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7896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

《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存款立行Word下载.docx

在“存款立行”观念的支配下,各商业银行盲目拉存,只重视存款数量不重视质量,也给自身发展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自1996年以来,央行连续七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旨在促进内需的扩大,引导居民减少储蓄,扩大消费,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日常监管中一些机构一旦出现存款下降,就把抓存款当作一个重要监管内容来看待,这样货币政策效应就被冲减掉了,妨碍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实施,不利经济运行。

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首先,过分强调抓存款,扰乱临柜业务的正常运转。

违规高息揽存、上门收款、借助行政干预等各种拉存手段的出台大大提高了银行经营成本,同时也助长了少数顾客的陋习。

其次,银行经营管理重心偏移,风险加大。

目前各银行都把重心放在拉存款上,忽视了投资环节,事实上确保资金安全,并使其有所增值,保持良性循环,增加收益,以此来扩大自身实力才是银行最终的经营目的。

然而目前普遍的状况是存款没搞上去一切免谈,资产质量成了个别人的行为,并在本质上与存款工作相分离。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通过指标体系来运作的。

按照1994年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开始推行。

为确保资产负债管理的各项制度的顺利推行,各行都成立了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

同时明确规定了以计划部为龙头的各管理部门的职责,从而初步形成了资产负债管理的组织构架和管理体系。

该管理模式对商业银行合理灵活调度资金,预测经营风险均大有裨益,尽管如此,此种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最后,过分强调“存款立行”,最终将导致银行经营困难。

银行拉大两存款,必然使大量资金流入银行而不是市场,最终导致消费萎靡。

不利于资金运转。

  综上可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效益,存款的增加并不等同于效益的增长,它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之一,盲目扩大存款规模是一种自杀行为,只有适度的增长才能保持良性的经济和金融运转。

  2.金融业经营死板,缺乏创新。

只注重资产负载环节,不注重其他中间业务,只关心存款储蓄贷款,使得经营单调,难于适应新的市场经济。

  3.资产管理不善,贷款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死帐呆帐多。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截至去年底止,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账面需核销的呆帐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百分之二点七,但加上需要核销的逾期和呆滞贷款,全部合计的坏帐比率为百分之八或九。

按国内四大商业银行贷款总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余额超过六成,百分之八至九的坏帐率,即达五千至六千亿元。

这无疑,给各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切实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标本兼治,实行双管齐下。

所谓的治标,是指对不良资产的存量进行盘活;

所谓治本是指积极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扩大信贷范围和信贷规模,提高银行效益,同时,通过完善信贷管理,尽量减少新增不良资产的发生。

分析调查后,我们知道,带来这一问题的原因,虽然和政府的干预有不可避免的关系,但是银行本身的管理不善才是直接的原因。

贷款时审查不严格、不科学,在放贷时违反规定与操作程序,使“人情贷款”、“关系贷款”等现象时有发生;

贷后检查不积极,流于形式,重贷轻营的现象较普遍。

再加上营业人员素质不高法制观念不强,使得越来越多的坏帐呆帐收不回来。

在不良贷款的比例下降到合理水平之前,在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公认的标准之前,要吸引战略投资者入股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是困难的,要上市更是不现实的。

因此,当务之急是彻底地一次性地把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包袱卸下来。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确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中央银行等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具体的方案。

因为,在不良贷款的比例下降到合理水平之前,在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公认的标准之前,要吸引战略投资者入股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是困难的,除非我们愿意支付高昂的融资成本。

要上市更是不现实的,因为,无论是在境内市场还是在境外市场,要让众多投资者共同分担国有商业银行既往形成的损失,那是很难行得通的。

所以,只有资产负债结构和财务状况有了实际的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才有可能。

但究竟怎样才能迅速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呢?

无非是几种选择,一是现有的不良资产完全留由银行自身去逐步消化,资本金由银行通过自身盈利去逐步补充。

二是仿效一些生产企业改制上市的模式,分别设立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

将不良资产留在集团公司,让股份公司上市。

三是将不良贷款一次性移出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帮助国有银行较为彻底地卸下历史包袱。

这样做的好处是赢得了时间,使国有银行尽快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建立起新的公司治理机制,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但需要研究的是具体如何操作才是最可行的和最合理的

二.针对各个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1.存款是一个银行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银行经营业务好坏的标准。

所以拉存款是必要的,但是不可盲目一味的拉存款。

只有适度合理的增长才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要变“存款立行”为“效益立行”,以利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另外,还要同时加大信贷管理业务。

把信贷管理工作从实质上提高到银行经营管理中心地位上来,充分体现赢利对银行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2.在金融业务中积极创新,开拓新的市场,开发新的银行业务。

开发多功能银行卡,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大力发展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利用覆盖全球的GMS网络实现在手机中完成账户查询、转账、缴费等各类理财功能,发展和完善ATM、POS和电子转账业务;

积极开拓信贷业务,大力发展银团贷款、并购贷款(为企业兼并、收购等资本活动提供贷款)等新兴业务,加大非信贷领域如购买企业债券、国债的投资力度;

改革传统结算业务,变坐等客户为主动上门服务,在大企业设立资金清算中心,建立流动资金结算中心,开通对公业务通存通兑,使客户办理结算、查询等业务更加方便、快捷。

大力推行代理业务、管理业务、委托业务等传统中间业务,积极开拓新兴中间业务。

都可以拿上议程。

使得银行业务处于不败之地。

  3.建立严格的贷款担保机制,加大贷款审查力度,实行贷款形式多样化原理。

加强信贷队伍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现有信贷人员思想觉悟和严把人员关,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

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推行金融监管手段法制化,尽可能降低金融风险。

在发生呆帐的时候,要及时清理遗留的不良资产。

将其控制在一定的额度之内。

对不良资产和健康资产实行分账管理,将分离出来的不良资产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清收,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可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如拍卖资产,更换经营管理人员,另组公司进行运营,剥离给专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法予以化解和处理。

另外商业银行也可主动参与企业改制,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效益,力求保全信贷资产。

  4.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之间要建立更好的沟通机制。

并且人民银行要加大稽查力度,杜绝舞弊现象。

建立一套完善的存贷款机制。

各商业银行在以人民银行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思想下,更好的完成起职能。

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

  众所周知,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是过度的次级房贷,推波助澜者是过度的金融创新,助纣为虐者是过度的高薪激励。

但究其实质是偏离了市场经济规律,背离了风险监管规则,脱离了科学发展轨道。

总结其教训,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金融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

长期以来,美国奉行“赤字经济”,在国民储蓄不足的情况下,一味依赖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金融产品,提增收益、支撑消费、助推资产价格上涨,进而诱使社会资金、生产资金、市场游资退出实体经济,转投金融市场,竞购金融产品。

如此循环往复,形成金融“虚拟”、收益“虚高”、经济“虚增”,使原本植根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发展成为脱离实体经济的空中楼阁。

一旦消费不济,特别是赖以推高的房价下行,这座自我中心化的金融“空阁”便不可避免地轰然坍塌,进而殃及实体经济。

  金融创新不能脱离金融监管。

曾经历过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美国,深知高风险须要严监管,并出台过世界上最严格的《格拉斯·

斯蒂格尔银行法案》。

但90年代末却自毁长城,出台《金融现代化法案》,放任混业经营,鼓励自由创新。

对高投机性的对冲基金和具有定价功能的评级机构不设监管;

对投资银行任其放大信用杠杆率;

对商业银行和贷款公司发放利率和首付优惠的次级信用贷款熟视无睹;

对次贷产品证券化,并不断打包出售,任其重组衍生;

对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和金融体系内银证保三业之间的产品交叉、资金交错、风险交织,放任不管。

次贷危机一经出现,其风险即迅速蔓延到整个金融各业和相关机构,形成海啸般的金融危机。

信贷增长不能脱离存款来源。

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其基本功能是动员储蓄,并合理利用时间差,将闲置资金集零为整转移给能有效创造新价值的社会生产者。

可以说,离开了储蓄存款,银行就失去了生存基础。

但美国的危机制造者们淡忘了这个基础,乐观认为市场流动性永不枯竭,轻视吸收存款而寄希望于市场筹资,忽视了存贷比的约束而过度放贷,走上了一条发放贷款后再卖出贷款,卖出贷款获得资金后再放贷款的不归之路。

当危机来临时,各金融机构纷纷捂紧钱袋,致使靠市场融资的金融机构告借无门,被迫破产。

坚持“存款立行、内控保行、服务兴行”的发展方式。

银行是经营货币和管理风险的信用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要始终坚持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相统一的经营原则,把稳定的存款来源和持续的流动性放在首位,把风险控制视为银行经营发展的第一要务。

按照风险可控的原则,量力放贷,合理配置存贷比例和期限。

无论是经济上升期还是经济下滑期,银行都要严格风险控制,不能以放任风险为代价,不能放松贷款条件,不能新放任何次级贷款。

坚持用完善的公司治理、严密的内部控制、准确的资产分类、充足的风险准备、优质的金融服务赢得公众信赖和市场认同。

 一、流动性过剩的现状

  第一,存差持续扩大。

自2004年国家实行最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以来,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增速逐渐低于存款余额增速,而且二者的差距不断扩大,出现明显背离。

截至2005年年末,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3.71%,是2000年的3.8倍;

金融机构存差达到创记录的9.2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

存量的贷存比为68.0%,新增量的贷存比为53.6%。

2005年,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约只有53元转化为贷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近一半的资金则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

  第二,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

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由2000年末的4,000亿元增长到2004年末的12,650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2.9%。

2005年3月17日,央行虽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0.63%,但金融机构上存央行的超额准备金依然是只升不降,到9月末,该数值高达12,600多亿元。

截至2005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达4.17%。

超额准备金高,不仅加大了央行的支付成本,也使其面临着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大打折扣的压力。

  第三,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2005年3月以来,整个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其中,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从最高位的2.18%下降到最低位的1.11%左右;

年末,质押式国债回购7天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仅为1.56%,比年初的1.84%下降了28个基点。

银行间市场1年期国债和央行票据的收益率徘徊在1.32%和1.42%左右,两年期金融债发行利率也跌至2.0%以下,均低于1年期2.25%的银行存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现象。

摘要:

在过去三十年中,美欧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源泉从传统的储蓄存款转变为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创新为支撑的短期批发融资。

这种变化在提高了盈利水平的同时,也使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

这是本次次贷危机中导致大批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通过对本次流动性危机爆发过程的回顾,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存款立行”战略,对美欧金融体系过度依赖批发融资的模式进行了反思。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流动性危机一直是笼罩在美欧金融市场上空的一片阴霾。

在贝尔斯登、北岩银行、雷曼兄弟、华盛顿互惠银行、富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覆灭中,流动性危机是击垮这些庞然大物的“致命绝症”。

如何缓解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也成为困扰各国政府和央行的最紧迫问题。

  流动性管理可谓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一个古老话题。

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金融机构在流动性方面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技术都已今非昔比。

然而,时至今日,脆弱的流动性依旧成为众多金融机构难以医治的顽疾。

在反思这一问题时。

金融体系负债结构的变化和过度依赖批发融资的风险需要特别关注。

  一、金融机构对短期批发融资的依赖

  在过去的近30年间,金融机构的负债发生了结构性的嬗变(图1)。

上世纪80年代初,储蓄存款占美国银行业负债的比例高达67.51%,而截至2008年一季度末,该比例已经降至43.14%。

与此同时,包括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和证券回购等在内的短期批发融资(Short-termWhole-saleFunng)在金融机构负债表上的地位却显著上升,其融资规模占金融机构负债的比例从1980年的8.6%上升到2007年中期的13.33%。

2001年6月,欧元区主要金融机构(MFI)的负债中约有9,240亿欧元来自证券回购市场,占负债总额的7%,到2007年末,证券回购负债已达31,530亿元,占负债总额的14%。

  数据表明,商业银行延续数百年的“吸纳存款,发放贷款”的模式已经悄然改变。

其赖以生存的主要资金“源泉”,不再是单纯的储蓄存款,而是越来越倾向于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创新为支撑的短期批发融资。

四、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一)金融机构过度依赖批发融资的负债结构蕴含较大的风险

  金融机构建立在短期票据和债券市场流动性之上的负债模式,就像是把大厦建立在流沙之上。

流沙的特性是不断的流动,大量流出的同时也会有大量的流入,因此,只要交易不断,大厦就能被支撑不倒。

理论上来说,由于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收益偏好不同,对市场的预期不同,交易决策的方法不同,因此,在某一时点上,市场上总是同时具有相当数量的买者和卖者,买卖需求总能撮合成交。

也就是说,只要短期证券市场的交投活跃,结构化产品能够顺利卖出。

那么次级按揭贷款、助学贷款、杠杆收购贷款就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流动性。

然而,这只是一种理论的假设,在现实中,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变化迅速,一时间好像非常充裕,能够支撑得起规模巨大的万丈高楼,但一夜之间,就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让高楼瞬间崩溃。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现代金融市场日益增强的同质性。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化不可避免地降低了金融市场的异质性。

金融管理的职业化、信息服务的专业化和投资决策的模型化等因素。

造成投资者风险偏好趋同,市场的流动性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就从充沛到紧张。

同时发生变化的投资决策,使资产价格动荡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债权市场迅速波及到受投资者调整资产组合影响的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进而引发各个市场的金融风险共振。

因此,将银行赖以生存的资金来源建立在具有巨大波动性的资本市场之上,显然是非常脆弱的。

  

(二)银行经营模式的创新不能脱离有效的风险管理

  在“发起-分销”的证券化模式下,发放贷款的银行有理由认为,继续进行严格的信贷风险评估和管理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些贷款最终都会被出售,或者通过信用衍生产品对冲掉,信用风险总会从资产负债表左边消失。

于是,在结构化产品的链条上,每个参与者都不在意风险根源的消除,只希望将手中的烫山芋赶快传出,变现成真金白银。

结构化产品把长期信贷的风险,从银行体系转移到那些最愿意承担这一风险,也是最不理解它的机构身上。

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繁荣之时的盲目追从会推动资产泡沫产生;

而一旦市场环境发生逆转,“信任”和“信心”就会迅速丧失。

支持链条运转的流动性骤然消失,进而导致严重的系统性危机。

  (三)中国银行业应坚持“存款立行”的经营理念,防范流动性风险

  在抵御金融动荡带来的流动性危机方面,中资银行在储蓄存款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对流动性风险的抵御能力也相对较强。

近年来,银行业监管机构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监控机制,在商业银行流动比、存贷比、核心负债依存度等流动性指标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的蔓延,银监会更加突出强调了商业银行存款主业的重要性,指导商业银行不要盲目迷信,过度依赖资本市场的筹资能力,坚持做到“存款立行、风控保行、服务兴行、科技强行”。

截至2008年二季度末,各项存款占商业银行总负债的比重达82.5%,商业银行流动比40.9%,存贷比为65.4%,核心负债依存度63.4%。

各项流动性指标均保持在比较安全的水平。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仍在继续。

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作用将逐级深化。

中资银行应充分吸取美欧金融机构在流动性管理中的教训,坚持“存款立行”战略。

实施更加稳健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有效应对流动性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