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9155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docx

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阐释

案例16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诠释与实证分析

马成文郑丽琳编

一、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诠释

长期以来,在评价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人们几乎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出口上,认为只有出口、只有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才有积极作用,而进口会抵消这种作用,是贸易乘数中的一个减项,并提倡追求贸易顺差。

从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到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都是持这种观点。

国内学术界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出口方面,大量文献从微观、宏观层面上分析了我国外贸出口、净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并用计量经济模型给出了实证分析。

对于进口贸易的研究相对较少。

实际上,进口贸易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

(一)弥补供给缺口。

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导致的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扩张,或超出了国内既有的生产供给能力,或国内现有供给水平不能满足先进科技的需求,从而引致供给瓶颈。

通过进口国内短缺资源、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来打通国内经济发展的供给瓶颈,是中国实行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经济转型,推动国内经济稳步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进口的工业原料占进口总额的比例,一直在40%~50%左右,部分国内急缺原料的进口量与国内相关产品生产量之比已达很高程度。

国内紧缺的大宗资源性原材料进口,缓解了国内资源约束的压力,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国内供应的缺口,促进了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出口产品是在进口原材料、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生产的,增加出口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进口,可以降低出口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我国出口竞争力。

进口增加意味着外汇需求的增加,从而缓解本币升值的压力,进而有利于出口。

进口对于扩大我国外需具有支持作用。

“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资源供给矛盾更加突出,处理好进口问题,对于确保我国急需的重要资源和关键技术装备的稳定供应、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缓和贸易磨擦。

在现阶段,适度扩大进口是保持贸易平衡、缓和贸易磨擦的有效途径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与此同时,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很快,2005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8188.72亿美元,进出口顺差高达101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7.4%。

过大的贸易顺差并不是好事。

一方面,贸易顺差过大会带来货币政策的被动性。

外汇储备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外汇占款已经取代了再贷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入的最主要渠道,而央行又只能应市场需求被动地买卖外汇,因此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外汇占款规模控制的主动性,从而导致对货币供应量控制能力的削弱,推动了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外汇储备过多会造成资金资源浪费,并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另一方面,贸易顺差过大增加了我国与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

目前我们出口的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但我们付出很大的能耗和环境代价,这种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支撑的高增长很难持续长久。

贸易争端的高发态势,与我国贸易额逐步扩大以及随之急剧增加的顺差,特别是与部分贸易伙伴的不平衡有直接关系。

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欧。

美欧较大的贸易逆差,成为美欧对中国出口产品频频设限的主要口实之一。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和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出口贸易环境严重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仍然保持以往的出口导向型的政策将会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要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这些问题,就要转变出口导向型的政策,适度扩大进口。

适度扩大进口有利于缓和我国与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矛盾,为我国产品进入对方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三)诱导国内需求。

进口本国尚未生产的产品,开拓了国内市场,可以诱导国内新产业成长;进口本国没有或稀缺的资源,满足了生产的需要;进口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相当于创造环境财富;进口还可能使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并刺激其它需求的扩大。

进口商品的冲击将刺激国内企业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激烈的竞争加速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迫使落后的产业及早淘汰,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国内产品的升级换代,带来经济的动态增长。

(四)激发技术创新。

由于进口中往往包含大量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它虽然不会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大量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进口会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会促进经济集约化增长程度的提高,从而促进GDP增长率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产品引进→技术引进→技术创新之路,以产品引进带动技术创新,不仅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

通过引进国外的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可以节省时间,减少开发不成功的风险,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进口节省了创新的成本,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以及先进管理思想等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并且为发展高科技产业、培育后发优势提供可能。

进口的过程,也是人们思想进步、思维方式改变和观念更新的过程,更是制度创新的过程。

“十一五”时期,我国要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必然会对进口提出很大的需求。

因此,正确认识进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尤为重要。

二、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本文实证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取自1978-2004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数据来自2005年中国统计公报,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经济增长水平,IM表示进口额,用当年平均汇率换算为以人民币为单位的进口值。

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变量的长期关系,并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GDP与IM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GDP与lnIM表示。

(一)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统计分析

1.进口和GDP总量与增速分析。

从总体上看,我国进口贸易发展迅速,从1978年的187.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4073.4亿元,年均增长16.4%①,高于GDP年均增长速度(9.4%)。

GDP与进口额趋势图和lnGDP与lnIM散点图如图1、图2所示。

由图1可知,随着我国进口增加,GDP不断增加。

而且在进口增加较快的年份,GDP增幅比较大,相反,进口增加较慢的年份中,GDP增幅减小。

从图2可以看出,变量lnGDP与lnIM之间的散点图显示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两者相关系数高达0.9933,表明进口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图1GDP和进口总额IM趋势图图2lnGDP和lnIM散点图

从进口增速与GDP增速的关系上看,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进口随国内经济波动呈周期性变动。

从图3可知,进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变动方向和步调较为一致。

在进口增长速度快的年份,经济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而在进口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年份,经济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

只是进口增长率的变化幅度更大,而且其在时间上有先于GDP增长率变化的趋势。

很明显,进口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

2.进口弹性分析。

为了揭示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可对进口弹性进行分析。

进口弹性(TX)是GDP增长率与进口增长率之比,即进口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数。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除个别年份外①,进口弹性都大于零,如图4所示。

1978-2005年平均进口弹性为0.573,说明进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我国GDP增长0.573个百分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进口增长与整个GDP增长关系密切,而且对经济增长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图3GDP增长率GGDP和进口增长率GIM图4进口弹性TX

3.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为了分析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两个指标来作定量分析。

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GXD)是指一定时期进口增量与GDP增量之比,反映经济增长中进口增加所起的拉动作用程度。

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LDD)是指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的乘积,反映经济增长率中进口贸易的贡献程度。

从图5、6可以看出,1978-2005年我国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波动较大,呈现不规则波动,这与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背景有着很大的关联②。

但总的来说,27年来我国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仍然达到了0.239,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中进口增加所起的拉动作用为23.9%;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平均达到2.243,表明1978-2005年我国GDP年均9.4%增长率中,进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2.243个百分点。

可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较为明显的。

图5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GXD图6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LDD

(二)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协整分析

协整理论是一种新的建模技术,它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入手,探求非平稳变量间蕴涵的长期均衡关系,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法。

本文作协整分析用到的方法有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

1.ADF检验。

图7显示了lnGDP与lnIM的趋势图,这两个序列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起漂移的,说明二者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

图8显示lnGDP与lnIM为1阶单整的时间序列。

图7lnGDP和lnIM的趋势图图8lnGDP和lnIM一阶差分图

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变量lnGDP与lnIM以及它们的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借助于EViews软件,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变量lnGDP与lnIM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后是平稳的,即lnGDP与lnIM是1阶单整序列,由此可进一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表1lnGDP和lnIM的平稳性检验

变量

ADF检验值

临界值

检验形式(c,t,k)

结论

lnGDP

-2.6913

-3.2367*

(c,t,1)

非平稳

lnIM

-2.6527

-3.2602*

 (c,t,1)

非平稳 

△lnGDP

-3.6071

-2.9850**

 (c,0,1)

平稳

△lnIM

-3.9332

-3.7204***

(c,0,1)

平稳

注:

①检验形式中,c为常数项,t为趋势项,k为滞后阶数;②滞后期k的选择标准是以AIC和SC值最小为准则;③Δ表示变量的一阶差分;④﹡、﹡﹡、﹡﹡﹡分别表示显著水平为10%、5%、1%的临界值,下同。

2.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EG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

由于变量lnGDP与lnIM是I

(1)序列,可用OLS法进行协整回归,得到的协整方程如下:

(1)

t:

(14.01284)(20.73184)

-

模型

(1)拟合优度较高,且不存在序列相关与异方差。

若变量序列lnGDP与lnIM存在协整关系,则模型估计式

(1)的残差序列E应具有平稳性,对E做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残差序列E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残差序列E的ADF检验统计量为-3.360721,明显小于显著水平为为10%、5%、1%的临界值,因此残差序列E为平稳序列,这表明变量lnGDP和lnIM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且是惟一的。

协整关系所对应的长期关系方程为式

(1)所示,且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它表示我国进口每增长1%,名义GDP将增长0.72%,同时说明我国GDP和进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lnGDP与lnIM长期关系拟合效果较好,如图9所示。

3.误差修正模型。

为了进一步解释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后需要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该模型依据解释变量离开均衡状态的偏差值来解释被解释变量的调整值。

这种模型还将长期和短期参数明确划分,成为一种把变量之间长期表现和短期效应结合在一起的有力工具。

因为序列lnGDP与lnIM之间存在着惟一的协整关系,所以可以建立如下误差修正模型。

(2)

t:

(3.584828)(4.147809)(-0.435603)(-2.311860)

-

回归结果表明,模型

(2)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变量的符号与长期均衡关系的符号一致,进口的短期变动对GDP存在正向影响,本期进口每增加1%,本期GDP增加0.21%。

由于短期调整系数是显著的,且为负值,符合反向修正机制。

它表明GDP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中的7.28%被修正。

模型

(2)反映了lnGDP受lnIM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说明进口贸易与GDP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短期内,进口贸易对GDP增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模型

(2)的实际值与拟合值的拟合效果较好,残差项基本上在1个正负标准差范围之内,如图10所示。

图9lnGDP和lnIM存在协整关系的拟合效果图10误差修正模型的拟合效果

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基于以上误差修正模型,即可检验进口与经济增长的长期与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

我们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对各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在长期看,进口对GDP存在着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这一结论意味着,我国的进口贸易拉动了经济增长且经济增长带动了进口增加。

从短期看,GDP是进口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带动了进口增加。

表3lnGDP与lnIM因果关系检验

Null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ability

LNIMdoesnotGrangerCauseLNGDP

23

15.9587

6.1E-05

LNGDPdoesnotGrangerCauseLNIM

7.31053

0.00234

D(LNIM)doesnotGrangerCauseD(LNGDP)

23

0.98158

0.44887

D(LNGDP)doesnotGrangerCauseD(LNIM)

3.50969

0.03486

5.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分析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我们可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

考虑下面的VAR

(2)模型:

(3)

(4)

脉冲响应函数可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新息)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显示出任何一个内生变量的扰动如何通过模型影响其它所有的内生变量,最终又反馈到自身的过程。

图11、图12是当模型(3)、(4)中内生变量受到一个标准差扰动时各个内生变量的响应路径组合图,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10年),纵轴表示内生变量的响应程度。

图11考察当本期给lnGDP一个冲击后,lnGDP自身和lnIM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lnGDP对来自自身的冲击反应较快,在第1期lnGDP增加了0.049,以后影响逐渐增大,在第7期达到最大(增至0.118)并逐渐趋于平稳。

lnIM对来自lnGDP的冲击当期没有反应,以后各期正向影响逐渐增大,在第7期达到最大(增至0.08)并逐渐趋于平稳。

图12是进口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响应路径,进口冲击短期内对lnGDP正向影响较小(第1期增至0.104),以后影响逐渐增大,第3期lnGDP增至0.147并趋向平稳递增态势。

lnIM对来自自身的冲击反应较快,在第1期lnIM增加了0.111,在第2期达到最大(增至0.128),以后正向影响逐渐减小并于第5期以后趋于平稳。

图11lnGDP对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响应图12lnIM对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响应

从脉冲响应路径可以得出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进口在短期内对GDP的增长效应较小,但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持续性的拉动效应。

(三)结论与解释

长期以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和认可,而进口的作用却往往受人怀疑,本文运用统计和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稳定而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这似乎有悖于传统经济学的观点。

因为现有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和贸易乘数理论容易误导人们对进口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理解,使人们从表面上无法认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特别是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贡献,尤其是在中国连续多年出现高额贸易顺差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背景下,人们普遍认为出口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实,从经济学逻辑上分析,进口与出口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是同等重要的。

进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口增加相当于国内供给增加,有利于突破经济发展的供给约束;第二,进口通过技术和知识“外溢”加速我国技术进步、减少研发风险、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第三,进口增加意味着外汇需求的增加,从而缓解本币升值的压力,进而有利于出口;第四,进口有利于拓展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发现新的市场,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三、适度扩大进口,实现外贸基本平衡的政策建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奖出限入”的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这种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不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了很多问题,而且大量的出口导致我国资源外流,降低了社会福利和居民生活水平。

在出口持续增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今天,我国总体上已经摆脱了外汇短缺的约束。

当前,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度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实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

(一)适度扩大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在连续数年保持巨大贸易顺差的情况下,我国目前已具备增加进口、提高进口增长率的内外部条件。

一是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二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8188.72亿美元,有条件增加进口。

适度增加进口,不仅会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能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能避免由于高额的贸易顺差可能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

同时,适当开放国外消费品的进口,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和人民生活水平,而且有助于产生新的消费热点,通过竞争,将推动我国消费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适度扩大进口,要加强对进口工作的战略规划,认真研究我国进口贸易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符合我国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相适应的进口战略,加强进口管理,整顿进口秩序,把握好进口的规模节奏,推动我国进口贸易从被动限制向主动调控转变,切实防止盲目进口、无序进口、重复进口。

要完善进口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健全进口对产业损害的预警机制。

(二)优化进口结构,完善进口税收政策,努力改善外易不平衡状况

一是优化进口商品结构。

大力增加战略性商品的进口,主要进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国内又无法提供的商品和技术,特别是国内短缺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等。

对国内稀缺、生产成本高的资源型原料可用进口原料予以替代,并进行国内原料的战略储备;对国内支柱产业和技术落后产业则可采用进口促进策略,着重引进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在分享国外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是优化进口地区结构。

要注意增加在出口集中地区(如美国、欧盟等国家)的进口,尽可能保持外贸基本平衡,减少贸易磨擦。

此外,要注意进口方式和进口来源的多样化,确保进口安全。

目前,中国正处在IT产业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从发达国家大量进口IT产品和关键设备。

从中长期看,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敦促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放宽对我国高新技术出口限制,对减少我国与美欧的贸易顺差同样十分重要。

三是完善进口税收政策。

在逐步降低进口税率的大形势下,我国应实施有层次的关税结构。

即对初级产品进口免税,对半成品征收相对高的关税,对最终产品进口征收最高的关税。

这样会使得产品国内加工程度越深,关税有效保护率超过名义保护率的比率就越大,对生产者的保护越有效。

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WTO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有关优惠待遇,继续合理运用非关税壁垒加快幼稚产业的发展。

通过进口税收政策调整与完善,引导企业更多地进口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及商品,并加大对企业进口业务的支持力度。

(三)完善进口价格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

我国是国际市场上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大豆等大宗商品的大买家,但由于我们缺乏对这些商品的定价权,大买家经常吃大亏,这种被动状况与我国作为大买家的地位不相称。

要充分发挥我国作为进口大国的优势,培养增强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上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尽最大可能避免价格风险和经济损失,实现进口成本最小化。

就长期而言,我国规避价格风险应当立足于发展国内期货市场,同时夺取价格制定权,不再充当被动的价格接受者。

但目前在国内期货市场尚不发达情况下,至少就近期、中期而言,我国还需要充分利用境外国际期货市场的功能。

同时发展价格卡特尔,鼓励企业在海外集体采购,建立出口价格联盟。

前者是为了增强价格谈判能力,避规进口的价格风险;后者是为了降低出口的价格风险。

 

(根据浙江工商大学孙敬水同名论文编写)

案例讨论

1.人力资本投资的度量指标还有哪些?

2.你认为基于本题,运用PanelData模型有何优越性?

使用时序或截面数据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