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9136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C.冲动型

  D.沉思型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属于依存型。

  8.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答案】B。

初中生思维中再度出现自我中心性,认为自己是独特的,有许多“假象的观众”在关注自己,因此空前关注自我形象。

  9.根据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铃声也能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

  A.中性刺激

  B.条件刺激

  C.无条件刺激

  D.操作行为

铃声单独呈现时,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

当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出现之后,铃声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此时铃声为条件刺激。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是(  )

  A.每天跑步

  B.视力下降

  C.装修房屋

  D.不怕见生人了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不怕见生人了”属于态度的学习。

  11.在学习过程中制订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称为(  )

  A.记忆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C。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12.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心理特点是在(  )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A.放纵型

  B.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

在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儿童的自主性受到抑制,安全感得不到保护,也不喜欢与他人接触。

  13.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并主张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制课程的是(  )

  A.活动课程论

  B.要素课程论

  C.结构课程论

  D.发展课程论

题干是结构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14.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例如(  )的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A.第斯多惠

  B.乌申斯基

  C.苏格拉底

  D.夸美纽斯

第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夸美纽斯提出“直观教学有进步意义”。

  15.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略。

  16.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的评价叫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

  17.记忆内容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如果得不到复述,很快就会遗忘。

  18.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这一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题干是直观性原则的定义。

  19.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  )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A.演绎法

  B.归纳法

  C.辩证法

  D.阶级分析法

培根提出的是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的体现。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属于道德感范畴。

202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五)

1.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的是(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

  2.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是(  )

  A.依法执教

  B.爱心奉献

  C.团结协作

  D.廉洁从教

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

  3.下面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学校事故的免责条件?

(  )

  A.第三人过错

  B.不可抗力

  C.过失

  D.紧急避险

  4.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加减,再学习小数的加减会感觉很容易,这是(  )的作用。

  A.迁移

  B.复习

  C.转移

  D.扩散

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5.(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项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性格

  C.态度

  D.气质

  C【解析】态度是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6.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大力开展素质教育

  C.提高教育质量

  D.注重人的个性、兴趣的培养

马克思主义者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途径。

  7.用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  )

  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抽象思维

  D.模仿思维

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

  8.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

  A.社会、知识、教育制度

  B.政治、经济、生产力水平

  C.社会、知识、儿童

  D.社会、生产力、教育制度

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9.在学习过程中制订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称为(  )

  10.“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该诗句可以用来形容创造性思维形成中的(  )

  A.准备期

  B.豁朗期

  C.酝酿期

  D.验证期

豁朗期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

 11.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其归因是(  )

  A.内部、不稳定、可控

  B.外部、稳定、可控

  C.外部、稳定、不可控

  D.内部、稳定、可控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努力程度属于不稳定的、内部的、可控的因素。

  12.“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这里体现出要发展学生的能力。

  13.听觉中枢是(  )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颞叶主要是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

枕叶是视觉中枢;

额叶在有组织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

顶叶调节机体的感觉。

  14.“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指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  )

  A.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B.做到选择

  C.做到优化组合

  D.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教必有法”指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学生年龄特征等,但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间、设备、条件以及实际经验等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教无定法”。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5.具有英语基础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学习德语的现象属于学习中的()

  A.定势

  B.正迁移

  C.记忆

  D.负迁移

定势是一种旧有的习惯对新行为获得的影响,英语知识不是习惯,因此不是定势。

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与这道题目无关。

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阻碍作用。

因此,正迁移符合本题所述的意思。

  16.对同一问题寻找更多不同类型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

  A.流畅性

  B.独创性

  C.目的性

  D.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即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

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独创性是指思维角度十分独特、新颖。

目的性是问题解决的特点。

由此可知,对同一问题寻找更多不同类型的答案是思维的变通性特点。

  17.晶体智力的发展(  )

  A.在成年达到高峰

  B.在成年后仍然增长

  C.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D.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

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因知识经验的累积,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育个别学生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搞好班级教育工作

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是做好其他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并把它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

  19.格式塔学习理论强调(  )

  A.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B.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C.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

  D.分析与比较的作用

格式塔学习理论即完形—顿悟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20.我国最早出现“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场所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周代

  D.西汉

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孟子》里载有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202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四)

1.(  )提出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的“白板说”。

  2.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高成就需要者的成就动机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50%的任务。

这类人会选择做企业家和风险较大的工作,他们通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内部因素。

  3.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教育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将表现好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对学生是一种奖励。

  4.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5.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反而使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这是(  )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联觉

  D.感觉补偿

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的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称之为感觉补偿。

  6.在政府的资助下上了大学的小新决定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属于(  )

  A.外部学习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C.附属内驱力

  D.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想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世界观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小新由于受到政府帮助而产生努力奋斗将来报效祖国的想法,与他的志向有关,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7.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一概念是由(  )提出来的。

  A.皮亚杰

  B.劳伦兹

  C.桑代克

  D.维果斯基

劳伦兹通过对小鸡、小鸭印刻现象的发现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8.马卡连柯说: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D.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即要严格要求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即要尊重学生。

  9.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指的是(  )

  A.学习策略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习期待

  10.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关键年龄大约在(  )

  A.5~6岁

  B.7~8岁

  C.10~11岁

  D.2~3岁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从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两个阶段划分的时间为~11岁。

  11.与“心服口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  )

  A.真从众不从众

  B.真从众权宜从众

  C.权宜从众不从众

  D.权宜从众从众

真从众指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的看法也认同群体。

有些情况下,个体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这是权宜从众。

  12.有的学生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反映了其思维的(  )

  A.创造性

  B.灵活性

  C.批判性

  D.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地思考问题,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实质,揭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题干表述符合思维深刻性的含义。

  13.把学习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14.教师讲课时,一位小学生一会儿听教师讲,一会儿翻书看,一会儿在本子上写什么,你认为这位小学生这时的注意状态是(  )

  A.稳定的

  B.起伏的

  C.转移的

  D.分散的

在课堂上,这位小学生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把注意有意识地从一个活动上转移到另一个活动上,此时他的注意状态是转移的。

  15.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一所小学的绩效一般包括学校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同时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以上诸方面所反映的学校组织及其人员的素质、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

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16.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建设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任务有很多,但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

  17.“教然后知困”“弟子不必不如师”说明了我国师生关系的(  )特点。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师道尊严

“教然后知困”意思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弟子不必不如师”意思是学生在某方面可能会超过老师,这都体现了我国师生关系的教学相长特点。

  18.主要受人的生理因素影响,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有降低趋势的智力类型是(  )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言语智力

  D.人际智力

题干描述的是流体智力的特点,晶体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19.下列选项体现记忆敏捷性品质的是(  )

  A.出口成章

  B.死记硬背

  C.博闻强识

  D.过目成诵

记忆的敏捷性是指能在短时间记住较多的东西。

  20.下列选项中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

  A.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利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在意义识记中,理解是关键。

202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答案解析(三)

1.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A.自我学习

  B.自我控制

  C.自我调节

  D.自我反省

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2.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等描述的是个体的(  )特征。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认知

本题考查对性格概念的理解。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  )规律。

  A.智育过程

  B.心理辅导

  C.德育过程

  D.美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4.“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合适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所谓学会学习,是指掌握了学习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并能在适当的情境中加以运用。

兴趣和知识掌握并不代表知道如何去学。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  )

  A.对比

  B.错觉

  C.适应

  D.感受性

这是嗅觉的适应现象。

  6.“没有英雄的一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  )

  A.教师的

  B.榜样的作用

  C.领导的

  D.社会的作用

  7.人们平时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  )的特性。

  A.分配

  B.转移

  C.分散

  D.起伏

注意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一心二用”是典型的注意分配现象。

  8.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A.阶段性

  B.阶级性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生产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9.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教育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0.《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体现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C.启发性教学

  D.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1.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基础和关键分别是(  )

  A.知、意

  B.知、行

  C.意、行

  D.知、情

道德认识(知)是德育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