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791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类学总结下Word文档格式.docx

政治制度,polites:

公民)

I,存世之人与社会(文化)和自然

人类作为生物性的造物,有着一定的(生物性的)内在需要,如营养和睡眠等。

但是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总是社会性地或文化性地创造的。

人类为了生长和存活需要食物,但食物的准备,摄取总是通过一种文化决定的方式。

食物习惯也是如此。

——头发是生物性特征,但如何处理头发则是社会性和文化性的。

平头、光头与纳粹——R.Firth,Symbolismofhair

人的特征:

有多少由社会/文化决定?

——人类存在的四个维度(书58)

文化与自然:

人类与其他灵长类的差别?

社会科学(人类学)的预设:

人与自然之别的两个面向:

1)文化,2)能动性

(自然与文化是人类心智设定的一个二元对立——列维-斯特劳斯)

一些相反对的观点:

“我们对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知道得越多,我们就越意识到至今所没有料到的任何非人灵长目动物的智力程度和概念思维能力。

“《文化人类学〉,第71

——制造工具?

语言——?

语言经常被认为是人类与其他物种区别的表示。

——手势语言

人与人的差别?

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接近自然”(closertonature)?

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有文化(havemoreculture)?

俾格米人——更接近自然?

人生活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能动性

西方社会学的研究起点:

1,人类社会生活是由“行动者”及其行动或互动组成。

——韦伯式的社会学进路;

2,社会事实:

(这类事实由存在于个人之身外,但又具有使个人不能不服从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

如:

法律、道德、教义金融制度,或支配个人的行动的社会结构和系统

——涂尔干式的社会学进路。

以上两种进路都强调(有主观意向的)行动者与外部世界或社会之间的二分。

3,从日常生活世界的存在之人开始,人的栖居性——现象学社会学;

4,从关系之人开始?

(中国社会学)

行动(action,或agency)与行为(behaviour)的区别

∙行为——指包括人类或动物的可观察到的事件(events)。

∙行动——指行动者能够对其所为有所反应(即是一种与人类存在的意向(意志、反思等)侧面有关的事件

一种西方式共识:

除了人以外,其他物种不能够意向性地反思其行为。

-马克思关于蹩脚建筑工程师与蜜蜂之比较

由行动到能动性

能动性意味着人们知道他们的行动,虽然他们不一定知道其行动的结果。

因此存在着不做此时此刻正在做的事情的可能性(即:

自由意志)。

这种能动性中的非决定性导致预期人类能动性的困难。

由能动性到行动者

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中,一个行动的个人经常被称为“行动者”(actororagent)。

行动者包括集体行动者(例如:

公司)

行动与互动

∙行动或能动概念经常被互动(interaction)取代。

(人类的互惠等就是在此基础上讨论的)。

∙大多数行动不仅仅是直接指向其他行动者,而且受到行动者间的关系支配——互动关系

∙在人类学中研究的最小实体不是个体而是两个个体间的关系。

栖居之人:

行动与栖居(dwelling)

栖居vs筑造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荷尔德林

“栖居”与“能动性”

栖居

——能动者-在-环境中(agent-in-an-environment)

TimIngold:

它将有机体-个人(person)在环境或生活世界中的沉浸视为人存在的不可逃却的条件。

从这一视角看,世界持续地进入其居民的周遭,它的许多构成通过人们统合进生命活动的规则性模式而具有意义。

(这一视角与传统社会学的分歧):

因为在社会和文化人类学中通常都假设人们生活在一个文化或社会的世界,在其中形式和意义已经被附着在那里。

一般都假设:

在人们行动之前,他们在意识层面必须不可避免地‘建构’世界。

这种视野可称为“筑造”(building)视野。

(TimIngold:

Theperceptionoftheenvironment,p.154)

栖居视角:

当代人类学的趋势之一

强调主客不分,强调“身”(body)即认识主体,强调运动,体验过程(paradigmofembodiment)等。

强调“生成性”——人或有机体与环境互相建构。

强调科学的或规范的概念、分类都是“科学栖居”或“规范栖居”在环境中、世界中的产物。

法律(例如对森林、土地和草原的使用和管理规范)也是栖居的结果(是以时间性和空间性相关的)。

栖居:

人或有机体与环境互相建构——“小生境建造”(nicheconstruction):

既是蜜蜂又是工程师

——从“栖居”的视角看文化/自然,“能动性”/社会结构

栖居与传统社会科学对行动者和行动看法不同

传统看法:

行动是一种与人的意向(意志、反思等)有关的事件。

强调:

主体与客体之间二分

强调主客不分,强调“身”(body)即认识主体,强调运动,体验过程(paradigmofembodiment)等

II行动之人与社会:

几个相关概念

身份和角色

作为社会生活的最小单位的个体相互关系体现是:

1)身份——用来定义一个个体与其他人相关的权利和责任的社会侧面;

2)身份有先定的(ascribed)和取得的之别。

身份规定一个人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如萨摩亚的“陶泊”和酋长身份

社会的演变:

“从身份(status)到契约”(contract)的运动?

(梅因)

经典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地位是个人取得的。

行动之人与社会:

与身份相关的词——角色

人类学中经常将角色看作身份的动态——在身份界定下的个人实际行为。

角色间的转换

社会身份和角色能规定行动者的一些可能行动范围,但不是全部能动性领域。

人类学研究经常关注一个行动者如何基于其身份而使自己得到一定程度的行动自由;

——通过角色研究可以发现社会生活中强制或约束性与自由关系的侧面

行动之人与社会:

权力和社会生活

社会常规、期望和角色及地位的分派与权力不同有关。

一些人能对他人行使权力

“权力对于社会科学来说,就像能量对于物理学来说一样重要。

”(罗素)

界定权力的两种主要视角

行动者视野,——将社会视为意向的,有意志的能动性的产物;

——权力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侧面,即使某人做他否则不会做之事的能力(韦伯)

系统或社会结构视野——制约着能动性的制度化结构的整体;

——权力嵌入在社会的织体之中,就是社会关系本身(马克思)

权力——西方政治学在非西方社会研究中的有限性

权力=支配=暴力

权力-威望

权力-仪式-剧场

自我与人观(personhood)

每个人类群体都有其“自我”(self)或“个人”(person)的概念,但概念的含义有极大差别。

例如:

欧洲-美国社会

自我——作为不可分割的(individual),整体的自主的(sovereign)——独立行动者。

(这一“自我”按照莫斯,是从拉丁语的“面具”开始的。

“拉丁语的“人”(persona)是多么普通和多么经典:

它是面具、悲剧的面具与祖宗的面具”。

——莫斯

个人作为道德事实——一种自觉、独立、自主、自由与负责的意义是在斯多葛主义下完成;

个人概念的形而上学基础由基督教提供;

最后作为心理学的存在是由笛卡尔完成)

非西方社会对“自我”的理解

如中国:

“不清楚的我”——费孝通

Melanesian人的自我——社会关系的总合。

——刚出生的孩子是不完整的个体,必须获得基本文化类型后才算完全自我,死后必须偿还清债务后才能结束或“死亡”

(personhood)——人观,或一个社会下普遍认可的“为人之道”

III关系之人

中国:

社会思想观念的起点:

1,天人合一——天人相关说

天象(自然/社会)与人事(行动)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2,中国文化之最高理想,与其最高精神,乃在通天人一内外。

以今语言之,则为人文与自然之和合成体,即人文之自然化,自然之人文化。

(钱穆)

3,关系人说:

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界定人——不清楚的自我;

阶序人观念。

4,生存论和世界秩序观——以己身为起点。

关系之人

没有“(主观意向之人的)行动vs社会”的二分前提;

“儒教适应现世的生活方式虽然是理性的,但是由外到内地决定的,而清教的生活方式却是由内到外地被决定的。

”(韦伯,《儒教与道教》,第252

以己身为起点的生存论:

(钱穆):

中国人称身家国天下。

人生各有身,又有家。

家之上乃有国,有天下。

人生不能离此四者以为生。

身家国各有别,天下则尽人所同,故更无驾天下之上者。

人生乃一会合。

身有五官四肢六脏百骸,即是一复杂之组合。

惟身之组合皆属物,可谓乃一自然人。

家国天下,则人与人相会合,乃为文化人。

凡其会合皆有统。

身统于心,实则家国天下亦皆统于心,故人心乃人生最主要一统会。

中国本无社会一名称,家国天下皆即一社会。

一家之中,必有亲有尊。

推之一族,仍必有亲有尊。

推之国与天下,亦各有亲有尊。

(钱穆)

气——一个贯穿行动的伦理、情绪和利益取向的概念

“养浩然之气”

以忍蕴气

礼——“立于礼”;

(比较:

社会化)

势——(比较:

“权力”)

关系之人:

阶序性的世界秩序

Imageofsphere(范围想象)式的宇宙观。

秩序的核心是由人(己)向外的递远递升的格局

例:

身家国天下;

小村农民的土地产权观

与Imageofglobe——地球想象相对立的。

地球想象是近现代科学理性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人或生命与世界分开的分类和世界秩序观。

当代环境主义者的世界想象是这种地球想象。

它是以技术为核心的。

Ingold转引(德国社会学家)鲁曼的话说:

球体性视角的支配标志着技术对(传统)宇宙观的胜利。

范围想象是一种普遍的世界秩序想象,包括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人的世界想象也是这样。

第一部分小结:

1)行动之人与社会(文化)和自然:

仅人类具有文化吗?

2)能动性/行动与社会结构

能动性/行动与社会结构,哪一个视角更有解释力?

栖居性与能动性

有关能动性的相关概念

∙身份和角色

∙权力

∙自我与人观

3)结构/能动性之外的视角

-栖居之人、关系之人

关键词

行动

能动性

身份、角色

权力

第二部分:

社会之人行动所受的约束

从社会角度讨论规范、社会化和地方组织(户,村)对个人行动的制约性

SmallplacesLargeIssues:

第五章,

其他阅读:

玛格丽特.米德:

《萨摩亚人的成年》,周晓虹等译,2008年,商务印书馆;

弗里曼(DerekFreeman)《米德与萨摩亚》,商务,2008。

一:

人行动所受的约束——规范、社会控制、社会化和通过仪式

二:

约束个人行动的地方制度、组织——家户和村落

一,规范、社会控制、社会化和通过仪式

I,规范和社会控制

规范:

每个社会都存在的那些指定什么是允许或什么是不许可的规则(rules)。

规则的共同性在于都与赏罚(sanctions)相联系。

在规范遭到违背时实施赏罚的系统称为社会控制

什么是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所有旨在取得对人类社会的规范和习俗等遵从(conformity)的力量和约束,或实施赏罚的机制。

∙社会控制与社会秩序或社会组织无根本差别,因为任何文化的模式,社会制度都可以视为行使某种控制形式。

∙社会控制亦指冲突管理的机制和社会的法制系统等。

∙(人类学中对社会控制的研究一般是从较宽泛的意义上进行,经常包括:

宗教和意识形态分析,亲属制度和其他有关社会组织的领域,例如教育制度等)。

∙人的行动与规范性——在现实生活中,人经常即兴(improvise)作出决定,但与此同时,他们总是要参照有关“应该”或“不应该”的文化性习得系统——即规范。

个案:

强互惠性(strongreciprocity)

“很明显,受试者是依赖其公平观念而不是利益最大化来决定其行为的”——W.Guth(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Game)试验主持者)

社会化(人习得社会规范的过程)

——指学习变成社会的一个称职成员的过程。

此过程包括正式的教育和对进入社会角色的非正式诱导等。

在美国人类学中濡化(enculturation)被认为是比“社会化”更合适的词。

这与美国的人类学中占主导之关注是“文化”而非“社会”相契合。

人类学的社会化研究的重点之一:

跨文化比较下的儿童养育(child-raising)。

注意:

enculturation与acculturation(涵化)之别。

(涵化:

由于两个社会之间发生密集而直接接触,人们被迫作出重大的文化改变)

II,社会化的案例——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ComingofAgeinSamoa)

MargaretMead(1901-1978)美国人类学家。

主要著作:

ComingofAgeinSamoa(1928)

——对儿童养育,性和青春期等问题的文化决定论的呼应

回顾:

米德与美国的文化人类学——文化决定论

博亚斯(1858-1942):

历史特殊主义(historicalparticularism):

所有文化和社会都有他们自己的独特历史,都不能化约为发展的一些普遍图式中的一个阶段。

(如为米德书所作之“序言”)

核心价值与文化

文化相对论

博亚斯的学生: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文化的模式》

沃夫(Whorf):

萨皮尔-沃夫假设:

语言决定认知或思维——文化相对论的主要支持。

米德:

萨摩亚人的成人

米德的萨摩亚研究的学术背景及争论

人类本性由什么决定?

文化决定论vs生物决定论

Naturevsnurture(先天或后天)

焦点:

如何看待“青春期”问题

在我们的文化中,个体受着种种困惑的侵扰,我们习惯于把这些困惑归结于基本的人性品质。

当我们论及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困窘时,往往把这两个时期看成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无法回避的调适阶段。

(博亚斯,第2页)

23岁的米德到萨摩亚研究了那里人们的青春期问题并带回了令人瞠目的结论。

那时,在欧美人的心目中,青春期是一个情感紧张而又矛盾的时期。

(弗里曼,第1页)

《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

——“人类(野蛮而未经教化的原始人类)所赖以生存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是如何塑造人格的”。

(米德《来自南海》,1939年版)

美属萨摩亚,又称东萨摩亚

OffcialName:

AmercianSamoa,

地理位置:

属波利尼西亚群岛。

位于南太平洋,南纬14度,西经179度。

它由7个岛屿组成,包括萨摩亚群岛的土土伊拉、奥努乌、罗斯岛和马努阿群岛的塔乌、奥洛塞加、奥福岛及斯温斯岛。

西临独立的萨摩亚,东北距夏威夷3700公里,西南距新西兰2560公里。

对米德的质疑

DerekFreeman的《米德与萨摩亚人》(MargaretMeadandSamoa:

TheMakingandUnmakingofanAnthropologicalMyth)(1983)

评论:

∙依据不同的理论框架产生的偏差——文化与自然问题的浮现

∙米德的文化决定论“前见”使其漠视其他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如生物性因素;

∙米德对萨摩亚社会的简单化理解

“在欧洲那样的复杂程度较高的文明中或东方那样的发展程度较高的种社会力量。

单单研究法国的家庭就将涉及法国的历史、法律、天主教徒和新教对待性和个人关系的态度等一系列初步研究。

而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原始民族呈现的问题完全没有这般复杂。

因此,一个受过训练的研究者能够在数月内大致掌握某个原始社会的基本结构。

”(M.米德,1929)

米德的语言局限性

调查时间问题:

1)不够长;

2)一些问题需要长时段才能显出:

“越轨与个人生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观察。

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也需要长时段的研究。

弗里曼的问题:

米德描述的萨摩亚女孩的问题与“犯罪曲线”的不可比较;

弗里曼的案例大多数是基于20年(1940年代,弗所到的是西萨摩亚,而非米德的东萨摩亚)甚至40年以后的人对其祖母辈的回忆。

再访——与两本书有关的知识论问题

四种类型的再访

1,反驳式:

弗里曼(1983)vs米德(1928)

2,再建构式:

维纳(Weiner)(1976)vs马林诺夫斯基

3,经验主义式:

林登(1929)vs林登(1937),Caplow(1984)

4,结构主义式:

哈钦森(1996)vs埃文斯-普里查德(1940)

如何克服各种再访的限制性——反思性科学与实证论结合的民族志

(MichaelBurawoy,“Revisits:

AnOutlineofATheoryofReflexiveEthnography”,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68,2003,645-679

III,人行动的约束性——生命阶段和通过仪式

所有社会都会区分其属民生活的生命阶段。

一个地方的成人所有的权利和责任不同于那里的儿童的权利和责任。

各个社会在生命阶段划分上有很大差别。

英美社会的“青年”是生命的“自然”阶段

一些社会进入青年需要通过包括隔离,磨难,再接纳等三个阶段的仪式(如努尔人的成丁礼)才能成为一个成年人。

努尔人的成丁礼(埃文思-普利查德;

《努尔人〉

过渡仪式

“过渡仪式”——阿诺德·

范·

盖内普(ArnoldvanGennep)在1909年出版《过渡仪式》(LesRitesdepassage)(vanGennep1909,1960)。

盖内普,“通过这些仪式,社会进行自我复制。

人们被给予新的身份而不用改变社会结构,各种典礼的公众化特征每年都在提醒居民,社会提供了大家相互间的伙伴关系、权利和义务。

维克多.特纳(turner)与过渡仪式

过渡仪式同时发挥两种功能:

一,允许人被整合到社会中,

二,使参与者得到一种精神世界一体化和“社会组织”一体化的神秘体验。

过渡仪式:

分离、阈限(liminality)和再融合。

过渡仪式的变体:

社会戏剧

——违反、危机、调整和重新融合

参考阅读:

维克多.特纳:

“Passages,margins,andpoverty:

religioussymbolsofcommunitas”(“过渡、边缘与贫困:

共同体的宗教符号”),Theanthropologyofpolitics,pp.96-101;

《戏剧、场景及隐喻:

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民族出版社,2007,第278-327页。

阈限(liminality)的引申使用——〉反结构,共同体和朝圣

特纳:

“如果我们关于社会的基本模型是‘位置组成的结构体’,那么我们就必须将边缘化期或‘阈限’期看作是一种结构间的状态”(1967:

93)。

通过仪式以及其他种类的仪式或者朝圣之旅

既不在这儿也不在那儿;

它们在各种由法律、习俗、传统和典礼确认和安排的位置之间模棱两可。

它们的含糊性和不确定性在众多把社会和文化变迁仪式化了的社会中通过丰富多样的象征符号得以表达。

(1969:

95)

为什么过渡仪式经常要采取隔离的办法?

阐释:

儿童期代表没有威胁的阶段,一个人有一个安全的无人质疑的作为儿童的社会地位;

作为成人亦然,一个人也通常有完整定义的位置,但处于两个阶段之间,则属于“两可”或模糊阶段,是涂尔干意义上的“失范”(anomie)——一种危险或威胁,因此要将其“隔离”(置于社会之外),经过一个隔离期后,再接纳回社会。

比较:

青春期是现代社会的过渡仪式。

第七讲:

人与群(社会)(续2)

行动之人、栖居之人和关系之人——个人与自然和社会。

第二部分,社会之人——社会化和地方组织(家户,村)对个人的制约性;

三:

社会结构和结构主义

个人(己身)与地方制度和组织——家和村

1,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勾连是通过个人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进行。

社会制度(institution)?

概念:

Socialinstitution(社会制度)

——一种习惯和社会关系的体系,包括权力关系,或一套长期实行的规范等。

社会制度是一种约束性条件。

社会是通过制度而存在的。

2,地方的社会制度——“家和村”

家庭(family)、家户(household)与“家”

∙家庭:

由一个女人、她抚养的子女和至少一个通过婚姻或血缘关系加入的男子组成的群体。

∙家户,指基本居住单位;

是经济生产、消费、继承、子女抚养和提供住所等活动得以组织和落实的基本居住单位。

∙家(homeorhousehold)?

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使用“家”?

“家”意味什么?

家:

超越西方社会学的视野

个人-社会(家庭属于社会制度):

西方社会学的二分对立;

“身家国天下”:

社会——关系人视角

“家”是“范围想象”式分类中的一个层次

“家”、“家庭化”是“个人-社会”之外的一极(不再将“家”化约为“社会”)

“家”(阶序社会)vs“家”(个体主义社会)

核心家庭->

(图片)

有“家”,却没有“家庭”

家庭不是人类社会的最普遍制度

云南永宁摩梭人的基层制度是家庭吗?

摩梭人家舅舅的屋(1988年)和成年女子的屋

“家”=家户(household)?

(文化人类学,第269)

∙家户可能是至少包括两个个体关系的一种形式,家户存在于任何社会,可以当作对一个社会系统进行经验研究的起点。

∙家户另一定义:

家户经常有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