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824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词的结构类与功能类。

四、句子

1、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句调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

如果一个语言形式的前头或后头没有停顿,那就不是一个句子。

2、从结构上看,句子可以分成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主谓句是由主谓结构形成的句子,非主谓句是由主谓结构以外的构或是单个的词形成的句子。

3、从功能上看,句子可以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称呼句、感叹句五类。

【主要问题】

1、朱德熙先生依据能否单独成句,将语素分为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

但语素最基本的功能是构词,而不是构成短语或句子,语素可以跨越自身的构词功能,而直接成为短语或句子的组成成分吗?

2、朱德熙先生还提出了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的概念:

“有些语素和别的语素结合时,位置是不固定的,有时在前,又是在后,位置固定的语素交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

”同样,因为语素和语素只能组成合成词,或者是一个语素直接成词(成词语素)。

但语素和语素决不能组合成词以上的语法单位,但《语法讲义》对此的表述比较模糊,只是提到语素和语素结合时,但并未说组合成什么。

当然按我们一般理解语素和语素只能组合成词,可从所举之例来看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这又怎么理解?

例如“吗”、“呢”,作者认为是后置定位语素,但“吗”、“呢”和别的语素结合时,这个组合体已经超越了词的范围,是否可以认为“吗”、“呢”是以词的身份进入句子的,而并非语素?

3、一个语素经常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那么着几个义项就有可能分属不同的功能类别。

例如“老”“子”“化”等,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们既可看做是定位语素,又可看做不定位语素。

“理化”、“化工”中的“化”是定位语素,这种现象怎么解释?

4、作者认为“最”只能前置,不能后置(没有“Ⅹ最”的格式),但“世界之最”、“中华之最”中的“最”却只能看做是一个后置成分。

5、朱德熙先生在讲句子的功能分类,对疑问句的说明是:

“疑问句的作用在于提问,它本身无所肯定,也无所否定,所以没有真假的问题。

”但众所周知,疑问句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划分出来的,只要带疑问语气的句子都属疑问句。

因此,反问句也是疑问句,然而反问显然是有所肯定或否定的。

6、朱德熙先生对祈使句的说明是:

“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听话的人做某事。

”但“不要说话了!

”之类也是祈使句,但表示不要做某事。

7、“啤酒”、“苹果”、“莎翁”、“贝帅”、“费城”、“加州”等,它们只能进行单向替换,并且前一音节都是音译字,都是指外语中相应的人名、地名,后一音节都是汉语成分,怎么确定这类词语的语素情况?

8、实词、虚词的划分是否有意义?

代词和副词到底是实词还是虚词?

【补充】

(吕叔湘《汉语语法问题分析》)

语素有三方面的问题:

大小问题、异同问题以及与汉字的对应问题。

1、语素的大小问题。

有很多双音节词,里边是两个语素还是一个语素可以讨论,例如“含胡”(比较含混、胡涂),“什么”(比较这么、那么、怎么),这是语素大小问题,即语素的切分问题。

2、语素的异同问题

一个语素可以有几个意思,只要这几个意思联得上,仍然是一个语素。

“工”有工作、技术、精巧等意思,都联系得上,只是一个语素。

如果几个意思联不上,就得算几个语素。

“公”有共同、公平等意思,又有公[侯]、公[婆]、公的[母的]等意思,这两组意思联不上,就得算两个语素。

有时候,几个意思联得上联不上难于决定,例如:

快速、锐利的“快”和愉快、痛快的“快”,这就是语素的异同问题。

3、语素与汉字的对应问题

【研读心得】

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按照语言系统的层级性把语法单位分为语素、词、词组、句子四大类,并分别对各自的分类情况、特点和用法进行了描写。

我们要学会掌握四种语法单位的定义、适用范围、之间的区别以及界定方法。

朱德熙先生根据汉语的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的特点,在讲汉语语法体系时,主张以词组为本位的原则,他认为词和词组之间是一种组成关系,而词组和句子之间则只是一种实现关系,词组本位比起词本为和句子本为更具简明性和严谨性。

这在区别以往的词本位和句子本位上体现出很大的优越性。

第二章词的构造

一、句法的词法

1、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

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构造,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词法研究的是词的内部构造,以语素作为基本大薿问。

可见句法和词法是属于两个不同平面上的东西。

2、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有重叠、附加、复合三大类。

二、重叠

在研究重叠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重音、变调);

(2)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

(3)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三、附加

1、把词缀粘附在词根上的构词方式叫“附加”。

词缀都是定位语素,有前置的,例如“第一”“第二”的“第”;

也有后置的,例如上边举着的“着”“子”“们”之类,我们管前置的词缀叫前缀,管后置的词叫后缀。

2、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因此所有的不定位语素,我们都不把它看成是词缀。

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它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

“性、式、自”的情形不是如此。

四、前缀

汉语的前缀主要有:

初、第、老。

五、后缀

汉语后缀主要有:

子、儿、头、们、的、着、了、过。

六、复合

1、复合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成分组成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用符合方式构成的合成词叫复合词。

汉语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和句法结构关系一致的。

主要有五种类型:

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

2、复合词和句法结构的区别:

(1)复合词的组成成分可能是粘着语素,也可能是自由语素。

一般来说,组成成分里有黏着语素的格式都是复合词,不是句法结构。

不过这是就不定位粘着语素说的,如果是定位粘着语素,整个格式也可能是句法结构,整个格式是复合词。

(2)后一个音节是轻声的格式是复合词。

如果读轻声的音节是定位语素。

整个格式也有可能是句法结构。

(3)不能扩展的是复合词,能扩展的是句法结构。

(4)句法结构的意义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意义的综合,复合词的意义却不一定能从组成部分的意义看出来。

七、复杂的合成词

如果直接成分本身不止一个语素,合成词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

在分析复杂的合成词的时候,要注意语素之间的层次构造和构词方式。

简称是一种特殊的复合词,可分为减缩式和紧缩式两种格式。

八、并立式复合词

1、并立式复合词指的是下面这类格式:

说啊笑的三三两两

三天两头直来直去

跌跌撞撞任劳任怨

跑跑跳跳搁不下放不下

一板一眼你一句和一句

无依无靠一会出一会进

2、并立式复合词和联合结构的区别:

第一、联合结构的项数是没有限制的,换句话说,是可以扩展的,并立式复合词限于两项,不能扩展。

第二、联合结构的语法功能跟他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基本上一致,并立式复合词的语法功能跟他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不一定一致。

第三,从意义上说,联合结构的每一项都是实指的,而且各有其独立的意义,整个联合结构的意义等于各项意义的综合。

并立式复合词的每一项的意义不是实指的,而是比况性的,整个结构的意义不是各项组成成分的意义的机械的总和。

1、“看看”、“个个”、“清清楚楚”之类是重叠构词吗?

“看看”是由“看”重叠而来的,它属于动词重叠方式;

“个个”是量词重叠;

“清清楚楚”是形容词重叠,这些都是构形现象,而不是构词现象。

因为“看看”是对“看来说,只表示短时貌,却并未成为新词,其余“个个”、“清清楚楚”之类情形相同,并且像“看看”、“个个”、“清清楚楚”等是不可能作为单词收入词典的。

2、并立式复合词到底是复合词,还是一种固定形式?

是否可以看做固定词组?

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从研究词的内部构造(即语素是怎样组合成为词的)出发,为我们介绍了复合词的三种构造方法:

重叠、附加、复合,还介绍了复杂的合成词和并立式复合词这两个全新的概念。

但在这中间,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

比如说:

减缩式复合词与紧缩式复合词的判定标准;

并立式复合词和固定短语的区别等。

作者对这些问题也没有交代一个完整的答案。

我们另外还要注意单纯词和合成词的界定问题,复合词和词组的区分问题等。

第三章词类

一、分类目的

主要是为了讲语句结构,不同类的词或短语在语句结构里有不同的活动方式。

二、分类依据

1、不能是词的意义,因为表示同类概念的词,语法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战争”和“战斗”都是表示行为,可是“战争”是名词,“战斗”是动词。

2、不能是词的形态,因为汉语不像印欧语那样有丰富的形态。

3、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分类,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句法结构里所能占据的位置。

4、词类是反映词的语法功能的类。

但是根据语法功能分出来的类,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共同点。

三、划分词类的实质

划分词类实际上就是根据可观察的外在特征推断词内在的语法性质(表述功能)。

所以,严格说,分类实质上就是去发现类、识别类。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

四、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分出来的类。

因此,同类的词必须具有共同的语法功能,异类的词必须具有相互区别的语法功能。

因为同类的词有不同的个性,所以大类之下可以分出小类来,例如动词例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因为异类的词之间也可以有某些共性,所以大类往往可以归并为一个更大的类。

例如动词和形容词都能作谓语,都能受副词修饰,可以合起来称为谓语。

五、兼类

1、下面情况不属于词的兼类现象(陆剑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1)同一类词用于不同的句法位置上,而且同类词都能这样用,因而这种用法就列入词的功能之内,不看作词的兼类。

(2)不同类的词具有部分形同的语法功能,不看做这类兼那类或那类兼这类的兼类现象。

(3)临时借用,不看做兼类现象。

(4)意义上毫无联系的同音同形词不看做兼类词。

2、根据研究、运用的不同需要,对兼类词可以下不同的定义(陆剑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1)从本体研究的需要出发,定义为:

指同一个概括词兼有两种词类特性的词。

即同音同义而词性不同的词。

(2)从汉语教学的需要出发,定义为:

指同字形、同音且意义上有极为密切关系而词性不同的词。

(3)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出发,定义为:

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上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

六、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1)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和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分。

(2)从意义上看,实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处所、时间等等,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

(3)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

(4)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

(5)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

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成员的大类。

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的列举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七、体词和谓词

实词包括体词和谓词两大类。

体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谓语;

谓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同时也能做主语和宾语。

 

一、划分汉语词类标准的依据(陆剑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1、词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如作主语、谓语等;

2、词跟词组合的功能,如前加“不”、“很”或后带“了”、“着”等;

3、词所具有的表示类别作用的功能,实际就是词的语法意义,如计数功能、指代功能、连接功能等。

二、词类是概括词的分类,而不是个体词的分类。

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讲了词类划分、词类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兼类等问题。

又与汉语的词缺少明显的形态变化,因此汉语词类的划分不能依据词的意义,也不能依据词的形态,只能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即词和词之间的结合能力。

说的准确点,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它所能占据的语法位置的综合。

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此的(语法)分布。

词类的划分标准不是绝对的,而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因为不可能把词类的全部语法特点都拿来作为分类的标准,只可能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因此选择的分类标准不同,划分出来的类的范围就不会完全一样,但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由此建立起来的词类在语法功能要有足够多的共同点,同时跟别的词类之间又要有足够多的不同点。

总之,要能够充分的反映出词的分布情况,划分词类的目的是把与发行之相同或相近的词跪在一起,同一个词类的词的语法功能不一定完全相同,不同的词类的词的语法功能也不一定完全不同,这就引申出词的共性、个性和兼类问题。

词的兼类和词的活用是两个比较难区分的问题,历来学术界对它们的划分标准也众说纷纭,没有一个一致的意见,因此要特别注意。

第四章体词

体词包括:

名词、处所词、方位词、时间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以及一部分代词。

一、名词

1、名词的语法特点是:

(1)可以受数量词修饰。

(2)不受副词修饰。

2、名词可以按照它与量词的关系分为五类:

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

二、处所词

1、处所词是能做“在、到、往(wà

ng)的宾语并且能用“哪儿”提问,用“这儿”指代的体词。

2、处所词包括:

地名、可以看成是地方的机构、合成方位词。

三、时间词

1、时间词是能够“在”“到”“等到”的宾语,并且能用“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指称的体词。

2、时间词都表示时间,但是表示时间的词不一定是时间词。

例如“已经、刚、忽然”是副词;

“时间、时候、功夫”是一般名词;

“一会儿、半天、两年”是数量词;

都不是时间词。

3、“今天、星期一、三点钟”表示的是“时点”,即时间的位置、时间的早晚。

“一会儿、半天、两个钟头、两个月、三年”表示的是“时量”,即时间的长短。

四、方位词

1、方位词可以分成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两类。

单纯方位词包括“上、下、前、后、里、外、内、中、左、右、东、西、南、北。

单纯方位词加上“边(儿)、面(儿)、头(儿)”等后缀造成合成方位词。

2、单纯方位词都是粘着的,合成方位词大部分是自由的。

3、方位词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处所,但是“上、中、下”有时不表示实在的处所。

五、数词

数词包括:

系数词、位数词、概数词、好些、若干、半等。

六、基数和序数

数词有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基数表示数量多少,序数表示次先后。

例如“三”是基数,“第三”是序数。

七、系位构造

系位构造是由系数和位数两部分组成的复合词数,两部分之间是相乘的关系。

二十=2×

10

五万=5×

10000

“十”和“多少”只能做位数词“万”和“亿”的系数。

八、系位组合

几个系位构造按照位数由大至小顺序排列造成的数词结构叫做系位组合。

系位组合的几个系位构造之间是相加的关系。

三千五百=(3×

1000)+(5×

100)

九、复杂的系位构造

如果系位构造的系数部分或位数部分不是一个单纯的数词,而是一个数词结构,这样的系位构造叫复杂的系位构造。

复杂的系位构造有以下几类:

(1)系数部分是一个简单的系位构造:

二十万,五千万,一百亿。

(2)系数部分是并列的数词:

两三千、七八万(表示概数)。

(3)系数部分是一个系位祝贺:

二十五万,九千五百零三万。

(4)位数部分是“万万”。

“两万万”。

我们把“两万万”分析为“两/万万”,不分析为“两万/万”。

十、“二”和“两”的区别

十一、概数词

1、概数词“多”和“来”充任系位组合的末一项,跟它紧邻的前一项必须是简单的系位构造。

2、由“多”和“来”组成的系位组合或是放在量词之前(一千多个,十来个),或是做位数词“万”和“亿”的系数(一千多万,十来亿)。

由“多”组成的系位组合是自由的,由“来“组成的系位组合是粘着的。

十二、量词

量词是能够放在数词后头的粘着词。

量词可以分成以下七类:

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不定量词、临时量词、准量词、动量词。

十三、数量词

数量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名词。

由数量词充任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有同位关系,因此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修饰语可以代替整个偏正结构。

五张=五张纸,两间=两间屋子。

数量词是体词,但是同时又有谓词性,因此戳了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之外,也能做谓语。

十四、区别词

1、区别词是只能在名词或助词“的”前边出现的粘着词。

单音节区别词不多,常见的有:

金、银、男、女、雄、雌、公、母。

双音节区别词的数量比较大,例如:

彩色、袖珍、野生。

2、“共同、自动、长期、局部”除了修饰名词和组成“的”字结构以外,还能做状语,例如:

共同协商、自动进行、长期相处、拒不解决。

我们说这些词兼属区别词和副词两类。

“初级”是区别词,“高级”“低级”则是形容词,因为能受“很”修饰。

“慢性”“良性”是区别词,“酸性”“弹性”则是名词,因为可以做主宾语(带酸性、有弹性)。

3、包含区别词的格式有的是词,有的是词组。

以“男”“女”为例,“男人、女人、男孩儿、女孩儿、男车、女车、男宿舍、女宿舍”不能用“的”字扩展,是词。

“男医生、女医生、男运动员、女运用员、女部长、女工程师”可以扩展,是词组。

【主要问题】

1、《语法讲义》中说:

“谓词有的时候也能受数量词修饰,例如:

三分懊恼,七分忌妒。

有两种快,一种是快而不好,一种是又快又好。

但当谓词前面出现数量词修饰时,它的性质是否与原来的相同,例如“两种快”中的“快”与“非常快”中的“快”具有同一性吗?

2、怎样区分哪些动词已经转变成名词(兼属两类),哪些动词只是可以“名用”,还没有转变成名词。

体词主要包括名词、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区分词、数词、量词以及一部分代词。

掌握各类词的特点、功能、意义,并且注意名词和量词、名词和处所词、数量词和形容词的区别问题。

第五章谓词

一、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1、谓语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两类。

凡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形容词。

凡不受“很”修饰或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动词。

2、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也能带某些类型的宾语,其中最常见的是:

(1)表示时量、动量或程度的宾语:

休息了一会儿|醒了两回|大了一点儿。

(2)表示运动重点的处所宾语:

飞昆明|来北京|去学校。

(3)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存现宾语:

新到了一批货|来了个客人|死了父亲。

我们把这几种类型的宾语称为准宾语,把一般宾语称为真宾语。

3、动词和形容词里都有一部分可以重叠。

有的形容词除了可以按照形容词的方式重叠之外,还可以按照动词的方式重叠。

高兴:

高高兴兴~高兴高兴

舒服:

舒舒服服~舒服舒服

漂亮:

漂漂亮亮~漂亮漂亮

热闹:

热热闹闹~热闹热闹

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不及物动词)两类。

二、动词分类

1、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在于所带的宾语不同。

不及物动词只能带准宾语,及物动词除了准宾语之外,还能带真宾语。

2、体宾动词和谓宾动词

只能带体词性宾语的叫体宾动词,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叫谓宾动词,有的谓宾动词可以带体词性宾语。

3、名动词

名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是:

(1)可以充任准谓宾动词的宾语,

(2)可以受名词直接修饰。

4、助动词

助动词是真谓宾动词里的一类。

包括:

“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得、要、敢、想、应该、应当、该、愿意、情愿、乐意、肯、许、准、(不)配、值得”等等。

助动词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只能带谓词宾语,不能带体词宾语;

(2)不能重叠;

(3)不能带后缀“了”“着”“过”;

(4)可以放在“~不~”的格式里;

(5)可以单说。

三、动词重叠式

概括的说,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的量。

所谓动作的量可以从动作延续的时间长短来看,也可以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看。

前者叫做时量,后者叫做动量。

四、动词后缀

1、动词后缀“了”表示动作的完成。

2、动词后缀“着”表示动作或变化的持续(已经开始,尚未结束)。

3、动词后缀“过”表示曾经发生某事或者曾经经历某事。

五、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1、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

性质形容词包括单音节形容词(大、红、快、好)和一般的双音节形容词(大方、干净、规矩、伟大)。

状态形容词包括: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

小小儿的。

(2)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

干干净净(的)。

(3)“煞白、冰凉、通红、喷香、粉碎、稀烂、精光”等。

(4)带后缀的形容词。

黑乎乎、灰不溜秋、可怜巴巴。

(5)“f+形容词+的”形式的合成词(f代表“很、挺”一类程度副词):

挺好的、很小的、怪可怜的。

2、从语法意义上看,性质形容词单纯表示属性,状态形容词带有明显的描写性。

从语法功能上看,这两类形容词也有很大的区别。

性质形容词作修饰语远不如状态形容词自由,无论定语或状语都是如此。

六、谓词的体词化

1、在现代汉语里,谓语性成分转化为体词性成分的主要手段是在谓词性成分后面加上助词“的”造成“的”字结构。

2、古汉语里跟助词“的”相当的语法成分有两个,一个是“者”,一个是“所”。

“者”字加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头造成体词性成分,“所”字加在及物动词前头造成体词性成分。

在现代语里,由动词性成分组成的“的”字结构可以指动作的施事,也可以指动作的受事。

在古汉语里,“者”字结构大都指施事(食者),“所”字结构大都指受事(所食)。

从这一点看,可以说“者”和“所”的功能合起来正好相当于“的”的功能。

3、在现代汉语里主谓结构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体词化。

一是在整个主谓结构后头加上助词“的”造成“的”字结构;

二是在谓语前边加“所”字之后再组成“的”字结构;

三是在主谓结构后头加“的”字。

1、5.2节中讲动词的分类时说:

“有的动词能放在‘~给你’的格式里(送给你、交给你),有的不能(*走给你、*唱给你)”,“走给你”“唱给你”单说确实不成立,但在“走给你看看”“唱给你听听”中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