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430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上册 河流教案2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教案2新人教版

河流

课题名称

主备人

周次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长江流域水系图,了解长江的自然概况。

②通过有关长江的图文资料的分析,了解长江的“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课前搜集有关长江的文字、图片资料,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②运用地图,说出长江的基本概况。

③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探究长江的开发利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长江开发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探究长江作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作用。

教学难点

③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探究长江的开发利用。

教学方法及教具

1.学法

收集资料法:

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如报刊、杂志、因特网等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拓展学习空间。

讨论探究法:

全班学生分成6~8组,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探究,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中共同成长的目的。

课时数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教学过程

教师:

播放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视频,配以歌曲《长江之歌》。

学生:

欣赏,聆听。

教师: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雄壮的旋律,多么深情的赞歌。

这就是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学生:

各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长江的文字、图片资料等。

教师:

给予表扬、鼓励。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说明长江的概况。

1.阅读课文和“长江流域水系”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源头、注入的海洋、长江之最。

2.在中国政区图上,依次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阅读“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4.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湖口所在的省份,以及长江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

学生:

各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交流,并填绘在板图上。

教师:

介绍长江各河段的名称。

长江万里行

教师:

要求学生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将把水电站建在长江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长江的“水能宝库”作用,为什么?

学生:

各小组讨论,选派代表上台交流。

教师:

指导学生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找出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

长江探宝

教师提问:

宜宾以上河段水能最为丰富,为什么大型水电站却较少?

学生:

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了解水电站的建设,不仅与水能资源蕴藏量的大小有关,还与地质构造、工程复杂程度、投资大小等因素有关。

群英献策

教师:

长江既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又有重要的航运价值,但是目前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还远没有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如何更好地利用长江的水资源,挖掘其航运价值与水能潜力是我们当前探讨的重要课题。

教师:

播放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视频。

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较”的资料。

感知长江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状况。

提出问题:

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材料“平垸行洪导长江”、教材活动2的文字资料及“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图文。

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讨论、分析导致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

各小组总结汇报分析结果。

教师: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防洪措施?

学生: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教师: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便利的内河航运价值,充足的灌溉水源,美丽的自然风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文化的发源地,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为了让长江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当合理开发利用,让人与环境协调发展。

长话短说

要求学生用几句话,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课外探究

上网、查阅图书等方式,收集有关长江三峡工程的图文资料,出一期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主题的手抄报。

从感性上认识长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美的教育。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建立空间观念,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说明:

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课题名称

河流(第三课时)

主备人

郭路青

周次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地图、图片、实验以及音像资料的分析,能够揭示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能力目标:

培养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黄河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教学难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学会用地图学习知识

教学方法及教具

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教学法、模拟实验法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讲解 

课时数

第三课时

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教学过程

 欣赏篇──感黄河。

 播放课件1:

谈感想。

概况篇──知黄河。

 学生在指图讲解完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后,老师以对联的形式做总结并在课件上显示。

上联:

青川甘宁内蒙古,下联:

山西陕西和豫鲁,横批:

第二长河。

质疑:

同学们我们把“长”能换成“大”不?

“不能。

”为什么?

同学们横批还可以是什么?

如“母亲黄河”“流经九省”“长五千五”“注入渤海”“源于高原”等等……

了解黄河的概况,我们来看看黄河又有哪些贡献呢?

第三板块:

奉献篇──颂黄河。

播放课件3:

黄河的奉献

“发电”──用水库大坝的图片来引导学生。

“旅游”──用壶口瀑布的图片来引导学生。

“灌溉”──用“塞上江南”的图片来引导学生。

“文明”──用秦兵马俑和黄河源头的图片来引导学生。

 (承转)我们不难看出,黄河对中华民族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黄河也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沉痛的灾难。

我们既要看到黄河的“功”,又要看到黄河的“过”。

请看:

忧患篇──忧黄河。

下面我们不妨给黄河作一个全身的X光拍照,请在座的“治黄专家”,给她汇诊,看看母亲河到底得了什么病?

播放课件

上游,用荒漠化和凌汛图片来引导学生观察。

中游,用疏松的黄土高原图、降水柱状图和浑浊的黄河水图片来引导学生观察下游,用地上河图片、凌汛图片、断流图片来引导学生观察

治理篇──

1.游戏──“探寻黄河”

为了能更亲密的接触黄河,理解黄河,认识黄河,为治理黄河打下基础,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探寻黄河”。

下面,先来看一个模型,用塑料泡沫做成的从河口以下的黄河模型。

模型上主要突出以下内容:

黄土高原(放上泥土)、华北平原(绿颜色)、汾河(中游支流的代表)、地上河、孟津、渤海(大烧杯)、中游、下游。

把以上八个地理事物的名称,以小彩旗的形式分装在四个大信封里,然后,让四个小组的代表到前台来完成插旗活动。

2.实验──探究“地上河”的形成

在游戏的基础上,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地上河”如何形成的?

 实验一:

选第一组和第二组同学做第一个实验:

用喷水壶向模型上的黄土高原地区喷水,相当于夏季的暴雨,观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水流的速度,泥沙沉积情况;观察烧杯水的颜色?

实验二:

选第三组和第四组同学做第二个实验:

用喷水壶向模型上覆盖草皮的黄土高原上喷水,观察烧杯水的颜色。

探究:

观察(现象)──混浊(原因)──泥沙(关键)──来自黄土高原(为什么)──四个特征(土质、植被、支流、暴雨)──地上河(坡度缓、河道宽、流速慢、泥沙沉积)──水土保持是治黄根本

PPT5:

课件动画演示“地上河”形成的过程。

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完成探究报告。

3.探究报告(学生分组完成)

 

忧患

治理措施

上游

荒漠化、凌汛

退耕还林还草、炸冰破冰

中游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

下游

地上河

断流

凌汛

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节约用水、保

 

通过比较,得出内流河和外流河概念。

 

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看谁写得最多,写得最快。

 

问题3和问题4让学生用不同符号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的时候,让学生在左下角做一下图例,这样清晰可见。

 

说明:

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课题名称

土地资源

主备人

郭路青

周次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

重点: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难点:

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难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学会用地图学习知识

教学方法及教具

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教学法、模拟实验法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讲解 

课时数

第课时

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

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

你能举例来说明吗?

(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诗导入)

学生:

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

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

课堂活动一:

看用途──了解土地

教师:

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无多媒体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利用课本插图)

学生:

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

教师:

我们是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学生:

争做“土地专家”。

联系已学过的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评价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也可加入到一个小组内参与讨论)。

教师:

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也不尽合理。

教师:

多媒体出示图3.7“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和图3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学生:

读图讨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有何特点?

(注意比较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百分比) 

教师总结:

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可概括为“两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

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学生:

自学“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状况,初步树立土地资源的危机感。

教师: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还分布不均。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呢?

课堂活动二:

找差异──利用土地

教师:

指导学生读图3.9“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学生:

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联系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完成课本“活动1”的填表格练习,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耕地:

季风区       平原──利用程度高

林地:

季风区        山地──利用程度高

草地:

非季风区    高原──利用程度低

教师:

多媒体出示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景观图,引导学生完成“活动2”,认识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并能够初步评价我国南北方的水土匹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

读图3.9“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3.12“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结合所学的我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明确:

①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这既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也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②我国南北方地区的水土资源匹配情况说明:

在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的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又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

人口众多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又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且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

教师:

多媒体出示漫画:

“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

学生:

讨论漫画的含义,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后果?

小鸟的悲哀──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小草的哀求──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

飞来的山峰──乱占耕地──耕地减少

教师提问:

土地破坏问题该如何解决?

学生:

组织辩论赛。

主题是土地是否需要保护。

正方:

需要。

反方:

不需要。

教师:

参与辩论,了解各方的观点依据。

教师总结:

通过辩论得出,土地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只有利用恰当,才能够供人们永续使用;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课堂活动三:

定国策──保护土地

学生:

读图3.13,找出课本中的三幅景观图反映的土地问题与前三个漫画反映的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

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教师:

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但是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危机。

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这既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压力。

因此,我国政府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

学生:

阅读课文或利用搜集的材料说明我国已经实施的土地保护措施。

颁布法律法规:

《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

设立“全国土地日”,确定宣传主题,组织宣传活动。

 

 

 

 

说明:

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