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8351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九年级音乐下册

花季雨季(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毕业抒怀:

1.青年团员之歌

2.毕业歌

3.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4.难忘今宵

5.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为什么要勤奋学习,

   让学生意识到珍惜时间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2.结合初三毕业班学习的特点,将爱国主义化为爱学习的

  具体行动中,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

二.主要方法:

谈话法、表演法。

三.会前准备:

 1.两岸位主持做好组织准备工作。

 2.一位同学准备诗歌朗诵。

 3.一位同学准备惜时故事。

 4.准备有奖游戏(拼诗句)。

 5.两位同学准备发言稿。

 6.四位男生准备表演小品。

7.准备独唱自编曲《抓住时间的手》。

 8.班主任小结。

 9.准备歌曲《明天会更好》。

四.班会过程:

 

(1)引言:

主持人自我介绍,致欢迎词,明确班会主题

   (多用时间来瞻前,来实干;少用时间来顾后,去空想)。

 

(2)xxx同学朗诵诗歌《做学习的主人》,使同学明白只有做时间的主

   人,才能做学习的主人;也只有做时间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主持人点拔:

我们只有把握今天,把握好现在,才会无悔于我们的黄金时代。

(3)xxx同学讲爱因斯坦珍惜时间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启示

  向伟大的科学家学习,争取在中考取得好成绩。

(4)游戏:

(10分钟男女二人三足拼诗句)主持人明确游戏规则,  

 奖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同学,罚没完成任务的同学唱歌。

主持人点拨;即使是一分一秒,未能把握好,也会失去大好良机,让同学们切记: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

(5)由谈珍惜时间过渡到初三面临的升学考试,接着是同学谈自己是如

  何把握时间学习,取得好成绩的心得。

(6)表扬成绩进步大的学生(5位,颁发奖品),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

  使学生学有榜样,增强自信心,以促进后阶段的学习。

(7)xxx同学的发言,谈谈自己在月测中成绩进步快的体会。

(8)四位男同学表演小品,反映班中存在的浪费时间的不良现象

(如:

闲话、闲思、闲事),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

(9)xxx同学独唱自编歌曲《抓住时间的手》。

主持人点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如果现在不努力,长大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10)主持人:

联系10月份爱国主义教育,让同学们认识到爱国应该从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考好每一次试,掌握好每天所学的知识抓起,用爱学习的具体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11)宣读惜时好学的《倡议书》。

(12)班主任小结(内容略)。

(13)全班合唱《明天会更好》,xxx同学领唱,

   为同学们创造美好的明天鼓励。

教学

反思

管弦华章(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民族交响之光:

1.红旗颂

2.母女夜话

3.御风万里

第二单元管弦华章——民族交响之光

一、内容说明

初中阶段由一系列交响乐专题听赏的单元,这些单元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序列,在由浅入深的同时,也把不同的风格流派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充满魅力的交响乐世界。

本单元,通过欣赏中国当代交响音乐,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听上视野,同时在具体的听赏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本单元的专题为《民族交响之光》,内容包括对《红旗颂》、《母女夜话》和《御风万里》者三部作品的听赏。

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当代交响音乐发展的轨迹,通过这些作品来引导学生从题材、体裁、旋律、运用的典型音调以及相关文化等诸多方面,感受着三部作品不同的音乐风格,并在熟悉主题、理解乐曲的基础上,体验其中蕴含的民族情感。

二、教学目标 

1、能专注地聆听本单元的交响乐,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听赏活动。

 

2、能用自己的语言对中国民族交响音乐的风格进行简单评述。

 

3、能记住《红旗颂》的主题。

 

4、在听赏某个乐取得全曲后,能感知其音乐的大致结构,并选用恰当的方式(如:

字母、色块等)表示出来。

 

三、教学设计 

1、重点把握住“民族交响”这一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作品的欣赏,领略中国当代交响音乐的魅力,体验其民族个性和蕴含的民族情感,以及各具特色的风格与韵味,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2、根据学情,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听赏和参与”、“听赏与探究”和小博士提示“的各项听赏活动,对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作品风格,揭示单元主题均有很好的引导性。

教师要理解每项活动背后的意义,在组织自己的教学时,充分灵活地加以利用。

教师还可根据学情,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更丰富多样的参与方式,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听赏,主动探究音乐的目的。

四、重点与难点

领略中国当代交响乐的大致风格。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课前搜集纳西族相关文化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红旗颂》。

 

2、上课礼仪。

教师活动:

1、提问:

课前乐曲由什么乐队演奏?

启发学生回答曾听赏过的交响乐专题: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学生活动:

1、回答:

(由交响乐队演奏)2、与老师一起回顾。

教学说明:

1、回顾式导入,有利于启发学生从专题的角度去把握本节课。

2、简单设问,开启师生交流之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二、赏析:

(一)《红旗颂》

教师活动:

 

1、播放《红旗颂》全曲,随乐展示听赏时要思考的问题及参与活动的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参与:

(1)引子:

乐曲尾部低音乐器奏出了一句庄严的音调,你能听出来吗?

(2)音乐主题

1:

A(第一遍时)请记住这个主题,体会它的情绪、情感。

B(第二遍时)请在心里跟着唱。

(3)音乐主题

2:

这段旋律美不美?

与前面相比,旋律有什么变化?

(3)展开部:

请跟着老师动一动,带领学生配合音乐,变换运用节奏型进行身势活动。

(4)再现部请小声随乐哼唱这一壮美旋律吧!

 

2、启发讨论:

组织学生回答听赏过程中思考的问题:

(1)引子部分乐曲尾部的音调是什么歌曲的音调?

(2)音乐主题2与前一段旋律相比有什么变化?

引出新问题:

旋律的风格怎样?

 

3、作者、作品简介及小结:

《红旗颂》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这一时期我国交响乐“民族性”和“群众性”的音乐风格。

学生活动:

1、专注聆听。

2、随问题及提示进行思考和参与活动。

3、回答问题,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说明:

1、在初听全曲的同时,随乐进行思考与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聆听时的专注和听赏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听赏作品得体验;也有利于学生较完整地把握乐曲整体风格。

2、讨论、小结听赏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引出旋律风格这一新问题进行讨论。

(二)《母女夜话》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纳西族相关文化资料的展示、交流。

2、简单介绍纳西族古乐与口弦音乐。

3、引导学生聆听第一部分,并思考:

(1)乐曲描绘的情景是白天还是夜晚?

(2)你能分辨出“母亲”的音乐与“女儿”的音乐吗?

它们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4、简介作品。

5、引导学生完整听赏,播放全曲并提问:

(1)“母亲”与“女儿”的对话共出现几次?

每次情绪相同吗?

(三)《御风万里》教师活动:

1、承上导入:

民族化的旋律是中国当代交响乐的一个重要特征。

2、引导听赏主题

(1)提问:

你能听辩出其中包含了几首民歌的音调?

它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

(2)启发学生自主体验音乐的意境,并进行交流。

(3)组织学生进行民歌音调复合的体验。

3、引导听赏主题1。

提问:

音乐风格与主题2有何不同?

4、小结:

(1)简介作者作品。

《御风万里》体现了民族交响乐在新的历史时期既有民族风韵,又包含现代精神的音乐风格。

(2)课外活动:

请学生回家听赏全曲,为下节课精听做准备。

学生活动:

1、聆听。

2、答问。

3、进行关于音乐意境的自由联想,并交流。

4、分组分别随琴视唱民歌旋律片断,并在教师指挥下进行民族音调复合体验。

5、与教师共同归纳《御风万里》的新风格。

教学说明:

1、对两个片断采取对比听赏的方法,有利于学生领略“新潮派”交响乐的新风格。

2、进行民族音调复合体验,对音乐进行局部深入的参与,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3、课堂内的片断听赏,结合课外的全曲听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下一课的精听做好铺垫。

三、小结:

课后记:

师生、生生共同体验、交流、探讨,梳理出中国当代交响乐的重要特点:

用新的理念和现代作曲技法,加上民族的旋律语言,反映民族的内容,表达民族的情感。

教学

反思

梨园春秋(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京剧名段:

1.京剧《空城计》选段

2.京剧《红灯记》选段

3.京剧《沙家浜》选段

京剧常识

地方戏选段:

1.豫剧《花木兰》选段

2.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3.黄梅戏《打猪草》选段

4.花鼓戏《补锅》选段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本课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教材共分三目:

第一目“大傩之舞”叙述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第二目“南戏与杂剧”诠释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和成熟及其代表性的戏剧形式;第三目“徽班进京”描述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鼎盛阶段,被誉为“国剧”的京剧的形成。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古代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对现代的人民日常生活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学习戏曲产生发展的历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在初中的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对中国古代的戏曲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已经知道元杂剧和京剧等戏曲种类及其代表性作品。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戏曲产生发展的原因及其艺术成就。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影视媒体或者其他途径的接触,学生对戏曲多少有所了解。

因此,学生有深入学习戏曲的产生发展历史及其艺术成就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傩仪、南戏、杂剧、四大徽班、京剧

(二)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中国传统戏曲发展演变的史实,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探寻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脉络,捕捉古人的社会场景,从而培养学生以小见大、见微知灼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文学创作、历史分析、艺术表现等角度欣赏戏剧这一综合性舞台艺术的能力;理解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戏剧盛衰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形成“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遗产的态度,并依据时代发展特点不断丰富完善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京剧的形成及其艺术成就。

(二)难点:

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以及戏曲发展的原因。

五、教学方式

采用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六、教学用具

教学

反思

初中九年级音乐教案《梨园春秋》之《走近京剧》

《走近京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当中的京剧行当、京剧唱腔和表演动作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等知识有所了解,通过对唱、念、做、打等表演动作的模仿,欣赏乐曲,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特点及情感内涵,在这基础上认识西皮、二黄两个唱腔的特征。

并能分别模唱京剧《智取威虎山》、《卖水》选段,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京剧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京剧的兴趣,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能真正地融入到京剧艺术中。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京剧道具等

(一)课题导入

课前预备时间让学生在《说唱脸谱》音乐中走进教室,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使学生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代表中华民族的最高表演艺术。

有个美国人说:

“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

”有一位老华侨,在太平洋彼岸的一个大都市迷失了路途,正在他彷徨迷惘之际,突然听到从附近的一个大楼中传出京胡的声音,老华侨欣喜得热泪盈眶……

(二)京剧片断赏析

同学们,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一件小礼物,请大家欣赏。

运用声像结合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霸王别姬》、《红灯记》、《铡美案》等比较熟悉的几个京剧选段让大家欣赏,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熟悉的京剧人物,同时提问:

你看到了哪些人物?

他们的表演特点是什么?

(三)京剧的行当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人物在京剧当中都有一个特定的语言就是京剧的行当,运用声像结合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人物服装造型等特点。

并引导学生感受模仿老生捋胡子的动作及亮相的动作,用直观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四)京剧的表演形式:

 教学的手段边展示边做口头讲解。

通过欣赏京剧《红灯记》片段让学生得出结论:

京剧中的念白是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一样。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老师做动作让学生猜在干什么及学生即兴表演让学生了解京剧是门虚实结合的艺术。

最后让学生欣赏感受京剧片段,加深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四大功夫“唱”“念”“做”“打”的认识,感受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京剧的唱腔

京剧发展至今,有两种主要的唱腔:

西皮和二黄。

首先引导学生一起欣赏京剧《春草闯堂》中节选的二黄片段,再由教师演唱《智斗》中阿庆嫂的西皮的演唱片段,让学生来分辨西皮和二黄的特点,然后用文字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再展现四个京剧片段,让学生积极思考以抢答的形式区分四大行当和唱腔。

(六)学唱京剧,实践创新

视听两首作品,边欣赏边简介故事梗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学唱作品,分男生女生分别学唱生行和旦行的作品。

再听作品,要求学生进行模唱,边模唱边做动作。

学生模仿表演进行即兴创作表演。

(七)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对京剧有那些新的认识?

让学生通过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巩固新知,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再次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京剧,宏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

教师总结:

“京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精品,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使富有民族性的京剧更加辉煌灿烂。

教学

反思

舞剧音乐漫步(音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中国舞剧音乐:

1.《红色娘子军》选曲

2.《鱼美人》选曲

3.《丝路花雨》选曲

外国舞剧音乐:

1.《葛蓓莉娅》选曲

2.《天鹅湖》选曲

3.《春之祭》选曲 

一、教学目标:

  1、在欣赏舞剧的过程中,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舞剧的含义及舞剧音乐的特点。

  2、通过欣赏舞剧《天鹅湖》的“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能够辨别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能哼唱出芭蕾舞剧《天鹅湖》的选曲“场景音乐”。

3、能运用比较的方法漫谈舞剧与歌剧在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色及相同之处。

二、教学重点

 能够辨别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能哼唱出芭蕾舞剧《天鹅湖》的选曲“场景音乐”。

三、教学难点

1、通过欣赏舞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舞剧的含义及舞剧音乐的特点。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漫谈舞剧与歌剧在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色及相同之处

四、课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响板

六、课型

 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5)学唱“场景音乐”主题

a教师示范演唱

b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用“啊”哼唱音乐主题(2——3遍)

c有感情地视谱演唱(有视谱能力学生视谱演唱,没有的还是用“啊”演唱)

(6)随舞剧音乐(声音关小)哼唱天鹅主题,思考:

舞剧最主要的表现手

 段是什么?

是一种什么艺术?

(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音乐中来)

学生讨论

(7)教师总结:

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8)简介舞剧的起源和发展

芭蕾的起源与发展:

舞剧,在西方统称为“芭蕾”,芭蕾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形成于16世纪的法国,19世纪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舞鞋,用用脚趾尖端跳舞,因此,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

芭蕾经过400年左右的演化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舞剧艺术形式(意大利——法国——世界各地) 

组织教学

欣赏《天鹅湖》介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介绍舞剧《天鹅湖》欣赏第二幕《场景》欣赏第三幕《西班牙舞曲》

总结舞剧音乐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柴科夫斯基的生平、代表作品和音乐风格

让学生了解故事剧情

让学生能体验音乐情绪,并能准确视唱出这段旋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歌剧的概念

准确把握歌曲情绪,并能找到响板的节奏型

通过两段舞剧片段的欣赏,探讨舞剧音乐的作用

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欣赏动画片片段

从《四小天鹅舞曲》引出课题情境体验

拓展漫谈舞剧与歌剧

教学

反思

《世界民族之声》

美洲音乐是《世界民族之声》“非洲、美洲音乐”中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课试图通过学生课外资料的自主搜集和课内多种形式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了解美洲各个不同地区的特色音乐,理解美洲音乐多元混合的特点,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从而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能够专心聆听美洲特色音乐,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听赏活动,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

2.能在伴奏下有表情地演唱一至两首歌曲。

3.能用自己的语言对美洲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的特色和相关文化进行简单评述。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美洲音乐的特色及理解多元文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听赏活动。

教学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搜集有关美洲人文地理、风土人情、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资料。

2.请会吹奏竹笛的学生自带乐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说明

复习导入

复习非洲基盎巴鼓舞

师:

上一课时我们听赏了非洲音乐,同学们还记得那激情的基盎巴鼓舞节奏吗?

让我们跳起来吧!

1.播放非洲《基盎巴鼓舞》音乐片段。

2.带领学生有激情地跳非洲舞蹈

1.敲击非洲基盎巴鼓节奏片段。

2.跳非洲基盎巴鼓舞。

用充满激情的基盎巴鼓舞吸引学生注意力,带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为美洲音乐的学习做铺垫。

探讨与交流

美洲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

1.组织学生进行资料展示,并总结。

2.鼓励学生交流评价。

3.归纳小结美洲多元混合型文化特征。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搜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各组代表评价。

学会搜集、查找、整理资料是研究性学习的前提。

通过学生的课前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感受与体验

(一)

听赏歌曲

《鸽子》

美洲音乐中的非洲黑人音乐文化

1.播放《鸽子》前奏,引导学生熟悉探戈前奏。

2.播放《鸽子》全曲,引导学生击节奏为乐曲伴奏。

3.提问抢答:

探戈是拉丁节奏中的一种舞曲节奏,类似的节奏还有哪些?

4.引导学生从拉丁音乐(伦巴、恰恰、桑巴等)和非洲黑人音乐中找相似点。

1.听辨、学习、模仿探戈节奏。

2.用探戈节奏为乐曲伴奏。

3.会跳探戈的同学上台表演。

4.抢答拉丁节奏类型。

5.谈拉丁音乐的特点,了解美洲音乐中的黑人音乐文化。

利用学生资源进行教学,突出新理念。

把音乐和舞蹈融合讲解,丰富教学内容。

感受与体验

(二)

听赏《辽阔的密苏里河》和《红河谷》

美洲音乐中的欧洲音乐文化。

1.讲美国早期开发西部时的故事切入。

2.播放音乐《辽阔的密苏里河》。

3.引导学生谈感受。

4.播放《红河谷》。

5.请同学找音乐特点。

6.总结两乐曲在旋法上类似于欧洲民间音乐。

7.为学生弹琴伴唱《红河谷》。

1.感受作品背景。

2.聆听音乐。

3.从音乐的旋律、速度、力度、情绪、内容等角度谈感受。

4.聆听音乐。

5.谈两首作品的共同点,了解美洲音乐中的欧洲音乐文化。

6.演唱《红河谷》。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感觉体验音乐。

实践与表现

(一)

听赏、演奏秘鲁器乐曲《飞逝的雄鹰》

美洲原住民的音乐文化

南美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

1.介绍印第安民族。

2.播放《飞逝的雄鹰》。

3.提问:

主奏乐器是什么?

能不能模仿主旋律?

4.介绍印第安的传统乐器。

5.提问:

同学们,通过联想,你能谈谈音乐描绘了什么吗?

6.介绍这是一首赞美印第安民族英雄的乐曲,他们借雄鹰抒发内心深处对英雄、对民族的深情。

1.聆听音乐。

2.回答主奏乐器。

3.哼唱主旋律。

4.用竹笛、口哨演奏。

5.谈对作品的想像和感觉,理解作品文化背景。

模拟乐曲的表现方式,用吹口哨、竹笛等形式体验音乐,以乐导史,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觉。

实践与表现

(二)

听赏加拿大印第安克里族的器乐合奏《狩猎、捕鱼的土风》

北美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

1.播放音乐

2.引导学生说音乐特点,介绍处于偏僻地区印第安人的音乐特征:

简单,与舞蹈紧密相连,在各种仪式、庆典上才表演。

3.鼓励学生用各种身势语言体验音乐欢快、热闹的情绪。

4.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创编、展示,并参与表演。

1.聆听音乐,总结音乐特点。

2.尝试用拍手、跺脚模仿乐器、随乐舞蹈等形式表现音乐。

3、分成两组创编、展示,比一比哪组最能体现音乐风格。

4.参与老师设计的表演。

这里是整节课气氛最热烈的环节。

通过听赏、创编、表演等,增进学生对乐曲的体会;同时利用自主创编集体表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

课堂小结

美洲音乐是混血的音乐。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美洲音乐的特点。

师:

今天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听赏了丰富多彩的美洲音乐,感受了这“混血音乐“的独特魅力。

人们都说: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尽情享受这人类艺术的共同财富,相聚在下一次课,再见!

对听赏的作品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出美洲音乐源于这三种音乐文化又不同于原来的文化,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培养学生自主梳理知识、进行总结的能力。

课 题:

金色音乐厅

教学目标:

1、走进音乐厅,通过图片了解世界著名的歌剧院,开阔学生视野。

2、通过小故事,让学生做一个文明听众。

教学重点:

过图片了解世界著名的歌剧院,开阔视野。

教学难点:

课堂气氛调控

教学方法:

对比法、讲授法、欣赏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都到过哪些音乐厅,哪些歌剧院?

2.说出印象最深刻的的歌剧院?

师: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著名的歌剧院。

(二)徜徉世界歌剧院

1.斯卡拉歌剧院(图片观看)

位于意大利米兰,创建于1778年,拥有3000个座位。

世界各国歌唱家都以能在此演出为荣,普契尼的代表作《蝴蝶夫人》首演与该剧院。

1>看图听赏《蝴蝶夫人》选曲《晴朗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