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7928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YA81000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说明书Word下载.docx

8、基材卷芯内径:

φ76mm

9、最高机械速度:

180m/min

10、最高印刷速度:

150m/min

11、套色精度:

纵向≤±

0.2mm(自动套准系统跟踪

横向≤±

0.2mm(手动对准

12、张力设定范围及精度:

30~250N±

0.5N

13、刮刀窜动:

±

5mm

14、干燥温度;

最大温升80℃

15、机器总功率:

214kw

16、机器外型尺寸:

L19000×

W4000×

H3100(mm

17、机器重量:

约35000kg

四、机器的安装调试

1、机器安装调整前先要做好机器的安装地基。

2、安装机器各部件到相应的位置。

3、检查各螺钉联接处是否因装卸、运输而松动,并紧固。

4、调整机器各部件的精度

版辊与胶辊水平度0.02/1000mm

导辊与胶辊水平度0.04/1000mm

导辊与钢辊平行度0.03/1000mm

版辊与胶辊平行度0.05/1000mm

机架调整好后用地脚螺栓和压板将各底座压紧。

5、连接用联轴器、传动轴将各组传动齿轮箱联接起来,按电路图将各外接电线接好。

6、第一次开机前的准备

(1清除机器上的防锈油,将各部件擦洗干净。

(2用手转动胶辊、导辊均应灵活自如。

(3在各转动和移动部位加注润滑油。

(4用手拨动主传动大同步轮几圈,转动应均匀,灵活无卡滞异响。

7、第一次开机试印

(1接通电源、气源,启动主电机。

在空转状态下缓慢升速,检查主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传动系统是否平稳,无异响。

(2启动各风机干燥箱升温,设定各单元色的温度控制仪的温度值,检查温控仪是否正常,风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3依次调试各机械功能部件,检查各部件是否工作正常。

(4各电器功能部件通电,检查工作是否正常。

(5各气动功能部件通气,检查工作是否正常

(6冷却部件接入冷却水,检查各供排水装置有无渗漏现象。

(7整机检查完毕后,停机将各部件防护装置安装好。

(8试印

五、机器的主要结构及操作

1、放卷部件的操作

(1调整回转臂到水平位置。

操作面板上正转、反转按纽可调节回转臂的正转、反转。

(2卷筒料的安装。

将气胀轴装入料卷纸芯中,并按气胀轴上的标尺,移动卷筒料使其对于气胀轴的中间位置。

(3安装气胀轴在回转臂上。

使轴头齿轮与回转臂上传动齿轮啮合,将气胀轴横向调节轴承卡入操作侧的横向调节装置中。

用气枪给气胀轴注入压力空气,使卷筒料锁定在气胀轴上。

盖上压板,锁紧压板手柄,因气胀轴采用的是“品”字形三轴承支撑方法,以减少阻力,所以在锁紧压板时不能锁得太紧,以免气胀轴被三轴承夹紧,使气胀轴转动卡滞,造成放卷张力不稳定等工作故障。

(4横向调节装置的使用。

调节手轮可调节气胀轴的横向位移,调整量不±

15mm,以弥补安装卷筒料的在轴向的误差。

(5高速不停机换料。

将双面胶带粘在新筒料上,按下放卷控制箱上的接料准备按纽,回转臂会自动转到裁切位置(出厂时已经调好,裁切刀刀臂放下,准备裁切。

同时另一放卷轴会预驱动,自动与主机同速。

按下放卷控制箱上的接料按纽,压料辊会压下,自动粘接,裁切刀动作,切断旧卷筒上的料,带动新料卷继续放料,换料完成。

按正转、反转按纽使回

转臂处于水平位置工作,等待下一次换料。

2、印刷部件的操作

(1印版辊的安装与操作

本机采用的装版方式为气顶无轴式装版

安装:

先根据印刷品的要求确定版辊的色别,色序及版长。

安装前调节操作侧手动调节箱上的数值与版辊长度一致,版辊放至中间位置,转动手动换向阀(在印刷传动侧气缸锥顶将版辊夹紧。

卸版过程相反。

在装卸印版辊、时应小心谨慎,以免碰伤版面。

纵向预套色:

刚安装上的印版辊纵向离套色要求太远时要预套色,印版辊纵向预套色时先要拨动印刷传动齿轮箱上的调节手柄,使离合齿轮脱离,转动印版辊,使纵向套色接近套色要求,合上离合齿轮。

此操作应在停机状态下操作。

印版的横向套色:

当印版辊须要横向套色时,先松开印刷操作侧手动调节箱的锁紧螺钉,转动大手轮。

大手轮每转一圈,印版辊横向移动3mm,调整好后拧紧锁紧螺钉。

横向调节应在机器低速印刷时进行。

(2压印部件的安装与操作

本机采用的是双摆臂强制同步压合的方式,利用压印胶辊在气缸压力下的压力,使得承印物紧贴于印版辊表面上,将印版辊网格中的油墨吸附出来,在承印物上印刷出层次清晰的图案。

压印摆臂上有双槽,当印版辊直径为φ120mm~φ220mm装在下槽;

当印版辊直径为φ220mm~φ300mm装在上槽。

安装顺序是胶辊辊筒装在胶辊轴上,再装在压印摆臂上相应的槽内,拧紧螺钉即可。

(压印摆臂与气缸的位置出厂时已经调好,用户不要随意调整更换胶辊筒,胶辊轴可以不要更换。

压印力的调整:

根据不同的印刷要求,调节各色印刷控制面板上的压力调节阀,可将压力调至所须要的值。

压力调节的原则是在满足印刷要求的前提下,压印胶辊的压力尽可能选用偏小值,以免过大的作用力施加在印版辊上,容易引起锥顶轴的变形。

一般压印胶辊的压印力为0.2~0.4Mpa。

(3平行调节辊的操作

平行调节辊的作用是为了消除薄膜发生扭曲,一边松,一边紧的现象,补偿导辊的不平行误差。

调节时松开锁紧螺钉,调节手轮即可调节。

调节完毕后拧紧锁紧螺钉。

(4压印限位装置的操作

当印版辊装好后,调节操作侧手轮,使压印胶辊离合在10~20mm以内。

若机器需要长时间停机则必需将压印胶辊退至一定位置,用限位装置上的限位凸轮的沟槽钩住压印摆臂上的定位轴承,防止在停机时气缸滑落将压印胶辊压在印版辊上,使胶辊变形。

(5刮墨刀的安装与操作

先把刮刀和护刀板重叠后装在上下夹刀板中间用螺钉夹紧,安放在刮刀托板上用压板压紧。

一般用刮刀伸出量10mm。

具体可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作出调整。

正常印刷前不论新旧刮刀都必需进行研磨。

首先用280~400目油石研磨刮刀刀口,从左到右压力均匀地来回拖磨,而后用600#/800#金相砂纸沾少量机油研磨,要求平整、光滑、无凹凸和毛剌。

操作:

本机型刮刀装置可垂直升降调节、前后调节、圆周转动调节。

旋转手轮2可调节刮刀的垂直升降;

旋转手轮1可调节刮刀的前后移动;

旋转手轮3可调节刮刀的圆周转动(见下图。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合理调整以上几个部件的位置,以达到合适的刮刀刃角与版辊的接触角度,一般在55℃~65℃。

调节各色印刷控制面板上的刮刀压力旋纽,可调节刮刀的压力。

刮刀的压力要根据版面的长短、图纹的深浅和印刷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刮刀气压为0.2~0.3Mpa。

(6供墨部件的安装与操作

本机采用的是版辊浸入式供墨,油墨泵循环。

油墨盘的位置根据印版辊直径的大小用手动的方式调节,以印版辊一接触墨盘底面、锥顶轴不接触墨盘边沿为调整极限。

调节手轮可调节墨盘座的垂直移动。

操作者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在油墨桶调制好油墨和溶剂,由油墨泵将油墨送入油墨盘内,当油墨盘内油墨超过一定容量时,多余的油墨回流到油墨桶中。

用户可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选用不同网目的过滤网放置在墨桶回流口,以过滤油墨中的杂质和油墨硬皮。

3、收卷部件的操作

(1调整回转转臂到水平位置。

盖上压板,锁紧压板手柄因气胀轴采用的是“品”字形三轴承支撑方法,以减少阻力,所以在锁紧压板是不能锁得太紧,以免气胀轴被三轴承夹紧,使气胀轴转动卡滞,造成放卷张力不稳定等工作故障。

(方法与放卷相同

将双面胶带粘在新卷筒料上,按下收卷控制箱上的接料准备按纽,回转臂会自动转到裁切位置(出厂时已经调好,裁切刀刀臂放下,准备裁切。

同时另一放卷轴会预驱动,自动与主机同速。

按下收卷控制箱上的接料按纽,压料辊会压下,自动粘接,裁切刀动作,切断旧卷筒上的料,带动新卷筒继续收料,换料完成。

按正转、反转按纽使回转臂处于水平位置工作,等待下一次换料。

4、干燥部件的操作

根据印刷工艺的要求,在印刷控制箱面板上设定温控表的温度。

在实际印刷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印刷速度,承印物上的墨量的大小,油墨及溶剂的类型及时调整烘箱的温度,以保证印刷品能充分干燥。

供排风管道的风量均可通过调节风门的调节手柄调节风量有大小。

5、冷却部件的操作

开机前根据所需要的印刷色数,开启相应的印刷组冷却装置的进水球阀。

开启总进水阀门通过透明的PU管观察各色组给排水的情况,调整各进水球阀使得各色的供排水量基本相同。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印刷速度,上墨量的大小及油墨干燥程度适当调整相应色组的进水量,以增加其冷却效果。

6、张力控制系统的操作

详见张力控制系统说明书。

7、电脑套色系统的操作

详见电脑套色系统说明书。

8、静止画面系统的操作

详见静止画面系统说明书。

六、机器的维护与保养

除每天最少一次清扫机器之外,日常的维护与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分布在机器四周的粉末与灰尘应及时清理,以免机器和电器元件等因为粘上粉末灰尘后产生短路、接触不良或误动作,从而直接影响机器的使用和产品的质量。

在日常维护保养中请注意以下事项:

1、本机的印刷版辊和压印胶辊是保证印刷质量的关键部件,每天停机后必须将其清洗干净,版辊上不能有残留油墨,以免出现堵版、烂版等现象,防止在再次印刷时,印刷品出现人为的质量事故。

2、每次停机(不生产后,必须将牵引钢辊、合金铝辊、胶辊上的残留油墨清洗干净,以免对其表面产生腐蚀等损坏,在清洗残余油墨的过程中,严禁用刀片、硬质金属片在牵引钢辊、合金铝辊、胶辊上刮动,以免刮伤辊面。

3、工作时若发现异常声响或情况,必须立刻停机并检查故障点及故障原因,严禁机器带故障运行,从而缩短机器有关部件的使用寿命。

4、每年一次大修,更换磨损件以及影响机器运行精度和使用精度的部件,并对整机的安装精度进行一次检验和修整。

5、牵引钢辊在停机三天以上时,应该对其进行表面涂油后用油纸将其包裹或进行其他防锈处理,在重新开机时必须清理干净。

维护与保养:

1、驱动装置:

(1、主驱动电流值检查:

每天

(2、同步带的张紧和寿命检查:

2、传动:

(1、检查每个齿轮箱内的情况:

每周

(2、每个齿轮箱的加油或换油:

每六个月

3、气动装置:

(1、检查管路和空气泄漏:

工作中

(2、确认每个压力表的完好:

(3气源处理二联体的排泄:

(4气源处理二联体的检查:

每个月

(5空气压缩机的排废水:

4、加热箱:

(1检查烘干箱电流数值情况:

5、其它:

(1每个油点加油:

(2每个齿轮加油:

(3清洗(除油墨溶剂:

(4检查每处螺纹联接并重新打紧:

每月

(5检查不正常的发热,温度和摆动:

(6检查油墨气动隔膜循环泵:

七、常见故障的分析及排除1、设备检修注意事项:

(1)在检修之前,确保机器电源已经切断,并安排专业的检修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

(2)必须严格根据本手册的相关内容对机器进行检测和维护,因为在不了解本机器结构特性之前对本机器进行调整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更大的损失,或危及到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因为检修人员的未按检修规程操作而给机器造成的损坏、精度的减低及使用性能的改变本公司将不负任何责任。

(3)在检修过程中,更换零部件时应确保该更换的零部件是本公司提供的或经过本公司同意、符合本公司规定,和原零部件性能相近的替代件。

因为使用未被认可的零部件而给机器造成的损坏、精度的减低及使用性能的改变本公司将不负任何责任。

(4)机器检修完成后,必须确保检修内容的正确性、可靠性及检修精度,在确保以上内容后通电检查后可转入安全运行状态。

2、常见故障分析

(1)、故障现象:

电机不能启动故障原因:

停机按钮锁死变频器起运频率太低机械卡死连锁保护解决措施:

检查控箱面板停止按钮,按钮是否复位。

重新设定变频器频率。

用手转动气胀轴,检查传动部分是否有卡滞现象。

依次检查各功能部件有无损失或破坏,检查各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位于开机要求位置。

2)、故障现象:

套印不准故障原因:

压印胶辊压力不合适或两端压力不均匀。

薄膜入出料张力有波动或张力过小。

薄膜卷料有荷叶边,厚薄不均匀或膜间夹层有空气。

热风量太大,薄膜过热后变形。

版辊直径有误差或印刷版辊本身图案变形套印不准。

设备长期使用未妥善保养,不见损耗严重,部件精度损失。

解决措施:

调整合适的压力或将压力调整均匀。

调整收放卷张力和出入料牵引张力使得张力均衡。

换新料,刺破薄膜间气泡。

调整合适的烘箱温度和风量。

将版辊误差均匀分布,严重时必须重新制版。

更换磨损部件,检修设备恢复设备使用精度。

3)、故障现象:

印刷基材走料起皱。

故障原因:

送料辊平行精度差。

收卷或出料牵引张力不均匀热风吹送不均匀印刷版辊和压印胶辊压力不均匀解决措施:

调整各送料辊相对与版辊的平行精度直至满足要求。

调整出料牵引张力或收卷张力的大小。

调整热风风量的大小,调整热风使其稳定并均匀吹送。

6

调整压印胶辊两压印气缸节流阀使其胶辊上升下压动作同步,无干涉。

4)、故障现象:

图文模糊,有印刷缺陷。

热风过大,油墨干燥太快,油墨积墨在版辊表面(干版)压印胶辊和印刷版辊压印力偏小。

刮刀和版辊的接触角度不合适或刮刀刮墨压力偏小。

油墨中溶剂量加入过多。

印刷版辊和图文雕刻太浅,有白点,毛刺。

及时加入溶剂或更换溶剂类型,清洗版面积墨。

调整压印胶辊压力。

调整刮刀和版辊的接触角度及刮刀压力。

适当加入原墨并调和。

重新调整印刷版辊,清除版面毛刺。

以上仅列举了设备使用及印刷过程中常见的设备及工艺故障现象,而实际凹版印刷生产过程中故障较多,且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操作者应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找出故障原因并迅速排除,切勿在不了解情况下重复开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