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626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业:

自动化

级:

⑴班

目: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指导教师:

职称:

设计的目的、要求及任务

2

1.1设计目的

2

1.2设计要求

2

1.3设计任务

2

1.3.1列管式换热器的简介

2

1.3.2设计的工艺流程

3

1.3.3有关数据和已知条件

4

二、

5

控制方案的选择

2.1主回路设计

5

2.2副回路选择

6

2.3主、副调节器规律选择

6

2.4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确定

6

2.5工艺流程图

7

三、

7

调节阀的选择

3.1阀的类型选择

7

3.2确定起开与气关

8

四、

8

仪表类型的选择

4.1流量变送器的选择

8

4.2温度变送器

9

4.3安全栅的选择

10

五、

11

总结

参考文献12

一、设计的目的、要求及任务

1.1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学生第一次进行的综合性专业训练,是自动化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设计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

运用所学的控制理论、仪表、控制工程等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设计计算、制图、视图、编写技术文件,查阅参考文献与资料、仪表类型选择的能力。

1.2设计要求

在设计内容选择上要结合具体的生产实际,题目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自控设备设计要求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如DCSPLGFCS等)。

本设计应当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下面内容:

(1)设计说明书:

包括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依据,自动化水平和控制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仪表选型,以及采用新技术新产品的依据,安全技术措施,重要的复杂调节系统的说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等等;

(2)填写表格:

如自控设备汇总表、调节阀计算数据表、综合材料表等。

设计要求方案合理、计算数据准确、图面图形和标注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说明书编写符合指导书规定要求。

1.3设计任务

1.3.1列管式换热器的简介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据主导作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等组成。

一种流体在关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

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其主要优点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因此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

为提高壳程流体流速,往往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目与管束相互垂直的折流挡板。

折流挡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流速,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流程度大为增加。

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

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

所需材质,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制作。

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

132设计的工艺流程

将原油储罐的原油用泵打入列管式换热器,经列管式换热器将其加热到T=150C土2C,进入后的原油进入下一工段加工。

载热体为250C的饱和蒸汽。

图1列管式换热器工艺流程图

133有关数据和已知条件

1换热器出口温度的调节通道动态特性,可以近似看成一阶惯性环节的

对象。

设其放大倍数Kp=O.6Tp=1.2分。

2饱和蒸汽:

Qa=360mVh,Q=280riVh,P二40kgf/cnr,T二250Co

3原油:

QaF50mVh,Q=39m/h,P=7kgf/cm:

T=10C,p二0・9g/cnr。

4加热后的原油温度T=150C±2C0

5工艺上要求在仪表盘上记录原油流量、加热原油温度、饱和蒸汽流量。

6工艺上要求就地指示原油泵后压力、温度、加热原油出口温度。

7要求控制换热器原油出口温度。

8设计尺寸:

如下图所示

3米

3

■琲

If

在设计过程中除了上述的已知数据和要求,其它问题可以自己设定

二、控制方案的选择

2.1主回路设计

换热器温度串级控制系统是以原料油出口温度为主要被控参数的控制系统。

温度调节器对被控参数精确控制与温度调节器对来自外界干扰的及时控制相结合,先根据被控的变化,改变蒸汽量,快速消除来自外界的干扰、对炉膛温度的影响;然后再根据原油出口温度与设定值的偏差,改变炉膛温度调节器的设定值,进一步调节蒸汽量,使原料油出口温度恒定,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

大部分的温度检测采用温度变送器,如果单纯采用温度控制得系统的控制质量将不会得到改善。

因此换热器的控制系统中,采用温度-压力的串级控制系统。

其中,温度为主回路,压力为副回路。

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2所示:

图2列管式换热器的温度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上图为列管式换热器的温度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由于系统中工艺要求是控制原油加热出口温度,温度控制器为主控制器。

压力控制器为副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的输出是压力控制器的给定。

串级控制系统比单回路系统响应速度更快,有更强的控制作用和更好的鲁棒特性,能明显的改善控制品质。

2.2副回路选择

副回路的选择也就是确定副回路的被控参数。

蒸汽由于其成分和流量变化,对控制过程产生极大干扰。

所以,我们选择蒸汽量为串级控制系统的辅助被控参数。

串级系统中,通过调整副参数蒸汽量能够有效地影响主参数原料油出口温度,提高了主参数的控制效果。

2.3主、副调节器规律选择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调节器所起的作用不同。

主调节器起定值控制作用,副调节器起随动控制作用,这是选择调节器规律的基本出发点。

在换热器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中,我们选择原料油出口温度为主要被控参数,原料油温度影响产品生产质量,工艺要求严格,又因为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有较大容量滞后,所以,选择PID调节作为住调节器的调节规律。

控制副参数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主参数的控制质量,对副参数的要求一般不严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允许有残差,所以我们的负调节器调节规律选择P

控制。

2.4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确定

由生产工艺安全考虑,燃料调节阀应选气开方式,这样保证系统出现故障时调节阀处于全关状态,防止燃料进入加热炉,确保设备安全,调节阀的Kv>Oo

主调节器作用方式确定:

蒸汽流量升高,物料出口温度也升高,主被控过程Koi

>Oo为保证主回路为负反馈,各环节放大系数成绩必须为正,所以负调节器的放大系数Kl>0,主调节器作用方式为反作用。

又为保证副回路是负反馈,各环节放大系数乘积必须为正,所以负调节器大于0,负调节器作用方式为反作用方

2・5工艺流程图

 

三、调节阀的选择

3.1阀的类型选择

调节阀是过程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性好坏对控制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出于其结构较简单又较粗糙,所以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

实践证明,在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中,若调节阀特性选用不当,阀门动作不灵活,口径大小不合适,都会严重影响控制质量。

通过调节阀的选择原则,及本系统的要求,选择ZZWP温度自力式[电子型]调节阀。

自力式电控温度调节阀(适用于较大口径及导热油控制),该阀最大的

特点只需普通220V电源,禾I」用被调介质自身能量,直接对蒸汽、热气、热油与气体等介质的温度实行自动调节和控制,亦可使用在防止对过热或热交换场合,

该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选用调温范围广、响应时间快、密封性能可靠,并可在运行中随意进行调节,因而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轻纺等部门。

自力式电控温度调节阀公称通径由20至200mm公称压力有1.0、1.6、4.0、

6.4MPa,使用温度范围由-20C~350C,接受信号为(TlOmA.D(或4~20mA・D(来改变被调介质流量,使被控工艺参数保持在给定值,其中单座调节型适用于压差较小,介质粘度较大或稍有颗粒杂质场合。

套筒调节型适用于压差较大场合。

一•自力式电控温度调节阀技术参数:

1•公称通径(阀座直径mm)10、12、15、25、80、100、125、150等。

2•公称压力(Mpa):

1.0、1.4、4.0、6.4

3.固有流量特性:

直线、等百分比

4•信号范围:

0-10V或4-20mA

5•作用方式:

气开、气关

3・2确定气开与气关

由前面可以知道,从生产工艺安全出发,原油调节阀选用气开式,即一旦出现故障或气源断气,调节阀应完全关闭,切断燃料油进入加热炉,确保设备安全为了保证。

调节阀按其工作能源形式可分为气动、电动和液动三类。

气动调节阀用压缩空气作为工作能源,主要特点是能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工作,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炼油等生产过程中;电动调节阀用电源工作,其特点是能源取用方便,信号传递迅速,但难以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工作;液动调节阀用液压推动,推力很大,一般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

故本设计采用了气动调节阀,且为气开形式。

四、仪表类型的选择

4.

1流量变送器的选择

主要用于对管道中气体或液体流量进行连续或间歇测量的高精度计量仪表。

它具

有精度高、可靠性好、重量轻、寿命长、运行噪声低、安装使用方便等特点腰轮

流量计可现场指示累积流量、瞬时流量,单次量等,亦可输出脉冲信号、4-20mA

或1-5V模拟信号、485通讯、4-20mA+HARTM0DBl协议等。

罗茨流量计的主要技术指标:

环境温度:

-30C-+60C介质温度:

-20C-+250C

相对湿度:

5%-95%大气压力:

70Pa-106kPa

公称通径:

DN25-DN600如有特殊要求,可提供更大口径的流量计。

流量范围:

l-10000m3/h

公称压力:

0-4Mpa,如有特殊要求,可提供更大压力的流量计。

重复性:

优于0.3%

准确度:

土1.0%或土1.5%

防爆等级:

ExiallBT4

防护等级:

IP65

4.2温度变送器

根据本系统技术要求控制温度在150±2C,因此选用PtlOO、热电偶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PtlOO、热电偶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测温探头采PtlO钳电阻J、K、E、热电偶,精度高,稳定性好、集传感变送于一体,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精度高、功耗低电流输出型适合长距离传送,抗电磁干扰电路设计,保证变送器在受到各种干扰下能够安全可靠的工作,适于现代电磁污染严重的环境使用,整体密封性能良好,温度量程和外形尺寸可以按户要求订货,灵活方便、产品结构设计合理,过程连接接口灵活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安装位置任意、壳体保护材料多样化,适应多种介质测量。

PtlOO、热电偶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要技术指标:

温度测量范围:

0-300C

输出信号:

4〜20mA0~5V

负载电阻:

w500Q

供电电源:

24VDC

功耗:

w1W

基本误差:

0.2%〜0・5%FS

4.3安全栅的选择

安全栅是安装在安全场所,接收来自危险区的信号,输出安全信号到安全区或危险区。

常见的安全栅类型为齐纳式和隔离式。

特点:

1•全智能、数字化、可编程;

2•环境温度、零点、满幅自动补偿;

3•极高的稳定性,确保准确度多年不变;

4.电源、输入、输出、双回路间高隔离度;

5•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31000相关抗电磁干扰标准。

HR-WP6012-DI-EX;系列开关量输入/输出检测端隔离式安全栅

功能:

将来自危险区的有源或无源开关量信号,通过隔离安全栅传输到安全场合,输出方式有继电器或集电极输出方式,同时可进行正、反作用选择。

五、总结

这次课程设计对我们的能力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老师没有像以前那样,而是完全放开了手,具体怎么做你自己摸索去,只有你碰到困难时去问老师时,他才会给你具体的解答。

刚拿到题冃时大家都陷入了迷茫中,每个人设计的题目都不同,而且设计对象也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这就要求我们花更多的精力去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知识,对我们提出了更强的独立性要求。

最终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慢慢的把它做了下来,通过这个复杂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我对控制系统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对比值控制系统的认识了解的更多了。

在本次的课程设计中,最终通过广泛的查阅资料,相对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这也给我一个教训,做事不要死守一点,学会变通,另外,该控制方案在实际的生产中的实际效果有待考验。

另外,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在实际生产的工程实践中,如何设计控制系统这一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重新温习《过程装备控制仪表与应用》这门课,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有了新的认识,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通过MATLAB—工具,学会了参数整定的相关方法,借助这种先进工具软件辅助自己的工作学习,这对我们将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毅,张早校•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付敬奇•执行器及其应用•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冯立川•模糊_串级控制在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北京化工大

学,2007

[4]李铁苍•热力过程自动化•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5]张井岗•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杨庆柏•热工控制仪表•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7]孙优贤,褚健•工业过程控制技术(方法篇)•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8]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