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9245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

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反思+教学片段新人教版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意在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

《神州谣》让我们感悟祖国的伟大,《传统节日》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贝”的故事》这一课通过讲述“贝”让我们体会到汉字构造的奇妙,《中国美食》则通过讲述我国菜肴来揭示我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课分别以壮丽河山、传统节日、汉字、美食为题来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

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学生将收获更多有关我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体会作为华夏子孙深深的自豪之情。

课题

内容简说

神州谣

这是一首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歌谣,以“三字经”的样式让我们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与作者内心的自豪之情。

传统节日

这是一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语言简洁,句型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描绘了我国从春节到重阳节等所有主要节日及习俗。

“贝”的故事

本课是一节识字课,通过“贝”让我们感受到汉字构造的奇妙,让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同时,学会在汉字构造规律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更加深刻地了解汉字。

中国美食

这是一篇讲述我国各地美食的课文,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美味佳肴,表现了我国美食文化的独具特色和博大精深。

从衣食住行着手,使学生更加贴切深刻地体会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4.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神州谣》.......................................................................................................................................2课时

2.《传统节日》....................................................................................................................................2课时

3.《“贝”的故事》.........................................................................................................................2课时

4.《中国美食》..........................................................................................................................2课时

语文园地三.........................................................................................................................................2课时

本单元课文以我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为主,而基于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记忆和理解力较弱,因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多姿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与课文相融合,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我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丰富课文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神州谣

课题

神州谣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谣,浓缩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本课的学习以课文为基础,同时突出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

通过课件与课文的结合,充分展现我国壮丽的大好山河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示宝岛台湾和大陆不可分割的深刻联系,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一致等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搜集歌颂祖国的诗歌和我国自然文化景观方面的知识。

(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称”“发”“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节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1.识生字,朗读。

2.认识我国主要的山河及历史遗迹的位置分布。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搜集歌颂祖国的诗词歌谣和自然文化景观。

(学生)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

5分钟)

1.教师板书“祖国”,引导学生想出祖国有名的山川河流和名胜古迹。

2.出示我国的版图和民族分布,引导学生认识祖国。

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1.学生自由发言。

2.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版图及长江黄河、长城台湾的分布,以及我国各个民族的地区分布。

3.学生齐读课题。

1.写出几个你知道的山川河流及名胜古迹。

2.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在哪里,长江黄河在哪里,长城珠峰在哪里,台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

10分钟)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并组词。

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

6.小组成员分小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用时:

20分钟)

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

2.标出课文自然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

(2)借助插图,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各种地点所在的位置。

3.指导学生理清课文。

4.请学生朗诵课前准备的歌颂祖国的诗词歌谣。

1.朗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本文一共有4小节。

(2)根据图片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出现的黄河、长江、长城等在地图上的位置。

3.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4.学生朗诵课前准备的诗词歌谣。

6.依照课文填动词。

黄河(奔)

长江()

长城()

珠峰()

四、总结,拓展。

(用时:

5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2.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教学反思

低年级儿童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图画的学习方法。

因此本文的学习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图片乃至视频,充分引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让他们主动在地图上找寻长江黄河等位置,可以增加他们对祖国的认识,进一步与课文所要表达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共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歌谣蕴含的情感。

3.培养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的兴趣。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并培养他们主动查询答案、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了解我国台湾和少数民族的知识;搜集《新三字经·立大志》。

(学生)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用时:

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1.学生读生字、新词。

2.学生交流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

1.阅读课文第2小节。

(1)这一小节都描述了哪些景物?

(2)各种景物文中写的什么特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课文第3小节讲的是什么?

你知道台湾的大致历史吗?

3.课文第4小节讲的是什么?

你能说出几个你知道的少数民族?

说说他们大致都分布在哪儿?

4.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课文内容。

5.这首歌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品读课前搜索到的《新三字经·立大志》。

1.学生齐读课文,思考后回答问题。

(1)有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2)黄河“奔”,即奔腾;长江“涌”,即水流湍急;长城“长”,即长;珠峰“耸”,即高。

2.第3小节讲的是台湾和大陆都是一家人。

(借助课件多媒体展示台湾的大致历史)

3.第4小节讲的是我国各个民族团结一致共同为祖国繁荣而奋斗。

(借助课件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等知识)

4.老师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歌谣的意思表达出来。

5.这首歌谣作者通过展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宝岛台湾回归祖国的期盼,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前进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7.你能想出哪些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句?

8.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黄河

()的长江

()的长城

()的珠峰

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用时:

5分钟)

1.复习本课生字。

2.学生认读、组词。

1.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州湾民谊奋

岛峡族齐

2.会用下列生字组词:

涌耸繁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前期通过展示图片及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有趣味性的方式丰富学生有关祖国山河古迹方面的知识,向学生展示祖国的美丽景观,增加他们对祖国母亲的了解和热爱。

对台湾和民族团结的强调,让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深深融入到血液中去,激发他们对祖国强烈的热爱情感,从小就树立为祖国统一、国家富强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神州谣》教学片段

◆以悟导读,以读促悟(教学重点)

师: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山或江河?

生1:

长江,黄河,泰山,长白山。

生2:

还有汉江,云台山。

师:

好,那么大家又去过哪些景点旅游过呢?

生1:

我爸爸带我去过长城。

生2:

我去过天安门。

师:

大家在图上找一找你们去过的地方都在咱们国家的哪里。

(课件展示中国旅游地图,学生寻找)

师:

好,下面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宝岛台湾在什么地方?

(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学生寻找)

师:

那同学们关于台湾大家了解多少呢?

生1:

台湾是我们国家的一部分。

生2:

台湾离厦门很近。

师:

非常好!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下我国台湾省的历史。

(课件展示台湾省的图片和视频,教师向学生讲解)

师:

我们刚才了解了我国台湾省的情况,现在有哪位同学知道我国都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1:

我知道,有傣族,有蒙古族。

生2:

有回族,他们不吃猪肉。

师:

很好,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

(课件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的图片视频,简略介绍一些少数民族)

师:

我们刚才了解了台湾和少数民族,那么请大家读一下课文的第3、4小节。

(学生齐读课文第3、4小节)

师:

读完了课文,台湾跟我们大陆是什么关系?

生:

台湾和大陆是一家人。

师:

对,台湾是我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华夏子孙、龙的传人。

那少数民族跟汉族是什么关系呢?

生:

我们是友好的朋友。

师:

对,我们56个民族都是一家人,我们要相亲相爱,团结一致,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共同奋斗!

赏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师生以问答为主线,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视频,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在欣赏中增加他们对我国的了解,培养起他们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附送:

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出示祖国地形图)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形图形状像什么?

生:

像雄鸡。

(图片展示美丽风光)

师:

同学们,生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你们骄傲吗?

是啊,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山河壮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童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

(板书:

1神州谣)

二、初读儿歌,学习生字

(1)出示课文画面。

教师随机简介。

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2)出示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自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读准。

(3)出示生字,检查生字的字音,相机正音。

(4)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

神州谣 长江涌 珠峰耸 台湾岛 隔海峡

与大陆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

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偏旁归类识记。

如,“涌、湾、浓”都有三点水,“隔、陆”都有左耳刀,“峰、峡”都有山字旁,可以进行归类识记。

利用熟字识记。

“耸、湾、峡、浓、奋”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涌、峰”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如通一涌;锋一峰。

“与”可联系“写”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

“浓、陆”二字可利用意思相对的词语“浓一淡”“水一陆”来识记。

字理识记。

“州”是象形字,可以先与“川”进行字形比较,再展示“州”的字形演变过程,渗透汉字文化。

生活识字。

“湾、峡、州、峰、齐、奋、隔”7个字可充分调动学生经验识记如,结合地名识记,湾一一台湾、大亚湾;峡一一三峡、刘家峡;州一广州、苏州兰州:

结合山名识记,峰一一珠穆朗玛峰、香炉峰、飞来峰。

(6)多种形式读生字词语。

三、精读儿歌,感悟情感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自学讨论。

(1)探究第一小节: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①这一小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是个总起句)

②指导朗读:

重读“山川美”,要读出深情,读出对这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2)探究第二小节: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①这里介绍了我国哪些代表性的壮丽山河?

(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②(课件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图片)看看图片,说一说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黄河的特点是河水水流湍急,长江的水量更大,暗潮涌动,波涛汹涌。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

长城的特点是很长,是个大工程,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珠峰是指“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非常的高,直插云霄。

指导朗读:

以舒缓、抒情的语气朗读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句子,重读“奔、涌、长、耸”等词语,读出祖国山河的壮美、雄伟。

(3)探究第三小节:

(课件出示台湾版图)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①台湾岛是我们的领土吗?

从哪里看出?

(台湾是我国领土,现在虽然独立,没有回到祖国怀抱,但是永远都是和大陆是一家人。

)(与大陆,是一家。

②指导朗读:

重读“与大陆,是一家”等词语,读出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4)探究第四小节: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从哪里看出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

(“情谊浓”就是各民族兄弟团结在一起,像亲兄弟一样。

“齐奋发,共繁荣”是说各民族兄弟团结一心,共同谋发展,共同奔小康。

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团结奋进。

(5)指导朗读全文:

①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

②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

③男女生赛读,齐读。

四、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

我爱我的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你,锦绣山河多美丽。

三山五岳秀峰奇,洞庭湖中君山立。

桂林山水甲天下,万里长城数第一。

祖国成立六十年,处处展现新天地。

(2)学生阅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五、写字指导。

(1)巩固字音、字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及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州、争、族。

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齐”字是六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学生注意。

(2)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

“川、州”。

难写的字:

“民、族”。

(3)重点讲解。

奋:

横要短,撇要长。

川:

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

字形特点是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六、教师总结

1.师:

同学们都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板书设计

神州谣

山川美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民族情共同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