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865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

小组合作。

在小组内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

6个,两盘:

12个,三盘:

18个。

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摆小圆片的过程。

(直观展示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

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

三六十八

  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

  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顺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

强调除法竖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强调书写竖式的顺序,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18÷

2=  63÷

9=

  三、学中做

  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很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

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里最大能填几?

  3×

()<258×

()<367×

()<29()×

7<36

  4、小黑板出示:

错题解析

  四、质疑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检测

  8÷

4=  64÷

8=  81÷

  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分苹果

6=3(盘)

  竖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商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

教材安排了“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3、不足:

这节课上得不够生动、活泼。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教案

  1、让学生在分橘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让学生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让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昨天,我们帮小熊分了苹果,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分的吗?

今天小熊又要请客了,它家里只有14个橘子,它想每盘放4个,可不知道放几盘,你能帮助它解决这个难题吗?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有余数的除法及其竖式的计算方法

  学生试着自己列竖式后,展示不同学生的竖式并让学生说明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同时其他学生可以质疑。

因为有除法算式做引导,估计学生不会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就直接拿来当作下一环节的样本,解决余数不大于除数。

然后教师做小结。

  2、完成“试一试”,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师小结: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用竖式计算。

  9÷

421÷

514÷

319÷

6

  4、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四、总结

  1、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今天最成功的是什么?

你打算以后如何做?

  板书设计:

  分橘子

  每盘放4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14÷

4=3(盘)……2(个)

  答:

14个橘子可以放3盘,还剩2个。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案

学科:

数学授课年级:

二年设计人:

  章节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

  课题

  分草莓

  计划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商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估算、猜测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合理估算与灵活试商。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入

  同学们,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

(草莓)

  对,一共有55个草莓。

  2分

  探究

  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1.想一想。

说一说。

  先利用以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看图说图意。

  

(2)指名汇报。

  (3)怎样列式?

  (4)估一估,每盘放几个,你是怎样估计的?

  2.试一试,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

  

(2)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

  (3)议一议:

为什么商是6?

  学中做

  (4)进行检验

  1、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余数小于除数。

  2、商与除数的积再加余数等于被除数。

  对话平台、玩中学

  学生独立探索,试着列出竖式。

  15分

  巩固与拓展

  1.试一试。

  完成第5页的试一试。

  2.练一练。

  

(1)完成第6页的第1题。

  

(2)完成第6页的第2题。

  (3)完成第6页的第3、4、5题。

  学生认真练习

  13分

  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

  在试商的时候,要利用乘法口诀快速思考,与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小于被除数的数,就是商。

  5分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租船》教案

  租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解决有关“有余数除法问题”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余数的“取舍”问题。

  谈话引入

  同学们,到了公园,你最喜欢做什么?

你能把图上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同学们踊跃发言

  玩中学

  1、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如果有21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先独立思考:

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其次,在小组内交流。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3、摆一摆,说一说。

  通过摆一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怎样分配合理?

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

  学生唱所欲言,有多种不同的思路。

  1、21÷

4=5(条)…1(人)

  5+1=6(条)

  2、4×

5=20(人)

  5+1=(6条)

  1、试一试。

  继续通过应用,使学生理解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不同情况。

  每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能划几小时?

  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独立列式解答。

  讨论:

通过以上对“租船”问题的探究,你有什么发现或体会?

  2、练习:

书第6页1—5题

  10÷

3=3(时)…1(元)

  最多划3时,因为余下的1元就不够再划1时了。

  10分

  有余数除法问题很有趣,有时余数可以舍去,最后结果就是商;

有时余数还可以考虑进来,最后结果应该是商+1,要根据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决定。

  学生说本节课的感想

  3分

  教后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派车》教案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

  一、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学会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知识继续来解决“派车”这个问题。

  板书:

派车

  二、探索新知

  1、先让学生观察本题的情境图,理解图意,找出必要的信息,

  提问:

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指名学生回答。

(有25人要乘车,小汽车限乘3人,面包车限乘8人)

  2、再让学生独立思考:

  

(1)可以怎样派车?

  

(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3、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集体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如第

(1)小题解决方法有:

  

(1)派4辆面包车;

  

(2)派3辆面包车,1辆小汽车;

  (3)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4)派1辆面包车,6辆小汽车;

  (5)派9辆小汽车。

以上五种派车方案学生只要说出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4、在引导学生探究第

(2)小题的解决方法时,要求学生要说出道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如:

要想派车辆数少一些,便于管理,而且每辆车坐得宽敞些,就派4辆面包车;

要求没有空座,就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让学生用“试一试”中表格的形式呈现答案。

  三、巩固练习

  第9页“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小熊购物》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

  小熊购物

  1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身边的数学。

  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方法

  一、复习

  1.口算。

(开火车)

5=4×

8=7×

6=36-17=80-43=

  9×

3=8×

5=37-15=8+15=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36+5-1845-18+208×

420÷

3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

  二、情境创设

  1、师:

小熊兄弟开了一个小店,想请你们帮忙当一下收银员,愿意吗?

  2、出示货架,你们能从这里得到什么数学信息呢?

  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愿意

  学生分组学习

  1、加、乘混合运算

  

(1)爱吃零食的小明第一个来买东西吃了,看看他买了什么,帮忙算一算吧!

  (列式计算)

  

(2)理解“12”是3与4的乘机,也就是买四个面包的价钱,6是和3与4的成绩相加。

  (3)教学有乘有加的混合运算

  A、列算式:

4+66+3×

4

  B、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C、组织学生讨论:

4各表示什么意思?

  (4)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

  你能用数学的语言说一说吗?

  (5)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

(板书)

  解法一:

4+6解法二6+3×

  =12+6=6+12

  =18(元)=18(元)

该付18元。

  (6)口头填空:

2+3这道题先算()。

  5+2×

6这道题先算()。

  2、.有减有乘的混合运算

  

(1)提问:

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几元?

  

(2)让学生讨论。

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3×

4=12(元)20-12=8(元)

应找回8元。

  b.20-3×

  =20-12=8(元)

  (3)重点讨论解法b。

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

  (4)认识:

  (5)口头填空:

  15-6×

2这道题先算()。

  3.小结

  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

把刚才的那句话继续补充完整

  (指名列式计算)出示:

A、我买了4个面包,要付多少钱?

  B、又买了一瓶饮料,一共要付多少钱?

  (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在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P13“试一试”

  1.书第13页第1题注意提醒学生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独立完成《数学书》第13页第

(2).

  

(1)独立完成

  

(2)猜一猜,这几个算式分别是买什么得来的?

  3、游戏、(应用题,猜对了有奖哦!

  A、买3包糖和包饼干要付多少钱?

  B、16加3乘4的积,和是多少?

  C、30元买包花生,应找回几元钱?

  4、算一算(贴图)三盘苹果加两个列式算算有几个苹果。

(要求多种方法)

  学生练习

  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发言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买鲜花》教案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复习铺垫:

(出示题目)

  1.计算:

  40+6×

870-5×

  2.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创设情境,聊天导入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

(出示教材情景图)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

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刚才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

  4.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意义上来多说。

)重点强调。

  5.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

  在大部分学生计算好以后,组织汇报。

  6.及时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组织智力大闯关:

  第一关:

(分男女生比赛)

  4+24÷

85-8÷

  72÷

8-336+81÷

9

  45+8×

480-6×

8

  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叫6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第二关:

森林医生:

书上练一练:

3题。

  第三关:

解决问题:

1、2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过河》教案

  1.通过“过河”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出示情景图,谈话引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

看看图,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题意。

  

(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指名汇报。

  

(2)如果要求“至少需要几条船?

”怎样列式。

  (3)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估计有的学生采用分步计算,有的采用综合算式计算)

  2.组织学生想一想。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讨论“29+25÷

9,这样列式,对吗?

”,进一步理解只有先算“25+29”,才能求出“至少需要几条船?

”,只有先在“29+25”前后加上小括号才能先算。

因为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所以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让学生独立计算:

  (29+25)÷

  请三位学生板演,引导说说算法。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出示练习题,组织学生完成。

  1.比一比,算一算。

  16+24÷

818-9×

230-6÷

3(16+24)÷

8(18-9)×

2

  2.在〇里填“<

”、“>

”或“=”。

  7+7+7+8〇7×

4+117×

9-7〇7×

7+730÷

5+1〇30÷

(5+1)9-2×

4〇(9-2)×

  今天,我们帮助笑笑他们解决了坐船过河的问题,回想一下,你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辨认方向》教案

  1、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能运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资助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教具:

  课件

  一、导入

  师:

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过哪些方向?

  学生回答

上节课我们学过的两个辨认方向的方法你们还记得吗?

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用这两种方法辨别一下方向。

  (指名活动)

  二、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方向与位置的其他知识,辨认方向。

  (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图,分别看一看体育馆在学校的__面,商场在学校的__面,医院在学校的__面,邮局在学校的__面。

  (指名回答)

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学生:

北面

刚才说了体育馆在学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时候该怎么区分一下呢?

其实只用东南西北来描述方向是不够的,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来描述方向。

  (板书:

东北、东南、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