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7309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及二、三产业。

(三)何家湾村基本情况

何家湾村位于莲峰镇西部,距镇区3公里,有7个村民小组,371户,1710人,有耕地2800亩,人均1.6亩。

主要作物以红黄芪种植为主,是全镇最早种植红黄芪的村之一。

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23元。

(四)张家滩村基本情况

张家滩村位于莲峰镇西南部,有4个社,400户农户,全村总人口1679人,耕地面积3616亩。

该村通过2003年实施整村推进和2005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成为莲峰镇南部经济发展中心。

农民增收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及劳务输出为主,其中红黄芪是当地支柱产业,年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0%左右,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3元。

(五)首阳村基本情况

首阳村位于镇西南8.5公里处,境内有旅游胜地首阳山风景区,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该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240户983人,有耕地面积2213亩,人均2.3亩。

主要作物以红黄芪种植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60元。

三、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

莲峰镇下街、上街、何家湾、张家滩、首阳五村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具备连片区位优势,而且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强的相似性。

主要环境问题为:

1、人口居住区内饮水为分散式饮用水源,水源地由于投资建设不到位,水源地环境保护设施不完善,给群众饮水安全造成影响。

2、由于群众环境意识较低,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和群众健康。

3、由于群众环境意识较低,长期形成的不文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延续,导致村庄内各农户无畜禽粪便处理设施,畜禽粪便在农户宅基地外乱堆、乱放,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和群众健康。

4、由于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农户垃圾乱倒、乱堆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农村环境,造成了污染。

5、生态建设尤其是道路两侧绿化条件太差。

四、项目实施的目标

(一)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基本任务,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项目实施的意义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进一步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好家园的宏伟蓝图,这对我们搞好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小康社会并不单纯只是经济总量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还包含人居环境的改善、社会安定和谐等一系列内容,也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当地经济在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但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河流污染、空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着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

(三)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

(1)以奖促治,逐步推进。

针对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污染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集中进行整治,对经过整治、污染问题得到解决的村庄,进行“奖励”,逐步引导广大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展开。

(2)依托村庄,务求实效。

各类问题的治理以村庄作为基本单元,通过综合措施运用和资金集中投入,力求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村庄饮水安全、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问题,改善村庄环境状况。

(3)统筹安排,突出重点。

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复杂,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必须进行近远期、区域间的统筹规划,优先解决影响面大、矛盾突出的问题,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积极探索适合本区域特点的治理经验与技术,不断提高治理成效。

该规划优先考虑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比较集中地区的农村环境问题,特别是危害群众健康最为直接的饮水安全、农业及畜禽生产污染、生活污染问题。

(4)政府扶持,多方筹资。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面广、问题复杂,需要大量治理资金的投入。

除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予以扶持外,地方政府应自筹部分资金,以切实保障村庄环境治理成效。

(四)项目实施的的期限

项目规划期为2011-2012年。

(五)项目实施的目标

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农村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农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五、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一)村庄饮用水安全保障

针对目前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对农村饮用水源,特别是农村人口聚居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建设并完善水源地环境保护设施,对下街、上街、何家湾、张家滩、首阳五个项目实施村沟渠塘坝进行疏浚、合理布置取水点位置,选择远离污染源、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水源,在村民集中聚居区,逐步建设集中供水系统。

对供水规模小,没有水源保护设施的集中式饮用水源进行改造扩容,建设保护设施,增加供水范围。

村民居住分散的地方修建单户和联户取水点工程,建设警示牌、宣传牌等设施。

在项目实施村共设置分散式取水点70个,建设围栏14000米,其中每个村民小组各设置分散式取水点2个,每个取水点建设围栏200米。

在每个取水点设立“禁止倾倒垃圾”警示牌、宣传牌共280块,每个取水点设置1个宣传牌、1个警示牌。

(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主要通过改造圈舍,实现畜禽养殖雨污分流。

雨水直接排放,粪便单独收集后通过堆肥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农村畜禽养殖的畜禽粪便逐步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每5户配圈舍改建1处,共计改建圈舍446处。

畜禽养殖舍圈改建采用一层砖木结构标准化养畜暖棚。

基础采用M5.0混合砂浆砌MU10机制红砖条形基础。

基础开挖1.3m原土夯实,其上为30cm厚3:

7灰土,上做10cm厚C10素混凝土垫层。

墙体采用M5.0混合砂浆空心砖承重墙,外墙面为清水砖墙,内墙面用混合砂浆粉刷。

顶棚为半棚式塑料膜暖棚,分前后两部分,后部为草泥顶,上覆机瓦,前部为塑料膜棚,舍内地面打厚100mm的混凝土防渗底。

每10户配建1个堆肥场,配套建设堆肥场为80m2左右,轮流熟化堆肥,共计建设223个堆肥场。

(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通过实施连片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活垃圾要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提倡资源化利用或纳入镇级以上处置系统集中处理。

采用“社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处置”的城乡统筹的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

在经济基础较差、交通不便的村社可采取堆肥或简易填埋;

有条件地区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纳入镇集中处置系统;

组织当地农民群众对历史积存垃圾进行专项清理。

五个项目实施村共建设垃圾填埋场1个;

上街和下街两村配套5吨垃圾清运车1辆,其它三村各配套流动式清运车1辆;

共建设150处垃圾收集点,平均15户一处;

配套1115个垃圾箱,平均2户一个。

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拦坝墙、防渗透设施、周边雨水导流沟等综合防治设施。

每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建设规模在建筑面积120m2左右。

垃圾由村民用人力车或自行运送至垃圾收集点,由村垃圾清运车清运至村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

垃圾填埋后及时覆盖。

(四)生态绿化建设

目前,五个项目实施村的道路两侧绿化率还比较低,急待提高。

通过连片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五个项目实施村的主干道两侧植树绿化,使项目村的绿化情况明显改善,道路绿化率明显提高。

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五个村的天然区位优势,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旨在利民”的原则,确保五个连片村道路绿化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环保性。

共计绿化道路17公里。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项目估算资金735.6万元,分项估算如下:

1、村庄饮用水安全保障资金224万元。

(1)防护栏14000米,每米150元,计210万元;

(2)保护水源警示牌、宣传牌共280块,每块500元,计14万元;

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资金223万元。

(1)“圈舍改造”446户,每户2000元,计资金89.2万元。

(2)堆肥场223个,每个6000元,计资金133.8万元。

3、生活垃圾处理资金203.6万元。

(1)垃圾清运车5辆,2辆28万元/辆,3辆6万元/辆,计74万元;

(2)建设垃圾收集点150处,每处5000元,计75万元。

(3)垃圾箱1115个,每个400元,计44.6万元。

(4)建设填埋场1座,计10万元。

4、道路两侧绿化17公里,每公里5万元,计85万元。

项目名称

估算投资(万元)

构成比例(%)

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

224

30.5

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223

30.3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203.6

27.7

生态建设

85

11.5

合计

735.6

100

(二)资金筹措

项目估算资金735.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专项资金626.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9万元。

七、项目实施的进度安排

项目规划期为2011-2012年,分四个阶段完成:

(一)启动阶段:

2011年3月—2012年3月。

做好现状调查、方案制定、发动群众等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

2012年4月—2012年7月。

完成各单项工程的建设任务。

(三)整章建制阶段:

2012年7月—2012年9月。

组织村民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健全长效机制。

(四)检查验收阶段:

2012年9月—2012年10月。

组织验收。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真正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调、基层参与的工作机制,要成立以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组成人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域的组织与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沟通、联络等日常工作事务,为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二)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

项目建设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

所有建设材料采购及工程建设都通过招投标确定。

招投标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正真做到规范、公开、公正,确保工程建设及采购设备的质量。

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切实发挥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公开、公示制度

在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将工程建设内容、工程进度、资金投入情况、项目农户、补助标准在片区村务公开栏和莲峰镇政府公示栏及时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接受社会监督。

(四)监督检查

要强化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监督检查,并建立完善考核、评比、督导、通报等各项工作制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在强化组织监督的同时,加强公众参与,邀请社会各界及热心农村环保事业的志愿者进行监督,将年度实施情况向社会公布,以督促、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五)科技支撑

实现各项任务和目标,需要多方面技术的有力支撑。

应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系列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

针对农村地区经济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开发低成本、操作简单、高效的新型实用环保新技术。

加强农村环保科技人员培养与引进,组建高素质的科技人员队伍。

为保障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相关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六)群众参与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舆论宣传和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宣传,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渭河源头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推动治理工作全面展开。

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境意识。

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与诉求,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九、预期目标

1、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片区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

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乱堆乱放和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

2、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一池三改”工程的建设,可使农村畜禽养殖户的畜禽粪便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居民生活中能源消耗方面的费用,同时利用有机肥料,可减少肥料购买方面的费用。

3、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可以改变本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改善农村脏、乱、差的面貌。

促进本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减轻社会压力,使经济发展由原来的粗放型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科学发展的道路。

4、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可以改变本地区群众的交通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十、效益分析

(一)生态环境效益

项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和“一池三改”实施后,使农村畜禽养殖户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和生活污水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避免污染物直接排进水体,防治水环境受到污染;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增加土壤的有机肥成分,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有效解决土地板结,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防止面源污染。

同时有效地利用了再生能源,减少了对薪柴林的砍伐,增加了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

避免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使该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社会效益

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农村水源保护机制和垃圾处置机制,保障人民饮水的安全和人居环境的舒适,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景观宜人,生态文化品位高;

经济实力强,社会安定、祥和的新农村,不仅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优美环境,而且将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

(三)经济效益

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农村水源地保护工程和垃圾处理工程的实施,可以解决农村水源地受污染和人居环境差的问题,从而提高居民饮用水质量和生活环境,减少由于饮用水源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而引起居民疾病的发生,可以节约由于治疗疾病而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用支出,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