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6349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docx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0605

 

沼气液化技术方案

 

 

郑州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2.6.4

第一章沼气处理

1.1沼气特点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02)。

甲烷占60%-70%,二氧化碳占30%-40%,还有少量氢、一氧化碳、硫化氢、氧和氮等气体。

由于含有可燃气体甲烷,故沼气可做燃料。

1.2常用沼气利用方法

沼气利用的方式可以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将沼气制成天然气出售,第二种方案是利用沼气发电产热,第三种是将沼气提纯制天然气后液化。

1

1.1

1.2.1沼气净化用作天然气

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CH4、CO2和H2S。

沼气通过提纯处理之后可以作为天然气。

天然气和沼气的成分对比如下表所示:

表1-1一般厌氧反应器产生的沼气与天然气成分的比较

成分

天然气

沼气

CH4Vol%

85

55~70

CO2Vol%

0.89

30~45

C2H6Vol%

2.85

--

C3H8Vol%

0.37

--

C4H10Vol%

0.14

--

N2Vol%

14.35

--

O2Vol%

<0.5

--

H2Smg/m3

<5

0~15

NH3mg/m3

--

0~450

湿度

露点10℃

饱和

热值MJ/m3

32~35

20~28

从上述沼气成分可以看出,气体处理通常是必须的。

处理包括以下方面:

1、脱水、脱硫工艺

沼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不经过脱水会在设备气体管路中聚集,和硫化氢结合会产生腐蚀性的酸溶液,引起腐蚀。

水汽的去除主要在冷凝器中进行,从反应器出来含有饱和水汽的沼气在经过冷凝器时,其中所含水汽冷却凝结,达到干燥的目的。

沼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因为硫化氢具有毒性、腐蚀性,会腐蚀设备,其浓度应限制在设备生产商规定值以下。

并且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为了符合二氧化硫的排放要求,沼气中硫化氢浓度也应保持足够低的值。

H2S通过箱式脱硫设备去除,采用干法脱硫连续再生工艺,干法脱硫是在脱硫设备内装填一定高度的脱硫剂,沼气自下而上通过脱硫剂,H2S被去除,实现脱硫过程,其中脱硫剂以氧化铁为主要活性催化组分,并添加多种助催化剂与载体,在常温常压下通过催化作用去除H2S,脱硫率可达90%以上。

干法脱硫连续再生工艺具硫容高、床层阻力小、操作方便、可连续再生、再生工艺简单等特点。

脱硫再生工艺原理如下:

脱硫:

Fe2O3·H2O+3H2S=Fe2S3·H2O+3H2O

再生:

2Fe2S3·H2O+3O2=2Fe2O3·H2O+6S

综合以上两反应式,脱硫再生反应式如下

H2S+1/2O2=S+H2O(反应条件是Fe2O3·H2O)

餐厨垃圾车间厌氧消化产生沼气中H2S的含量范围为300ppm~1600ppm;H2S的平均浓度为690ppm。

沼气净化处理后净化气中H2S含量须低于200ppm。

2、脱碳工艺

沼气中约40%的部分是CO2,为了提高天然气的热值,需要脱碳。

用图表示如下图:

图1-1沼气处理工艺流程

本项目中用变压吸附工艺(PSA)进行脱碳。

变压吸附空分制氮是一种新型的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技术。

变压吸附PSA(PresureSwingAdsorption),是一个近似等温变化的物理过程,它是利用气体介质中不同组份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容量的不同,吸附剂在压力升高时进行选择性吸附,在压力降低时得到脱附再生。

自1970年,变压吸附工艺(PSA)就已经用于商业运营,而且被认为是一个成熟的工艺。

沼气首先通过过滤器以去除气体中的颗粒物质;再被压缩进入一无油压缩机,压力达到大约2~4barg;再经过一个用水冷却的冷却机以去除沼气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最后压缩沼气被输送到吸附床,在那里甲烷与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沼气中的其它成分分开。

当吸附床饱和时,而且产气不能够再满足最低的天然气纯度时,吸附床须进行再生。

吸附床的再生须要将床的压力从运行压力(2~4barg)降到大气压。

利用一个通过微处理器控制的阀门管路来实现吸附床的在线和离线转换。

变压转换吸附(PSA)系统的一般循环周期在2~3分钟范围内,所以开关阀门的可靠性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

图1-2PSA变压吸附工艺流程示意图

1.2.2沼气热电联供

200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该办法规定,沼气发电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补贴电价组成。

补贴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25元。

发电项目自投产之日起,15年内享受补贴电价;电力部门都应允许并网,签订并网协议,并在核定的上网电量内优先购买。

项目工艺生产中需要给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垃圾加热。

而热电联产过程中将产生的大量的余热,该部分余热将满足工厂生产过程的供热需求,并可供应生活区作供暖之用;另外,发电除部分供应工厂自用外,多余部分可以用于上网。

从这点考虑,选择采用热电联产符合国家的政策与法规,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能够满足这些标准,采取干燥、脱硫等措施。

首先,采用冷凝法干燥沼气,使得沼气的湿度控制在80%以下。

再采用高效氧化铁脱硫剂干法脱硫,硫化氢浓度可以由1000mg/m3减少到100mg/m3以下。

该处理方式脱硫精度高,可以达到1mg/m3以下,经过脱硫处理后的燃气经过沼气内燃机燃烧后排放的尾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小于350mg/m3。

工艺流程

从消化器出来的沼气通过砂砾滤层以除去残余的冷凝物。

这些气体中会有一部分通过鼓风机注入消化器的导流管,以同于湿式消化工艺部分所述匀化反应器里的物质。

沼气被通向一个具有2000m³的储气罐中,储气罐可平衡沼气系统的产气量波动,并装备有一个冷凝水收集系统。

储气罐的压力和以及充气水平值皆由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视。

当沼气在流经接管、过滤器、气体容器、放空燃烧装置等过程中冷却时,冷凝水被收集到管道,并且为这个目的提供一些内置组件。

它将被收集到冷凝凹坑中,以回用于生产车间的用水系统。

储气罐器可提供作为干式贮存系统,罐体为钢结构,内部设有隔层。

沼气系统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在紧急状况下,多余的气体可以由火炬燃烧处理。

在紧急情况下,过量气体由一个处理能力为1000m3/h的沼气燃烧器全封闭式非明火燃烧处理。

在该情况下,贮气罐的充气达至一定水平后,将启动沼气火炬燃烧装置,该装置备有自动操作的设施。

沼气燃烧器设计可满足全部气体产量的处置需要,避免出现整个沼气利用单元都失败而导致沼气外漏的情况。

沼气经过干燥、脱硫塔脱硫进入沼气发电系统。

发电系统由沼气内燃机组成。

处理厂所需的供热由内燃机余热利用所提供,为确保热电联产发电站正常运作,选用沼气锅炉作为备用供热设备。

鼓风机产生必需的输送压力,以提供内燃机所需的工作压力。

上述供热设备可保障启动运转或在满负荷运转状况下的热量供应包括供给发酵过程和其它单元。

沼气会输送至热电联产发电站后被转换成电能和热能。

该系统包括隔音进气/排气闸,尾气排气管,备用冷凝器,废气换热交换器和润滑油自动供应器。

煤气锅炉可采用天然气启动直至沼气产量达到一个稳定水平。

缺点

1.2.3沼气提纯天然气液化

直接由储气罐引入已储存的沼气,经预置净化、压缩、脱除硫化氢和饱和水蒸气;然后进行工艺增压、预冷降温,低温分馏分离出二氧化碳;深度纯化、深冷液化,精制加工甲烷含量>96%的液化天然气产品。

作为工业、交通和民用燃料的高端清洁气体能源,“以气补油、以气代煤、小区气化、管网调峰”,就地就近供车辆及高端、管网外的终端用户消费。

同时,在工艺路线的流程中,采用同向降温的方法、分离脱除二氧化碳并回收,低温分馏生产工农业液态二氧化碳产品或延伸制作干冰产品。

其特点如下:

1、直接将沼气精制成高端液体产品,便于储运、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2、采用冷分离的方法,直接在同向降温流程中脱除并回收液态二氧化碳;

3、微量组分、再生残气残液少,实现沼气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1.3沼气利用方法比选

沼气用于发电时,发电效率较低,通常只有30%;受厌氧发酵过程特点限制,沼气产生量不稳定,发电机组难以连续稳定运行;再者,沼气发电存在电量不稳定、并网困难等特点。

与热电联产相比,沼气精制天然气产物附加值高,盈利空间大、能量丧失最小、获得的可输送能量多,但存在运输困难。

液化天然气(LNG)运输灵活、储存效率高,用作城市输配气系统扩容、调峰等方面,与地下储气库、储气柜等其他方式相比更具优势,并且具有建设投资小、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受外部影响因素小等优点。

作为优质的车用燃料,与汽车燃油相比,LNG具有辛烷值高、抗爆性好、燃烧完全、排气污染少、发动机寿命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与压缩天然气(CNG)相比,LNG则具有储存效率高,续驶里程长,储瓶压力低、重量轻、数量小,建站不受供气管网的限制等优点。

综上所述,沼气提纯天然气液化技术优势明显,沼气利用时优先选用。

第二章沼气提纯天然气液化技术

沼气液化工艺流程如下:

沼气→物理分离→脱硫、脱水、脱CO2、压缩增压→深冷液化→低温贮存→LNG,即“沼气预处理+天然气液化”。

1

2

2.1液化前预处理

作为将要进入液化装置的原料气,首先必须对沼气进行预处理。

沼气的预处理指脱除沼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水分和汞等杂质,以免这些杂质腐蚀设备及在低温下冻结而堵塞设备和管道。

2.1.1脱水

如果原料气中含有水分,进入液化装置后水在低于零度时会以冰或霜的形式冻结在换热器的表面和节流阀的工作部分从而造成堵塞现象。

通常在高于水合物形成温度时就将原料气中的游离水脱除,使其露点达到-100℃以下。

目前常用的脱水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

吸收脱水是利用吸湿性液体(或活性固体)吸收的方法脱除气流中的水蒸气,常用的脱水吸收剂有甘醇胺溶液、二甘醇水溶液、三甘醇水溶液。

吸附脱水分为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两种类型。

化学吸附通常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且只能发生单分子层吸附,不易解吸、吸附和解吸速率小;物理吸附速率快,易于达到吸附平衡、易于脱附。

目前天然气净化中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氧化铝、硅胶、分子筛三大类。

现代液化工厂中分子筛吸附最为常用,

与吸收脱水相比,吸附脱水能获得非常低的露点,可以使水的体积分数降至1x10-6m3/m3以下,吸附法对气温、流速、压力等变化不敏感,适应性好,操作灵活,适用于小流量气体的脱水。

2.1.2脱硫脱碳

气中通常含有H2S、CO2、COS、RSH等气相杂质,通称为酸性气体,这些酸性气体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对设备管道有腐蚀作用,同时因其沸点较高,在降温过程中易呈固体析出,必须脱除,习惯称为脱硫脱碳。

脱硫方法一般可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联合吸收法、直接转化法、非再生性法、膜分离法和低温分离法。

其中采用溶液或溶剂作脱硫剂的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联合吸收法、直接转化法,习惯上称为湿法;采用固体床脱硫的海绵铁法、分子筛法通称为干法。

湿法脱硫技术主要用于对处理量大、气体含硫量高,且脱硫精度要求不高的物料进行处理;干法脱硫技术则适用于处理量不太大、含硫量较低且脱硫精度要求较高的物料。

与湿法脱硫相比,干法脱硫技术具有装置设备较少、投资省、能耗低、流程简单、生产过程无废液废气等优点。

在化学吸收法中,各种烷醇胺法(简称胺法)应用最广,所使用的胺有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二异丙醇胺(DIPA)、甲基二乙醇胺(MDEA)等。

胺法的突出优点是成本低、高反应率、良好的稳定性和易再生。

一般对于H2S和CO2胺吸收法更易吸收H2S,经净化后,H2S的浓度可降到5×10-5kg/m3。

对于CO2,当胺溶液的循环流量足够大时,浓度可降至2.5×10-5m3/m3。

化学吸收法用于酸性气体分压低的天然气脱硫,特别是CO2含量高、H2S含量低的沼气,这样成本可以降低。

其原因是化学吸收法的溶剂用量与沼气中酸性气体含量成正比,再生富液时所需的蒸汽耗量则与溶剂循环量成正比。

如果沼气中的酸性气体分压高,则最好采用物理吸收法。

由于物理溶剂对天然气中的重烃有较大的溶解度,因而物理吸收法常用于酸气分压大于0.35MPa、重烃含量低的天然气脱硫,其中某些方法可选择性地脱除H2S。

1

2

2.1

2.1.1

2.1.2

2.1.3脱除其他杂质

在沼气中,脱除了水和酸性气体以外,还有汞、COS等一些杂质均需要进行净化。

2.1.3.1汞

汞的存在会严重腐蚀液化冷箱中的铝制换热设备。

当汞(包括单质汞、汞离子及有机汞化合物)存在时,铝会与水反应生成白色粉末状的腐蚀产物,严重破坏铝的性质。

极微量的汞含量足以给铝制设备带来严重的破坏,而且汞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及检修过程中对人员的危害。

脱除汞依据的原理是汞与硫在催化反应器中的反应,从而使汞的含量受到严格的限制。

2.1.3.2COS

虽然COS相对来说是无腐蚀性的,但它的危害不可轻视。

首先,它可以被极少量的水水化,从而形成H2S和CO2;其次,COS的正常沸点为-48℃,与丙烷的沸点-42℃很接近,当分离回收丙烷时,约有90%的COS出现在丙烷尾气或液化石油气LPG中,如果在运输和储存中出现潮湿,即使是0.5×10-6m3/m3的COS被水化,也会产生腐蚀故障。

所以COS必须在净化时脱除掉。

通常COS与H2S和CO2在脱酸时一起脱除。

2.1.3.3氮气

氮气的液化温度(常压下77K)低于甲烷(常压下110K),当沼气中的氮气含量越多,液化越困难,能耗越高。

因此,基于降低能耗的考虑,对少量的氮气可以不再进行低温液化处理,随尾气排放。

当对液化天然气中的氮气含量有指标要求时可采用最终闪蒸的方法从液化天然气中选择性的脱除。

1

2

2.1

2.2天然气液化处理

天然气液化系统主要包括天然气的预处理、液化、储存、运输、利用这5个子系统。

一般生产工艺过程是,将含甲烷90%以上的天然气,经过“三脱”(即脱水、脱烃、脱酸性气体等)净化处理后,采取先进的膨胀制冷工艺或外部冷源,使甲烷变为-162℃的低温液体。

目前天然气液化装置工艺路线主要有3种类型:

阶式制冷工艺、混合制冷工艺和膨胀制冷工艺。

1

2

2.1

2.2

2.2.1阶式制冷工艺

阶式制冷工艺是一种常规制冷工艺。

对于天然气液化过程,一般是由丙烷、乙烯和甲烷为制冷剂的3个制冷循环阶组成,逐级提供天然气液化所需的冷量,制冷温度梯度分别为-30℃、-90℃及-150℃左右。

净化后的原料天然气在3个制冷循环的冷却器中逐级冷却、冷凝、液化并过冷,经节流降压后获得低温常压液态天然气产品,送至储罐储存。

阶式制冷工艺制冷系统与天然气液化系统相互独立,制冷剂为单一组分,各系统相互影响少,操作稳定,较适合于高压气源(利用气源压力能)。

但由于该工艺制冷机组多,流程长,对制冷剂纯度要求严格,且不适用于含氮量较多的天然气。

因此这种液化工艺在天然气液化装置上已较少应用。

2.2.2混合制冷工艺

混合制冷工艺是六十年代末期由阶式制冷工艺演变而来的,多采用烃类混合物作为制冷剂,代替阶式制冷工艺中的多个纯组分。

其制冷剂组成根据原料气的组成和压力而定,利用多组分混合物中重组分先冷凝、轻组分后冷凝的特性,将其依次冷凝、分离、节流、蒸发得到不同温度级的冷量。

又据混合制冷剂是否与原料天然气相混合,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种混合制冷工艺。

1、闭式循环:

制冷剂循环系统自成一个独立系统。

混合制冷剂被制冷压缩机压缩后,经水(空气)冷却后在不同温度下逐级冷凝分离,节流后进入冷箱(换热器)的不同温度段,给原料天然气提供冷量。

原料天然气经“三脱”处理后,进入冷箱(换热器)逐级冷却冷凝、节流、降压后获得液态天然气产品。

2、开式循环:

原料天然气经“三脱”处理后与混合制冷剂混合,依次流经各级换热器及气液分离器,在逐渐冷凝的同时,也把所需的制冷剂组分逐一冷凝分离出来,按制冷剂沸点的高低将分离出的制冷剂组分逐级蒸发,并汇集构成一股低温物流,与原料天然气逆流换热的制冷循环。

开式循环系统启动时间较长,且操作较困难,技术尚不完善。

与阶式制冷工艺相比,混合制冷工艺具有流程短、机组少、投资低等优点;其缺点是能耗比阶式高,对混合制冷剂各组分的配比要求严格,设计计算较困难。

2.2.3膨胀制冷工艺

膨胀制冷工艺的特点是利用原料天然气的压力能对外做功以提供天然气液化所需的冷量。

系统液化率主要取决于膨胀比和膨胀效率,该工艺特别适用于天然气输送压力较高、而实际使用压力较低,中间需要降压的气源场合。

优点是能耗低、流程短、投资省、操作灵活;缺点是液化率低。

第三章国内外沼气液化技术现状

3

3.1我国天然气液化技术现状

3.1.1中原LNG工厂液化工艺

中原油田LNG工厂采用阶式制冷工艺。

针对中原油田天然气气源压力高的特点,研究人员提出了丙烷+乙烯+节流的工艺技术方案,并通过与设计经验丰富的法国索菲公司合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该工艺技术方案,使得该项目的投资少、收率高、生产成本低。

具体的工艺过程为:

120bar/27℃(1bar=105Pa)的高压原料天然气进装置后,经高压分离罐分液,然后进入以MEA为吸收剂的脱CO2系统,并采用分子筛脱水;净化后的高压原料气由丙烷预冷至-30℃左右,节流至53bar/-60℃左右;中压天然气分离脱除重烃后,进入脱苯系统脱除微量苯,再经乙烯蒸发器冷凝,节流至10bar/-123℃,分离得中压尾气和中压LNG;中压LNG再经节流到3bar/-145℃左右,得到的低压LNG,低压尾气同中压尾气一起经回收冷量后,分别进入低压和中压管网,低压LNG作为产品储存于储罐内。

该工程主要包括高压天然气净化、高压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微量苯低温高压脱除、低温液态天然气带压储存等系统。

该装置技术特点如下。

(1)采用阶式制冷工艺装置能耗低

充分利用了原料天然气12MPa的高压力,在合理的温位进行节流,减少了装置能耗。

该装置将高压天然气节流降温过程中产生的部分闪蒸气合理地、在不同温位与多种介质换热,充分利用了这些闪蒸气的低温冷量,大大降低了装置能耗。

(2)低温液态天然气带压储存有利于装置收率的提高

LNG带压储存,和常压储存相比,液化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天然气微量苯低温高压脱除技术解决了天然气脱苯的技术难题

异戊烷脱苯技术率先在LNG工厂应用,脱苯效果良好,具有投资少、工艺简单等特点。

1

2

3

3.1

3.1.1

3.1.2上海浦东LNG工厂(东海天然气事故调峰站)工艺

位于上海浦东的LNG装置是我国首座以事故调峰为目的天然气液化装置,该装置处理规模10×104m3/d。

主要用于海上(东海)天然气开采输送因不可抗因素导致停产时,向下游用户提供可靠的气源供应。

该装置的净化工艺与中原LNG工厂净化工艺相同,液化工艺采用整合式级联液化工艺。

该装置液化单元包括制冷机压缩机组、混合制冷剂分离塔、整体式冷箱等核心该设备。

技术特点如下。

(1)装置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数量少。

(2)采用高效板翅式冷箱,换热效率高,装置占地面积小。

(3)动设备数量少,降低了工程投资和维护费用。

3.1.3新疆广汇LNG工厂工艺

新疆广汇LNG项目位于吐哈油田鄯善火车站附近,采用混合制冷工艺,装置处理规模150×104m3/d,装置由净化、液化、储存运输等几大系统组成,主要以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为目标市场。

具体的工艺过程为:

来自输气管网的15bar原料天然气经凝液分离、过滤、计量后,进原料天然气增压系统增压至50bar;增压后的原料天然气进入以MEA为吸收剂的脱CO2和H2S净化系统;净化后的原料天然气经分子筛干燥器脱水后进入液化单元;天然气经液化单元冷凝冷却至-162℃,经截流降压至常压(1bar),得到低温液化天然气产品(LNG);液化后的天然气进入2×104m3的LNG储罐内储存。

该LNG工厂的气源来自吐哈油田,处理单元,液化单元除制冷剂压缩机组与上海浦东LNG工厂有区别外,其他部分工艺原理基本相同。

3.2国外沼气液化技术现状

3.2.1RosRocaEnvirotec

RosRocaEnvirotec是一家为垃圾及生物质处理提供从工艺设计,设备采买,工程建造,到运行调试全套解决方案的跨国公司。

与此同时,公司也致力于为城市及私人企业提供全自动垃圾收集系统。

公司截至目前已经成功参与设计并建造了众多垃圾处理厂,这些处理厂遍布欧洲,处理的垃圾类型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农业垃圾,能源作物等。

每日的处理总量可达数千吨。

公司目前虽已处于行业内领先地位,却从未放缓发展壮大的步伐。

公司优势在于其尖端科技,优质服务,高效研发,并一直秉承着为客户负责的理念。

因此公司有能力为市政,农业,工业工程提供创新技术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垃圾功效,将其持续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RosRocaEnvirotec是RosRoca环境集团的分公司,总公司已有60余年的垃圾收集运输经验。

总公司的各个部门有机结合,每个部门都可被视为垃圾处理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最终将沼气转化成电力或车用燃料。

1

2

3

4

4.1

1、沼气提纯

该技术主要是在全自动状态下通过纯水吸附,分离二氧化碳,将沼气提纯至生物甲烷,以达到指定天然气质量标准。

该工艺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处理效率。

RosRoca沼气提纯工艺可有效移除二氧化碳,其剩余甲烷含量高达97%-99%。

生物甲烷相当具有商业价值,可直接出售于国家天然气气网。

2、工艺介绍

沼气首先经约7帕压力压缩,随后通过循环水洗涤,循环水可经圆柱形洗涤器回收。

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的水溶性高于甲烷,因此其水中的溶解效率相当高。

清洗过后的水流入疏水扩容器中,以减少甲烷的流失。

随后进入圆柱体气体分离器,通过侧流移除二氧化碳及硫化氢,且与空气混合以减少纯水消耗。

通过冷却洗涤液,降低工艺温度,进而将其回收。

净化后的沼气通过压缩达到天然气要求,进入气网。

与此同时,也可以将其液化,以方便运输,供给卡车,公共汽车,私人轿车等使用。

生物甲烷用途:

现场中央供热(高效);绿色气体直接供家庭及工业使用;生物燃料;

优势:

不同规模处理厂,适应不同处理量;无需预脱硫;无热能要求。

3、主要工艺特点

工艺无间断持续进行;

无化学品消耗;

热能可供提纯处理设备自身使用;

无前端沼气处理工艺;

无热能要求;

高效(>99%的甲烷回收);

沼气处理伸缩性强。

4、欧洲处理厂业绩

AltenstadtSchongau,德国

处理量:

1250Nm3/h

进料类型:

餐厨垃圾处理后的沼气,随后进入国家气网。

目前状态:

2009年正式运行。

Kielen,卢森堡

处理量:

600Nm3/h

进料类型:

初级产品,粪肥及其他有机垃圾处理后沼气;

目前状态:

2010年正式运行

Vasteras,瑞典

处理量:

500Nm3/h

甲烷用途:

进入国家气网;

目前状态:

2004年正式运行。

1

2

3

3.1

3.2

3.2.1

3.2.2GastreatmentServices(Gts)

GastreatmentServiecs(Gts)公司致力于将气体处理的先进理念传播于世界。

Gts已拥有50余年室内天然气处理及沼气工艺使用经验。

如此丰富的经验使Gts具备了从标准模块化设备到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设备的设计、建造、运营能力。

目前Gts已经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填埋气体、厌氧罐消化气体及沼气的提纯系统。

4.2

4.2.1

工艺介绍

GPP沼气提纯系统通过四个步骤可以将诸如填埋气体、厌氧罐消化气体等转化成天然气。

首先,沼气在16帕至25帕的压力下压缩,随后降温至零下25摄氏度,经过此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