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53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docx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

①淘米水很不起眼,平时常被白白倒掉。

可是你知道吗?

它在生活中却有许多妙用。

②淘米水是天然的去污剂。

与一般的工业去污产品相比,淘米水不仅洗净力适中,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比如,浅色衣服用淘米水浸泡一下,然后用肥皂洗涤,就会洁净如新;起霉斑的衣服,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夜,可退斑洗净。

又如,面对一堆有油污的碗、碟、瓶子时,与洗洁精相比,淘米水是更好的选择。

淘米水经加热后,其淀粉质变性,而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所以油污一旦遇到淘米水,就会被淘米水中的淀粉吸附,从而脱离碗碟。

③淘米水是不花钱的化妆品。

淘米水里含有淀粉质、维生素、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对皮肤起到保湿、抗老化、美白的作用。

经常用淘米水洗手、洗脸,皮肤会变得光滑白皙。

淘米水还具有护发、亮发的功效。

据说,傣族姑娘的一头秀发就是淘米水的佳作。

傣族姑娘常用糯米的淘米水来护发。

不过,她们用的淘米水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使用。

因为淘米水经过沉淀发酵以后,含有非常丰富的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头发的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颗粒。

所以经常用淘米水洗头,可以营养头发,使头发变得乌黑亮丽。

如果你想保持美好的形象,又不使身体受到任何伤害,还想节省费用,那么淘米水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化妆品。

④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

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皮肤搔痒,等等。

⑤此外,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上等饲料;淘米水中含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

⑥淘米水有如此多的妙用,你还会白白倒掉它吗?

(选文有改动)

15.请将选文所介绍的淘米水的妙用依次填入下面的方框内。

(3分)

作饲料、肥料

16.傣族姑娘用来护发的淘米水,为什么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使用?

(3分)

答:

17.选文第④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去掉吗?

请说出理由。

(3分)

答:

18.选文第⑥段在全文的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二、侏儒眼镜猴毕役

①1921年,当最后一只侏儒眼镜猴被制成标本收藏在博物馆,人们就再也没有看到过这种动物。

因此,科学家认为侏儒眼镜猴可能已经灭绝了。

2008年,这种像老鼠一样大小的灵长类动物被科学家意外地发现,原来它们一直隐藏在印度尼西亚茂密山林中。

②此前,两位印尼科学家于2000年在瑞林都国家公园意外地发现一只侏儒眼镜猴,可惜它误中陷阱,重伤丧命,但至少证明侏儒眼镜猴这一物种尚未灭绝。

于是,美国研究人员随同一支印尼当地的科研小组前往该处海拔2100多米的山顶上探察。

终于发现了4只侏儒眼镜猴,并且成功捕获了2只雄性和1只雌性个体。

他们将无线电项圈套在这些侏儒眼镜猴的身上再将它们放生,这样就可以随时掌握它们的行踪了。

③眼镜猴体形很小,体长一般在9~18厘米之间;体重很轻,50~150克之间,像小老鼠一样,甚至可让它在钢笔上爬来爬去。

它有一对异于平常、大得出奇、直视前方的大眼睛,直径都在1厘米以上。

眼镜猴不仅以眼睛大而出名,它们的两只膜状的耳朵非常灵敏,只要周围稍稍有一点动静,就能够觉察出来。

④侏儒眼镜猴是眼镜猴中的一种。

侏儒眼镜猴也叫小眼镜猴,是世界上最小也是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

它的体长约为11厘米,体重50克左右,体型只有菲律宾眼镜猴的一半大。

除了微小的体型外,它那直径达1.6厘米的大眼睛和浓密的皮毛也特别引人注目,这种皮毛可以让它们在潮湿阴冷的密林中保持正常的体温。

⑤利用无线电项圈,研究人员了解了侏儒眼镜猴的一些习性。

例如,虽然侏儒眼镜猴的体型比其他眼镜猴更小,但它们的腿却都几乎一样长。

因此,侏儒眼镜猴更善于利用其超长的腿在森林里上下跳跃。

从一个树梢跳到另一个树梢。

在睡眠方面,这种夜行动物喜欢藏在掏空的树干里休息,比其他眼镜猴更为安静。

⑥侏儒眼镜猴的发现是个令人鼓舞的喜讯,但也有一些环保人士为此担忧,他们担心盗猎者按照新闻线索去捕捉本来就罕见的侏儒眼镜猴。

类似的盗猎案件在世界各地都曾有所发生。

印尼的研究人员则认为,通过科学研究获得这个物种的更多信息,印尼政府会更好地对它们采取保护措施。

11.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分)

 

12.第①自然段中的下面句子体现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请简要分析。

(3分)

1921年,当最后一只侏儒眼镜猴被制成标本收藏在博物馆,人们就再也没有看到过这种动物。

因此,科学家认为侏儒眼镜猴可能已经灭绝了。

 

三、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王彬

①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其他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大家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

虽然仔细观察,唐代三百年间的女性形象也有一个由清秀到丰肥、穿着由拘谨到开放的渐变过程,但是,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最具感染力和令人过目难忘的,还是那些盛唐时期姿态万千、装束大胆、乐观向上的胖美人形象。

 ②几千年来,中国有着“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念。

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工匠们仿照“生人”的模样精心塑造了唐朝的女性形象。

综观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虽然工艺有别,年龄有少女、少妇之差,但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

即使被今人誉之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除了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之外,其基本特征仍然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③显然,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都清晰地反映出,唐人的确崇尚“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这与汉代和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含蓄内向的审美观不同,并形成了唐代的“另类”审美眼光。

然而,这种“另类”和有悖于传统的丰肥之美的魅力,不仅丝毫不逊色于传统的苗条和骨感,而且更具生命力和向上的朝气。

其实,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唐人的“另类”审美正是那个如日中天时代的必然特点。

  ④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

其次,唐代开放兼容并包。

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

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

第三,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独孤如愿,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因此,唐朝几代国君均宠爱丰肥的女性也就不难理解了。

⑤透过唐人独特的审美眼光,不难看到当时崇尚的“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绝不单纯是女性体态上的肥、瘦,穿着上的遮、露。

可以说,这种审美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

唐人喜爱牡丹,而牡丹的花型正是高贵丰满。

唐人塑造的骏马形象每件都是骠满臀圆。

而唐代影响最大的颜体书法更是肥硕、庄严而浑厚。

韩愈有诗道:

“书贵瘦硬吾不取”,也体现了唐人价值取向由瘦硬向“肥硕”的转变。

  ⑥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大一些,就会发现,唐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马路是最宽阔的,宫殿是最高峻宏伟的,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向往的中心。

这一切体现了一个民族进入高度成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使唐人崇尚并醉心于一种气魄、力量和开张的美,而这种美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热烈放姿、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四、今天你“低碳”了吗

①盘点2009年的关键词,“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

“低碳经济”、“碳交易”、“碳汇”等概念正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

②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

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

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用、住、行等各个消费领域。

③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一个人节约一度电、一杯水,意义可能并不显见,但是,人人都自觉践行,汇聚起来,其效益就不可低估。

以塑料袋的使用为例,自限塑令执行一年多以来。

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左右,相当于节约石油240万一300万吨,减排了二氧化碳120万一l50万吨。

再以去年夏季提倡的调高空调温度为例,据测算,当空调从24℃提高到26℃。

仅北京就可以节约4亿度以上的耗电量,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

单纯的数字只能说明集腋成裘的效益,广泛的宣传发动则会激发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

回顾2009年“为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我国民众表现出空前的关注与支持。

在2009年3月28日晚20:

30_-21:

30。

诸多夜景工程绚烂的灯光瞬间熄灭,突然的漆黑与静谧却更让人感到美丽与震撼,也展示出广大民众对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无声的支持。

也许这一活动所节约的能源无法精确统计,但由此而产生的宣传示范效应却远远大于单纯的数字所体现出来的意义。

④低碳生活是一种观念引领,也是一种自觉行动。

不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媒体参与,都应当努力营造“低碳”环境的舆论氛围,向每一个市民普及低碳生活的科技知识,倡导公民养成低碳生活方式。

比如,妓励“公交优先”,推广示范节能和斯能源汽车;少开私家车,完善试点城区自行车租借服务体系;编制“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

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低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

中国人自古就有勤奋节俭的优良品质,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对地球家园的关心与爱护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的关心与爱护,这正是低碳生活的价值所在。

⑤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环保理念。

当下不妨先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做起——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

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

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l000克的碳排放量:

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采汽车减少l700克的碳排放量:

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体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低碳生活不仅能够精确计算出人们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且能够以自己的生活细节的改变来证明:

气候变化不只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摘自《科学与文化》2010年第3期)

13.本文是事理说明文,其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分)

14.第③段中连举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5.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说明其作用。

(4分)

说明方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方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链接】

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20日向媒体通报,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16.

(1)结合原文,用简洁的语言阐释链接材料中政府提倡的“低碳减排”的含义。

(2分)

(2)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

(3分)

五、食虫的瓶子草

你知道吗?

有一种植物得天独厚,它不仅样貌美丽,而且还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瓶子草。

瓶子草属于瓶子草科、瓶子草属植物,它长得可好看了。

瞧:

它无茎,叶常绿,呈莲座状,叶中具有倒向毛,花葶直立,花单生,呈紫或绿紫色。

漂亮的瓶子草小姐喜欢在温暖、湿度较大和半阴、避风的环境中生长。

你千万不要被它美丽的外表所蒙惑了,它以虫子为食,是个貌似温柔的“杀手”呢。

嘿,有趣吧,咱们这就来看看它是如何捕食的。

瓶子草的内壁非常光滑,并生有蜜腺,能分泌出香甜的含有果糖的蜜汁。

你可千万别认为这些汁液是琼浆玉液,它并不是美食,而是危险的毒酒!

为什么含有果糖的汁液会很危险呢?

原来这些蜜汁是专门用来引诱昆虫的。

除了果糖之外,还含有名为Conline的有毒物质,昆虫食用了这种毒液,便会神志不清,或是麻痹、死亡。

她的瓶壁上还生有一排排尖刺般的倒毛,可以帮助捕捉昆虫。

瓶子的底部盛有液体,这是瓶子草捕捉昆虫的“水牢”,用以达到进一步“杀害”昆虫的目的。

当昆虫受到香甜味的引诱前来吃蜜时,便爬到了滑溜的瓶口边缘,它要想钻进瓶里吃到更多的蜜,就会滑落到瓶底,掉进液体之中。

如果掉进瓶底的昆虫企图爬出来,内壁四周的倒毛就会像卫士手中的长矛那样挡住它的去路,使其无法逃生;如果昆虫试图飞出去,它的翅膀会碰到倒毛或内壁,而又重新掉进液体之中。

就这样,昆虫被活活地淹死在“水牢”里。

瓶子草为什么要吃虫子呢?

是为了维持生存。

那么,小朋友就有疑问了,植物不都是可以自己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或者进行光合作用而汲取营养来维持生命吗?

为什么漂亮的瓶子草却如此残忍呢?

其实,瓶子草是迫不得已的。

它生活的环境潮湿多雨,土壤中的养分随雨水侵蚀而流失,为了在贫瘠的环境中获取足够的养分,这类植物只有借助捕食昆虫来生存。

凡是被瓶子草的蜜汁所引诱了的昆虫一般都“难逃虎口”,那么,这些昆虫最后都到哪里去了呢?

昆虫被“水牢”淹死后,瓶子草就会分泌酵素消化酶来进行消化分解。

有的瓶子草科类植物不能分泌酵素分解小虫,它们就利用共生微生物来协助品尝此份佳肴。

分解的最终产物,尤其是氮的化合物及盐类会由薄壁细胞吸收,整个消化过程类似动物的消化过程。

人们对瓶子草瓶底液体的来源十分感兴趣,过去一般都认为是积存的雨水。

可是,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液体不是雨水,而是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因为即使在干旱之年,瓶底里也照样有液汁。

有趣的是,在液体中还生存有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帮助瓶子草分解捕捉到的猎物。

瓶子草的捕虫“武器”虽然巧妙有效,但也有公然上门的挑衅者。

比如有一种蜘蛛,常常在瓶口上织网,劫获瓶子草用蜜汁引诱来的昆虫,自己却不会掉进瓶里;更有甚者,有一种蛾子的幼虫,居然毫无顾忌地进入瓶中吸食,消化酶丝毫不能伤害它;还有一种蚊子,能够垂直降落和起飞,它将卵产在瓶子草的瓶底液体里,卵在液体中孵化成幼虫,幼虫又安然无恙地长成成虫,然后再展翅飞出去,而消化酶对它也毫无损害,这其中的奥秘还有待于科学家去探索。

(选自《科学启蒙》2008年第6期)

18.一看题目就让人不解,本是植物类的“瓶子草”却以“食虫”卫生,你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吗?

貌似温柔的瓶子草,有哪些捕捉昆虫的“武器”呢?

(4分)

 

19.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层次清晰,主要解说了瓶子草的外形特征、、捕食原因及等。

(2分)

20.指出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文意说说这种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2分)

21.本文是文艺性说明文,它的语言生动形象,读来妙趣横生。

请从文中找一例并对此特点加以阐述。

(2分)

六、饮食不宜过烫

口腔食道都怕烫,热饮热食有损伤。

上皮增生会恶变,吃饭喝汤不要忙。

温度对人具有诸多微妙作用。

生命在进化中都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进化程度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越严格。

人体体温在37。

C左右时,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比低温差。

热对肿瘤细胞也产生微妙的生物学作用,许多试验证明,肿瘤细胞的致死温度临界点为42.5。

C~43。

C,在此温度范围内,延长加温时间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由此产生了温热疗法治疗肿瘤。

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就是说有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

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居民喜喝“功夫茶”,且要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人们习惯于趁热喝大碗粥。

①这些地区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

当然,肿瘤的发生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太行山区成为食管癌高发区除热食外,还与饮食特点如粗、快、硬等有关。

研究发现,人体在37。

C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

C~37.2。

C,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

C~40。

C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

C~60。

C。

当感到很热时,温度多在70。

C左右。

②经常热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是在接触75。

C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最终产生不良后果。

另外,由于黏膜在热刺激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纯,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

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

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有人提示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

研究人员发现,食管癌往往合并有食管炎,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10年。

热饮热食不但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而且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

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偏短,刺激唾液分泌减少,以及唾液与食物混合过程不充分,这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

另外,温热刺激能掩盖味觉的充分体验,往往难以细细品味各种食物的美味。

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看,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

应努力纠正,尤其是那些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的人,更应早日改弦易辙。

清淡温凉吃美味,食不过烫保平安。

21、文章用四句诗开头,有什么作用?

(2分)

22、细读全文,说一说“热饮热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这些结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出的?

(5分)

23、划线处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请任选一处说明它的作用。

(4分)

24、文章句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中“可能”能不能删去?

为什么?

(2分)

七、大自然的“神功”——自净

大气、土壤和水受到污染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使自己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功”——自净。

水的自净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印度的恒河被佛教徒视为圣河,他们认为河水能消灾除难,强身健体。

因此,每一位教徒都爱到河中沐浴,甚至有人在此投水“升天”。

河水中常常漂起尸体,尸体火化后骨灰也被倒入河中。

即便如此,虔诚的教徒仍然一边沐浴,一边开怀畅饮。

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生病。

另一种现象也令人费解:

世界各国往来的船只储存的恒河水,行经万里后仍能新鲜不腐。

科学家发现,恒河的水质良好,其中的细菌并没有对人构成危险。

原来,恒河河床里含有一种放射性的矿化物——铋,它能有效地杀灭河水中99%的细菌。

我国的长江也有这样特殊的自净能力。

在支流较多的中下游地区,有色金属分布较集中。

有史以来,长江的不少支流发生过金属污染事件,但长江干流及一些湖泊从未发生过此类事件。

这是因为长江在流经三峡时带入了大量的碳酸盐,江水呈弱碱性,而它较多支流的水呈弱酸性。

它们相通后,经中和反应,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沉淀在入江口的三角洲,保证了长江水不受或少受污染。

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清理场”。

石油是海洋最主要的污染源。

海上油田的开采以及运输油轮的泄漏,都可以造成大面积的海洋污染。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科威特有几十万吨原油流入海洋,所到之处生物遭受灭顶之灾。

但是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受害的海域生态大都恢复了正常。

陆地的自净能力也令人惊叹。

海湾战争中,泄漏的石油在科威特的沙漠里形成了一个50平方千米的“油湖”,清除它们十分困难,且耗资巨大。

就在人们对此束手无策的时候,大自然显示其“自净”的本领:

流动的沙粒覆盖了油层,沙层中长出了绿色的小草,沙漠中异常的高温也促使了原油的分解和挥发。

但是,人类不要以为大自然具有自净能力就可以对它们为所欲为。

要知道,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和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人类还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选自:

中国公众科技网)

12.本文从哪几方面说明了大自然具有自净的“神功”?

13.从选文看,印度恒河水与中国的长江水的自净能力各有什么特点?

请分别概括。

14.文中加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你具体分析。

15.本文结尾说:

“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和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人类还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请结合太湖的蓝藻事件、滇池富氧污染等事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八、你的体重,它们决定

①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

节食、锻炼、遗传基因。

道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就会越胖。

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第四个因素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尽管它们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你的肠内细菌。

②它们的学名是:

肠道微生物群落。

这群微小细菌以上千亿兆的数量居住在人类的肠道中,它们很大部分的成员是厌氧菌———可以在缺氧的情况下存活。

③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换言之,它们能够调节人的体重。

研究人员发现:

这些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平衡与否,是决定人体肥胖或苗条的关键。

因此,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④通过对老鼠的研究表明,体型肥大者和体型消瘦者的肠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

肥胖老鼠体内的厚壁茵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

在体重正常的老鼠体内,情况则正好相反。

人体内的茵群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其中90%都属于两大类菌群———厚壁类群和拟杆菌。

厚壁菌类群能够导致肥胖,而拟杆菌能够分解人体本身无法消化的多糖如纤维素等,它们在向人体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为自己和肠道中的其他细菌获得食物。

⑤人类的日常食谱是如何影响肠道菌类的数量和种类的?

研究人员用不同种类的食谱喂养老鼠,其中一种是典型的西方食谱,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

“享用”西式大餐后的小老鼠们往往体重增加:

其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

而另一组喂食低脂低糖的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拟杆菌较多,这些小老鼠大多体重下降。

⑥目前还不能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之间谁为因谁为果,但是上述研究的发现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你的体质是否容易肥胖。

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内细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更好地消化新食物从而改变体重。

以小老鼠为例,把长期食用低脂的小老鼠食谱变成高脂的西式饮食,那么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这些小老鼠肠道内的厚壁菌数量会大幅增加。

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厚壁菌对肠道吸收的影响往往被科研人员所忽视。

⑦这个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最终对茵类进行标示,从而撰写出影响身体肥瘦类型的肠道菌类食谱。

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所摄取的卡路里进行检测或控制。

(作者:

林恩,摘自《青年丈摘》2010年第8期,有改动)

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A.身体肥瘦类型B.遗传基因

C.肠道微生物群落D.日常食谱

10.对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分类别B.分类别作比较

C.列数字下定义D.作比较打比方

1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