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8883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docx

呼伦贝尔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专题报告

第三章旅游资源条件分析与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以其丰富性、独特性在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甚至全国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本章拟对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的数量特征、类型特征及区域分布特征作一分析,对其旅游资源优势进行评价,并对其在内蒙及在全国的地位进行分析,以期对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有一较为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从而为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布局、产品设计等规划奠定基础。

一、旅游资源调查分析的技术路线

本次旅游资源分析采取野外调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一方面,呼伦贝尔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旅游资源方面的资料,包括市志、旗志、旅游业开发总体规划、旅游资源介绍、文物古迹介绍、各景区的开发可行性报告及项目建议书等,这些资料都成为本次旅游资源分析的重要的资料来源。

另一方面,课题组对呼伦贝尔市进行了为期16天的实地考察。

通过考察,对呼伦贝尔市重要的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感性认识,从而使资源分析更加客观。

最后根据即将颁布的《中国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标准》(国标),对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特征、区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二、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1、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

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根据《国标》对呼伦贝尔市259个旅游资源等级单体进行旅游资源类型体系分析可知,全国8个主类、34个亚类和180个基本类型中,呼伦贝尔市拥有全部8个主类、25种亚类和61种基本类型。

从总体看,无论与整个自治区相比,还是与全国相比,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的亚类都比较丰富,但基本类型较为缺乏(表1)。

表3-1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类型占全区及全国的比例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呼伦贝尔市

8

25

61

内蒙古自治区

8

32

108

占自治区的比例(%)

100

78

56

全国

8

34

180

占全国的比例(%)

100

74

34

2、旅游资源的数量特征

从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的数量特征来看(表2),在61种基本类型中,可分为4个数量规模档次。

其中菜系肴馔、民间演艺两种类型的单体数量极为丰富,均为26处;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林地和观光游憩河段的单体数量也较多,均在10-20处之间。

单体数量在5—10种之间的类型有草地、观光游憩湖区、墓群、地方风俗等13种类型,而其余的43种类型单体数量在5种以下,属于数量较少的类型。

表3-2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类型数量档次

单体

数量

基本类型名称

基本类型数目

25处以上

菜系肴馔、民间演艺

2

10--20处

林地、观光游憩河段、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3

5-10处

奇特与象形山石、综合自然景观区、展示演示场馆、墓群、口岸、建筑工程与生产地、地方风俗、草地、观光游憩湖区、冷泉、民间礼仪、民间节日、特色服饰

13

5处以下

生物化石点、堆石洞、石(土)林、岩洞、滩地、火山与熔岩、长城段落、特色街区、祭拜场馆、广场、塔形建筑物、摩崖字画、祭祀堆石、桥、特色商品街、特色市场、人工水域观光游憩区段、提水设施、聚落与宅院、主题园林观光游憩地、宗教场所观光区域、工艺制品、水产山珍、药材补品、饮料食品、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民间集会、陆地哺乳动物栖息地、水生动物栖息地、鸟类栖息地、峡谷河段、潭池、悬瀑、废弃寺庙、废弃生产地、废弃居住地、军事遗址与古战场、事件发生地、洞居遗址、原始聚落或活动地、沼泽与湿地、日月星辰观察地、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43

3、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比例

从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比例来看,根据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数量,如果自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气象与特殊景象)数量和人文旅游资源基本类型(遗址、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数量所占的比例达到4:

5时,即可认为该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重。

大于4:

5时,即可认为该地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小于4:

5(0.80)时,可认为该地区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

这一结论,有时还应以其拥有的旅游资源单体的数量及旅游资源质量等级分值加以校正。

根据表3可知,呼伦贝尔市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比例为21:

40(0.525),单体数量比例为82:

176(0.46),可认为呼伦贝尔市人文资源在类型丰度及资源数量上要大于自然资源。

但因为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缺乏,因此还需用旅游资源质量等级分值来进行调整。

根据表11可得,呼伦贝尔市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总得分比例为78:

69(1.13)[1],因此可认为呼伦贝尔市较具有旅游吸引力和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以自然资源为主。

表3-3呼市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质量、数量与基本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主类名称

地文景观

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

天象气象与特殊景象

合计

遗址

景观建筑

旅游商品

人文活动

合计

基本类型数量

8

7

4

2

21

8

20

5

7

40

单体数量

21

33

26

2

82

12

71

35

58

176

质量等级分值

170

355

245

10

780

90

455

145

0

690

三、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

1、旅游资源的数量分布特征

从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的总体分布情况来看,旅游资源数量以新巴尔虎右旗、海拉尔区、满洲里、扎兰屯、鄂伦春最为丰富,其次依次为鄂温克旗、根河、阿荣旗、额尔古纳市、莫旗、牙克石、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表4)。

表3-4呼伦贝尔市各旗县区旅游资源单体数量

旗县区名称

基本类型名称(单体数量)

数量

基本类型

单体

海拉尔区

观光游憩河段(3)、林地

(1)、废弃居住地

(1)、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2)、建筑工程与生产地

(1)、展示演示场馆

(1)、广场

(1)、墓(群)(3)、塔形建筑物

(1)、饮料食品

(2)、原始聚落或活动地

(1)、军事遗址与古战场

(1)、特色市场

(1)

13

19

阿荣旗

岩洞

(1)、长城段落

(1)、聚落与宅院

(1)、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3)、桥

(1)、展示演示场馆

(1)、林地

(1)、人工水域观光游憩区段

(2)、草地

(1)、峡谷河段

(1)

10

13

陈巴尔虎旗

奇特与象形山石

(1)、观光游憩河段

(2)、观光游憩湖区

(1)、草地

(2)、事件发生地

(1)、墓(群)

(1)

6

8

鄂伦春旗

奇特与象形山石

(1)、火山与熔岩

(2)、观光游憩河段

(1)、峡谷河段

(1)、观光游憩湖区

(1)、冷泉

(1)、林地(4)、洞居遗址

(1)、展示演示场馆

(1)、地方风俗

(2)、民间节日

(2)

11

17

额尔古纳市

观光游憩河段

(1)、林地

(1)、废弃居住地

(1)、废弃生产地

(1)、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2)、建筑工程与生产地

(1)、展示演示场馆

(1)、墓(群)

(1)、口岸

(2)、民间节日

(1)

10

12

鄂温克旗

冷泉

(2)、林地

(1)、草地

(2)、原始聚落或活动地

(2)、展示演示场馆

(1)、祭祀堆石

(1)、地方风俗

(1)、民间节日

(1)、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1)、建筑工程与生产地

(2)、沼泽与湿地

(1)

11

15

根河市

综合自然景观区(5)、观光游憩河段

(2)、林地(3)、鸟类栖息地

(1)、聚落与宅院

(1)、展示演示场馆

(1)、摩崖字画

(1)、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1)

8

15

满洲里市

生物化石点

(2)、观光游憩湖区

(1)、冷泉

(1)、日月星辰观察地

(1)、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1)、原始聚落或活动地

(1)、祭拜场馆

(2)、墓(群)

(1)、口岸

(2)、提水设施

(1)、特色街区

(1)、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1)、特色商品街

(1)、特色市场

(1)

14

17

莫力达瓦旗

展示演示场馆

(1)、祭祀堆石

(1)、长城段落

(1)、人工水域观光游憩区段

(2)、地方风俗

(1)、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2)、主题园林观光游憩地

(1)

7

9

新巴尔虎右旗

奇特与象形山石

(2)、石(土)林

(1)、滩地

(1)、观光游憩河段

(1)、观光游憩湖区(3)、陆地哺乳动物栖息地

(1)、水生动物栖息地

(1)、鸟类栖息地

(1)、广场

(1)、建筑工程与生产地

(1)、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1)、墓(群)

(2)、口岸

(1)、宗教场所观光区域

(1)、冷泉

(1)

15

19

新巴尔虎左旗

观光游憩湖区

(2)、林地

(1)、军事遗址与古战场

(1)、废弃寺庙

(1)、草地

(1)、沼泽与湿地

(1)

6

7

牙克石市

奇特与象形山石

(1)、林地

(1)、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2)、建筑工程与生产地

(1)、草地

(1)

6

8

扎兰屯市

堆石洞

(1)、岩洞

(1)、综合自然景观区

(2)、观光游憩河段

(2)、潭池

(2)、悬瀑

(2)、草地

(2)、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2)、长城段落

(1)、桥

(1)、聚落与宅院

(2)

11

18

2、旅游资源的质量分布特征

从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来看,整个呼伦贝尔市共有5级旅游资源2处,4级旅游资源17处,3级旅游资源46处,普通级资源122处。

各旗县所拥有的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目录如下(表5)。

各旗县旅游资源的等级构成如表6。

将五级、四级、三级和普通级旅游资源的单体数量分别乘以权值30、20、10和5,则可得出各旗县旅游资源的等级分值,以此能够计算出各旗县的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高低及等级排序(表7)。

由表6、表7可以看出,呼伦贝尔市各旗县旅游资源质量可分为三个等级层次:

扎兰屯、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市、鄂伦春旗、鄂温克旗资源质量等级最高,海拉尔区、根河市、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市资源质量等级居中,牙克什、新巴尔虎左旗、阿荣旗、莫旗资源质量等级相对较低。

表3-5呼伦贝尔市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名录

旗县名称

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名称

陈巴尔虎旗

【五级】呼和诺尔草原

【四级】莫尔格勒河“九曲回肠”、金帐汗草原

【三级】海拉尔河白音哈达河段、呼和诺尔

额尔古纳市

【四级】莫尔道嘎森林、额尔古纳界河段

【三级】黑山头古城遗址、黑山头口岸

鄂伦春旗

【四级】达尔滨火山景观区、四方山火山口、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

【三级】诺敏河河源至小二沟段、毕拉河神指峡、达尔滨湖、鄂伦春博物馆

鄂温克旗

【四级】巴彦胡硕草原、辉河湿地

【三级】维纳河矿泉群、红花尔基森林、鄂温克民俗博物馆、伊敏河东森林草原

根河市

【四级】激流河河段

【三级】伊克萨马景观区、汗马森林、敖鲁古雅村、奥科里堆山景观区

海拉尔区

【三级】海拉尔河河段、伊敏河河段、海拉尔西山森林、成吉思汗广场、海拉尔侵华日军要塞遗址

满洲里市

【四级】小河口、满洲里市口岸

【三级】扎赉诺尔猛犸象化石点、满洲里国门、互市贸易区

莫力达瓦旗

【三级】达斡尔民俗博物馆、尼尔基水库

新巴尔虎右旗

【四级】呼伦湖新巴尔虎右旗段

【三级】成吉思汗栓马桩、克鲁伦河河段、贝尔湖、乌兰泡、乌兰泡观鸟区、宝格德乌拉圣山

新巴尔虎左旗

【四级】巴日图森林

【三级】呼伦湖新巴尔虎左旗段、甘珠尔庙、道乐都

牙克石市

【四级】喇嘛山、中安答

【三级】凤凰山庄

扎兰屯市

【五级】柴河天池群

【三级】雅鲁河河段、绰尔河河段、金界壕扎兰屯市段、扎兰屯吊桥

阿荣旗

【三级】彩虹谷

分布全市

【四级】马奶酒

【三级】全羊席、烤乳牛、蒙古糕、烤猪方

表3-6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等级的区域构成

旗县区名称

旗县区单体数量

盟市单体数量

五级

四级

三级

普通级

五级

四级

三级

普通级

阿荣旗

1

12

2

17

46

122

陈巴尔虎旗

1

2

2

3

额尔古纳市

2

2

7

鄂伦春旗

3

4

6

鄂温克旗

2

5

6

根河市

1

4

10

海拉尔区

5

12

满洲里市

2

3

12

莫力达瓦旗

2

6

新巴尔虎右旗

1

6

12

新巴尔虎左旗

1

3

3

牙克石市

2

1

3

扎兰屯市

1

4

13

遍布全市

1

4

17

表3-7呼伦贝尔市各旗县旅游资源质量等级分值及排序

旗县区

n5

∑n5×30

n4

∑n4

×20

n3

∑n3×10

n普

∑n普×5

∑n5×30+

∑n4×20+

∑n3×10+

∑n普×5

排序

新巴尔虎右旗

1

20

6

60

12

60

140

1

扎兰屯市

1

30

4

40

13

65

135

2

满洲里市

2

40

3

30

12

60

130

3

鄂伦春旗

3

60

4

40

6

30

130

3

鄂温克旗

2

40

5

50

6

30

120

5

海拉尔区

5

50

12

60

110

6

根河市

1

20

4

40

10

50

110

6

陈巴尔虎旗

1

30

2

40

2

20

3

15

105

8

额尔古纳市

2

40

2

20

7

35

95

9

阿荣旗

1

10

12

60

70

10

新巴尔虎左旗

1

20

3

30

3

15

65

11

牙克石市

2

40

1

10

3

15

65

11

莫力达瓦旗

2

20

6

30

50

13

全市

2

60

17

340

46

460

122

610

1470

3、各旗县旅游资源组合状况

对于旅游资源的组合关系,目前尚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文将采用一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系统和旅游资源单体系统组合模式的分析方法。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数量和旅游资源单体的数量及其质量等级是它所在区域的旅游资源组合关系的主要标志,该公式为:

S=S1+S2

=J×5.52×0.2+D×M×0.8

=J×5.52×0.2+Σai×15+Σbi×10+Σci×5+Σdi×3+Σei×1×M×0.8

其中:

S—评价区域旅游资源组合状况得分

S1—评价区域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系统得分(S1=J×5.52×0.2)

S2—评价区域旅游资源单体系统得分(S2=D×M×0.8)

J—评价区域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

0.2—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占分数的权重

D—评价区域各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分别乘以15、10、5、3、1总数之和

(D=Σai×15+Σbi×10+Σci×5+Σdi×3+Σei×1)

5.52—(1000/181)是按总分1000时全国每一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得分系数

ai—评价区域五级旅游资源单体

bi—评价区域四级旅游资源单体

ci—评价区域三级旅游资源单体

di—评价区域二级旅游资源单体

ei—评价区域一级旅游资源单体

M—评价区域每一旅游资源单体得分系数

(M=D/Σai+Σbi+Σci+Σdi+Σei)

8——旅游资源单体所占分数的权重

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各区域表示组合关系状况的基础数值,按数值大小排列它们组合关系的优劣。

依此原理,可设计出判定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组合状况的经验公式,可参照此公式提供的方法建立自身的旅游资源组合关系分析模式。

为此,采集和计算出了如下数据:

Σai—2

Σbi—17

Σci—46

Σd普—122(Σd普=Σci+Σdi)

Σai+Σbi+Σci+Σdi+Σei=187

D―544(D=2×15+17×10+46×5+122×2=674)

M―3.6(M=D/Σai+Σbi+Σci+Σdi+Σei=674÷187)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呼伦贝尔市各旗县旅游资源组合关系,见表8。

表3-8呼伦贝尔市各旗县旅游资源组合关系表

旗县区

S1=J*5.52*0.2

S2=(Σa*15+Σb*10+Σc*5+Σd*2)*M*0.8

S

排序

J

J*5.52*0.2

Σa

Σb

Σc

Σd

D=Σa*15+Σb*10+Σc*5+Σd*2

D*3.6*0.8

S1+S2

扎兰屯市

11

12

1

1

4

13

71

204

217

1

新巴尔虎右旗

15

17

1

6

12

64

184

201

2

鄂伦春旗

11

12

3

4

6

62

179

191

3

满洲里市

14

15

2

3

12

59

170

185

4

鄂温克旗

11

12

2

5

6

57

164

176

5

海拉尔区

13

14

5

12

49

141

155

6

陈巴尔虎旗

6

7

1

2

2

3

51

147

154

7

根河市

8

9

1

4

10

50

144

153

8

额尔古纳市

10

11

2

2

7

44

127

138

9

牙克石市

6

7

2

1

3

31

89

96

10

新巴尔虎左旗

6

7

1

3

3

31

89

96

11

阿荣旗

10

11

1

12

29

84

95

12

莫力达瓦旗

7

8

2

6

22

63

71

13

由表8可看出,呼伦贝尔市各旗县旅游资源组合状况可分为三个层次:

扎兰屯、新巴尔虎右旗、鄂伦春旗、满洲里市、鄂温克旗旅游资源的组合关系优良,海拉尔区、陈巴尔虎旗、根河市、额尔古纳市旅游资源组合良好,牙克什、新巴尔虎左旗、阿荣旗、莫旗资源组合状况一般。

4、旅游资源组合区

组合区是构建旅游区和旅游点的物质(资源)基础,它从另一角度描述了旅游资源的组合关系。

呼伦贝尔市组合区的确定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用“圆周法”初步建立13个雏形组合区。

即把所有旅游资源单体标注在地图上,然后依据全市旅游资源概查提供的类型单体质量级别(优良级、普通级,其中重点是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以各旗县级行政中心为核心,人为规定在1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建造13处雏形组合区。

②组合区的合并。

合并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将13个雏形旅游区合并为几大资源组合区。

合并原则是:

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类型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地理位置相近;历史和现实联系较密切;交通联系较为便捷。

据此原则将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初步分为北部、西南部、东南部和中部四个旅游资源组合区。

第二步是搜集并归并圆周以外的旅游资源单体散点,搜集并归并的原则有三个,一是这些散点与旅游资源组合区邻近边界的距离不大,二是历史和现实上它们有密切的隶属关系,三是仅归并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而不考虑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

第三步是根据各区内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的基本类型确定组合区的组成结构及其基本特点。

经过这三个步骤建立起来的组合区有这样一些特点:

(1)是一个平面不规整的地理区域;

(2)历史上的延续与行政上的统一;(3)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具有整体较高的品位。

③进行区内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将组合区内的不同等级的旅游资源单体,分别乘以权重值(五级、四级、三级、普通级分别乘以30、20、10、5),得出该旅游资源单体得分,然后各单体得分相加得出该组合区内资源质量总分。

根据各组合区的资源质量分值,将整个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组合区分为三个等级,划分的依据是按分值大小分为优(大于等于450)、良(300-450)、中(小于300)。

由表9可知,从各旅游资源组合区的资源组合状况来看,中部组合区最佳,东南部组合区也较好,北部和西南部组合区则一般。

表3-9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组合区等级划分

组合区名称

主要分布区域

主要资源开发方向

等级

分值

中部旅游

资源组合区

海拉尔区、陈旗、满洲里市、鄂温克旗、牙克什西部(凤凰山庄和中安达)

草原民族风情、森林观光、边境旅游、冰雪度假旅游

495

东南部旅游资源组合区

阿荣旗、莫旗、扎兰屯、鄂伦春东南(达尔滨湖、四方山、神指峡)、牙克什东南(喇嘛山等)

休闲度假、水库观光游憩、森林观光游憩

350

北部旅游

资源组合区

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鄂伦春旗中部和北部(达尔滨湖、四方山、神指峡划归东南部旅游区)

森林观光狩猎、界河观光、民俗与历史文化观光娱乐

275

西南部旅游资源组合区

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

草原民族风情、环湖休闲度假

205

④运用评价因子赋分法进行组合区的总体评价。

具体步骤和方法是:

(1)选择并确定评价因子。

包括“旅游资源”和“开发环境和开发条件”。

其中“开发环境和开发条件”又分为“交通条件”、“已有基础”和“计划潜力”。

考虑到资料掌握程度和操作便利,以已确定的4个旅游资源组合区为基本评价单元。

(2)将各评价因子进行等级划分,均分为优、良、中三级。

(3)各因子视其重要程度赋以相应的权重,再按各自等级进行再分配。

旅游资源和计划潜力两项因子优、良、中得分分别为15、10、5分,交通条件、已有基础两项因子优、良、中得分分别为10、7、4分。

(4)专家评定得出各组合区旅游资源开发得分,再按得分区间将组合区分为3级:

一级≥40,二级≥30—40,三级≥20—30。

根据上述标准和方法,评出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组合区的开发等级(表10)。

表3-10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组合区评价赋分等级表

组合区名称

旅游资源

开发环境与开发条件

得分

排序

交通条件

已有基础

计划潜力

中部旅游资源组合区

15

10

7

10

42

1

西南部旅游资源组合区

10

4

7

10

31

2

北部旅游资源组合区

5

7

7

10

29

3

东南部旅游资源组合区

5

7

4

10

26

4

从上表可以看出:

呼伦贝尔市4个旅游资源组合区,以海拉尔、满洲里为核心的中部旅游资源组合区的开发条件最好,其开发条件在4个区中遥遥领先。

其他三个区开发条件相近,具有后发优势。

四、旅游资源优势评价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得出呼伦贝尔市各类旅游资源的等级结构及资源总体质量(表11)。

从表10可以看出,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以景观建筑、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三大类资源最为丰富,资源质量也最好。

下面对呼伦贝尔市的优势旅游资源分别进行阐述。

表3-11呼伦贝尔市各类旅游资源的总体质量及等级结构

主类名称

五级

四级

三级

普通

未评

单体总计

总分

排序

景观建筑

2

14

55

71

455

1

水域风光

1

6

15

11

33

355

2

生物景观

1

4

6

15

26

245

3

地文景观

3

4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