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494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docx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

初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大全

(1)《童趣》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余]我。

 [童稚(zhì)]幼小。

稚,幼小。

 [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

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毫,细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

 [私]暗自,暗暗的。

 [拟作]比作。

拟,比,比拟。

 [向]接近。

 [昂首]抬头。

昂,抬。

[项]颈,脖颈。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慢慢地。

 [观]看,观赏。

 [果]果真。

 [唳(lì)]鸟鸣。

 [怡(yí)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为……]把……当作……。

 [砾(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沟。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我)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玩,感到愉快而满足。

 [兴]兴趣。

 [盖]有“原来”的意思。

 [尽为所吞]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数十]几十。

 [驱]赶,驱逐。

(二)通假字[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三)成语[明察秋毫]明,视力。

察,看清。

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

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称快]形容内心十分快意。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

二、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三、整体把握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

观蚊如鹤、神游山林、观虫斗驱虾蟆,首段先点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记事分述。

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阅读探究1.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

本领: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习惯: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收获:

时有物外之趣。

2.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

物外之趣.3.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有怎样的作用?

词语:

“怡然称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

作用:

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4.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5.第四段表现作者“童稚”的语句是什么?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

基础:

细致的观察。

关键:

丰富的想像。

7.从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样得来的?

①有强烈的好奇心。

②有细致的观察力。

③有丰富的想像力。

五、迁移运用1.学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①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

②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

③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2.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体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如:

观察蚂蚁搬家,把它们想像成支援前线的“大军”;看到漫天飘舞的雪花,把它当作天女散花;自己筑小塘坝堵住水源,而后打开塘坝,把它想象成黄河决堤;自己“过家家”时,拿松针当韭菜、拿手帕当被褥、拿布娃娃当孩子、拿小盒子当房屋,手动着,嘴说着,陶醉其中,其乐无穷。

……)

3.生活中,你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心胸开阔,不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开,利用想像把困难和挫折当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坏事都当成生活对自己的恩赐等。

4.阅读下列古诗,谈谈这首诗包含的情趣。

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儿童善于观察,对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又有丰富的想像力。

他们在玩味、想像的美好的体验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获得了审美情趣。

练习: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项为之强:

项:

颈,脖颈。

强:

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

以:

用3、果如鹤唳云端:

果:

果真,果然。

唳:

鸟鸣4、以从草为林:

林:

树林5、兴正浓:

兴,兴趣6、方出神:

方:

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

用鞭子打,抽打。

驱:

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

仔细。

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

抬。

首:

头。

之:

它,代指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

愉快的样子

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变僵硬了。

3、神定,捉虾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虾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真就变成鹤了。

5、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使蚊子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就像白鹤在云端鸣叫,因为这个我高兴得连声叫好。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2、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3、“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恰当。

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

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二)《〈论语〉十则》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

时,时常(又:

按一定时间)。

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从。

[(不)知](不)了解。

[愠(yùn)]生气,发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省,反省。

[为(wèi)]替,给。

[谋]谋划,指办事。

[忠]尽心竭力。

[交]结交,交往。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指学过的知识。

[罔(wǎng)]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诲(huì)]教,教导。

[知(之)]知道(它)。

[是]此,这。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看齐,一齐。

[内]指内心。

[善者]指长处。

善,好。

[从]跟从,这里指学习。

[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

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刚强,勇毅。

[任]负担,担子。

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重大。

[已]停止。

[岁寒]寒冷的冬天。

岁,指时间。

[凋(diāo)]凋谢。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想,希望。

[勿(wù)]不要。

[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1.通假字:

[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2.古今字:

[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

”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形容谦虚好学。

二、文学常识1.《论语》:

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三、阅读探究1.第一则:

(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①学习方法:

学后要时常复习。

②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

③为人态度:

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

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

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2.第二则: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

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重视品德修养。

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

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

3.第三则:

(1)“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

作者强调了什么?

为什么?

不是。

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孔子说: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所以,关键是要“知新”,这就要独立思考。

(2)“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4.第四则:

(1)这一则阐述了怎样的内容?

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2)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

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

5.第六则:

(!

)孔子教育仲由(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用现代汉语概括孔子的观点。

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2)为什么说谦虚是一种智慧?

首先,谦虚是一种美德。

其次,只有谦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为求知和交往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6.第六则、第七则:

(1)这两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

既要学习长处,又要借鉴短处,从而反省自己。

(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

取长补短。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第八则:

(1)孔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鼓励门人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2)曾子为什么要强调“弘毅”?

“弘毅”是刚强、勇毅的意思,只有刚强、勇毅才能接受重任并为之奋斗。

8.第九则:

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以“松柏”比喻君子。

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

9.第十则:

(1)“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诠释。

(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

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

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四、总结迁移1.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①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品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2.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论语》中含有大量的成语,请再从《论语》中挑选出几个本文外的成语。

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又要重新布置班级了,请在本文中选择几条格言,书写成条幅,挂在班级墙壁上。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练习: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迷惑。

殆:

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

相同,看齐

5、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

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刚强勇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填空并翻译。

1、子曰:

“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

学习知识,然后时常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说:

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子曰:

“见贤思齐焉,         。

”孔子说:

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

“三人行,      。

      ,        。

”孔子说: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

“岁寒, 。

”孔子说: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

“其恕乎,     ,     。

孔子说:

那大概就是“恕”了!

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

“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

”孔子说:

仲由,教给你正确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聪明智慧。

9、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为人处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学而时习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⑩《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

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⑾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

(1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论语》十则》中表示要虚心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成语“择善而从”的出处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

”(16)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

答: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7)《<论语>十则》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人不知而不愠。

”(18)《<论语>十则》中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

“温故而知新。

”(19)《<论语>十则》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孔子曾说过: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

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2)与“学而时习之”内容相近的句子是:

“传不习乎?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4)“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句子填写)“任重而道远。

(三)《观沧海》曹操

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王湾《次北固山下》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感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归期难料的感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旅图,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中“最爱”的内容是“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中表现诗人行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和“最爱湖东行不足,白杨阴里沙堤。

”《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花草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四)山市

一、解释加点词语义。

1、数年恒不一见数:

几。

恒:

经常。

2、层层指数数:

数数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楼若:

像楼一样,堂若:

像堂一样,坊若:

像坊一样。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

山中蜃景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屑屑;忙碌的样子6、或凭或立,不一状不一状:

姿态不一。

7、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相顾: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

突然。

9、飞甍:

飞檐。

10、黯然缥缈:

昏暗得看不分明。

二、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

2、或凭或立,不一状。

有的人靠着栏杆,有的人站着,姿态不一。

3、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经常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答、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

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答、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唐――李白)

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市”?

答、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答、子虚乌有、历历在目、风定天清、直冲霄汉

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

答、孤塔—宫殿—城市—危楼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答、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变幻莫测。

7、请你解释山市的形成原理。

答、这是由光的折射或全反射引起的自然现象。

(五)《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一、词语积累[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二、文学常识1.《世说新语》:

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

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

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

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四、阅读探究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

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

2.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3.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4.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第一种意见:

“撒盐空中”好。

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第二种意见:

“柳絮因风起”一句好。

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五、迁移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陈太丘与友期》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期行]约定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期,约定的时间。

日中,正午时分。

[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舍,放弃。

去,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