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108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况

中关村科技广场21#地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西区,北临海淀北街,西临海淀中路,南临海淀南路,东临23#、24#、25#地工程,地下部分由主楼、附楼两部分组成。

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1.4万m2。

工程±0.00绝对标高值为51.80m,其中主楼基槽深度为-21.4m(绝对标高30.4m),地面平均标高值约为51.3m,基坑周长约为220.8m,降水面积约3070m2,土方挖运约72000m3。

1.2编制依据

(1)中国国际科技广场21#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2002年2月28日)

(2)21#地建筑地下边界关系示意图

(3)2002年10月17日会议内容

(4)基础挖方示意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2年11月1日)

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提供的《中国国际科技广场21#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2年2月28日),本工程场区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上部,玉泉山麓东侧,地形基本平坦,地面标高在50.42~52.32m之间。

地基土按其工程地质性质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 素填土:

黄褐色~褐色,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砖渣、灰渣、碎石等,稍湿-湿,厚度约1.0~9.8m。

② 粘质粉土:

黄褐色,含氧化铁、云母,湿,中密,夹粉土、粘土薄层,层厚1.8~4.6m。

③粉质粘土:

黄褐色,含云母、氧化铁,夹粘质粉土、粘土薄层,饱和,可塑,中等到压缩性,层厚1.8~10.9m。

④粘质粉土:

仅出现在北地块,黄褐色,含云母、氧化铁,夹少量粉质粘土、粘土层,饱和,中密~密实,层厚3.0~4.6m。

卵石:

出现在与北侧地块相同层位的南侧地块,杂色,以圆砾为主,含量45%左右,粒径2~3cm,卵石含量35%左右,粒径3~5cm,中细砂充填,湿,密实,层厚3.8~11.7m。

⑤粉质粘土:

于北侧地块:

呈褐黄色,饱和,密实,含氧化铁、云母,夹重粉质粘土、粘土薄层,层厚4.1~6.4m;于南侧地块则以薄层和透镜体的形式出现,层厚0.5~6.4m。

⑥粘质粉土:

北侧地块:

呈褐黄色,饱和,密实,含氧化铁、云母,夹重粉质粘土、粘土薄层,层厚1.3~3.6m;南侧地块该层位缺失。

⑦细砂:

北侧地块:

呈褐黄色,主要成分石英,含氧化铁、云母及少量粘性土,饱和,中密,层厚0.7~2.1m;南侧地块以透镜体的形式存在。

⑧砾石:

杂色,湿,密实,粒径一般为3~5cm,最大为7cm,含较多砂砾石,含量为30%,层厚5.6~6.5m。

⑨粉质粘土:

黄褐色,饱和,可塑,中等~低压缩性,含氧化铁,土质不均匀,为砂质粉土、粉质粘土互层,层厚2.2~7.1m,其中局部为⑨1细砂透镜体,褐黄色,饱和,中密,主要成分石英,含氧化铁、云母及少量粘性土。

⑩细砂:

褐黄色,饱和,中密,主要成分石英,含氧化铁、云母及少量粘性土,层厚0.7~4.1m。

砾石:

杂色,湿,密实,砾石含量50%,夹卵石10%,细砂充填,层厚0.7~4.1m;南侧地块缺失此土层。

卵石:

杂色,湿,密实,粒径一般4~5cm,最大10cm,含量60%,砂砾石充填,层厚10.1~15.4m。

粉质粘土:

褐黄色,饱和,可塑,低压缩性,含少量云母、氧化铁,层厚1.5~1.9m;南侧地块缺失此地层。

细砂:

黄褐色,湿,密实,主要成分石英,含氧化铁、云母,夹有粉砂、粘性土团块,层厚1.9~2.8m。

卵石:

杂色,湿,密实,粒径一般4~7cm,最大大于10.8cm,含量60%,夹较多砂砾石及粘性土。

勘察未揭穿此层。

2.2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期间,钻孔内仅测到了下部的第三层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介于18.7~22.4m之间(标高32.53~28.63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微承压水。

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本场地内还存在另两层地下水,即于—4.0m左右的第一层上层滞水和—12.0m左右的第二层潜水。

三、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3.1设计原则

⑴根据基坑周边建筑物特点及地下障碍物位置、埋深、使用情况,设计方案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确保基坑边坡支护的安全可靠性;

⑵支护设计必须与土方工程一体化安排,为土方挖运工程的顺利施工创造快捷、便利的条件,同时又有利于基坑支护顺利施工;

⑶支护结构与降水工程结合,发挥基坑降水效果;

⑷护坡工程在确保为后续施工创造出良好的施工作业面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土方回填;

⑸支护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其经济合理性。

3.2设计思路及桩锚支护形式的选择

本工程基坑深度较大,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四边均有已建地下管廊等建筑物,因此,设计与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周边建筑物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确保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又要防止施工对周边建筑产生破坏。

支护设计时,根据周边建筑物的不同情况和地层参数,对各边坡分别进行计算。

整体计划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经济实用,利于缩短工期为目标。

基坑北侧上部11.0m土层分步开挖采用土钉墙支护工艺处理,下部采用桩锚支护;基坑东侧、南侧将上部11.5m部分土层全部挖除,下部采用桩锚支护;基坑西侧地下已有建筑物距基坑较远,作为本工程出土的外坡道,根据坡道对不同部位边坡进行支护处理,详见支护设计计算结果(计算书附后)。

本次桩锚支护部分桩径设计为φ1000mm,采用一道锚杆。

桩径φ1000mm有利于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减少锚杆道数,避免因锚杆的施工影响土方挖运施工,缩短土方工程的挖运时间,使工期提前。

护坡桩的施工采用两台进口的旋挖钻机进行施工。

3.3支护设计结果

3.3.1基坑北侧边坡

基坑北侧边坡已建地下建筑基底埋深-11.5m,距拟建建筑物基础底板外沿9.6~12m,拟建建筑物基底埋深-21.4m,相差9.9m。

先对上部土层进行分步开挖并采用土钉墙支护处理,深度为11m。

根据施工场地察勘的情况,已建地下建筑原基坑采用土钉墙支护形式,可能对本工程土钉墙施工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土钉墙施工时,采用与已建地下建筑原土钉墙相结合的支护形式,其支护作用机理同重力式挡墙类似,土钉的长度施工至已建地下建筑原土钉墙钢筋混凝土砼面(详见北侧支护形式结构图),为增加安全性,可在地面设置拉锚筋,间距3m,长度尽可能加长。

下部采用桩锚支护,本部位边坡预留肥槽0.8m,计算结果如下:

上部土钉墙参数

土钉层数

7层

长度(m)

按实际土层厚度施工

直径(mm)

∮110

筋体

1Ф22

锚固体

M20素浆

倾角

均为15°

间距

Sv=1.5m、Sh=1.5m

布式

梅花形

对中支架

∮6.5@2000

加强网(横、竖加强挂网筋)

Ф12

支护面积(m2)

约147m2

钢筋网片

∮6.5@200×200

厚度(mm)

100

材料

C20碎石砼

坡面角

80°

泛水面宽度(m)

1.0

下部桩锚支护设计结果

项目

设计参数和结果

地面荷载或

条形荷载

地面均布荷载50kPa条形荷载190Kpa(距桩1m,宽9m)

 

 

梁顶标高(m)

-11.5

桩径(mm)

∮1000mm

桩距(m)

@1.7

桩长(m)

16.0

嵌固深度(m)

6.0

配筋

14Φ25×16m+4Φ25×6m+2Φ25×4m

砼等级

C25

桩数(根)

41

 

锚孔直径(mm)

150

锚距(m)

一桩一锚@1.7

锚固体

M20素浆

锚头位置(m)

-11.7

锚杆倾角(°)

25度

锚筋体

5×7φ5

长度(lf+lm)(m)

5+23=28m;

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KN)

830

根数

41

砼等级

C25

配筋

主筋9Φ22+4Φ18、绕筋φ10@200

截面尺寸

1.0×0.8m

长度(m)

66.3

桩间土护壁:

挂钢丝网,上下间距每1.0m射钉固定在桩上,桩与桩之间击入0.8m钢筋固定钢丝网片,喷射5cm厚C20混凝土面层。

3.3.2基坑东侧边坡

基坑东侧边坡已建地下建筑基底埋深在-10.5~-11.6m之间,设计计算时按-11.0m计算,距拟建建筑物基础底板外沿约为8.8m,管廊部分结构位于设计桩位内,需要拆除该部分管廊进行护坡桩及降水井施工,拟建建筑物基底埋深-21.4m,相差10.9-9.8m。

上部土层挖除,下部采用桩锚支护,本部位边坡预留肥槽0.8m,结构外延部分不留肥槽。

为防止对原有建筑物防水层破坏,开挖时对原有建筑物外墙进行喷砼面处理,计算结果如下表:

下部桩锚支护设计结果

项目

设计参数和结果

地面荷载或

条形荷载

地面均布荷载50kPa条形荷载190Kpa(距坑边1m,宽5m)

 

 

梁顶标高(m)

-11.5

桩径(mm)

∮1000mm

桩距(m)

@1.7

桩长(m)

16.0

嵌固深度(m)

6.0

配筋

14Φ25×16m+4Φ25×6m+2Φ25×4m

砼强度等级

C25

桩数(根)

39

 

锚孔直径(mm)

150

锚距(m)

一桩一锚@1.7

锚固体

M20素浆

锚头位置(m)

-11.7

锚杆倾角(°)

25度

锚筋体

5×7φ5

长度(lf+lm)(m)

5+23=28

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KN)

830

根数

39

砼等级

C25

配筋

主筋9Φ22+4Φ18、绕筋φ10@200

截面尺寸

1.0×0.8m2

长度(m)

67.2

桩间土护壁:

挂钢丝网,上下间距每1.0m射钉固定在桩上,桩与桩之间击入0.8m钢筋固定钢丝网片,喷射5cm厚C20混凝土面层。

3.3.2基坑南侧边坡

基坑南侧边坡已建地下建筑基底埋深在-11.5m,距拟建建筑物基础底板外沿约为2.5m,拟建建筑物基底埋深-21.4m,相差9.9m。

上部土层全部挖除,为防止对原有建筑物防水层造成破坏,土方开挖时,对原有建筑物外墙进行喷砼面处理,挖土深度为11.3m。

下部采用桩锚支护,本部位边坡预留肥槽0.5m,计算结果如下表:

项目

设计参数和结果

地面荷载或

条形荷载

地面均布荷载120kPa条形荷载25KPa(距坑边2m,宽15m)

 

 

梁顶标高(m)

-11.5

桩径(mm)

∮1000mm

桩距(m)

@1.7

桩长(m)

16.0

嵌固深度(m)

6.00

配筋

14Φ25×16m+4Φ25×6m+2Φ25×3m

砼等级

C25

桩数(根)

38

 

锚孔直径(mm)

150

锚距(m)

一桩一锚@1.7

锚固体

M20素浆

锚头位置(m)

-11.7

锚杆倾角(°)

25度

锚筋体

5×7φ5

长度(lf+lm)(m)

5.0+23.0=28

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KN)

830

根数

38

砼等级

C25

配筋

主筋9Φ22+4Φ18、绕筋φ10@200

截面尺寸

1.0×0.8m2

长度(m)

65.6

桩间土护壁:

挂钢丝网,上下间距每1.0m射钉固定在桩上,桩与桩之间击入0.8m钢筋固定钢丝网片,喷射5cm厚C20混凝土面层。

3.3.2基坑西侧边坡

基坑西侧边坡已建地下建筑基底埋深在-11.5m,距拟建建筑物基础底板外沿约在11.2~20m之间,拟建建筑物基底埋深-21.4m,相差9.9m。

由于本部位基坑外有一定的位置,准备将此部位做为基坑的土方和机械出入的外坡道,坡道底留高5-6m,长度为10m的出土平台。

基坑边坡根据不同位置分别进行计算。

各部位具体支护形式见西侧边坡支护示意图。

3.3.2.1坡道内侧基坑边坡

上部采用土钉墙支护形式。

下部采用桩锚支护形式。

本计算按支护深度最大计算。

土钉墙支护设计时,考虑顶部2.0m土层做为坡道挖除,行车在支护边线以外1m行驶,土钉墙最大支护高度5.3m,土钉墙设计施工参数同坡道外侧Ⅰ区土钉墙设计,土钉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第1、2层土钉长度土钉的长度施工至已建地下建筑原土钉墙钢筋混凝土砼面。

护坡桩从-7.3m处开始施工。

本部位边坡预留肥槽0.8m,结构外延部分不留肥槽。

计算参数及结果如下:

Ⅲ区土钉墙选用参数:

地面超载

条形荷载200Kpa

土钉层数

4层

长度(m)

9、9、8、7m(实际长度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调整)

直径(mm)

∮110

筋体

1Ф22

锚固体

M20素浆

倾角

均为15°

间距

Sv=1.5m、Sh1=0.5m,其余1.4m

布式

梅花形

对中支架

∮6.5@2000

加强网(横、竖加强挂网筋)

Ф12

支护面积(m2)

约147m2

钢筋网片

∮6.5@200×200

厚度(mm)

100

材料

C20碎石砼

坡面角

80°

泛水面宽度(m)

1.0

Ⅳ区下部桩锚支护设计结果:

项目

设计参数和结果

地面荷载

条形荷载140Kpa(距坑边1m,宽9m)

 

 

梁顶标高(m)

-7.5

桩径(mm)

∮1000mm

桩距(m)

@1.7

桩长(m)

20.0(随坡道下行进行调整)

嵌固深度(m)

6.0

配筋

8Φ25×20m+4Φ25×6m+2Φ25×4m

砼等级

C25

桩数(根)

13

 

锚孔直径(mm)

150

锚距(m)

一桩一锚@1.7(第一道)

一桩一锚@1.7(第二道)

锚固体

M20素浆

锚头位置(m)

-9.7m(第一道)

-16.2m(第二道)

锚杆倾角(°)

25度

25度

锚筋体

2×7φ5

4×7φ5

长度(lf+lm)(m)

7.0+13.0=20.0

5.0+23.0=28.0

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KN)

380

780(32b双工字钢腰梁)

根数

13

13

砼等级

C25

配筋

主筋9Φ22+4Φ18、绕筋φ10@200

截面尺寸

1.0×0.8m2

长度(m)

约23m

桩间土护壁:

挂钢丝网,上下间距每1.0m射钉固定在桩上,桩与桩之间击入0.8m钢筋固定钢丝网片,喷射5cm厚C20混凝土面层。

3.3.2.2坡道外侧边坡

上部采用土钉墙支护形式,土钉施工时如因已建地下建筑原基坑土钉墙影响,长度施工至已建地下建筑原土钉墙钢筋混凝土砼面。

下部采用桩锚支护形式。

本计算按支护深度最大计算。

护坡桩从-8.3m处开始施工。

计算参数及结果如下:

Ⅰ区土钉墙设计结果:

地面超载

条形荷载20Kpa

土钉层数

5层

长度(m)

9、9、8、8、7m

直径(mm)

∮110

筋体

1Ф22

锚固体

M20素浆

倾角

均为15°

间距

Sv=1.5m、Sh=1.5m

布式

梅花形

对中支架

∮6.5@2000

加强网(横、竖加强挂网筋)

Ф12

支护面积(m2)

约551.8m2

钢筋网片

∮6.5@200×200

厚度(mm)

100

材料

C20碎石砼

坡面角

80°

泛水面宽度(m)

1.0

Ⅱ区下部桩锚支护设计结果:

项目

设计参数和结果

地面荷载

均布荷载166Kpa,条形荷载20Kpa(距坑边3m,宽8m)

 

 

梁顶标高(m)

-8.3

桩径(mm)

∮1000mm

桩距(m)

@1.7

桩长(m)

16.0

嵌固深度(m)

8.0

配筋

14Φ25

砼等级

C25

桩数(根)

6

 

锚孔直径(mm)

150

锚距(m)

一桩一锚@1.7

锚固体

M20素浆

锚头位置(m)

-8.7m

锚杆倾角(°)

25度

锚筋体

3×7φ5

长度(lf+lm)(m)

6.0+18.0=24

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KN)

520

根数

6

砼等级

C25

配筋

主筋9Φ22+4Φ18、绕筋φ10@200

截面尺寸

1.0×0.8m2

长度(m)

约25m

桩间土护壁:

挂钢丝网,上下间距每1.0m射钉固定在桩上,桩与桩之间击入0.8m钢筋固定钢丝网片,喷射5cm厚C20混凝土面层。

3.4边坡变形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3.4.1预防措施

基坑工程施工,必须以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为原则,减少基坑的后期变形。

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①控制场地施工用水;

②做好坑内降水,降水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③做好止水堵漏的准备工作;

④做好底板钢筋的加工工作,缩短底板施工时间。

围护体系有渗漏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堵漏措施。

基坑暴露后,必须及时铺筑垫层。

严格控制基坑周边的超载。

在载重汽车频繁通过的地段应铺设走道或进行地基加固。

放坡开挖的边坡,坡度和坡高应通过计算确定,分级放坡时,应同时验算小坡和大坡的稳定性,并考虑卸荷回弹、雨季施工、土壤扰动等影响。

控制在坡顶堆放弃物或其它荷载。

保持坡体干燥并做好坡面和坡脚保护措施。

基坑周边防止地面水渗入。

当地面有裂缝出现时,必须及时用粘土或水泥砂浆封堵。

应采用分层有序挖土,不得超挖。

位移观测和沉降观测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观测,对基坑的变形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一有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3.4.2应急措施

当基坑变形过大,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等危险情况出现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挖掘机司机24小时现场值班,以保证在边坡出现险情时及时回填土方。

②底板分块施工;

③增设斜支撑。

④组织人工坡顶卸土,以减少边坡土压力。

基坑周边环境不允许时,可采用坑内底脚被动区压重。

⑤增加锚杆道数。

四、降水设计

4.1设计计算

根据建筑场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因素及建筑设计对基坑开挖的要求,结合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拟建场地基底开挖深度约为地面以下20.9m,基础边线内包面积为约为3070m2,按基坑中心点水位降低达坑底以下0.50m的规范规定,则基坑开挖具有一定的水位降低值。

设计中有关基坑涌水量概算中的渗透系数(k)值,只能利用经验理论值,结合采用岩土勘察期间有关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涌水量概算,然后根据概算的基坑涌水量及计算的单井比排渗水能力,计算管井数目,在基坑边线以外4m(东、北侧为4m、南侧为1.5m)周边布设降水管井,设计总的抽降排渗水量大于概算的基坑涌水量,达到基坑干槽作业的目的。

基坑涌水量概算公式,依据场区水文地质条件,上部及中部含水层组或称“台地潜水”及“层间潜水”的水量计算,可选用地下水动力学等代大井无压水完整井群计算公式。

其计算公式如下:

Q=1.366k

r0=η

R=2S

R0=R+r0

有关单井比排水能力,拟采用下式计算:

q=2πrl

/15

则降水管井数目可用下式计算:

n=

基坑范围内下部承压含水层组的砂卵砾石层含水层组消纳上部台地潜水及中部层间潜水水量后抬高水位值(△h)可利用下式计算:

△h=

上列各式中有关参数说明如下

Q--基坑涌水量R0--等代大井引用半径

q--单井比排水能力r0--基坑引用半径

k--渗透系数r--降水井半径

H--含水层厚度a--基坑外扩布井线短边长度

M3--承压含水层厚度b--基坑外扩布井线长边长度

S--水位降低η--几何图形系数

l--过滤器长度n--管井数目

R--影响半径

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基坑东、北侧边线以外4m沿周边布设渗抽降水管井,场区按均匀布井法布设降水井。

基坑东、北、西侧管井间距为10m,基坑南侧管井间距为6m,井深为34.5m,共布降水管井31眼,总进尺为1069.5m。

为加快基坑内地下水疏干速度,基坑内在电梯井坑及集水坑位置布设疏干管井,疏干井深度、数量、具体位置等根据施工图纸另行计算确定。

(管井设计见降水、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

解决局部坑壁渗水可在开挖中插塑料排水管及肥槽内留一定坡度的排水沟及集水井,利用水泵定时抽排,达到干槽作业。

降水管井及疏干降水管井设计井径为600mm,下置400mm井管及透水性好的带孔眼包网滤水井管,井壁与井管间填1~4mm混合砾料。

4.2降水管井施工

4.2.1施工技术要求

4.2.1.1施工准备阶段

工作内容包括资料、场地、设备、人员、材料等五个方面。

⑴资料:

仔细研究分析同设计有关的图件及文字说明,编制基坑降水施工方案,准备有关记录表格、工具等,参加技术交底。

⑵场地:

组织现场踏勘,协助甲方做好“三通一平”工作,要求甲方提供地下障碍及管线的准确位置,以防意外事故发生,进行场区施工规划,布置施工井孔泥浆配置要求及循环途径。

⑶设备:

检查设备配套情况,对设备进场后开工前应进行试运转。

⑷人员:

开工前进行分岗、分班、进行施工工艺交底答疑;明确工作要求及标准,说明施工重点、难点及应急措施,并应对参与施工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及文明生产教育。

⑸材料:

订购材料,进场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许购用。

4.2.1.2钻孔成井

因主楼周边建筑物的基坑支护结构存有大量的土钉锚固体及土钉墙面板,反循环钻机无法成孔,须采用冲击钻机进行成孔施工。

⑴放线定点:

根据甲方给定的基坑开挖边线,用经纬仪及大钢尺进行放线定井孔点位置,定完后应会同甲方或监理代表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井孔中心定位误差不得大于5cm。

⑵钻机就位:

钻机安装要求平稳牢固,钻机就位,偏差不许大于5cm。

⑶泥浆护壁:

开钻前应准备一定量的红粘土,配制泥浆指标应控制其比重为1.2~1.4,粘度为25~35秒,含砂量不大于4%,胶体率应达90~95%。

⑷钻孔:

经专业工程师与甲方或监理代表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开钻,施工中应保持井内应有水头压浆高度,防止孔壁坍塌。

⑸井孔钻进达到设计深度以后,报请专业工程师进行检查,验井深度抵达成井要求深度后,洗井清渣,复验井深及钻头直径,合格签字后,进行清孔下井管及滤管工作。

⑹下井管及带孔眼或缝状包网水泥滤管时检查接井管部位有无缺损裂纹,严禁“带伤”井管下入井孔内,下管时每隔5m下入导正扶中器,确保井管居中不歪斜,接管部位应包扎纱网或尼龙布,防止泥砂等进入井孔内。

⑺砾料应保证规格质量,含泥粉的砾料必须过筛后再用,填砾时应沿井壁与井管间缓慢投入,严禁车装冲填,以免冲撞井管产生歪斜及中间堵塞,经洗井发现砾料下沉时,及时补填砾料,不许产生井壁与井管间空洞,以免造成填砾不实,后期涌泥涌砂掩埋井泵后患。

⑻成井后应及时进行洗井,采用移动式空压机或污水泵洗井,达到水清砂净以后,方可下入潜水泵进行试抽水运转,如发现经洗井后仍不出水或水量不达标的死井,应按达标要求检查,及时进行补井,不能待全面降水实施后再进行补井,耽误施工进度。

每个管井施工完成后应填写管井施工记录及验收单。

4.2.1.3降水的电泵安装及排水

抽排降水设备按一井一泵的原则,下置潜水电泵抽、降、排水,每个降水井、疏干管井按设计要求下置抽水量为10—20m3/h、扬程35m的潜水污水电泵,排水拟通过布设具有一定坡度的325mm螺旋集水钢管排入市政排水设施基坑周边的排污管道排至场区外,每个管井加盖保护。

各项工序工程完成以后,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