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680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0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练习12 醛Word格式.docx

C

3.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有关其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在一定条件下与H2充分反应生成1丙醇

C.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反应过程中表现氧化性

D.在一定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

由于丙烯醛分子中既含有碳碳双键,又含有醛基,所以它既有烯烃的性质,又有醛的性质。

丙烯醛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被氧气氧化、发生银镜反应(表现还原性)、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醇等。

4.据报道,不法商贩用甲醛溶液浸泡白虾仁,使之具有色泽鲜明、手感良好的特点,而这样做成的食物是有毒的。

下列关于甲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

B.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尔马林

C.福尔马林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

D.甲醛通常状况下为气体

甲醛是氢原子与醛基相连构成的醛,A错误;

30%~40%的甲醛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B、C正确;

通常状况下甲醛为气体,D正确。

A

5.CyrneineA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

可用香芹酮经过多步反应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香芹酮化学式为C9H12O

B.CyrneineA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香芹酮和CyrneineA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与香芹酮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共有4种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A.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并结合键线式的结构特点可知,香芹酮的化学式为C10H14O,故A错误;

B.CyrneineA分子含有碳碳双键、醛基以及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其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故B错误;

C.香芹酮和CyrneineA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确;

D.与香芹酮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说明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如果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则另一个取代基是丁基,要满足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该取代基应该是—C(CH3)3,且与酚羟基是对位的;

如果含有3个取代基,则另外2个取代基是乙基,与酚羟基的位置是邻位时等效氢原子最少,有5种氢原子;

如果是4个甲基与1个酚羟基,可满足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所以可能的结构简式有2种,故D错误。

6.某有机化合物能跟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燃烧该有机物2.2g,生成2.24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是乙醛

B.1mol该有机物能够和1mol氢气加成

C.燃烧该有机物4.4g,生成1.8g水

D.0.01该有机物与足量银氨溶液充分反应,析出金属银2.16g

由题给信息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内含醛基。

2.2g(0.05mol)该有机物中n(C)=

=0.1mol,所以该有机物为乙醛(CH3CHO),A、B、D正确;

燃烧4.4g乙醛应该生成0.2mol水,即3.6g水,C错误。

7.下列有关银镜反应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先用热烧碱溶液洗,然后用蒸馏水洗涤

B.向2%的稀氨水中加入2%的硝酸银溶液,制得银氨溶液

C.可采用水浴加热,也能直接加热

D.可用浓盐酸洗去银镜

做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必须洁净,如果内壁上有油污,则产生的银不易附着在试管壁上,一般用NaOH溶液促使油污发生水解反应而除去;

配制银氨溶液一定是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滴加顺序不能改变;

水浴加热保证试管受热均匀,产生的银容易附着;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H的后边,用盐酸不能使其溶解,应用硝酸。

能力提升

8.有机物A、B均为合成某种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中间体,如图所示,A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B中只含有3种官能团

B.分子A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C.分子B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用FeCl3溶液可检验物质B中是否混有A

A.分子B中含有4种官能团:

碳碳双键、醚键、醛基和羰基,A错误;

B.分子A中含有4个饱和碳原子,构成的是四面体结构,因此不是所有碳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B正确;

C.物质B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但是无酯基,因此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

D.A中含有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而B中无酚羟基,不能发生显色反应,所以用FeCl3溶液可检验物质B中是否混有A,D正确。

9.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它可能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4种B.5种

C.6种D.7种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有机物的推断。

由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不妨设有机化合物为CnH2nOx,若只有1个氧原子,58-16=42,剩下的为碳和氢,14n=42,则碳只能为3个,即为C3H6O,1个不饱和度,若有2个O,那么58-32=26,14n=26,n不可能为分数,则不可能为2个氧原子,所以分子式为C3H6O,再根据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醛一种,酮一种,烯醇一种,三元含氧杂环,三元碳环一种,四元杂环一种,共6种,而由题意可知有机物为单官能团,烯醇应舍去,故选B。

10.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

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大28

②A、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③B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是醛基、碳碳双键

④A、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⑤A能发生银镜反应

⑥B的同类同分异构体(含苯环、包括B)共有5种

⑦A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上

A.只有①②⑤B.只有③④⑤

C.只有④⑤⑥D.只有②⑤⑥⑦

由A、B的结构简式可知,B分子比A分子多2个“CH”,即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大26,①错误;

—CHO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②错误;

碳碳双键不属于含氧官能团,③错误;

A、B都含有醛基,都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④正确;

A含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⑤正确;

B的同类同分异构体,除B外还有

⑥正确;

由于碳碳单键能旋转,故A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但醛基中的O、H原子与苯环也可能不在同一平面上,⑦错误。

11.下列实验处理可行的是(  )

①将

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②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 ③向丙烯醛(CH2===CH—CHO)中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④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

以上的热水清洗

⑤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分液得到纯净的苯

⑥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乙炔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证明乙炔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A.只有①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③④⑥D.都不能

与浓硫酸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加热,故错误;

②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先蒸馏分离出甲醛,再检验,甲酸钠、甲醛均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故错误;

③向丙烯醛(CH2===CH—CHO)中滴入KMnO4(H+)溶液,碳碳双键、—CHO均能被氧化,则不能检验—CHO,故错误;

④苯酚有毒,70°

以上的热水易烫伤,应选酒精洗涤,故错误;

⑤溴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蒸馏法分离,故错误;

⑥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乙炔通入溴水中,乙炔中混有硫化物与溴水也反应,溴水褪色,不能证明乙炔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故错误。

D

12.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长时间看显示屏的人,会感到眼睛疲劳,甚至会使眼睛受到一定的伤害。

人眼中的视色素中含有以视黄醛(见甲)为辅基的蛋白质,而与视黄醛有相似结构的维生素A(见乙)常作为保健药物。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视黄醛的分子式为C20H26O

B.视黄醛和维生素A互为同分异构体

C.维生素A是视黄醛的还原产物

D.1mol视黄醛最多能与5molH2加成

视黄醛的分子式为C20H28O,A错;

视黄醛和维生素A的分子式不同,B错;

从甲、乙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简式可看出,甲―→乙是—CHO―→—CH2OH的过程,C对;

1mol视黄醛最多能与6molH2加成,D错。

13.实验室做乙醛和银氨溶液反应的实验时:

(1)为产生光亮的银镜,试管应先用________溶液煮沸,倒掉煮沸液后再用清水将试管冲洗干净。

(2)配制银氨溶液时向盛有________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________溶液,边滴边振荡,直到________为止。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3)此时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加热,产生银镜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使银镜反应实验成功必须用NaOH溶液煮沸以除去试管内的油污。

在配制银氨溶液时一定要注意在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后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随后逐滴滴入稀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沉淀刚刚消失为止,就得到无色的银氨溶液。

发生银镜反应应水浴加热。

(1)NaOH

(2)AgNO3 稀NH3·

H2O 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

Ag++NH3·

H2O===AgOH↓+NH4+

AgOH+2NH3·

H2O===[Ag(NH3)2]++OH-+2H2O

(3)水浴 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3NH3+2Ag↓+H2O

14.邻羟基桂皮酸(D)是合成香精的重要原料,下列为合成邻羟基桂皮酸的路线之一。

试回答:

(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和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D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E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E有如下特点:

①是苯的对位取代物

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请写出E的一种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A的化学式为C7H8O2

b.B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c.C可能发生聚合反应

d.1molD最多能与4molH2加成

(1)A中含有羟基和醛基。

(2)对比B、C结构可知B→C发生的是醇羟基的消去反应。

(3)NaOH过量,羧基和酚羟基均反应。

(4)D中除苯环外还有3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2个不饱和度,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说明有—COOH,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CHO,还有1个饱和碳原子,注意为对位取代物。

(5)a项,A的分子式为C7H6O2,错误;

b项,醇羟基不与NaHCO3溶液反应,错误;

c项,C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正确;

d项,1molD中苯环能与3molH2加成,碳碳双键能与1molH2加成,正确。

(1)羟基 醛基

(2)消去反应

(5)cd

15.实验室可利用甲醇、空气和铜制备甲醛。

甲醇和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见下表:

\

沸点/℃

水溶性

甲醇

65

混溶

甲醛

-21

混溶

如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分别如(甲)和(乙)所示,试回答:

(1)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则通入A管的X是____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C中应装的试剂是________。

(4)在仪器组装完成后,加试剂前都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添加药品后,检验(乙)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两种装置中都需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填“A”“B”或“C”),加热的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完成时,都应先停止对________(填“A”“B”或“C”)的加热,再________。

实验完成时,先打开D处气球的铁夹,再撤去酒精灯,打开铁夹的目的是________,其工作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____(填“甲”或“乙”)装置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在解答本题时,应前后通读,使得后面的为前面“服务”的内容能够提炼出来(如A试管的加热问题、C和D的作用等),从而能更好地答题。

根据题目所给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可以知道利用Cu或CuO来催化反应,所以直接用气体(空气或氧气)在铜丝的催化下反应(这时应用水浴加热),用(甲)装置;

也可以间接用CuO作氧化剂,同时催化反应,用(乙)装置。

由于(甲)装置反应时,气体与甲醇接触充分,生成的甲醛浓度大,(甲)装置比(乙)装置好。

(1)空气(或氧气)

2CH3OH+O2

2HCHO+2H2O

(2)CuO CH3OH+CuO

HCHO+H2O+Cu

(3)H2O

(4)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导管口伸入水中,手握试管A,若试管C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A、B A水浴加热,B酒精灯加热 B 撤出C中导管 防止倒吸 气球内空气进入反应装置,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

(6)甲 制得的甲醛溶液浓度大

16.(2017年高考·

课标全国卷Ⅰ)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

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