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8258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通用5篇Word格式.docx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诗人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用惊天地之笔,泣鬼神之墨,极尽描摹之能事。

“穿”写出山崖高耸入云的动势;

“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

”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

  3、为何用“风流人物”而不写成“英雄人物”?

(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样不同,我提醒等分析周瑜之后再看)“风流人物”是指武胆柔肠文韬武略刚柔相济、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

  4、“周郎赤壁”还是“周瑜赤壁”?

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

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5、题为“赤壁怀古”,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里面的人物千千万万、英雄辈出,为什么苏东坡单单怀周瑜呢?

  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学生讨论)

小乔初嫁了————————年轻有为风流倜傥

  雄姿英发—————————威武英俊气宇不凡

  羽扇纶巾—————风度翩翩儒雅潇洒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战功卓著

  6、词人这里“小乔初嫁了”有何深刻含义?

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其指挥战争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

以美人衬托英雄,更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

小乔之姐大乔系孙策之妻,故周瑜能取得孙权绝对的信任,这也是他能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怎么理解?

作者从几个方面将周瑜与自己进行比较?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的句式应是“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

  周瑜——苏轼

  年龄:

34岁/47岁

  生活:

幸福美满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际遇:

功成名就壮志未酬

  8、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是积极还是消极?

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

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

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如画的江山,儒雅的英雄,多情的美人,还有流传千古功业,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尽”了吗?

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

不如意事十之常有,所以他特别洒脱,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

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豁达态度。

  四、拓展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怎样的人生思考?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

  五、布置作业:

  苏轼,我想对你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本词;

  2、体会作者借怀古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抱负;

  3、赏析豪放派词气势磅礴的风格。

有感情的朗诵本词,并体会词人借怀古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抱负。

赏析豪放派词气势磅礴的风格。

  课时:

一节课

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一部《三国演义》,展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当我们回首这些千古英雄时,一定有许多的感慨涌上心头,豪放派词人苏轼在缅怀这些英雄时抒发了怎样的豪情斗志呢?

今天,让我们踏着音乐,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创设情境)

  二、生生对话,了解作者

  1、回忆作者,指生回忆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2、简介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这时苏轼年已四十七,事业无成,政治失意,借怀古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抱负。

(老师总结,点击幻灯片,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感情)

  三、朗诵课文,生生对话

  1、欣赏课文朗诵:

注意朗诵的语气。

(结合视频,配乐朗诵,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诵,指三名学生朗诵,后全班齐读。

(学生朗诵,配以背景音乐,创设情境,有种美感。

  四、检查预习,疏通词意。

(指生说词意,教师总结。

  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五、赏析词意,师生对话

  

(一)朗诵并思考:

齐读上阕,思索:

  1、在上阕中,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又由景想到了什么?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词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

  

(二)朗诵下阕,思考问题:

  由赤壁的景,作者忆到了周瑜,那么下阕塑造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儒雅,指挥若定,泰然自得,风流倜傥)

  六、合作探究,师生对话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可怀想的人物甚多,但作者苏轼为什么独想起周瑜?

(学生讨论,交流意见。

用周瑜和苏轼的资料对比,学生理解起来更清晰,更直观。

  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而自己已年将半百,却被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中生发仰慕之情呢?

这正是作者一生追求理想的豪迈心情和迫切建功立业思想的表现。

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

  七、拓展延伸,对话自我

  本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说说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结合戏曲来体会教师播放京剧版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欣赏、思索,指生回答。

用歌曲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豪放派词的风格。

  八、课堂小结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

  九、课堂练习

  默写句子:

  本词的过渡句是

  直接写周瑜形象的句子是

  十、课后作业:

  周瑜是战场上的英雄,“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是文坛上的英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都有建树头上戴着“豪放派之祖”的桂冠;

袁隆平是科学上的英雄,研究成功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数亿人的温饱。

你心目中的英雄是怎样的?

请以“英雄”为题,写一篇300字的随笔。

(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人被称为英雄,提升自我。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3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步骤方法,提高学生理解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为一体的手法。

  2、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拍岸”“裂岸”“强虏”“樯橹”的不同以及结尾的理解。

  3、通过朗读,理解豪放词特点及词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苏祠豪放的特点,体会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和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体会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与壮志未酬的苦闷。

学习他旷达的胸襟和进取精神。

  一、导入课文

  1、猜猜作者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一个人。

我们今天就上他的课,猜猜他是谁?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一个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一个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个酒仙,一个小丑(幻灯片投影)

  2、学生介绍苏轼、了解苏轼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配乐)

  2、明确词牌名、题目及词的类别:

怀古诗

  明确怀古诗特点:

观眼前之景写历史故事抒一己之怀

  3、速读上阙。

提问:

(观眼前之景)最有气势的是哪句?

(自由发言)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推雪”

  提问:

哪几个字富有表现力?

来说说看。

  分析:

“穿”写出乱石高耸入云的动态,化静为动。

描摹出山势之险要、高峻。

“拍”描摹出赤壁水势汹涌澎湃。

“卷”表现出惊涛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气势。

  三句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手法,从形状、声音、颜色等方面写出赤壁雄奇壮美、波澜壮阔的景象。

(板书:

描壮美之景)

有版本作“惊涛裂岸”,试和原文比较,你认为哪个更好?

(自由阐述)

“拍”更好些,“拟人”的使用,使得更形象,动态感强,而且其中还暗含声响。

“裂岸”是从“形”上来写,这和第一句的视角重复了。

三句分别从形、声、色三个角度写的。

所以不能用“裂岸”。

  生齐读感受赤壁的壮美,领略苏祠的豪放。

  4、提问:

作者在描摹了壮美之景后,用了一句过渡句过渡到写什么上?

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过渡到历史人物上。

  5、提问:

作者站在赤壁古战场上想到了谁?

他有何特点?

(依文找特点)

英俊潇洒文武双全年轻有为镇定自若……

  “小乔初嫁了”衬托出周瑜年轻有为,春风得意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表现周瑜的儒雅、风度翩翩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刻画了周瑜从容自若,指挥若定的形象。

  6、提问: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有版本作“樯橹灰飞烟灭”,你认为哪个更好?

“强虏”是突出敌方强大,衬托周瑜的英雄形象。

“樯橹”是借代,代指曹操的八十万水军,更能体现水军的特点。

  7、提问:

三国时期,有很多的风流人物,为什么苏轼想到的却是周瑜?

(出示图表,学生分组讨论)

  人物周瑜苏轼

  年龄3447

  生活幸福美满贫困潦倒(妻子早亡)

  外表英俊潇洒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大都督黄州团练副使

  成就功成名就一事无成

感叹自己虽身怀报国之志却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和重用。

借周瑜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所以才有了“多情应笑我”的感叹。

叹风流之人)

  8、提问:

对词人情感的理解,有人认为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旷达;

也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比较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怎么看?

(学生讨论)

旷达多于消沉

  苏轼和周瑜相比,苍凉和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没有真正消沉,他特想得开。

他在想:

所有风流人物都将随历史的潮流而被涤荡了,即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被浪淘尽了吗?

人生就如梦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

,所以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祀江月,这其实就是林语堂评价的“他是天生的乐观派”。

抒旷达之情)

  9、齐读下阙并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这首词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怀古诗:

  课后阅读

(1)林语堂《苏东坡传》

  

(2)余秋雨《东坡突围》

  四、在齐声朗读中下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4

  一、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是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来设计教学目标。

同时本课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功能以及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整个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宋词中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鉴赏唐诗宋词,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

本篇是此单元第八课《词七首》中的第三首,它是承接前面两首婉约派词风的词作之后,是第一篇豪放派风格的词作,在本单元中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本词的学习。

本词运用了烘托和映衬的表现技巧,用豪迈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此阶段的学生的特征是他们的认知内驱动力和自我提高驱动力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高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对新的知识具有更强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需要为他们营造相对自由、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心理上看,高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并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和启发。

  四、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的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我设置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诵读诗词,感悟__的豪迈词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教学难点)

  五、教学法

  1、诵读感悟法

  2、谈论归纳法

  3、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滚滚长江东逝水》音乐导入,同时多媒体将展示赤壁的图片。

在课堂上渲染一种旷达豪放的情境,让学生在影像的感染下进入新课的学习。

  依据: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古诗教学中,以图片和音乐相配合的教学导入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质疑释疑

  1、听读

  先听录音范读,接着学生再齐读三遍。

同时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整体感悟全文的豪迈情怀。

此环节运用了诵读感悟法,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目标即诵读诗词,感悟__的豪迈词风。

诗歌是需要吟诵的。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宋词更是需要反复诵读,方能感悟其永久的魅力。

通过诵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促进其会意、入境、动情。

  2、质疑

  在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

  3、释疑

  老师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成几个方面,然后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最后老师点评总结。

这两个环节的设置运用了讨论归纳的教学法,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无到有,从质疑到释疑,是阅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这也体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自学探索,交流评议

  在这个环节。

我设置了三个问题。

  1、本词的上下阕分别写的是景和人,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2、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豪迈的词风,请你归纳。

设置的三个问题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是交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习成为一种活动。

施教之功贵在导学。

本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己先前的知识积累的条件下思考新问题,探索新知识。

  四、温故知新,布置作业

  结合以前的学习以及课后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谈谈“我心中的苏轼”,文体不限,课后写一篇随笔。

作业的设置是为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温故方能知新,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的多元的个性化解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教学设计5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

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

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让学生对赤壁风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埋下伏笔。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

  (1)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

(要求:

全神贯注,注意范读的语气和感情。

  (2)查找资料,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3)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4)在粗通词语的基础上齐读课文,感受__。

(初步领会全词的意蕴。

  (5)说说你对这首的感受。

(初步体验豪放风格。

  (6)提出你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难题。

  2、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教师小结。

  (鼓励学生质疑,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引导提供前馈信息;

小组交流讨论,既可以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又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品味鉴赏,体景悟情

  1、赏析上阕

  (1)有感情朗读上阕,讨论完成下表。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

用了什么修辞?

从几个角度?

基调怎样?

营造了怎样的诗歌意境?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格调高昂。

  (2)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又是具有怎样的情感呢?

  (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

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

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

是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猛张飞一声断喝长板陂上,俊吕布方天画戟无人能敌,诸葛亮运筹帷幄世所难当。

  (解读上阕,品味语言,赏析作品壮美的景语。

  (3)上阙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

  2、赏析下阕

  (1)自由朗读下阕,思考问题: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

  (2)怎样理解这一矛盾(感奋与感伤)?

  (结合苏轼的生平思想来看: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眉山人。

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

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希望能抵制外辱,立功疆场。

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

结果被新派官员弹劾诽谤朝廷,捕之入狱。

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一度迁为翰林学士。

又贬惠州,远徙琼州。

终逝于常州。

  (3)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作者又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

  (“逝者如斯夫”,人生美好却短暂,于是有人叹息不已,“人生苦短”;

有人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有人借酒消愁,“与尔同消万古愁”;

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场游戏一场梦”。

那么,苏轼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

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

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3、总结全文

  内容:

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基调:

昂扬、感奋、豪迈、苍凉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以上教学环节,对文中极具艺术魅力的字、词、句进行推敲的过程,既是阅读积累文言词语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感、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比较提高

  1、阅读比较课文与元曲的异同。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问题:

词在哪些语句体现了一种什么气势?

与本节课进行对比分析异同。

  2、阅读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风格差异。

  词风分婉约与豪放两种,“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

”俞文豹《吹剑录》中形容婉约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形容豪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形象地说明了婉约词与豪放词风格的巨大差异。

前面我们学习了柳永的代表作品《雨霖铃》,其景凄美,其事缠绵,其情凄凉,“杨柳岸晓风残月”说不尽的感伤凄婉,融情于景。

这两首词在风格与基调上有哪些不同?

  3、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含有消极成分?

试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谈谈自己的看法。

联系现代生活实际,说说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

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

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

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

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

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

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

“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

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

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这是个拓展性话题,不在于形成统一的结论,而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的羁绊,才能获得一个欢乐的人生。

并且通过思想争鸣,可以使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强领悟,共同提高,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色: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