,路面将不再发生水土流失。

五、组织机构

1、项目经理部成立以经理为组长,总工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员等为组员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定期不知安排、检查总结工作,加强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

项目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马建春

副组长:

刘永胜

组员:

王润祥、彭松林、张必亮、雷成龙

六、管理人员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负责施工期间环保、水保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2)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环保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对本标段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3)讨论、研究环保措施和解决重要环保事宜。

2、安全质量科职责

(1)组织学习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领导小组的指示并督促落实。

(2)保持与发包方、环境监理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联系,接受监督检查和指导。

(3)负责环保体系标准和有关规章的贯彻落实,确保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4)组织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和收集环境保护好的做法,并在本标段推广应用。

七、经理职责

1、对施工中的施工环保、生态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2、制定和发本标段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护实施性计划。

3、领导和带头贯彻执行国家/行业/环保政策法规,保证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4、分解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护目标,并责任到人进行实施。

八、小组成员职责

1、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发包方及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

2、遵照执行项目经理部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和命令,同上级和相关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对下做好环保指导和服务工作。

3、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负责环保管理体系在本职权范围内的有效运行。

九、工区班长职责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甲方及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

2、遵照执行项目经理部下发的环境保护各项规章和命令,同项目部各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加强施工环保管理,包住环境管理体系在本区段有效运行。

3、加强在本工区的各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员的环保意识,是人人知道保护环境就是珍爱生命。

4、对本施工工区段内的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责。

十、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水污染的防治

(1)施工现在修建沉淀池和气浮池,先将污水排入沉淀池,除砂的进入气浮池内,除去悬浮物、有泪物质进行中和处理,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河流。

(2)现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防油毡等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漏的措施,防止土壤受到污染。

(3)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设置有效地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4)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内的水冲式厕所,同时做好防蝇、灭蛆工作。

(5)化学用品、外加剂等应库内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6)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质的检测,配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加强对沿线施工废水的控制,发现新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水质恶化。

2、泥浆排放方案

(1)泥浆池采用挖掘机挖坑,深度为3米,以露出地面为宜,周围设彩旗围护及警示标志,夜间应有警示设施。

(2)施工完毕沉淀后,用挖掘机装载,车辆运输到河道宽敞不妨碍河水通行、容许的地点,吸泥泵装到泥浆车上外运。

外运车尽量在夜间运输,避开交通高峰,防止扰民。

(3)装运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对运输车辆的行车速度及运输过程中注意事项提出具体,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出现。

运输过程中要责任到人,防止遗洒不

文明施工现象出现。

(4)管理人员定期到装、运、倒地点进行检查,符合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要求。

(5)水上或河道里桩用的泥浆池尽量合理安排布置在岸边,施工完毕,将沉底的泥浆用车辆倒运到陆上容许的地点进行处理,严禁将泥浆及废渣直接排入河道、沟渠。

3、安全防护措施

(1)泥浆池应设安全警示标志,设立彩旗围护,夜间设警示灯,防止行人和小孩闯入而发生意外事故。

(2)施工完毕,集中存放泥浆地点要设安全警示标志,设立彩旗围护,防止附近村民闯入而发生意外伤害。

(3)安全工程师要不定期对泥浆池、沉淀池、泥浆集中存放地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整改。

(4)对钻孔灌注桩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防止施工人员陷入泥浆池,造成意外伤害。

4、大气污染的防治

(1)选择低污染的设备,并在安装空气污染系统。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达标活动,减少机械废气、排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对汽油等易挥发物品要密闭

存放,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2)在运输、储存水泥和粉煤灰等易飞扬物时,采取覆盖、密封、洒水等措施防止和减少扬尘。

配备专用的洒水车,对施工现在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减少扬灰。

(3)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运输,防止沿途撒漏。

(4)在混凝土拌和站,水泥库等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设施布置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季节风向,采取远离名居并在搅拌站进料仓上安装除尘装置,控制粉尘污染。

(5)严禁在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及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

因防水、防腐等工程的需要使用具有挥发性的有毒有害物质时,如油漆、稀释料等,应对此类物品设置专门的地方存成,并作好密封、防渗漏措施,本着随用随开、用完盖好的原则,减少会发、杜绝泄露,保持良好的通风,严禁遗洒地面造成污染。

(6)采用乳化炸药或水胶炸药,以降低放炮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烟尘。

(7)生活营地使用清洁能源,定期清理排烟系统,保证炉罩烟尘符合标准。

十一、噪声污染的防治

1、应用先进的低噪音设备、改造设备器械声源及传递装置的工艺,控制声源振幅。

同时设备操作人员应注意机械设备,合理操作,尽量使机械运转震动维护在最低噪声级水平下,上场前机械设备改型、改造或购买新设备是,充分考虑噪声污染和尾气排放达标问题,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对噪声超标的机械设备上场要安装消音器或者进行设备的改造。

我单位已与设备改造、制造厂家合作,对方承诺环保达标。

2、拉大与噪声源的距离,机械设备施工现场,应远离人员密集区,在人员密集区附近施工,噪声应严格控制频率。

合理安排施工,禁止夜间施工,坚持不扰民,如确需施工,应创造条件,隔离或屏蔽噪音。

3、对于在高噪音环境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

戴耳机、防声头盔、耳塞塞耳棉等。

安排间隔替换施工的方法,确保劳动者的健康。

4、在施工中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防噪音教育,物特殊紧急情况,车辆按照常规标准鸣笛,减少噪音对人群和野生动物的干扰。

根据环保单位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要求,对遇有成群迁移的野生动物群,宁可间断施工,也坚持不惊扰的原则,

达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的习性问题。

十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

1、施工弃土、弃渣按设计或当地环保部门要求,运至地点堆弃,同时修建弃土场排水设施,弃土场施工完成后,填表层土植草绿化,并按设计及时修建防护措施,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等质量、同时施工。

2、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分类堆放,按地方政府环保部门要求处理。

集中存放,定期掩埋;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等废物集中存放包装后定期运至内地指定地点处理:

避免白色污染,废品收购站可回收的运至废品收购站处理。

3、加强废旧料、报废材料的回收和管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十三、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管理措施

(1)、保护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管理。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措施》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

(2)、建立水土保持管理机构,配置专职水土保持员,建立健全水保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

(3)、施工中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尽量较少植被被破坏。

挡土墙砌筑以及涵管安装时废弃的砂、土、水泥必须运至指定的弃渣土场对方,做好挡护和绿化。

工程竣工后,对弃土场、生产生活用地及施工便道等,按照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复耕或绿化,同时修建好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十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扎实的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实处。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建立由项目经理亲自挂帅、工区长、施工队长分级管理的三级环保管理体系。

1、强化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增强全体职工保护环境的法律意识,

采取月教育、周教育,针对性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对全体职参加工施工的职工进行教育。

项目经理部、安全质量部每月对各工区的环保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和总结。

根据总结情况,下达学习教育内容建立考核制度,使每位职工掌握本工区环保工作内容,熟知环保工作重点和保护措施。

每周对本工地的环保工作总结并有针对性开展即时性教育,对考试不及格的个人进行强化教育,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把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制度。

开工前,领导小组对本标段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类列表,同地方环保监理部门共同制定出各项环保工作的标准和达标管理办法,并同上级机关签订责任状,同地方环保监理部门立责任状,然后层层下达环保指标,并签订责任状,将环保管理措施同奖金工资挂钩。

3、项目经理部每月召集一次由项目经理、工区队长参加的月环保讲评会,对所属工区的环保工作进行讲评。

对不重视环保工作的班组和个人要及时批评,经教育不改的免除负责人职务,对环保工作有突出贡献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

4、奖罚制度:

建立环保工作黄、红牌,红旗还礼教育制度,项目经理部对教育制度和环保措施落实好的班组授予达标红旗并奖励。

对教育检查和环保措施一项不达标的立黄牌,两项均不达标的班组给予处罚,对未达标的班组和个人给予经济处罚,严重的追究责任。

5、建立环保工作台账,每月向指挥部报表一次,做到环保工作项项有台账,条条有记录,月月有总结,确保检修道路及风机平台施工环保的落实。

6、做好环保与水土保持必须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即: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坚决克服和杜绝出现因施工破坏了自然环境、制造了环境污染和造成水土流失现场发生。

7、弃土(碴)场严格按照设计并结合地理环境充分征求当地政府同意后进行租用,挡土墙应先设计,边弃边挡;弃土(碴)边坡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弃土(碴)场顶部填50cm后腐植土并进行植草或植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