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8676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docx

环评工程师考试万能资料

1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生态类项

目总体思路

1、确定验收范围

2、选择验收监测标准

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置

4、分析调查重点

5、公众参与

6、结论分析、制定整改方案

7、正确填报“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

1.1确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法律法规P54)(注意范围的两层含义,一是工程的组成范围,二是项目的地域范围)

1、与项目有关的环保设施(工程、设备、装置、监测手段、生态保护设施)

2、与项目有关的环保措施(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中有关项目设计的规定)

3、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是关注的重点

4、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1.2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标准(技术方法P263)

1、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对项目环评批复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地方环保部门的总量控制指标

3、初步设计确定的环保设施设计标准

4、若原来没有批复标准和设计标准的,按现行标准执行。

5、监测方法标准选择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中推荐的标准

1.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技术方法P275-278)布点原则:

以最少的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如实反映项目排放浓度和总量。

布点方法:

参见相关技术规范。

(注:

以下方法也适用于工业类项目)

(1)废气:

◆有组织排放:

布设于各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

◆无组织排放:

SO2、NOx、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高在源下风向2~5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参照点设在上风向2~50米范围内。

其余污染物监控点高在单位周界外1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监控点最多4个,对照点1个。

(2)废水

◆处理设施单元的进、出口,第一类污染物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生产性污水、生活污水、清净下水外排口;雨水排口。

(3)噪声

◆厂界噪声:

法定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包括距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较大的位置。

厂界外1米,高1.2米,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米,厂界有围墙要高于围墙。

同时设点测背景噪声。

◆高速公路噪声:

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或等于200米范围内选取至少5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垂直于公路方向距路肩20、40、80、160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

在机场周围受飞机通过影响的所有噪声敏感点设监测点,选在户外平坦开阔地方

◆振动:

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外0.5米以内

◆电磁辐射:

◆固体废物:

固废的检查(来源、判定、鉴别种类、产生量、处置方式);固废的鉴别监测(对照名录和标准鉴别性质)1.4分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重点(技术方法P268)1、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做为关注重点2、环评报告确定的评价重点3、工程自身特点确定的调查重点(表14-1)4、受工程影响的环境特点确定的重点1.5竣工验收结论分析及制定整改方案(技术方法P268)调查结论要分别简述各专题的主要调查结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验收建议是在环境影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专题调查结论和验收意见,综合判断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否符合竣工验收条件。

当建设项目同时满足以下5个方面时,应明确建议ZF环保部门通过工程竣工环保验收◆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影响问题◆环评及批复所提环保措施得到了落实◆有关环保设施已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防护工程本身符合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目前遗留的环境影响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当建设项目不完全满足以上五条要求时,应提出整改建议,限期达到要求,限期仍达不到的则按法律程序由环保主管部门下达停产通知书。

1.6正确填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应由业主填写,通常由调查单位协助。

2建设项目环评----生态类项目2.1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运用1、生态类项目案例应特别注意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在涉及到生态敏感区2、在环评中应列出评价所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列出的同时应注意颁布时间,不要用已废止的法规,平时应注意法规颁布情况。

(评价单位资质业务范围)2.2项目分析1、生态类项目工程分析技术要点技术要点主要内容组成完全主体、辅助、公用、配套、储运(大临)、办公生活重点明确重点工程项目(位置、规模、环境背景)全过程分析选址选线、设计方案、建设期、运营期、退役期施工方式采用技术、施工时序营运方式调度方式、运营期限、环境影响污染源分析污染因子、产污环节、源强、排放方式、纳污环境2、工程概况:

包括名称、位置、目标等,可用工程特性表表述(注意不可漏掉与环境影响有关的项目,如下泄流量、移民方案等)生态类项目工程分析一般应考虑:

(1)施工:

场地布置、料场、渣场、交通运输、机械设备运行、施工人员活动

(2)占地和淹没:

范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生物量变化等(3)工程存在与运行:

生态破碎与阻隔、水资源分布与改变、水文情势变化、建筑物阻隔等(4)移民安置:

安置方式、专业项目设施改建、城镇迁建等3、替代方案就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做同等深度的比选。

2.3现状调查与评价1、现状调查

(1)基本要求:

根据工程特性和影响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评的工作等级

(2)调查方法:

资料法、现场调查、遥感(3)调查范围:

为工程影响范围,各环境要素的调查范围应根据受影响区域的环境特点结合评价等级确定(4)调查内容:

自然、社会环境,及各要素(气水声)2、现状评价

(1)应根据相关标准对各要素评价,分析主要环境问题

(2)生态现状评价一般需阐明生态系统类型、基本结构和特点3、敏感区、敏感点与保护目标(见技术方法相关章节)2.4环评基本方案的确定(大纲)1、识别与筛选评价因子影响主体:

全面性、全过程影响受体:

类型与组成、特点与状态、敏感问题、资源问题效应:

性质(正负、可逆、累积)、程度(强度、长短)范围(直接间接)、可能性2、判别主要因素及问题核查表法、矩阵法(环境要素、工程要素列表)3、选择评价标准功能区决定标准4、确定评价等级和范围由环境影响产生范围生态系统整体性要求、相关关系及地理或水文等环境界域环境影响决定等级5、确定评价重点根据工程分析、影响因素识别的结果确定2.5环境影响预测生态类项目的预测方法:

类比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图解法、图形设置法、专业判断法、景观生态分析、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等,能定量的尽量定量。

2.6环境保护措施和分析生态类项目制定环保措施的原则:

预防为主、最小化、减量化、补偿重建。

在预测分析后,针对工程不利影响的对象、范围、时段、程度,根据环保目标要求,提出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管理、监测等对策措施。

工程设计本身也有一些具体的环保作用和功能,对这些措施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可性和预防效果分析。

生态保护措施基本原则要求

(1)体现法规严肃性(不可随意调整保护区)

(2)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3)体现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资源政策(4)满足服务对象要求:

建设者、设计者、管理者(5)符合生态科学原理(可行、有效)(6)全过程评价与管理(7)针对性:

重点目标、因地制宜、措施到位(8)可行性:

技术可行、经济可行、管理可达减少生态影响的工程措施(见技术方法)设计施工管理制定监督管理计划包括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测计划、施工期监理计划(范围、内容、方式、制度)2.7结论分析1、工程开发内容2、现状3、预测4、措施5、可行性6、填表:

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3建设项目环评----工业类项目3.1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应用1、结合项目相关的环境要素、排污特征、周围环境功能等分析要执行的法律法规,将此列为评价依据;在编写中注意重视项目的符合性,不得违反。

与项目无关的可不作为依据。

必须客观公正。

2、根据项目内容分析其对有关环保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如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行业准入条件等,针对项目及环境情况,将规定及产业政策列为依据,并始终执行。

3、对技改、扩建项目的环评,执行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以新带老、增产不增污等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对新建项目按地区执行“排污总量控制”的环保规定。

1、通过实例列出该项目应执行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或者给出一些法律法规可以判断出应选哪些2、以新带老、总量控制(老企业按原指标,新企               业由地方环保部门定总量调控计划)3、项目评价要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政策

3.2项目分析1、生产工艺

(1)根据设计文件对项目各工序(分厂、车间、工段、设备装置等)的生产工艺进行描述说明,并绘出生产工艺流程图。

(2)产污环节:

在分析工艺流程的同时,对各生产工序的产污环节、所排污染物用图的形式说明。

(3)源强计算:

采用实测、手册参数、类比和物料平衡法计算,具体选用何法取决于源强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评价中产生的所有污染源其源强都要逐一进行计算或核算,对设备噪声源强可实测或类比,然后列出源强表,各源在计算核算基础上列表汇总。

工艺分析要点:

根据工艺流程分析各产污环节,计算各源强(点、面、正常、非正常)叙述分析主要污控措施及效果;列出污染物排放量及三本帐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根据生产工艺、装备水平使用清洁能源情况、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产污指标、废物综合利用指标、结合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已发布的)、行业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国内外类似企业先进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

清洁生产的量化比较,不同行业按实际情况进行,已发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按标准分析对照,没发布的,则按行业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3、工业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1)名称、地点、建设性质2)内容、规模、方案3)原辅料、燃料消耗、落实污染物去向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性的体现)5)占地及绿化6)工作制度、劳动定员(计算年源强用)7)投资、进度(确定环保投资,施工期影响)8)生产系统物料平衡9)主要污染源及污染控制措施(名称、产生量、净化率、削减量、排放方式)4、分析规划方案即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分析。

主要从环保角度出发,对项目设计的多个生产工艺方案、总图布置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时期建设规模进行合理性分析。

确定选址、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1.能绘制工艺流程图,排污结点图。

2.给出有关参数的条件下能正确计算出源强。

3.会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4.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

5.能列出污染物排放量及“三本帐”。

6.会有关物料平衡的计算。

7.会从环保角度合理判断分析项目规划方案。

3.3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方案的确定1、识别环境因素与筛选因子根据排污种类、结合拟建厂址地区环境要素,识别项目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环境要素,采用矩阵表并按施工期、生产期、服务期满(渣场、垃圾填埋、核设施等)分别进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的识别,在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将评价因子列出清单,筛选出评价因子(特征因子、关心因子等)。

2、判断主要环境问题根据工程(如排放量大、特殊因子)结合环境敏感性和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判断项目建设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主要环境问题。

3、选择评价标准包括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毒性鉴别标准等根据地方功能区划及环保局的批复,结合项目排污,确定采用标准和级别。

若未划定功能区划则依据质量状况提出建议标准,待环保局批准后按批准意见执行。

4、确定评价等级和范围根据排污量按照导则要求确定工作等级和范围。

5、确定评价重点根据排污特征、厂址区域环境现状敏感性,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解决的问题确定评价重点。

6、设置评价专题根据排污特征、要素敏感性、结合有关影响评价要求,设置相关的影响预测评价专题。

1.给出实例做环境因素、因子的筛选识别。

2.能判断项目的主要环境因素及环境问题。

3.能判断项目应使用的评价标准。

4.能确定评价等级及范围。

3.4现状调查与评价1、制定现状监测方案1)导则的要求2)评价等级、功能区划的要求3)项目排污种类及地区环境因子的敏感性,以此确定各监测点的监测因子4)建厂地区自然条件(污染气象、海潮、河流季节、植物生长)及监测条件2、评价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依据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3、确定环境敏感区域、敏感点、环保目标通常根据项目厂址地区环境特征、所排污染物、确定项目环评的敏感区域、敏感点和保护目标,并列图表说明,表上应说明方位、距离、环境功能。

4、容量分析根据某要素的监测结果和该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按单因子评价方法确定,大于则无容量。

1.能根据实例制定监测方案。

2.能利用监测值、标准值判断现状质量。

3.能根据实例找出敏感点、保护目标。

4.能针对项目设置评价专题。

3.5环境影响预测1、选择模式2、确定参数3、预测和评价(含非正常工况):

正常、非正常工况产生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对预测结果加以评价,主要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

1、会针对实例判断或选择模式。

2、会通过监测值、预测值判断环境影响(包括非正常工况)。

3.6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和预期效果  针对环保措施分析技术成熟性、运行可靠性、控制效果稳定性进行分析,对采用的措施,根据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的措施以及先进技术,从技术上、经济上对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先进性进行分析,并分析其预测效果。

2、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对项目投产后各大气污染物按执行标准进行排放浓度速率双达标。

水污染源按执行标准进行排放浓度达标排放分析。

超标的要提出修改控制措施。

3、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  总量控制指标必须建议在达标排放基础上。

新建项目依据地方排污总量调控计划安排总量;现有企业依据现有排放总量指标及地方环保局的要求根据评价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对比分析投产后总量控制的可达性及效果。

4、制定环境监督管理计划  根据项目规模、排污特征、环境特征,提出监测管理计划要求,即:

建立管理机构、职责、计划;某些大型项目要求建监测机构,确定职责、仪器配置计划。

1.掌握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从哪几方面进行。

2.达标判断及分析。

3.总量控制的原则及措施。

4.会判断环境监督计划的合理性、完整性。

3.7结论分析1、建设项目规模、选址、布局、选线的优化分析规模是否合适:

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排污量能否满足当地容量厂址选择是否合理:

生活区与生产区的相对位置合理性、厂界外敏感点是否得到合理避让、减轻某些污染物对厂界外敏感点的影响;工艺路线是否顺畅、生产物流能否顺畅节约能耗,降低排污量2、规划方案优化分析说明规划方案分析,提出优化方案设计的评价结论。

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的正确得出与结论正确性的判别通过各专题分析评价,综合分析预测、评价的正确结论;并通过综合分析确保各条结论的正确性;评价结论不能与报告书中相关内容说明发生矛盾和偏差,以及某些结论的绝对化。

4、正确填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写内容要全,填写数据要准确,数据单位不能有误通常结论有以下6项内容产业政策符合性厂址选择可行性达标排放分析总量控制效果清洁生产水平环境质量状况1.对评价结论要正确判断。

2.了解结论应说明的问题。

3.正确填报建设项目审批登

要点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另一方面是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

评价专题基本包括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全部内容,具体参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T2.1—93)。

一般的环境影响评价专题包括:

工程分析、现状评价、影响评价、环保措施、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监测与管理和公众参与等。

影响评价部分的专题主要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总之,专题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评价重点确定,一般的内容如工程分析、现状评价都要包括,其他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建设项目特点和要求设定。

评价重点是在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确定的,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中,在技术上一般应考虑以下方面问题:

(1)项目的特性(如项目类型、规模等)。

(2)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保护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等)。

(3)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4)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5)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对进行环境影响初步识别,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按“重大影响”、“清度影响”和“影响很小”划分,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项目类型、规模、可能对环境敏感区等的影响。

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一般采用列表清单和矩阵法。

两者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首先分析项目产生哪些污染排放(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或影响因子(生态等),这些污染排放或影响因子的强度如何、去向如何,再分析相应的环境要素(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土壤、地下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及程度。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对污染因子(即待评价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筛选。

首先选择该项目等标排放量尸/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还应考虑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亦应将其作为评价因子。

大气:

常规评价因子包括SO2、氮氧化物、TSP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是从所调查的水质参数中选取的。

环评吧要调查的水质参数有两类:

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从水质标准中所列的指标中选取,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及污染源状况适当增减;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们能代表拟建项目将来排水水质,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以及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特征水质参数进行选择环评吧。

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调查一些补充项目,如被调查的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应考虑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

水环境:

常规评价因子包括pH、SS、DO、CODMn、BOD、氨氮、硝氮、亚硝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

声环境看导则。

固废分工业和生活。

工业分一般和危废。

其它看导则。

大气评价级别根据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和选址区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确定。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由评价级别确定。

现状监测大气常规因子可收集评价区内或界外区各例行大气常规监测点的近三年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各点、各季的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值、超标量、变化趋势。

对于项目特征因子,应布置1~3点进行监测,至少监测5天,每天4次(北京时间02时、07时、14时、19时)。

(重点烛新导则增加内容和修订内容,注意新旧区别)水环境评价范围为能影响到的范围。

项目水环境监测方案中必须包括污水的受纳河流、环评吧河口和海域。

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即监测项目)确定之后,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上确定水现状监测方案,并同时记录水温等水文条件。

时间就是监测频率和监测时期,水质监测时期主要根据评价级别确定。

空间即监测断面和每个监测断面横向和垂向布点数,河流、河口和海湾现状监测的具体布点原则以及水样的对待。

地表水评价等级的判定应注意:

①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②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a.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四类:

持久性污染物(其中还包括在水环境中难降解、毒性大、易长期积累的有毒物质);非持久性污染物;环评吧酸和碱(以pH表征);热污染(以温度表征)。

b.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复杂:

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2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中等:

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或者只含有1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简单:

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③各类地面水域的规模是指地面水体的大小规模。

地面水域的规模的判定是,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

大河流量≥150m3/s;中河流量15-150m3/s:

小河流量<15m3/s。

(4)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的确定:

本题目中河流A主要功能为工业、渔业、航运、灌溉,分别对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III、V、V类水域功能。

根据《标准》规定“同一水域兼有多种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故河流A水域功能应为III。

排放废水应同时满足排往的污水处理厂的收水标准和其排放标准。

项目污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地区集中二级污水处理厂,第二类污染物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注意医药原料药项目COD、氨氮排放标准稍宽。

例如COD三级为1000mg/L。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4.1.2.2修改后为: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排入GB3838—2002地表水IⅡ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19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

”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虽排入执行地表水Ⅳ类水体功能的河道,但该河属于淮河流域,是国家确定的重点流域,因此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应执行一级A标准。

而该标准未修改前规定只有处理后回用水和作稀释能力较小的景观水时才执行一级A标准。

对于新建项目在区域总量不能满足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时,通常采用:

①对新建项目的污染物进行治理,使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总量控制要求;②进行区域削减,对区域内污染较严重的项目采取关停、限期治理、工艺改造等措施,腾出总量给新建项目。

对于改扩建项目在区域总量不能满足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时,环评吧通常要求项目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

也可通过降低原料辅料中排放元素周期律含量来达到目标.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规定。

一般地区总量控制因子减少为2个:

COD、SO2,仅在国家确定的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海域专项规划才需补充NH3-N(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

环保措施应遵循技术先进性、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方案优化性、反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一般从工艺方案、设备、构筑物、处理效果以及投资、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予以分析论述。

改扩建项目要包括“以新带老”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