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837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docx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

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单元导读:

本组教材是综合性学习。

以“遨游汉字王国”主题,教材首先介绍了汉字的起源、作用及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然后,然后分两个板块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

一是“有趣的汉字”;二是“我爱你,汉字”。

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脉相通的,每次活动都提供了活动的建议和阅读材料。

教学时,要让学生阅读建议,读懂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不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与凭借,阅读材料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些汉字的知识以及趣味,目的是启发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汉字,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习思路。

“有趣的汉字”中的阅读材料有:

《字谜七则》、《有趣的谐音》、《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

“我爱你,汉字”中的阅读材料有: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斤》、《赞汉字》、《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这些阅读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汉字特点。

本组教材最后是对本组综合性学习的验收,并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与建议,引发学生继续探究汉字,了解汉字。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

(1)小组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2)举行猜字谜游戏;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

(3)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搜集书法作品,举办书法展览。

(4)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材简析:

“有趣的汉字”的阅读材料,分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来历三个部分。

《字谜七则》提供的字谜是一些范例,有三种形式:

①—④是文字谜,”⑤是动作谜语。

《有趣的谐音》介绍了使用谐音的几种传统语文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

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长期没有文字,为了帮助表达、记忆等,曾经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这两段是就全世界的情况而言的。

三、四两段讲传说中是仓颉创造了汉字。

他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

它告诉我们,“册、典、删”三个字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竹子和木头上写字有关。

我爱你,汉字”的阅读材料,分汉字的演变、错别字的危害、汉字书法欣赏三个部

《汉字的演变》是一个表格,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显示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变过程。

《一点值万金》是一件真实的事,讲由于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成为一堆废品,警示我们要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街头错别字》的照片只是一个例子,目前街头招牌、广告,电视上的文字错别字相当多。

以此为例,是引导学生调查社会用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出一点力。

《赞汉字》和《书法作品欣赏》分别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汉字之美,可以互为参照印证。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是当代诗人刘湛秋的一篇散文。

本文语言生动,比喻形象,通过对汉字的赞颂,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读来令人振奋。

设计理念:

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理念和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激励与启发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引导并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思路,教给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学习活动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活动中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体验汉字的乐趣。

有条件的地区,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注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与整理信息的能力,促进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的历史,培养学习汉字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汉字。

3.学会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语文、用语文。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搜集信息与整理信息”的能力。

5.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6.认识21个生字。

教学重点:

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课时安排:

14课时

活动过程

单元导读,激发兴趣

(1课时)

1.导语:

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

但是,你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2.学生放谈自己对汉字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

(1)投影:

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这其中有很多未解之迷。

(图文来自:

中国文化网)

汉字的最初模样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

图为毛公鼎及铭文。

古老的密码:

战国文字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

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刻有秦国文字——大篆的石鼓

汉字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

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图为秦始皇。

秦代的统一文字:

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图为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

汉字的演变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

隶书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图为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图为汉隶。

汉字字体的楷模:

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

楷书出现了。

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

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图为钟繇作品《宣示表》。

快速书写的字体:

草书与行书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

草书和行书。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

图为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

"今草"是东汉(25--220)人张芝所创。

图为张芝写的草书。

"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张创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图为《张旭狂草图》

行书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220-420年)时开始流行。

图为最擅长写行书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图为《兰亭集序》的唐人摹本。

 

(2)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经对日本、韩国等国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现在,国外学习汉字、汉语的人越来越多。

(马来西亚星洲网报道,在华语日渐受欢迎的趋势下,许多不谙华语的人士,都不再因为学汉字的种种困难而退缩。

讨会发表的报告指出,调查显示学生们虽然面对种种困境,却仍然对汉字和汉语有浓厚的兴趣。

  “大部份的学生会主动寻求朋友的协助来学习华文,主动购买字汉字的工具书和多媒体软件来辅助汉字学习,同时也注意到汉字在网页上的应用率高,仅次于英语。

  报告指出,今天的《汉语大字典》收字6万个左右,其中同意、多音,多音多义字繁多,华族学生对之尚且没有绝对的把握,更别说是把华文当作第二语文来学习的外族学生。

  “人文背景、学习情景、学习者的条件及教学条件形成的语言学习环境对学习者有很大的影响。

报告总结,在这种“汉字热”的大环境下,教导汉语和汉字的老师不应忽略外族学生对汉语汉字的热诚,而应该努力提升本身的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及理解力,使学生不会感到学汉字是一种负担。

(3)汉字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的珍品。

(课件演示书法作品)

4.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

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一:

有趣的汉字

(第1—2课时)

一、阅读材料

1.我们每天都和汉字打交道,你是否感到汉字很有趣呢?

让我们围绕汉字的有趣,开展下列活动。

在开展活动前,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习生字。

4.简单谈谈体会。

二、制定计划

1.读活动建议。

2.让学生补充建议。

3.让学生选择活动,自由组合小组(7—8人为宜)

小组一:

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迷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

小组二:

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

小组三:

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4.指导学生写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活动结束后选择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

举例: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

5.交流活动方案。

(第3—4课时)

 

活动准备:

1.阅读教材/有趣汉字/阅读材料。

各小组商讨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活动的要求。

2.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按计划开展活动,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条件与说明,如联系社区的图书馆,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号召学生借用图书等。

学校有计算机房的,要定时给学生开放时间,并有教师监管。

3.各小组搜集资料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整理与优化资料,选出优秀作品,指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有条件的地区,要准备好交流的方式,如制作幻灯、课件、网页、展示板。

小组可以邀请课外辅导员做指导。

课内活动:

(精心布置教室,创设浓厚的汉字氛围。

以小组为单位圆型围坐,各小组推荐主持人。

一、引言:

同学们,通过我们这段综合性学习,你们一定搜集了很多有关汉字的资料,对汉字有了深刻地了解了吧!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的成果。

二、各小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

(其他小组可以参与)

【汉字字谜小组】猜字谜是学生喜爱的游戏。

开展这项活动重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

所以,要鼓励学生把活动设计得有趣味,吸引同学,如,制作灯谜、举办猜字谜游园会、设置字谜擂台、猜字谜接力赛等。

谜面的形式多样,有文字谜、画谜、动作谜等。

活动要有层次,可以分成猜课本上的字谜、搜集和猜课本外的字谜、自编字谜互相猜等几个阶段展开。

汉字字数众多,字谜也比较难猜,对猜出来的字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注重思考的过程。

有时还需要教师举例说明思考的方法。

在自编字谜时,鼓励学生一字多编,活跃思维。

举例: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

1.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

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

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

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2.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3.公布答案:

(1)日

(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刘 孟

4.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

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汉字谐音小组】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歇后语是比较常见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等去搜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有趣的谐音》这个活动中要搜集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喻意性歇后语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不在搜集的范围内。

搜集到的歇后语让同学猜,可以出示前一部分,猜后一部分。

还可以用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展示,让全班同学共享资源。

古诗、对联、笑话不太多,不一定让学生去搜集。

有些笑话比较低俗,学生搜集来后需要加以选择,避免把低俗的笑话向全班介绍。

举例(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

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

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

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一连三座庙──

    B石头蛋腌咸菜──

    C隔着窗户吹喇叭──

    D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

A妙(庙)妙(庙)妙(庙);B一言(盐)难尽(进);C名(鸣)声在外; D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

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

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

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

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汉字来历小组】利用教材阅读材料《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两篇短文可以让学生略读。

《仓颉造字》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做两件事:

一是谈谈没有文字的不便,鼓励学生想象“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和问题,体会文字发明的重要性;二是讲讲仓颉造字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讲故事不要只指定少数学生,应当给每个学生提供机会,可以采用同桌互相讲、小组成员轮流讲等方式。

在讲故事中吸收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和表达方法,《“册、典、删”的来历》要让学生学会提取主要信息,能了解“册、典、删”三个字的本意,然后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其他汉字的来历。

了解了一些汉字的来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字的意思,正确地书写。

举例(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

1.指名讲述:

《仓颉造字》的故事。

2.介绍: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

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

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3.交流:

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

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

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三、评比最佳活动小组或个人。

四、畅谈收获。

活动二:

我爱你,汉字

(第1—2课时)

一、阅读材料

1.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让我们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点实事。

我们每天都和汉字打交道,你是否感到汉字很有趣呢?

让我们围绕汉字的有趣,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习生字。

4.简单谈谈体会。

二、制定计划

1.读活动建议。

2.让学生补充建议。

3.让学生选择活动,自由组合小组(7—8人为宜)

小组一:

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阅读提供的材料,在搜集更多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

小组二:

搜集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策划一次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在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或者给有关部门写建议书,反映调查情况,推动社会用字规范化。

小组三:

搜集书法作品,办一个书法展,欣赏汉字的优美,向班级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

 

4.指导学生写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活动结束后选择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

举例:

5.交流活动方案。

第3—4课时

活动准备:

1.阅读教材/我爱你,汉字/阅读材料。

各小组商讨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活动的要求。

2.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按计划开展活动,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条件与说明,如联系社区的图书馆,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号召学生借用图书等。

学校有计算机房的,要定时给学生开放时间,并有教师监管。

3.各小组搜集资料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整理与优化资料,选出优秀作品,指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有条件的地区,要准备好交流的方式,如制作幻灯、课件、网页、展示板。

小组可以邀请课外辅导员做指导。

课内活动:

(精心布置教室,创设浓厚的汉字氛围。

以小组为单位圆型围坐,各小组推荐主持人。

一、引言:

上次我们开展了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了解的汉字的神奇与有趣,那么汉字是怎么演变的?

汉字蕴涵着哪些文化?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二、各小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

(其他小组可以参与)

【汉字演变小组】开展这项活动,要尽量利用两则“阅读材料”。

阅读和研究“汉字的演变”表,要让学生了解汉字从古到今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查找资料,了解这些不同的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还要引导学生从表中发现汉字演变的趋势。

从这个简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甲骨文的发现》可以在略读的基础上,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谈谈感受。

希望学生能了解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甲骨文是现存的最早的文字系统;同时认识到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举例(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

1.猜一猜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3.看一看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

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

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4.故事串

①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

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

(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

②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

【汉字纠错小组】这项内容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阅读《一点值万金》,再交流自己的感受。

(2)搜集有关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

(3)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检查电视字幕用字不规范的情况(此项活动费时太多,而且长时间看电视上的字幕会对学生视力造成损伤,可以采用回忆的方法)。

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的活动适宜在城市进行,农村学校可以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的商店或当地政府写建议书,建议改正街头的错别字。

对上街头调查社会用字的小组,教师要专门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发生事故。

在社会用字情况调查后,可以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整改建议。

举例(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

1.创意寻找

组织活动:

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

2.实践指南

现在,你是否愿意把观察到的错别字情况记录下来?

你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如下表),可以拍摄下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3.撰写报告

学习调查报告

3.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整改建议。

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

4.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5.小小建议书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当地政府或你的同学写一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汉字书法小组】这项活动可以从阅读课本开始:

先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读读背背《赞汉字》,并用诗中的词语印证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

然后拓展到课外,搜集碑帖,参观书法展览,访问当地有书法特长的人,举办小型书法展览等。

欣赏书法艺术的要求不要太高,同学写得好的字也可以欣赏。

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举例(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

1.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课本:

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2.拓展书法文化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

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3.读读背背《赞汉字》,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搜集碑帖和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篆书隶书,古色古香等。

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

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型的意趣和哲理。

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

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4.举办小型书法展览

可以欣赏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的作品,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现场挥毫。

三、评比最佳活动小组或个人。

四、畅谈收获。

策划手抄报、办展览

(2课时)

1.整理搜集的资料。

2.欣赏手抄报。

3.策划手抄报。

(样式、主题、内容、版面、美编)

4.以活动小组为单位编辑手抄报。

5.在班级墙壁或学校走廊办展览。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作品上传的网络)

6.组织学生参观展览

 

评价、交流和总结

(2课时)

一.评价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活动过程

自我评价

他人评价

 

 

 

 

 

二.交流

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不仅要学生说出对汉字的了解与体验,还要说说出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三.写感受

鼓励学生把活动的收获用笔记录下来,形式不拘。

可以记叙活动的过程,如《猜字谜》《“街头错别字医生”》;可以抒写自己的感受,如《我为汉字骄傲》《汉字书法美》;还可以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如《我作文中的错别字分析》《某某路广告用字调查报告》等。

(习作不在乎长短,但要把自己活动中感受最深的东西记下来,目的是养成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