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6996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第册美术教案调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课前调整

2.有形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1.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各种常见的基本形,初步认识各种形状,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

2.继续学习油画棒和彩色水笔涂色、画线的方法,学画各种基本形及简单的组合形,画画身边的物品和景象,并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借助基本形及组合表达自己对形的感受、记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形的感受力、观察力,提高学生对各种形的描绘能力和撕贴等造型能力。

3.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培养对形的审美感受力。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彩色纸、收集一些生活中具有基本形的物体的图片或实物

(教师)各种生活中的具有基本形的物体及其图片、基本形模具一套、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

教学过程

1.趣味导课,初步感受基本形。

触摸、猜谜和画画,趣味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的纸盒或袋子,让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

(2)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物体,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这些形状。

2.结合生活,深入观察,感受不同基本形的特征。

(1)让学生按小组观察实物的各种基本形,深入感受各种基本形及特征。

(2)说说有关基本形的有趣故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更多的基本形及特征。

3.抓住特征,探究表现方法,激发撕画兴趣。

(1)让学生探讨如何画好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基本形,通过分析,启发学生用弧线画圆、用三条直线画三角形、用四条直线画长方形等等。

4.撕撕、画画喜爱的各种基本形,进行记忆想象。

(1)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撕、画练习。

(2)请学生对自己撕、画的基本形进行添画练习。

5.趣味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撕、画练习作品。

游戏展示:

可让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比赛,教师与同学共同评价其作品。

 

第二课时

(学生)彩色纸、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七巧板

(教师)基本形组合图片及实物、彩色纸、七巧板、实物投影仪或课件等

1.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画画和撕撕已认识的各种基本形,可用比赛形式比比哪位同学说、画、撕得又多又好。

2.摆摆玩玩,游戏导课。

教师导入新课:

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

3.观察感受,探究认知,启发想象。

(1)深入感受、探究:

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和实物,出示一些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物体,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2)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进行大胆创新。

教师给出各种基本形,请学生任意组合成各种物体或图案,并让学生充分想象。

4.欣赏感受,激发尝试。

(1)欣赏儿童撕贴、绘画作品,从作品中感受各种基本形。

(2)欣赏大师撕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利用基本形进行创作表现的手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5.小组合作,撕拼画练习。

(1)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撕成的各种基本形在桌面上进行组合、想象练习。

(2)选择拼图画面,小组合作,把它添画完整。

(3)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手法,画画记忆或想象中的基本形,然后小组合作,最后把画组合在一起,最后拼成一张大作品。

3浙教版美术第1册教案 

6.展示、自评。

让学生展示作品,启发学生自取题目,自我评价作品,并说说撕贴的画与画的画有什么异同。

7.出示课题,拓展教学。

(1)教师总结,教师出示课题:

《有形的世界》。

(2)让学生加上所感受到的词,如:

“美丽的”有形世界、“缤纷的”有形世界、“多姿的”有形世界等等。

(3)布置回家作业:

继续用基本形组合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并在自己的画册上画一画。

同时要求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3.色彩魔方

  1.初步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采用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结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简单的色彩练习,进一步寻找自然界其他色彩,发现色彩的美感和魅力。

  3.运用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逐步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力,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大千世界的热爱和探求。

(学生)预习:

①运用剪纸或绘画的形式表现所认识到的色彩;

②寻找有关色彩的照片和图片。

工具:

彩色水笔、油画棒和水彩等作画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录像《多彩的世界》、标准色标、10只彩色小球等

教学过程

1.认识色彩,认识世界。

(1)出示课件:

播放录像《多彩的世界》。

指名要学生说说看到的色彩,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2)揭示课题:

《色彩魔方》。

(3)出示课件:

欣赏书本中的作品(色彩魔方、生活中的色彩、学生和画家的作品等)和教师提供的色彩作品。

(4)提供欣赏的建议:

2.交流体会,画画色彩。

(1)把收集的色彩和书本中的色彩进行比较并分析差别。

(2)小组讨论差别的原因,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有这些色彩,才有丰富多彩的世界)。

(3)尝试练习:

把记住的色彩用彩色水笔等作画工具画出来,并交流记住色彩的各种好方法。

3.创作作品,表现色彩。

(1)作业主题:

画出自己心中的色彩组合,如教材中的《七色花》,还有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动物、人物等都可以。

4.拓展主题,寻找色彩。

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色彩,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原来世界是这样的多姿多彩。

(学生)美术课常规工具、上节课拓展的作业

(教师)课件,春、夏、秋、冬的录像及10张有色彩的卡片等

1.述说故事,发现色彩。

指名要学生讲述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结合各个季节也可以),并分组讨论故事中出现了几种颜色,然后讨论感受故事中色彩的美与丑及其原因

2.引申故事,表达色彩。

(1)教师根据同学讲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运用色彩来表现。

(2)学生分组讲故事,分组表演(表演的学生在胸前挂上画有色彩的小卡片)。

(3)师生共同小结,理出创作思路:

①讨论故事及表演的优点与缺点;

②进一步探讨色彩在表现情感变化上所具有的特点和作用。

3.升华主题,创造色彩。

(1)提供创作主题:

我心目中的四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个季节,也可以把四季的景色都画出来)。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拓展教学,评价色彩。

(1)采用小组评、自评、集体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形式。

(2)教师小结,对创造性的色彩予以表扬。

(3)提供拓展性的主题:

①进一步探索色彩的秘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色彩变化;

②记录一周的色彩心情日记,或者进行听音乐画色彩等有意义的色彩练习。

4.我的胸卡

  1.初步了解平面形的变化和胸卡的有关知识。

  2.通过胸卡的设计与制作,尝试用不同材料大胆地进行创作与表现,加强学生对物体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现力。

  3.开展自我介绍与交流活动,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了解,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学生)绘画、手工工具,白(彩)色卡纸,线绳等,收集1-2个胸卡,可带一张自己的小照片

(教师)课件、胸卡实物和范作

1.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让学生说说胸卡的样子和用途,了解胸卡上的基本内容及胸卡的不同用途。

揭示课题:

《我的胸卡》。

2.范作欣赏,加强感知。

(1)出示学生作品。

(2)让学生看看、说说胸卡的有趣造型,感受平面形的变化,进行胸卡内容的设计。

3.小组讨论,激发创意。

(1)提问:

怎样设计胸卡的外形?

分小组讨论探究胸卡的外形变化与设计,进一步了解平面形的变化。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概括小结、示范:

4.讲解演示,掌握步骤。

怎样制作一张胸卡?

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方法。

(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胸卡的基本制作步骤

5.学生练习,表现感受。

(1)明确作业要求:

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胸卡。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交流,小结拓展。

(1)让学生戴上自己设计制作的胸卡,同学间进行自由交流(提示交流内容:

自我介绍姓名、爱好和特长等;

胸卡制作体验)。

(2)指导学生互评作品(提示评价内容:

外形、内容的设计是否有创意;

颜色的搭配是否大胆、漂亮;

挂件等的制作是否精致)。

5.小雨沙沙

  1.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

  2.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包括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秋天小雨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秋雨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和画纸等常规用具;

分成4至6人的小组,选好小组长

(教师)课件:

范作、喷水壶等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用水壶洒水,询问学生听到什么,并让学生表述听到的感受。

(2)教师小结听到的声音:

沙沙、刷刷、滴滴答答……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作品欣赏。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

《小雨沙沙》。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怎样表现小雨点?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演画小雨,教师讲述并补充。

(3)提问:

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

(4)在画中人物、动物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

记忆中的秋天小雨。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的建议:

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

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

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

③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录音《雨中情》、范作、不同雨景(有暴雨、大雨、中雨和小雨的情景)的录像

1.运用情景,启发思维。

下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情景。

(2)思考:

怎样表演你在不同雨景中的感受?

2.结合课件,述说感受。

(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感受。

(2)小组评,教师评。

3.讲述故事,结合表演。

(1)让学生说说雨中的故事(可结合表演的形式)。

(2)小组评价,教师总结。

4.布置作业,表现雨境。

让学生欣赏教师提供的照片或范作等。

(2)提供作业构思建议:

①主题:

在雨中。

②思路:

可以表现自己或别人在不同雨景中的情景;

也可以表现对雨中不同情景的感受;

还可以表现动物、植物在雨中的情景;

自由地想象对雨中情景的感受。

③注意:

运用不同点、线和色彩,画出雨的不同变化,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在画面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画的反面写上说明,创作时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

5.作业欣赏,开拓思维。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2)小结本节课内容。

(3)布置拓展性的作业:

①了解天气为什么会有阴、晴、雨的变化;

②回家后可以与他人一起合作创作在雨中的作品。

6.我心中的太阳

  1.运用线、色描绘太阳,激发学生大胆地表现太阳的美。

  2.学习想象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知太阳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生)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

(教师)有关太阳的小故事

1.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

歌曲《种太阳》。

欣赏后说说:

歌曲中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去播种太阳?

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太阳!

2.欣赏感知。

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用不同的方法来描绘太阳。

课件演示(诗歌,散文,中外画家的画,不同时段太阳的照片,日出日落的影片,歌曲等相关资料),揭示课题《我心中的太阳》。

3.分析太阳造型。

(1)了解太阳的特征,如太阳的形、色、光。

说说对太阳的各种称呼。

(2)课件演示,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4.尝试创作,教师指导。

画几个你心中的太阳。

(2)提出创作的建议:

你想画的太阳是什么样的?

5.作品展示,学习评价。

(1)作业台上展示,学习评价: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

为什么?

(2)提供评价建议:

形、色、光是否有自己的特色。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有关太阳的小故事、儿歌、范作

1.儿歌引入。

(儿歌)太阳姐妹和弟兄,脾气个性各不同。

喜怒哀乐阴又晴,春夏以后是秋冬。

2.引导想象。

启发学生想象,讨论太阳的年龄、性别、脾气、色彩、表情和名字等。

3.欣赏感知。

(1)欣赏音乐结合表演的形式,展开想象。

(2)欣赏学生的作品,互相作出评价,教师小结。

4.尝试创作。

创作一张和太阳在一起的画,并给自己的画取个名字。

5.展评与拓展。

(1)介绍自己的画,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及时表扬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总结本课内容,并让学生找一找有关以太阳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互相交流欣赏。

7、来来往往的车辆

  1.学习概括地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构造及功能等。

  2.通过撕纸拼贴各种各样的汽车,进行基本形的练习。

学习有目的地撕纸、有序地拼贴。

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通过对来来往往的汽车的观察、分析,感受汽车造型的奇特、色彩的美丽。

  4.在评价中,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初步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学生)各种玩具汽车、胶水、彩色纸等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

(教师)课件(含汽车的历史介绍、汽车图片展示、构造介绍等)、范例、示范用纸等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请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玩具车,互相介绍玩具车的名称、功能等,并交换着玩一玩。

(2)学生汇报游戏体会,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3)教师出示课题:

《来来往往的车辆》。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讨论研究以下问题:

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有哪些?

从外表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

3.自主研究,激发创意。

怎样表现汽车?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研究课本中的步骤图,分析撕纸拼贴汽车的表现方法。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适当示范:

先撕出车的轮廓,再拼贴车轮、车窗等。

(1)提出作业要求:

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

(2)学生创作表现,教师巡回辅导。

(1)学生用完成的作品,模拟来来往往的车辆行进的场景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互相学习、评价同学的作品。

(2)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学生)胶水、彩色纸等工具,纸箱、纸板等材料

(教师)各种概念车的图片、示范用纸等

1.运用情景,启发思维。

创设情景后,教师介绍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2)请学生想象未来汽车的特点。

(1)老师展示各种概念车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几种现代化新型汽车,如汽车飞机、超音速汽车等。

(2)小组内讨论自己想象中的未来汽车的模样。

(1)让学生说说未来汽车的故事(可结合表演的形式)。

4.布置作业,创作表现。

设计一辆未来的汽车,用撕纸拼贴或在纸板、纸箱上贴的方法表现出来。

(1)全体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汽车拿在手上或粘在身上,全班模拟车辆来来往往的场景。

(2)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创作的汽车的特点。

(3)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8、窗花花

  1.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

  2.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

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

通过学习感受撕窗花的喜悦之情,探索多种造型方法,使学生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

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课件(窗花的资料、窗花纹样)、范例、纸窗户4扇、示范用纸等

1.情景切入。

出示课件,教师创设情景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出示课题:

《窗花花》。

2.感受窗花。

(1)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提供有关窗花的资料,学生自主地学习了解。

(2)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作适当补充。

(3)教师出示窗花纹样范例,学生欣赏并谈谈体会。

3.研究方法。

(1)讨论:

窗花可以有哪些表现形式?

(2)交流:

书本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

试着折一折、撕一撕,体会如何撕才能使图形边线好看。

(3)教师在学生汇报后适当示范:

设计方法不同、折法不同、撕去的形状不同,效果就不同。

4.创作比赛。

(1)全班分成4组,每组一扇纸做的窗户,请各组学生将自己用折、撕的方法制作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比一比哪一组的窗户最漂亮。

(2)评评哪组的窗花最有特色(从窗花的形状、色彩的搭配上分析)。

5.示范表演。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当场表演,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6.教师总结。

表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