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6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1266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下列关于磨机使用安全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磨机的转动部位、管道法兰等部位应设置防护罩

B、磨机运行时,禁止用钢钎等物捅料口,环形筛和排矿流槽杂物应及时清理

C、进入磨机之前应提前数小时停车降温,办理工作票

D、磨机现场应设置隔噪声操作室,作业人员应配备防噪耳塞

磨机运行时,禁止用钢钎等物捅料口,禁止清理环形筛和排矿流槽杂物。

5.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多,不属于在轧制过程中罹患的职业病是()。

A、尘肺病

B、噪声聋

C、关节炎

D、中暑

C

轧制生产的油烟粉尘及硅钢氧化镁粉尘、碎边卷取机粉尘、酸再生二氧化硅粉尘都会对人体造成职业病危害。

轧制各工序如轧制、剪切、高速运行辊道等均产生噪声。

在高温轧制和热处理过程中,若隔热措施防护不到位,人长期在高温条件下作业,会感到诸多不适,工作效率下降,动作协调性差,易发生误操作,也易导致中暑。

关节炎不属于职业病范畴。

6.煤气隔断装置是重要的生产装置,也是重要的安全装置。

下列隔断装置属于“能单独使用作为可靠隔断装置”的是()。

A、闸阀

B、密封蝶阀

C、水封

D、盲板

盲板是所有隔断装置中,隔断最有保障的。

盲板前虽然需要闸阀、密封蝶阀配合使用,主要是在安装拆卸盲板时起短暂隔断煤气的作用,一旦盲板安装完成。

其能够单独使用作为可靠隔断装置。

安全生产实践中,主要考虑法兰和盲板之间的密封性是否良好。

7.下列关于精苯加工工艺中安全的控制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精苯生产区域宜设高度不低于1.8m的围墙

B、精苯生产区域,不应布置化验室、维修间

C、禁止穿带钉鞋进入精苯生产区域,应穿化纤服、绝缘鞋

D、封闭式厂房内应采用自然通风

精苯生产区域宜设高度不低于2.2m的围墙,其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区域应有有效保卫。

精苯生产区域,不应布置化验室、维修间和生活室等辅助建筑。

禁止穿带钉鞋或携带火种者以及未采取有效防火措施的机动车辆进入围墙内。

个体防护应采取避免产生、积聚静电措施,禁止穿化纤服和绝缘鞋,应穿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

封闭式厂房内应通风良好,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建筑;

必须采用“封闭式建筑”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换气”措施。

8.下列关于干法脱硫的安全技术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脱硫箱宜采用高架式,装卸脱硫剂应采用机械设备

B、停用的脱硫箱拔去安全防爆塞后,应立即打开脱硫剂排出孔

C、废脱硫剂应在当天运到安全场所妥善处理

D、脱硫箱应设煤气安全泄压装置

干法脱硫,应遵守下列规定:

(1)脱硫箱应设煤气安全泄压装置。

(2)脱硫箱宜采用高架式,装卸脱硫剂应采用机械设备。

(3)废脱硫剂应在当天运到安全场所妥善处理。

(4)停用的脱硫箱拔去安全防爆塞后,当天不应打开脱硫剂排出孔。

(5)未经严格清洗和测定,严禁在脱硫箱内动火。

9.立式磨煤机生产的煤粉易燃、易爆。

当袋式收尘器发生煤粉着火,下列应急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应立即紧急停止立式磨煤系统,打开主排风机

B、关闭袋式收尘器进、出口调节阀

C、喷入氮气

D、严禁在未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轻易将燃烧的煤粉排出仓外

A

生产中,当袋式收尘器出口气温迅速上升,判断袋式收尘器内着火,应立即紧急停止立式磨煤系统,停止主排风机,关闭袋式收尘器进、出口调节阀,向袋式收尘器内喷入氮气;

磨煤机内着火,立式磨煤系统应紧急停车。

严禁打开仓顶各人孔门、观察孔等进行灭火,向仓内喷入氮气或生料粉,直到控制火情,严禁在未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轻易将燃烧的煤粉排出仓外。

10.下列不属于烧结球团工艺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火灾

B、粉尘

C、弧光

D、噪声

烧结球团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

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火灾、触电、爆炸、中毒和窒息、粉尘及噪声。

11.下列关于氨气泄漏应采取的应急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工处理氨气泄漏时,为避免伤亡扩大,必须一人单独进行堵漏操作

B、操作工处理氨气泄漏时,按要求佩戴过滤式呼吸器

C、操作工应穿戴防静电服、防静电鞋

D、维护检修人员必须按要求使用钢质工具

操作工卸氨、处理危险气体泄漏时,必须至少两人以上同行,按要求穿防护服,戴防毒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按要求佩戴空气呼吸器。

维护检修人员必须按要求使用铜质工具。

12.下列对于转炉双联工艺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顶底复吹转炉进行铁水脱磷

B、减少渣量

C、转炉的功能一体化

D、提高转炉炉龄

转炉双联工艺特点:

(1)采用顶底复吹转炉进行铁水脱磷。

(2)减少渣量。

(3)转炉的功能专一化。

(4)提高转炉炉龄。

(5)脱磷炉可以使用脱碳炉炉渣。

13.金属压力加工工艺不包括()。

A、轧制

B、冲压

C、铸造

D、锻造

金属压力加工一般包括轧制(轧钢)、挤压、冲压、拉拔、锻造工艺过程。

14.将铁粉矿制成适合高炉冶炼的块矿的工艺是()。

A、连铸

B、连轧

C、焦化

D、烧结

烧结、球团是粉矿造块的两种工艺,即将高品位粉矿通过烧结法或球团焙烧法制成适合高炉冶炼的块矿的工艺过程。

15.依据《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定》(GB6222)关于煤气管道敷设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管道应埋地敷设,最大程度减少煤气泄漏危害

B、管道下面经常有装载炽热物件的车辆停留时,应采取喷淋措施

C、不应穿过不使用煤气的建筑物、办公室以及通风不良的地点

D、其他管道的支吊架应直接焊接在煤气管道外壁上

煤气管道应架空敷设。

若架空有困难,可埋地敷设。

一氧化碳(CO)含量较高的,如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等管道不应埋地敷设。

架空管道靠近高温热源敷设以及管道下面经常有装载炽热物件的车辆停留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不应穿过不使用煤气的建筑物、办公室、进风道、配电室、变电所、碎煤室以及通风不良的地点等。

敷设在煤气管道上方的其他管道托架应焊在加固筋或弧形垫板上,不应直接焊在煤气管道壁上。

16.下列关于铁水预处理的安全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铁水罐内铁水面以上自由空间高度.喷吹法时不应小于500mm

B、铁水罐内铁水面以上自由空间高度,机械搅拌法时不应小于700mm

C、采用CaC2与镁粉作脱硫剂时,其贮粉仓应采用氮气保护

D、CaC2仓附近区域,应设一氧化碳检测和报警装置

CaC2仓附近区域,应设乙炔检测和报警装置。

17.硫化铅精矿直接熔炼采用富氧强化氧化熔炼、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工艺获得粗铅。

下列关于粗铅熔炼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富氧底吹熔炼炉通过氧枪向底吹炉喷入氧气,熔炼产出粗铅、液态渣和含尘烟气

B、由富氧底吹熔炼炉熔炼后的液态高铅渣经溜槽输送至还原炉内

C、还原炉底部喷枪送人氧气,在气体搅拌传质下,实现高铅渣的还原

D、SO2烟气,经冷却降温后进入电收尘净化,后经硫酸系统转化生成工业硫酸

由富氧底吹熔炼炉熔炼后的液态高铅渣经溜槽输送至还原炉内,底部喷枪送入天然气和氧气。

天然气和煤粒部分氧化燃烧放热,维持还原反应所需温度,气体搅拌传质下,实现高铅渣的还原。

18.粗(轻)苯加氢工艺中,含有大量使人中毒的化学物质。

下列不能使人中毒的化学物质是()。

A、甲烷

B、苯

C、硫化氢

D、氨

苯类对人体中枢神经和血液毒性极强,属于极度危害毒物。

硫化氢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人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迅速窒息而死亡。

而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系肺炎及灼伤。

19.下列关于带式输送机的安全控制措施,正确的是()。

A、带式输送机侧面的人行道倾角大于6°

时,应设踏步

B、带式输送机侧面的人行道倾角大于12°

时,应有防滑措施

C、带式输送机侧面的人行道倾角大于18°

时,应有踏步兼防滑措施

D、采用长溜槽运料,应设防堵振料装置

带式输送机侧面的人行道倾角大于6°

时,应有防滑措施;

大于12°

时,应设踏步。

采用长溜槽运料,应设防堵振料装置。

20.下列关于煤粉尘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粉尘分散度越高,危险性越大

B、若要煤粉尘爆炸,点火源需要足够的能量点燃粉尘

C、煤粉尘粒度越细越小,爆炸的可能性越小

D、煤粉和空气的温度越高,爆炸的可能性越大

可燃粉尘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发生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1)可燃粉尘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

(2)有足够氧化剂支持燃烧。

(3)有足够能力的激发能源点燃粉尘。

(4)粉尘处于分散悬浮状态,即粉尘云状态。

(5)可燃粉尘云处于定容空间(密闭或部分密闭)内,这样压力才会急剧增大,使包围体有被爆破危险。

煤尘,尤其是烟煤粉尘,其挥发分高。

悬浮的煤粉与空气或其他氧化剂混合极易发生爆炸,随着挥发分含量的增加,爆炸性也越大。

煤粉爆炸性也与粒度有关,煤粉越细,越易爆炸。

另外,煤粉和空气的温度

21.下列关于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渣罐使用和检查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罐体耳轴,应位于罐体合成重心上0.2~0.4m对称中心,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4.5

B、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20%,应报废

C、钢水罐两罐位之间净空间距,应不小于1.5m

D、吊运装有铁水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罐体耳轴,应位于罐体合成重心上0.2-0.4m对称中心,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8,并以1.25倍负荷进行重负荷试验合格方可使用。

使用中的设备,耳轴部位应定期进行探伤检测。

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钢水罐需卧放地坪时,应放在专用的钢包支座上;

热修包应设作业防护屏;

两罐位之间净空间距,应不小于2m。

22.下列关于煤焦油提炼沥青及其冷却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应采用直接在大气中冷却液态沥青的工艺

B、中温沥青冷却到230℃以下,方可放入水池

C、改质沥青冷却到230℃以下,方可放入水池

D、沥青高置槽有水时,禁止放人高温沥青

不应采用直接在大气中冷却液态沥青的工艺。

中温沥青冷却到200℃以下(改质沥青冷却到230℃以下),方可放入水池。

沥青高置槽有水时,禁止放入高温沥青。

23.下列关于烧结和球团设备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通道的出入口不应位于吊车频繁运行的地段

B、吊装孔四周应设置栏杆,吊装孔栏杆影响物料平移的,应制作成门式或可拆卸式栏杆

C、行车两端应设置电气限位器和机械安全挡,轨道两端应设有缓冲器和清轨器

D、带式输送机通廊应设有喷洒水清扫设施

行车及布料小车等在轨道上行走的设备,两端应设有缓冲器和清轨器,轨道两端应设置电气限位器和机械安全挡。

24.下列关于带式输送机的安全控制措施,错误的是()。

A、带式输送机支架高度应使输送带最低点距地面不小于0.4m

B、通廊单侧人行通道则不应小于0.8m

C、沿带式输送机走向每隔50~100m应设一个过桥

D、带式输送机过桥走台平面的净空高度应不小于1.6m

带式输送机支架高度应使输送带最低点距地面不小于0.4m,通廊两侧人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0.8m,单侧人行通道则不应小于1.3m。

沿带式输送机走向每隔50~100m应设一个过桥。

过桥走台平面的净空高度应不小于1.6m。

25.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下列不属于高炉本体主要事故类别的是()。

A、中毒和窒息

B、其他爆炸

C、瓦斯爆炸

D、灼烫

高炉本体主要事故类别有:

(1)煤气泄漏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

(2)煤气泄漏以及高温铁水遇水产生爆炸(其他爆炸)事故。

(3)高温导致灼烫事故。

(4)高炉检维修导致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

26.下列关于带式输送机应执行的安全操作规程,错误的是()。

A、开车前应认真检查输送机所属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B、开车后要按时检查电动机、减速器、辊筒轴承运转是否正常

C、开车前要检查输送带是否跑偏、过载

D、任何情况下,不许人员乘坐带式输送机

开车前应认真检查带式输送机所属部件是否齐全、完好,转动部分是否有障碍物卡住,电气设备接地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发出声响信号后方可开车。

开车后要按时检查电动机、减速机、辊筒轴承运转是否正常,输送带是否跑偏、过载,发现异常情况,应迅速采取措施。

27.铅冶炼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中,很多工艺或设备设施需设置通风净化装置。

下列工艺或设备设施中,不需要设置通风净化装置的是()。

A、鼓风炉加料口

B、电解厂房

C、桥式吊车司机室

D、散装物料远距离运输

散装物料远距离运输时,应采用自动卸料的集料箱、密闭罐或其他专用运输设备。

用于熔铅锅和反射炉作业的桥式吊车司机室,采用空气调节与净化装置。

鼓风炉和烟化炉水洋池冲渣入口处上方设置通风净化装置。

烟化炉作业场所宜设排风装置。

烟化炉加料口可采用侧吸罩。

28.下列不属于环冷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的是()。

A、煤气中毒

B、高温粉尘

C、热风灼烫

D、车轮碾压

生产中在环冷机内外环作业时存在高温粉尘及热风灼烫的风险,环冷机运行中存在车轮碾压伤害危险,检修进入给料斗、卸料斗内或区域范围内的台车内部存在高温灼烫危险,向内环吊运备件时存在撞击伤害危险。

29.下列关于铜电解精炼电解槽安全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浓酸储存处应设置防泄漏设施

B、电解液循环系统应设置酸雾排空装置

C、操作人员离烫洗槽应保持0.1m以上

D、电解液存放设施需设置应急泵

阴极铜吊入烫洗槽时,操作人员离烫洗槽应保持1m以上安全距离。

30.下列关于铝包吊运安全防范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作业、指挥人员应与起吊作业保持安全距离

B、吊物上不应有人

C、吊物下不应有人

D、挂铝包钩环时.应确认钩头完全进入钩内并大行程试吊

挂铝包钩环时,应确认钩头完全进入钩内并小行程试吊。

升降机构和进行机构不应同时操作,以免铝包底部挂碰运输车槽边造成铝液外撒或铝包车侧翻。

31.下列冷轧生产线的安全技术措施,属于防止火灾发生的技术是()。

A、供电主控室按相关标准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器

B、电缆进出穿线时预留孔洞应用防火泥密封

C、整流及动力变压器设施应设置防火墙

D、镀层与涂层的溶剂室必须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有预防作用。

其他安全技术措施均为减少事故损失的技术措施,不能预防事故发生。

32.我国国内比较认可的炉顶装料设备是()。

A、双钟式马基式布料器

B、双钟双阀式回转斗布料器

C、SS型串罐式炉顶

D、卢森堡式串罐炉顶

通过广泛实践探索,我国国内比较公认和广泛使用的是SS型串罐式炉顶装置。

33.工业养护率生产工艺主要用碱法,碱法生产氧化铝按照生产过程的特点,又分为拜耳法、烧结法、拜耳一烧结联合法(包括并联、串联、混联)。

生产过程中,使用苛性碱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条件下溶出铝土矿,氧化铝被溶出制得铝酸钠溶液,铝酸钠溶液净化后经过降温、添加晶种、搅拌分解析出的氢氧化铝,经分离、洗涤、焙烧后得到氧化铝。

上述方法属于碱法生产中的()。

A、拜耳法

B、烧结法

C、串联法

D、并联法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原理:

使用苛性碱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条件下溶出铝土矿,氧化铝被溶出制得铝酸钠溶液,铝酸钠溶液净化后经过降温、添加晶种、搅拌分解析出的氢氧化铝,经分离、洗涤、焙烧后得到氧化铝。

34.下列关于钢锭(坯)堆放高度的说法,符合规定的是()。

A、4t的钢锭堆放高度为4m

B、2t的钢锭堆放高度为3.5m

C、7m的连铸坯堆放高度为4m

D、5m的连铸坯堆放高度为3.5m

钢锭(坯)堆放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于3t的钢锭堆放高度不大于3.5m。

(2)0.5~3t的钢锭堆放高度不大于2.5m。

(3)大于0.5t的钢锭堆放高度不大于1.9m。

(4)人工吊挂钢锭堆放高度不大于1.9m。

(5)长度6m及以上的连铸坯堆放高度不大于4m。

(6)长度3~6m的连铸坯堆放高度不大于3m。

(7)长度3m以下的连铸坯堆放高度不大于2.5m。

35.下列关于烧结和球团厂起重与运输的安全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卷扬限制器的作用是防止起重机械超载

B、吊物不应从人员上空通过,运行中的吊物距离障碍物应在0.5m以上

C、不应用煤气管道作起重设备的支架,必要时利用桁架悬挂起重设施

D、铁道运输车进入卸料作业区域时,应有灯光信号及警告标志,车速不应超过20km/h

吊物不应从人员或重要设备上空通过,运行中的吊物距离障碍物应在0.5m以上。

拆装吊运备件时,不应在屋面开洞或利用桁架、横梁悬挂起重设施。

不应用煤气、蒸汽、水管等管道作起重设备的支架。

铁道运输车进入卸料作业区域和厂房时,应有灯光信号及警告标志,车速不应超过5km/h。

36.主要适用于轧制生产热轧工序的工业加热炉是()。

A、步进式加热炉

B、CSP辊底式隧道炉

C、全氢罩式炉

D、连续退火炉

步进式加热炉主要适用于轧制生产的热轧工序。

37.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转炉生产主要事故类别不包括()。

B、起重伤害

C、高处坠落

D、钢水包倾覆

转炉生产主要事故类别包括中毒和窒息、火灾、其他爆炸、灼烫、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其他伤害等。

钢水包倾覆不属于事故类别。

38.下列关于焦炉煤气点火的安全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焦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正压,必须先送煤气后给火源

B、焦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正压,必须先给火源后送煤气

C、焦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负压,必须先送煤气后给火源

D、焦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负压,必须先给火源后送煤气

往焦炉内送煤气时,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负压,必须先给火源后送煤气,严禁先送煤气后给火源。

39.下列气体检测器的设置中,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气体或含有毒气体的可燃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器

B、有毒气体或含有可燃气体的有毒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浓度不能达到25%爆炸下限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

C、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有毒气体的浓度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只设置可燃气体

D、同一种气体,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时,应只设置有毒气体检测器

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测器:

(1)可燃气体或含有毒气体的可燃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

(2)有毒气体或含有可燃气体的有毒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浓度不能达到25%爆炸下限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器。

(3)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有毒气体的浓度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器。

(4)同一种气体

40.母液蒸发工序主要设备设施有蒸发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