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632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文档格式.docx

同时,余姚可充分利用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产业、资本、科技、人才优势,打造面向长三角的产业体系,带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

“余慈地区真正成为宁波经济副中心,可以为余姚城市经济的发展打造更高平台。

  在过去的5年里,在统筹余慈发展的目标下,两地加快基础项目建设,梁周线大修去年完工,兰曹大道、继光大道相继开工,余慈城际快速通道慈溪西三环至余姚东外环段和61省道至北滨江路延伸段都已经列入规划。

此外,梁周线拓宽、新太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也已列入计划。

备受关注的余慈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工程破土动工。

水利工程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余姚段已全线竣工。

种种迹象表明,各项统筹工作不断推进,让两地的发展基石不断巩固。

  同样,按照“就高不就低、同城同待遇”的原则,一些重要民生政策已经统一或者正在逐步趋同,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对接,失业补贴的统一、养老政策的并轨以及城市公交的同价。

这些看得见的惠民政策,也给两地居民带来真正的便利。

  陈伟俊说,国内外各层级统筹区域发展实践表明,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保障。

余慈区域需要借鉴长三角等区域协调推进机制的成功经验,在两地现有的协调机制基础上,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多层次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保障统筹余慈区域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今年是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的第五年,也是统筹发展工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的重要一年。

对此,陈伟俊表示,余姚市将紧紧抓住统筹余慈战略深入实施和杭州湾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政策对接融合和重点区块开发建设。

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体化的设施环境;

加快两地政策对接,构建一体化的政策环境。

在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领域,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强两市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加快实现余慈地区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一体化;

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构建一体化的经济环境。

搭建余慈两地共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平台,不断推进事关余慈地区长远发展的余慈新城、高铁新城和余慈核心区的开发建设。

合力共建宁波北部副中心城区

  ——慈溪市委书记洪嘉祥谈统筹余慈

  本报记者朱宇慈溪记者站赵科

  “统筹余慈发展,规划既定,基础具备,我们将顺新型城市化之势,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全力推进统筹发展,力争从原来基础设施项目跨区域共建对接,转向重点片区的整体开发建设。

”对于建设中的宁波北部副中心城区,慈溪市委书记洪嘉祥充满了信心。

  统筹余慈发展已进入第5年,时至今日,关于统筹发展的共识早已深入人心,一些重点领域的突破,更是让两地人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统筹发展的成果。

洪嘉祥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慈溪西三环线,快修到了与329国道的交叉口,却因为“最后一公里”属于余姚地界,拆迁受阻;

另一个是余姚沟通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梁周线,向北到了慈溪境内,也成了“断头路”。

  这种以邻为壑的封闭式发展观,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领域尤为突出,而破解之道,就在于跨行政区域的统筹发展。

后来,在统筹余慈的全新思维下,两市通过建立健全协商协作机制,联动合力抓落实,打通了一批“断头路”。

如今,慈溪西三环线与329国道间早已畅通无阻,梁周线北延工程也基本具备了通车条件。

  “统筹余慈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宁波‘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嘉祥说,余慈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后,余慈地区其实是宁波面向长三角的北大门,也是宁波参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第一站,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从慈溪自身的发展来看,统筹余慈也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

“统筹余慈发展的思路,与慈溪自身的发展战略完全一致。

”洪嘉祥说,近年来,慈溪正在全面构建“一个中心、四个片区”的城市发展布局,统筹余慈,无疑是探索区域间联合发展、推进区域间深度整合、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和抓手,也是慈溪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

  过去几年,慈溪积极贯彻宁波市委、市政府统筹余慈地区发展、建设宁波都市区北部副中心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凝聚统筹共识,强化统筹合力,深入推进各项统筹发展工作,重点抓了五方面工作,即抓解放思想,深化同城化共识;

抓规划设计,引导同步调发展;

抓项目推进,促进同区域建设;

抓民生政策,创建同待遇体系;

抓机制健全,强化同目标动力,为今年乃至“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今年是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五年,统筹发展进入了重要阶段,我们将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余慈地区发展工作的总体部署,从更高水平上推动统筹余慈实现新突破。

”洪嘉祥说,下一步,统筹余慈发展要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首要是要抓住新型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重大机遇,实现工作重点由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向加快推进片区建城的转变。

  顺应这一要求,必须进一步创新姚周片区统筹合作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打破区域行政管理体制制约,进一步强化开发主体,进一步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加大统筹,形成合力,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区域开发建设。

同时,要按照余慈中心城核心区、姚周片区规划要求,开展前期研究,科学有序,扎实有效推进重点区块开发建设。

  “统筹发展,为两地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和福祉。

”洪嘉祥认为,这是统筹余慈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一方面,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引导社会各界提高对统筹余慈发展的认识,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对统筹余慈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起来,聚民心、汇民智,真正做到群众事业群众共建。

另一方面,要抓紧安排建设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切实解决两地群众关心的社保、交通、住房等问题,通过民生项目的持续推进,进一步体现统筹余慈发展的实效,让更多的群众共享统筹余慈发展的成果。

  谋变

  信心倍增,招商引资变招商选资

  余姚市委常委、朗霞街道党委书记张国锋:

  “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战略实施5年来,余姚工业园区、朗霞街道的发展可以用三个‘最’来描述。

”余姚市委常委、余姚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朗霞街道党委书记张国锋说,那就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

  近年来,根据统筹余慈地区发展系列规划要求,朗霞街道按照“东居西工”的总体布局,着力推进“商业居住”和“新型工业”两大板块发展,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

朗霞街道与慈溪周巷镇合作,已经打通了纬一路,园区企业到梁周线不用再绕远路;

周太公路扩宽改造工程、余姚大道工程建设都在加快推进;

长泠江、辉桥江河道整治绿化工作也在加快。

  “断头路打通了,园区道路宽敞了,河道越来越清洁,绿化越来越美了。

”张国锋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使我们招商引资的信心也更足了。

”园区目前年固定资产投资已达10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壹品纸业、五马电器等两个注册资金均为1000万美元的项目落地。

  “现在我们已经从招商引资变成了招商选资,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达80.2亿元,与统筹余慈发展之前的2005年上半年相比,多项主要指标基本都实现了翻番。

”张国锋说。

  低塘街道党委书记郑利刚:

  新城功能布局,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是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也为低塘街道带来了改善基础设施的大好机遇。

低塘街道党委书记郑利刚举例说,慈溪西三环路低塘段约600米道路的征迁工作困难重重,建设停滞了好几年。

正是统筹余慈发展让百姓看到了希望,转变了观念,终于在2008年打通断头路。

  低塘街道处于宁波北部副中心城区核心区域,肩负着生态绿心和交通枢纽等重要功能。

郑利刚介绍说,“工业经济是我们的主导产业,根据统筹规划要求,近年来街道积极推进由工业主导向工贸并重转变。

”一方面,促使现有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

另一方面,稳步推进服务业发展,多个商住及房产项目相继完工或启动建设,浙江超凡节能环保创意园即将动工,城市综合体项目也在洽谈之中。

  与此同时,建设和谐宜居核心区域成为低塘街道的重要发展目标。

重点抓好山塘采矿权压缩、废弃山塘复耕、关闭矿山生态改造和山体覆绿等工作。

关闭10多家污染较大的印染、酸洗企业,开展河道疏浚治理等环境改善提升工作受到了群众欢迎和支持。

  凤山街道党委书记周成伟:

  乘统筹余慈东风,打造商贸新高地

  上月初奠基的杭甬客专余慈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就位于凤山街道五星村。

“这是统筹余慈地区发展给凤山街道带来的大好机遇。

”街道党委书记周成伟说,我们将围绕高铁场站做足文章,发挥既有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周边产业做好配套服务。

目前,凤山街道正在全力推进征迁,为枢纽中心明年年底投用打好基础,抢占时机。

  通过征迁,淘汰落后产能,集聚和布局新产业体系,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凤山街道加速转型升级,推进城市化进程。

围绕高铁场站的余慈楼宇经济集聚区,覆盖整个五星村的高铁新城,一个新城市发展增长极呼之欲出。

  由香港法第国际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材料总公司共同投资5亿元,占地500亩的“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城”即将在街道城北新区崛起,成为长三角有色金属材料集散中心,将与中国塑料城、中国模具城交相辉映。

浙东装备城、制造业配套中心等专业市场也将陆续登场。

  “余姚、慈溪两地发达的制造业,给凤山街道打造商贸服务金名片提供了平台。

乘着统筹余慈的东风,相信5年后一个新凤山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周成伟对未来满怀期待。

(周骥卢众)

亲历

  “统筹余慈步伐应再快些”

  人物:

中国裘皮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伯安

  从2005年开始筹划到动工建设,从2007年10月开张营业直至今年年底二期将破土动工,位于余姚朗霞街道、与慈溪周巷镇紧邻的中国裘皮城,其发展步伐与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战略实施有着时间上的巧合。

  “统筹余慈发展是件大好事。

”中国裘皮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伯安对此颇为支持。

他说,只要是有点经济头脑的人,都能看到统筹发展的好处,还能找到统筹发展的商机,“把余慈地区建成宁波北部副中心城区,对本地企业和普通百姓都是一个利好。

  中国裘皮城依托当地30多年裘皮加工历史和基础,将分散的家庭式作坊整合到专业市场中,通过开展裘皮服装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批发商。

“这几年几乎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在增长,去年销售额近20亿元。

”洪伯安说,到二期建成开业,裘皮城3年后将力争年销售超60亿元。

  虽然中国裘皮城并非统筹余慈项目,但洪伯安希望中国裘皮城今后能从统筹余慈发展中受益更多。

“统筹余慈步伐还应再快些,加快基础实施建设,加大土地、资金等扶持力度,让城市和产业同步升级,追求国际一流。

  一体化之上,物流大“统筹”

余慈物流中心董事长陈虹

  “统筹余慈是我做物流企业22年来遇到的最大机遇。

”站在慈溪周巷余慈物流中心的在建工地上,中心董事长陈虹不禁这样感慨。

  余慈物流中心是宁波为数不多的通过国家“AAA物流企业”认证的企业之一。

多年来,公司106辆运输车载着慈溪、余姚两地的小家电、化纤产品奔波在国内高速。

“随着余慈两地经济发展,上大桥的必经之路芦庵公路车流量越来越大,往往要花上1个小时才能到庵东出口。

”陈虹说。

  不过,这样的交通状况即将得到改善。

于2008年底开工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连接线(梁周线北延)是统筹后加速建设的一条干线公路。

“这条路年底建成通车后,从周巷上高速只要20分钟,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成本。

”陈虹说,一辆车单趟节约40分钟的行驶时间,企业一年就可节约成本6万余元。

  除了路网完善带来的运行成本降低,陈虹所说的“机遇”,更多地指两地一体化后的物流大“统筹”。

2006年,陈虹在周巷镇规划建设物流中心。

“周巷北临宁波杭州湾新区及姚北工业区,东临慈溪工业区,南邻余姚工业园区和中国塑料城,西邻泗门及朗霞工业区,四个方向的工业重心均在10公里交通圈内。

”陈虹说,统筹余慈后,周巷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在建的余慈物流中心占地100亩,包括1万平方米仓储和拥有68条国内专线的配送模块以及一个2600平方米的信息配载交易大厅。

“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宁波设施最完备的物流中心,整合既有的货源、车源、人才,吸引杭州、宁波等地中介及散户的集中交易,实现仓储、配送、报关、出口等全套物流服务。

  如今,投资近亿元的物流中心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于明年1月1日正式开业。

“明年,我们的物流业产值能做到6个亿。

”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陈虹成竹在胸。

  余姚也“理”慈溪污水

宁波锦惠毛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科长劳其忠

  “自从污水进入余姚的排污管网后,企业没有了污染环境的后顾之忧,处理污水的成本也大幅下降。

”宁波锦惠毛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科长劳其忠说,“运行了两年多来,余姚已经为我们这家慈溪企业处理污水近15万吨。

  锦惠公司位于慈溪周巷镇,但紧邻余姚朗霞街道,当时污水排放量在每天60吨左右,旺季平均日产污水400吨。

这些污水以前只是经初步处理,直接排放到河中,造成污染。

企业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可慈溪污水管网接入点在10多公里外,铺设管线成本巨大。

  而相邻的余姚市,近年来先后投入5亿元,建成了污水集中收集、输送和处理系统,目前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6万吨。

余姚的污水输送管道正好经过慈溪企业,是否能处理邻市的污水呢?

这一想法得到了余姚市有关部门的支持。

  2008年4月,锦惠公司污水排放管道成功接入余姚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投入20多万元,管道长度仅800米,最高日排放量达600吨,锦惠公司的排污难题迎刃而解。

  “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是推进区域统筹实实在在的行动。

”劳其忠说,不仅两地避免了重复建设,企业也得到了便利和实惠。

  “大山”被点“亮”了

横河镇大山村党支部书记戚金潮

  横河镇大山村是慈溪市仅有的三个山区村之一,全村312户共1142人,去年人均收入约15000元。

全国劳动模范、村支部书记戚金潮说,近年来山村的大变化与“电”分不开。

  大山村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完成于2008年上半年。

戚金潮说,无论是村里办企业还是发展旅游业,用电给我们一路开绿灯,“2009年全村用电量近32万千瓦时,这都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后带来的变化。

  2009年7月20日,宁波电网建设“7510”目标的重点项目、全市首座GIS数字变电所——500千伏句章变投运,从此在宁波5座500千伏变电所中“领衔主演”,为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注入强大内力。

慈溪就此结束了作为经济强县却没有超高压电网的历史,步入了数字化电网时代。

  随着以句章变为代表的一大批变电所投运,慈溪用3年时间再造了一个电网,余慈地区网架结构更加坚强,百姓用电得到保障。

  戚金潮说,如今村里既有家电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创办了农业观光休闲企业。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统筹余慈发展推进,大山村越来越受到来自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地游客的欢迎,今年杨梅节期间就来了约3000人。

  在余姚工作和在慈溪看病

余姚工业幼儿园职员马书珍

  今年53岁的马书珍,经常用“体弱多病”这个词来形容自己。

事实上,她也的确是医院的常客,“身体经常不舒服,常常去医院看病”。

  现在是暑假,在余姚工业幼儿园从事后勤工作的马书珍住回了在慈溪崇寿的家。

前段日子,她刚去过慈溪人民医院看病。

“一个暑假下来,怎么也得好几百元的医药费。

不过,到开学了,直接回余姚报销就行了,很方便。

”她说。

  这样的方便,在去年7月以前,马书珍想都不敢想。

因为在余姚工作,社保金都在余姚缴纳,那时,她的医保卡也只能在余姚的医院使用。

但寒暑假和平时节假日在慈溪老家时,马书珍有个头疼脑热的,到慈溪医院看病就得完全自费。

  按照当时的政策,即使经过申请审批,余姚医保部门同意马书珍在慈溪人民医院看病,她自己还必须得先自负30%的医药费。

为了省钱,又怕赶到余姚看病太费事,马书珍经常延误看病,让老伴很是担心。

  去年7月1日,余姚、慈溪两地实施互认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马书珍终于可在慈溪舒坦看病,不需办理任何申请、转院手续,且随时可回余姚报销医药费。

“我知道这是统筹余慈带来的便民政策。

”马书珍笑着说。

  道路通畅乐了杨梅种植户

横河镇童岙村杨梅种植户郑建华

  郑建华是慈溪横河镇童岙村的一位杨梅种植户,种植的杨梅树有百余棵。

慈溪童岙至余姚开发区“断头路”的打通,也打通了他的致富大道。

  “以前,我最头痛的就是杨梅销售。

因为交通不便,我们只能采上几框杨梅推着自行车带到旁边的余姚去卖,一季销售就千余斤。

”郑建华说,可自打2008年断头路打通后,自己只需要将新摘的杨梅放在家门口卖就行了,因为不断有途经车辆来买,还有的干脆自驾前来采摘,杨梅销量一下就增长到1500公斤,收入也随之翻了两番。

去年,他新买了20余万元的轿车,顺路往余姚方向开,很快就能上高速,生活也因此更丰富更有滋味了。

  郑建华所说的“断头路”是一条依山而建的盘山公路。

这条路在一个小山头被一分为二:

因为一头地属余姚,一头地属慈溪,反而在两路连接的近两公里距离内成了没人管的真空地带。

年长日久,沿路村民在这两条道路中“走”出了一条不足1米宽的泥泞小路。

统筹余慈工作启动后,余慈两地应百姓呼声各建了约一公里长的道路,使这条路终于得以贯通。

  坐余慈直达公交车上下班

余姚市民张庆东

  张庆东家住余姚,在慈溪上班,每天的交通工具就是余慈直达公交。

“我刚开始上班的时候,余慈地区每天只有不多几辆中巴车,一路沿线停靠,坐一趟需要40多分钟。

那时,为了上班不迟到我每天都要早早出门,下班时间没到又得立马往车站赶,怕误过最后一班车。

现在想起来真是辛苦。

  2006年12月,余慈直达公交开通了,这件事是当时两地人民最常挂在嘴边的。

张庆东回忆说,当时直达公交车是6分钟一班,快的话路上只要20分钟,价格也没涨。

直达车运营时间也延长了,他不仅早上能多睡半小时,有时晚上加班也不用担心回不去。

“以前坐中巴车路上要停车接客,人没坐满车不开,车子又要绕来绕去,时间还算不准,现在就没有这样的担心了。

  区域功能转型升级的战略抓手

  横河镇委书记邹柏涌:

  “统筹余慈对慈溪余姚百姓而言,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说起统筹余慈,慈溪市横河镇书记邹柏涌深有感触:

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是宁波市委、市政府为实现区域统筹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余慈地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造福余慈两地百姓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抓手。

  “统筹余慈也是横河镇转型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他介绍说,横河镇位于慈溪市南郊,北与慈溪市中心城相接,西与统筹余慈区块相临,南为丘陵及农业地带,是一个既有湖光郁林之美,又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工业强镇。

因为横河镇的区位优势及天然资源秉赋,规划将横河镇划入重点打造的核心区,其优质的生态资源,就是未来核心区的生态绿心。

这里将大面积保持自然形态,重点布置大型文体休闲设施,打造宜居现代化中心城市,形成良好生态环境。

  “届时,研发、设计、教育等高端产业自然会形成集聚,推动横河镇经济由二产主导向三产主导发展,老百姓也将从中受益。

因此,我们迫切希望统筹余慈早日进入到实质性建设阶段,相应项目尽早落户横河镇。

”邹柏涌说。

  自启动统筹余慈工作以来,横河镇已经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效。

邹柏涌介绍说,先是打通了童岙至余姚开发区的一条断头路,方便了百姓出行。

现在余慈大道329国道至余姚东外环线工程涉及横河镇的前期调查工作已经开展。

镇内朝驾山废弃山塘已全面完成治理和复绿。

美人山废弃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年底前可全面竣工。

杭甬客运专线慈溪段全长5.25公里,全部位于横河镇,目前65米红线范围内征地拆迁工作已全面完成。

  周巷镇委书记岑剑国:

  统筹工作在推进中贯彻落实

  余姚工业开发区内的一条路,两端在余姚土地上,中间120多米在慈溪土地上,出于政策处理和地方利益的考虑,这条路一直摆脱不了断头路的“身份”。

2008年,周巷镇打通了余姚工业开发区的这条断头路。

“都是朝着统筹协调发展,不能斤斤计较!

”岑剑国这句话给了我们最实在的回答。

  “从行政区走向经济区的统筹促进了两地间的三个‘合’: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现有公共资源的整合以及生产要素的有机整合。

”岑剑国分析说,经过多年发展,余慈两地区域交叉,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双方联起手来,在各方面协同合作,既减少了成本,又增强了区域的竞争力,发挥了共建设施最大的效益,最终得益的还是两地老百姓。

  在统筹协调发展中,周巷镇做了很多事,岑剑国如数家珍:

“我们进行了‘一规’、‘两路’、‘两江’、‘两电’、‘两网’、‘两平台’、‘两中心’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规划,周巷镇完成了5个重点区块的控制性详规修编,加速推进梁周线北延和329国道拓宽工程,整治周家路江和辉桥江的水环境,加速推进自来水网和污水管网改造,建立了公共就业平台和现代物流平台,扩建了医疗卫生中心和体艺中心……

  在岑建国看来,统筹余慈正处在规划层面向实施层面、基础性项目建设向功能性项目建设、松散型管理向紧密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