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9185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x

新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1)假日,小张来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小岛。

这里曾经一片荒芜,人迹罕至,可如今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他不由得吟出了“碧岛增绿树绿增岛碧”,可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

   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了介绍长白山的风光片,说长白山原本叫白山,只因这里气候寒冷,经常下雪,山上积雪不化而得名。

听到这里,小张脑海中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

下联:

________

(2)上联:

今日称雄考场,谁拔头筹?

下联:

________

【答案】

(1)白山落雪花雪落山白(或:

白山添白雪白添山白)。

(2)他年尽忠华夏,我绘宏图。

【解析】【分析】

(1)仔细阅读上联可知,抓住了所写事物为“岛”,以及岛的颜色为“碧”,为山增绿的是“树”,下联就要围绕“山”来写,山的颜色为“白”,白的原因是“雪”。

找到这些规律结合词性就很容易对出下联。

(2)上联是一个问句,问的考场中谁会取胜,下联应该考虑我为什么考试,所以理所当然是为国家做贡献。

明确所写内容后结合词性完成对联即可。

故答案为:

⑴白山落雪花雪落山白(或:

白山添白雪白添山白)。

⑵他年尽忠华夏,我绘宏图。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

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

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⑵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

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2.有人问:

什么年龄最好?

一位少年说:

16岁的年龄最好!

它拥有活力和希望。

一位青年说;25岁的年龄最好!

它拥有青春和追求。

一位中年人说;40岁最好,它拥有睿智和成熟。

一位老年人说:

________

大家听后,都觉得老人的话最有道理。

人应该珍惜自己的拥有。

老人说的什么话你知道吗?

请在横线上填写。

【答案】所有的年龄都美好,因为生命意味着拥有。

【解析】【分析】做此题时关键应理解“大家听后,都觉得老人的话最有道理”这句话的底蕴。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先要根据对话的内容,理清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确定答案,还要考虑语句之间的连贯性等。

能力层级E

3.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在我看来,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已逝,生命有限。

岁月不是别人的岁月,而正是你的岁月;生命不是别人的生命,________。

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你必须怜惜你的昨天,________。

【答案】而正是你的生命;才能更好的铭记它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

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

本题要注意语句意思的连贯性。

故答案为:

而正是你的生命  才能更好的铭记它

【点评】补写句子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拿到题目后,学生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

然后要从两个角度推导:

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最后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

4.请在《有用是毒药,无用是解药》第⑤段结尾处作一个关于段落中那个女孩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片段。

要求:

⑴符合上下文的情境;⑵至少写一个比喻句;⑶字数不超过150字。

【答案】答案不要求一致,但要具体应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和年龄等特点。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对原文进行补写的片段练习,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只要内容设计合理,表述正确,具体应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和年龄等特点,作文中应该体现女孩当时的神态,恍然大悟,有所启发;动作描写也要有原来的抵触变为能够接受“我”的观点,注意与上文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作答时要按照要求运用上比喻的修辞。

故答案为:

答案不要求一致,但要具体应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和年龄等特点。

【点评】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

5.按要求修改下面的短文。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②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愁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③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

(1)第①段划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

(2)第②段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________。

(3)给全文写一个结尾。

【答案】

(1)将句号和下引号调换位置

(2)如果你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3)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解析】【分析】

(1)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但判定是否独立成名,又是一个难点。

简单实用的判定方法是:

如果前引号前是冒号,引号里又是一句完整的话,就算独立引用,点号应放在引号内;如果引号前面是逗号或没有标点,就算作非独立引用,就不保留引文末的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如在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

引文末了该用问号或叹号的句子,无论独立成句,还是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均应把问号、叹号放在引号内。

(2)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这句话前后不一致,属于两面对一面的问题。

前面为“是否愿意去寻找”,后面是“就会出现”,显然不一致。

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

(3)本文的结尾句应该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

故答案为:

(1)将句号和下引号调换位置

(2)如果你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3)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点评】两面词如“能否、是否、成败、优劣、好坏”,能不能,荣辱、兴衰等,它常常造成“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意搭配不当。

6.请仿照画线的例句。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常常是丰富的。

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

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答案】读书

;不只是知识的积累

;更是心灵的远足。

(示例2:

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

【解析】【分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学生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阐明的意义。

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要写出成功的两个方面,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写出富有生活哲理、启迪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

故答案为:

读书;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远足。

(示例2:

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

【点评】按要求续写句子,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与生动。

能力层级E

7.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上下文,在空格处写出恰当的句子,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诗经》的句子主要是四言,此后《诗经》被视为四言诗之滥觞。

不过,①________,但并不严格受此约束,②________,句子参差变化,显得活泼又自然,表现了错落有致的形式美。

【答案】它虽以四言为主;有长短不齐的句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结合上下文灵活用语。

第一空前有“不过”,表转折,因此应填写“它虽以四言为主”。

第二空承接上一句,过渡至下一句,因此要体现对下一句的总结性语句,应填写“有长短不齐的句子”。

故答案为:

①它虽以四言为主;②有长短不齐的句子【点评】本题文本内容较易,需要学生做题时注意理解,认真审题即可回答正确。

8.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________,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答案】不同的花会产生不同的芳香油;颜色淡雅、花瓣小的花—般香味浓郁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分析所填内容,做到语意完整连贯。

由“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可知,第一个空应填“不同的花,芳香油不同”,以使之与“香味也不同”构成因果关系;由前文“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可知第二个空应填“颜色素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较浓”,以使之与“颜色艳丽、花瓣大”构成对比关系。

故答案为:

不同的花会产生不同的芳香油;颜色淡雅、花瓣小的花—般香味浓郁。

【点评】本题考查填补句子的能力。

填补的内容要能使整段文字句意连贯,表达顺畅、语言得体。

解题技巧是先通读语段,看其中缺少了那些需要补充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前后句来补写。

比如本题,根据“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可知,需要补充说明这种差异的原因,道理很简单,不同的花,产生的芳香油类别也不同。

9.仿写句子。

要求所写句子与上下文结构一致,意思连贯,所用修辞方法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玫瑰,创造幸福的人生。

【答案】在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受伤的心灵(或:

在人生的旅途中,牵挂是闪亮的明灯,照亮人生的道路)

【解析】【分析】首先要注意句式和例句一致;其次喻体的内涵应符合“家庭”这一主题;还要注意内容健康,符合逻辑。

【点评】按要求续写句子,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与生动。

能力层级D

10.请用《醉翁亭记》中的一个成语补全下面句子,并写出这个成语的意思。

放暑假,妈妈带我去三亚度假,我本来以为可以好好放松一下,结果她却要求我每天写一篇游记,真是“________”啊!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_______。

【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言在此而意在别的方面

【解析】【分析】《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出一个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

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故答案为:

醉翁之意不在酒;言在此而意在别的方面

【点评】考生要熟记古诗文,并且要理解古诗文的意义和用法。

对语句要理解,理解其内容以及表达方式、情感、在诗句中的做等。

1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3日,《咬文嚼字》公布2018十大流行语,“锦鲤”上榜。

   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极富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2018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官方微博推出寻找“中国锦鲤”转发抽奖活动,中奖者即为“中国锦鲤”,吸引大约300多万次转发。

10月7日支付宝揭晓了抽奖结果,幸运的“中国锦鲤”获得了“中国锦鲤全球免单大礼包”。

①“锦鲤”一词迅速流行,网络上掀起了转发配有“锦鲤转运”“锦鲤祈愿”“锦鲤保佑”“锦鲤还愿”等文字的锦鲤图像的热潮。

于是“锦鲤”成为“好运”的象征。

②后来,随着热度增长,“锦鲤”开始泛指在小慨率事件中运气极佳的人。

“锦鲤”的走红及其意义的泛化,隐含了人们                      。

(1)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

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2)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锦”的金文写法,锦=钅(金线)+帛(帛,织品),可见其本义是用金丝线织成的闪光绚丽的织品。

B.画横线句子①中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

C.“咬文嚼字”“中国锦鲤”“抽奖结果”“美好生活”都是偏正短语。

D.文中画线句子②中,“后来”和“随着热度增长”都是状语。

(3)请结合上文内容,补全结尾的句子。

【答案】

(1)“慨”;“概

(2)C

(3)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析】【分析】

(1)“慨率”应为“概率”。

(2)C.“咬文嚼字”是并列短语,“中国锦鲤”“抽奖结果”“美好生活”都是偏正短语。

故选C。

(3)考查情境补写。

结合上文语境“‘锦鲤成为‘好运’的象征。

后来,随着热度增长,‘锦鲤’开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运气极佳的人。

”可见“锦鲤”的走红及其意义的泛化,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故答案为:

⑴慨;概

⑵C

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点评】⑴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形似字的区分。

⑵本题考查语法知识,注意字形、字义的把握,引号的作用、短语类型的辨析以及句子成分的把握。

⑶本题考查句子的补写,注意结合语境和语义。

12.按要求答题。

   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

关键词:

母爱

课文题目:

《金色花》

理由:

母爱足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关键词:

________

课文题目:

________

理由:

________

【答案】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儿时的乐园百草园,以及后来读书的三味书屋,在这两个地方所写的事情,充满着童年的乐趣,不禁勾起我们对童年的回忆,是一篇表现童年快乐的美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章的理解掌握。

首先要确定一个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例如可以选择“陪伴”,代表作是《散步》,围绕一家人在一起最温馨的时刻莫过于陪伴彼此来谈理由即可。

也可以选取其他主题,例如自然、生命、父爱、童趣等。

故答案为:

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儿时的乐园百草园,以及后来读书的三味书屋,在这两个地方所写的事情,充满着童年的乐趣,不禁勾起我们对童年的回忆,是一篇表现童年快乐的美文。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章的理解掌握情况,要求考生结合示例,选取关键词,围绕关键词选取文章,理由要合理,语言表达要连贯简洁。

1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

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点横撇捺呈现精妙组合;美在声韵,抑扬平仄传递音律和谐;美在意蕴,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今,以“书写的文明传承,民族的未雨绸móu”为活动宗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刮起了“最眩民族风”。

在“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江苏站的比赛中,连云港市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力拔头chóu.7月,我们将在央视黄金时段的“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看到我市选手的精采表现。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móu

chóu

未雨绸________

力拔头________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4)在提笔忘字现象渐趋严重的当下,你觉得举办“汉字听写大会”有什么意义?

【答案】

(1)缪

;筹

 

(2)“最眩民族风中”“眩”当为炫,“精采”中的“采”当为彩

 

(3)字词句篇传承华夏文明

 

(4)汉语中的一字一词,无不彰显着我古老民族的文化生命力.汉字听写唤起了我们对华夏悠久文明的再认识,鼓励着我们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此举虽小,意义非凡.

【解析】【分析】

(1)缪;筹;

(2)“最眩民族风中”“眩”当为炫,“精采”中的“采”当为彩;

(3)字词句篇传承华夏文明;

(4)汉语中的一字一词,无不彰显着我古老民族的文化生命力。

汉字听写唤起了我们对华夏悠久文明的再认识,鼓励着我们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此举虽小,意义非凡。

【点评】此题考查点较多,既有根据拼音写汉字,也有查找错别字,也有续写句子,也有阅读开放性问题。

解答此类题,要求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储备,认真审题,逐题应答。

本题考查点较多,属综合阅读题,答题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正确回答,同时要有一定的速度,防止占时较长。

14.读下面某商场“五一”黄金周促销活动广告片断,完成有关题目。

   活动期间,为感谢我们多年来对广大顾客的关心和爱护,本商场将让利50万元回报消费者;同时本商场将为(A)购买大型家电产品的市内顾客提供(B)送货上门的(C)服务(D)。

(1)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________

(2)为使语意明确,应把“免费”一词加入A,B,C,D的________处。

【答案】

(1)“我们”与“广大顾客”对换位置

(2)B

【解析】【分析】

(1)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语段中画线句语序颠倒,“我们”与“广大顾客”对换位置。

(2)此题考查了关键词语的填充。

填充题,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

【点评】

(1)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句子的病因。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2)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

15.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之花,骄艳动人,梦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夏之树,枝叶婆suō,梦想是生机勃勃的向往:

秋之果,缀满枝头,梦想是沉甸甸的收获;冬之雪,漫天飞舞,梦想是银装素裹的妖娆。

      梦想是永恒的微笑,____________。

有梦想,就有为梦想而奋斗的豪迈人生。

如今中国梦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国人奋发图强。

让我们抖擞精神,带着梦想出发,等到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擦去夏天的汗水和灰尘时,我们就可以听见在春天许下的心愿:

中国梦,美梦成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suō

________

________

婆________

缀满

抖擞

(2)第一段带有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银装素裹”中,“素”的意思是________。

文中“妖娆”的意思是________。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答案】

(1)娑;zhuì;sǒu

(2)骄艳;娇艳

(3)白色;妩媚多姿

(4)梦想是飞翔的翅膀。

【解析】【分析】

(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2)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辨析出来。

“骄艳”应写作“娇艳”。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掌握词语的意思。

(4)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

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

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点评】注意汉字的偏旁部首,能分辨形声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不写错别字。

能力层级A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曾经徘徊于黄河上游的水库,惊异于她①       ;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②       ;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③         。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立刻便如痴如狂。

为之(震惊/震撼).在这里,黄河先因山逼而势急,后依滩泻而狂放,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喧声蔽天。

正当她得意扬扬之时,她突以数里之阔跃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

(于是/然而)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巍巍地颤。

放眼两岸,真是(巧夺天工/鬼斧神工),脚下磐石,经黄河涛头这么轻轻一钻一旋,就路从地下出,水从天上来。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暄(xuān)      徘徊(huái)      如痴如狂

B.溅(jiàn)        上溯(shuò)      排山倒海

C.颤(chàn)       巍(wēi)巍       万马奔腾

D.钻(zuàn)        磐(pán)石       得意扬扬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震惊        然而        鬼斧神工

B.震撼        然而        巧夺天工

C.震惊        于是        巧夺天工

D.震撼        于是        鬼斧神工

(3)在文中三处划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如虹如带的飘逸    ②如狮如虎的豪壮    ③如泊如镜的沉静

B.①如泊如镜的沉静    ②如虹如带的飘逸    ③如狮如虎的豪壮

C.①如狮如虎的豪壮    ②如泊如镜的沉静    ③如虹如带的飘逸

D.①如泊如镜的沉静    ②如狮如虎的豪壮    ③如虹如带的飘逸

【答案】

(1)C

(2)D

(3)B

【解析】【分析】

(1)A.暄﹣﹣喧;B.shuò﹣﹣sù;C.全部正确;D.zuàn﹣﹣zuān 

(2)震惊:

大吃一惊;震撼:

震动,摇撼。

于是,连词,表顺承或因果;然而:

连词,表转折。

巧夺天工:

精巧的人工胜过自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鬼斧神工:

形容技能精巧,非人工所能及。

(3)根据比喻的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判断。

黄河上游水库是“沉静”的,流淌到河套平原是“飘逸”的;龙门峡的黄河是“豪壮”的。

答案:

(1)C

(2)D(3)B

【点评】本道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字音字形、词语辨析、语句衔接等能力,要解答好综合性学习试题,必须做到:

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

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

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

17.我们正值五彩缤纷的花季年华、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让我们一起来开展“放飞青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青春座右铭】少年强,国家强;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