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657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

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

7.打击乐伴奏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

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

《早晨》

八、板书设计:

晨景

九、教学反思: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课题:

《晚风》

演唱课

1、学唱歌曲《晚风》,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2、欣赏《渔舟唱晚》,对比国内、国外描绘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

学唱歌曲《晚风》,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聆听法

一、学唱高声部:

1.引言:

我们前几节课都感受了描绘早晨的歌曲和乐曲,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一下描绘晚上歌曲。

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唱一首外国的小夜曲。

那老师今天想给同学表演一下。

2.老师演唱一首小夜曲。

强调和介绍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有相似的感觉,都具夜晚宁静的柔美气氛,给学生提出问题:

这一首歌曲和我们即将要欣赏到的乐曲有什么样的相同之处?

可以引导学生从感觉,节奏,速度方面去进行对比。

3.欣赏范唱歌曲《晚风》 

对比感受小夜曲和《晚风》带给我们的感觉。

4.跟钢琴学唱歌曲《晚风》

5.讲解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手势来表示它们。

6.带着强弱规律的感觉去唱《晚风》 

7.结合教师的指挥,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晚风》 

二、学唱歌曲《晚风》的合唱 

导入:

刚才我们学唱了歌曲的旋律声部,大家都唱得很棒,但这是一首很美很美的合唱歌曲,我们只有唱好了两个声部才算完美,大家有信心吗?

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LU来哼唱低声部的旋律2遍。

2.把低声部的旋律声部唱熟了之后,就请同学们闭上嘴巴,用哼鸣的音去唱低声部。

3.请同学们加进歌词慢唱一遍。

在唱的时候心里的拍子一定要稳。

提醒同学们要把拍子拖够,并且注意到换气符号的地方。

换气之后的那个音一定要轻唱为后面的一个音做好铺垫。

4.歌曲里面有两句当晚霞映红了天边的地方音高关系是不一样的,要唱得有对比,第一句比第二句要弱一点。

5.请同学们跟老师合作。

由老师唱旋律声部,由同学们唱低声部。

同学们在唱低声部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唱,第一次合唱时,可以选择学生不唱歌词,用“啦”代替歌词 

6.将同学们分组为A,B两个大组演唱这首歌曲。

在一个组演唱完之后,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另一个组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要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

A组唱旋律声部,B组唱低声部。

A组唱低声部,B组就唱旋律声部。

7.选出一个低声部唱得好的组出来,强化训练一下低声部的歌词,再和高声部合起来。

带着感情轻轻地演唱这首二声部歌曲《晚风》。

三、聆听《渔舟唱晚》 

现在我们一块来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中国古筝曲《渔舟唱晚》,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多从内心深处的感受去体验,可以把眼睛闭起来欣赏。

欣赏完请同学们说说对比欣赏了几首曲子,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聆听《渔舟唱晚》 

学生在注意弱拍起的地方,肯定不能够把强弱表现得很好,所以这节课还要把强弱规律教给学生。

另一方面,该唱够的地方一定要把节拍唱满。

《嘎达梅林》

1.知识与能力:

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2.过程与方法:

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熟练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多三位歌唱家演唱的《嘎达梅林》,引导学生从多个艺术角度去理解和感悟《嘎达梅林》,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马头琴《嘎达梅林》

如何让学生感受不同歌唱家所演唱的《嘎达梅林》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的不同。

想象体验法

音乐磁带、录音机、歌曲《嘎达梅林》等

【教师引导】 

1.课前播放蒙古民歌《我从草原来》。

2.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的歌曲大家熟悉吗?

它是那个民族的歌曲,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大家对蒙古族都有那些了解呢?

谁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蒙古族的风俗人情。

) 

4.同学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在刚才的歌曲中还唱到了蒙古族的一样乐器, 

同学们听出来了吗?

5.欣赏马头琴独奏曲《嘎达梅林》。

师:

也许是浸染了马的灵性,其音色空灵中有奇绝之境,感人肺腑。

马头琴,尤可模仿马的嘶鸣,萧萧然,几可乱真。

马语中常有悲声,而马头琴也如马语,深情悲悯之情,令倾诉者翻卷衷肠。

有人曾经说过:

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曲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这话十分贴切,当一首悠扬的马头琴曲在人们耳边奏响时,你随着那旋律闭目冥思吧……下面我们来欣赏马头琴独奏曲《嘎达梅林》。

【自主学习】 

请学生讲述马头琴的故事。

师小结: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

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

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合作探究】 

欣赏了刚才的乐曲,他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在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了乐曲中透露着一些悲壮。

生2.我仿佛看到了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

《嘎达梅林》 

马头琴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了解和认识马头琴。

请大家课后搜集一些用马头琴演奏的歌曲。

从多个艺术角度去理解和感悟《嘎达梅林》,激发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雨花石》

1.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雨花石》,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烈士为了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在音乐活动中,加深对先烈的敬仰,加深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2.行为与能力目标:

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体会休止符的作用,能正确演唱前倚音。

学唱歌曲 

,把握好相似乐句,休止符的演唱与运用

以情感为线,以感受音乐形象为主,引导学生用深情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小石子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1.导入:

同学们,这节音乐课老师要带大家去旅游,你们高兴吗?

(生答)让我们跟随老师,踏上我们的红色之旅吧!

首先请看这幅图(出示南京雨花台图片)从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

师总结:

这幅图片就是南京市有名的雨花台。

看!

那戴着镣铐,蔑视干部;

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身陷囹圄却充满胜利希望的女学生„„我们知道,他们是成千上万革命先烈的代表,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请起立!

让我们向先烈们深深地鞠躬,以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和无限的哀思!

(学生起立鞠躬)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崇高的敬意来学习《雨花石》这首歌曲。

发声练习

1=C 

2/4 

1-| 

3-| 

5-| 

1-‖ 

呜 

啊 

老师用声音和琴声带学生唱。

2.琴声带学生唱(提示学生气息要流畅,声音要连贯,有问题的地方教唱)。

3.集体练习和指名指导。

三、解疑合探 

1.学唱歌曲。

(1)学唱旋律。

(2)在学唱旋律的过程中解决歌曲的主要节奏(切分节奏)和不认识的乐理符号(倚音)。

(3)师生一起练习切分节奏、有倚音的乐句。

(4)生跟师逐句学唱旋律。

(5)生自由练习。

2.学唱歌词。

(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听老师范唱一遍,看老师是怎样把握歌曲。

(3)请大家跟录音自学歌词。

(4)在学歌词的过程中把握歌曲的情绪,要求学生中速、深情、激动、激昂的演唱。

教师总结:

这首歌曲在第二、第四句出现了典型的切分节奏, 

寓意深刻,表现了雨花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脚踏实地而又满怀革命理想的崇高品质,亲切又感人。

旋律中出现了倚音,增强了歌曲的装饰性,歌曲要求中速、深情的演唱。

雨花石

“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优美的旋律,记住雨花石美好的心愿,努力学习,好好生活,做一名像雨花石一样无私奉献的好孩子!

英雄烈士数也数不清,他们的事迹讲也讲不完,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我们面向红旗庄严宣誓。

(出示红旗图片)请各位起立,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准备着: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丰收锣鼓》

欣赏课

1.能从乐曲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入手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

2.能从外形及音色上分辨各类民族打击乐器。

3.能尝试简单演奏部分打击乐器,并参与合奏,体验成功与快乐。

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特征;

辨听各类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了解其各自的特点。

欣赏法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1.通过课件展示,让同学们了解到民族乐器分为管乐器、拨弦乐器、弓弦乐器、打击乐器四大类,并观看以每一类为代表的一种乐器的外观

2.简介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并聆听其音响效果。

其次:

提问同学们——

我们在什么时候才会使用到我们的民族乐器。

欣赏民族合奏曲《丰收锣鼓》,

(二)新授部分

(1)先介绍《丰收锣鼓》的作曲家,彭修文和他的作品。

让同学们了解其作曲风格,从而更好地欣赏该曲。

(2)分段赏析:

边听边进行解析该曲。

第一段:

展现了热情欢欣的劳动场面。

第二段:

抒发了人们劳动的欢乐心情。

第三段:

由云锣展现了阳光下水波粼粼的画面。

第四段:

高潮部分,打击乐队表现了急促的场面。

(3)在同学们听完该曲后进行抢答:

该曲中用了那些民族乐器?

①这六种打击乐器那些是皮革制成的?

②哪些是用金属制成的?

③哪个是用木头制成的?

在乐曲中,第一乐句开始使用的乐器是什么,它是通过怎样的敲击方式来表现乐曲的?

(4)讨论:

打击乐器在音乐中有什么作用?

①强化节奏。

②增强力度。

③丰富音色

(三)完整的欣赏民族合奏曲《丰收锣鼓》

1.师:

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器,(暂不出示曲名)其中有打击乐器参加演奏。

边听边想(用课件展示下面问题)。

①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气氛?

②欣赏后谈谈你在欣赏时仿佛看到、或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感受音乐形象)③你能给这首曲子取个名字吗?

2.欣赏后老师启发学生发言的要点:

A、表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

B、在启发学生谈欣赏音乐的感受时:

当学生谈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时,要启发学生联想与之情绪有关的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当学生谈出了具体的音乐形象时,要启发学生谈出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力,使音乐的情绪与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注重联系学生实际,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启发学生联想,积极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

(四)小结

1.复听音乐:

思考下面问题。

①这首曲子由几个部分组成?

试用线条或者颜色表示出这首乐曲三个部分的情绪:

颜色:

线条:

师:

说说你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线条)来表示各部分的情绪?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各部分音乐的情绪。

2.同学在听到该曲时可以跟着音乐编创打击乐器的动作,以便增强其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抓住团结协作创新思维、演奏能力及整体效等内容加以鼓励。

教师简析作品:

(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曲名叫《丰收锣鼓》,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

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作曲者的写作意图。

《苹果丰收》

1.从音乐中体验苹果丰收带来的喜悦,用饱满的情绪、流利的演唱歌曲《苹果丰收》

2.用口琴来完成歌曲二声部教学。

用热情饱满的情绪、流利演唱歌曲。

口琴吹奏6166535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导入歌曲: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唱一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接下一句:

“五十六个民族”

学生:

五十六枝花;

教师: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

是一家;

“五十六个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光少数民族就有五十五个。

下面老师边唱边跳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老师所表现的是那一个民族。

1),蒙古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藏族《北京的金山上》

3),傣族《金孔雀轻轻跳》

4),朝鲜族《苹果丰收》

教师介绍朝鲜族歌舞:

朝鲜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5)和同学们一起来跳朝鲜舞。

讲解几个基本动作:

1)竖横手,2)胸前晃手3)随音乐节奏来舞蹈

我们感受了朝鲜舞蹈优美典雅,下面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朝鲜歌曲《苹果丰收》。

(三)新歌教学:

1)范唱

2)分析歌曲

3)模唱旋律

4)口琴吹奏讲解前十六分音符的技巧

用口琴吹奏二声部

5)按节奏读词

6)全班齐唱,指导不足之处

7)请几个学生伴舞

8)分组表演

9)完整演唱歌曲《苹果丰收》

(四)拓展延伸:

朝鲜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五)小结:

同学们,伴着优美的歌声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课让我们了解到农业丰收带给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居乐业。

也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祖国民族音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听、多看、多欣赏好的民族音乐。

最后让我们随音乐走出教室吧

朝鲜族歌舞:

和同学们一起来跳朝鲜舞。

竖横手,胸前晃手随音乐节奏来舞蹈我们感受了朝鲜舞蹈优美典雅。

《外婆的澎湖湾》

1.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使学生体会家的乐趣,家的温暖。

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轻松的歌声来演唱

3.通过打击乐器为歌曲的伴奏,培养学生的乐感

4.通过对作者及演唱者的了解,了解台湾校园民谣。

1.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用自制小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小组之间伴奏配合默契。

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沙锤、三角铁)

七、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让爱住我家》

2.唱《师生问好歌》。

(二)呼吸练习。

我爱我的家,有爱才有家。

下面我们再用歌声讲述一个家的故事。

题目《外婆的澎湖湾》。

知道澎湖湾在哪吗?

2.呼吸练习:

模仿海浪一浪高过一浪的声音。

(三)聆听感受

1.初听感受说说歌曲的情绪。

2.再听感受

你知道歌曲的原唱是谁吗?

(台湾歌手:

潘安邦)下面我们听听他的演唱。

说说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师介绍:

这是台湾作曲家叶家修为潘安邦写的歌,潘安邦小时候跟外婆一起生活在美丽的澎湖边,他对自己外婆和可爱的家园和有着深厚的感情。

4.师:

我相信现在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想来亲自演唱一下这首歌曲了是吧?

现在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0页,让我们跟着潘安邦一起轻轻唱。

(四)学习歌曲

1.划分乐段

通过刚才的演唱,你能为歌曲划分一下乐段吗?

为什么这样划分?

(第一乐段从低音区进入,曲调平稳,是在讲述故事。

第二乐段旋律变得舒展而富于变化,是在抒发感情。

2.刚刚我们已经跟着音乐哼唱了一次,现在请看到曲调,我们来轻声唱唱曲调。

请大家注意歌唱的姿态。

(身体坐直,口腔打开,面带微笑)

(识谱是对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

3.学生唱曲调,老师钢琴伴奏

4.学生把自己认为比较难的地方提出来单独练习。

现在请把你认为不好唱的地方找出来我们一起来唱唱

生找出并多次练习。

(学生自己找出难点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5.完整地演唱曲调。

同时注意歌唱的状态:

张大嘴巴,声音音量适中,自然的发音,并且带着轻松、清新的感觉来演唱

6.填唱歌词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想象那美丽的画面,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演唱)

8.质疑问难:

你还有哪些问题?

(五)表现歌曲

1.变换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例:

沙锤x–x-x–x–

三角铁x---x---

(打击乐器的加入锻炼学生为歌曲的伴奏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六)拓展部分

小结:

《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校园民谣,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很多作品广为流传。

如《乡间的小路》、《垄上行》、《赤足走在田埂上》等。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校园民谣,并学会其中的一首,我们来开个民谣演唱会,在歌声中回归自然,感受自然。

最后,让我们和潘安邦一起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我们已经跟着音乐哼唱了一次,现在请看到曲调,我们来轻声唱唱曲调。

学生唱曲调,老师钢琴伴奏,学生把自己认为比较难的地方提出来单独练习。

现在请把你认为不好唱的地方找出来我们一起来唱唱。

《牧场上的家》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初步领略美国乡村、牧场歌曲风格和音乐文化特色,感受北美洲音乐,了解北美洲的文化。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爱、对家、对生活的感悟,学会感恩!

了解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培养学生对二声部歌曲的学习兴趣,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并能够用平稳悠长连贯的气息、优美柔和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

理解3/4拍强弱规律,认识并唱准弱起小节的含义和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弱起小节的学习;

长音的延长时值。

弱起小节的节奏及换气处学习;

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关系。

钢琴、录音机、

(一)教学导入

1.激发学习情绪。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一起律动出发吧。

(引出:

牧场)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美国歌曲。

——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二)教学过程

1.聆听《牧场上的家》,欣赏牧场景色(歌曲简介)。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看看美国小朋友牧场上的家,看看他的家可爱吗?

问:

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

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

乡村音乐除了表现乡村的劳动生活之外,还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和甜蜜的爱情等等……美国乡村音乐的性质和我国各地区的民歌、小调很相似。

多用吉他、班卓琴、小提琴伴奏。

欣赏完了牧场的景色,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在跟我们诉说着什么”(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水牛在悠闲的游荡,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在嬉戏,小朋友们还在无忧无虑的唱着自己喜欢的童谣,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自然、那么优美!

……那里是快乐的天堂。

你的心情怎样?

哎呀,同学们都陶醉在美妙的歌声里了,谁来说一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十分优雅,舒畅”

2.聆听《牧场上的家》,跟随音乐律动(学习节拍、弱起小节、连音线)。

节拍。

是呀,很舒畅,你看牧场上的小草,听着这个优美的旋律,也情不自禁地想生长开来了。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是来扮演这个小草,当老师走到哪颗小草面前的时候,请你站起来,和我一起开放,好吗?

好,准备

“多么美的小草,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受到,这首歌曲是几拍子?

“三拍子”

“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同学们知道吗?

”生:

“强弱弱”

“哦,我们来表现一下。

(拍手,从左到右)强弱弱,再美一点。

弱起小节。

“同学们,你们看一看,这首歌曲,为什么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个音呢?

这个音,是从第几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