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9463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docx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

文章发布者:

冀景玲来源:

中国寻医问药网收藏本文

中国人常把医学简单分为中医和西医,这种区分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把中医翻译成英语后,就引起了一些麻烦。

中医二字一经翻译就成了中国传统医学(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但西医也是西方的传统医学啊!

西方医学著作有时也将西医写成TraditionalWesternMedicine。

在中西医作比较时。

聪明的西方人常采用的名词则是conventionalmedicine(常规医学)、ordinarymedicine(普通医学)、currentmedicine(现行医学),或mainstreammedicine(主流医学);而把中医学作为非主流医学、替代医学(alternativemedicine),或补充医学(complementmedicine)、非常规医学。

  在西方出版的大量有关替代医学的著作中,替代疗法往往有数十种不等,不同的著作选择也不尽相同,但占最要位置的当属针灸学,很少把中药单列其中。

因为本草疗法(phytotherapy、phitotherapy或fitotherapy)也是替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往往不限于中草药,而较为突出的又常常是印度草药疗法(Ayurveda)。

西方国家对医生(doctor)职业要来很严,对从事替代疗法(虽然承认它是医学的组成部分)的人一般不称为doctor,而常采用的词是实践者(practitioner),或者是在……疗法的单词加后缀“-er”或“-ist”:

如针灸医生只能称为针灸师(acupuncturist),顺势疗法医生只能称为homeopath、homoeopathist或homeopathicpractitioner。

西方人对“药”(drug)的定义也是很明确的,替代医学中的制剂一般不允许使用此字,即使在药店出售也是非处方形式,其常用的名词是“agent”,而草药的称谓则只是用“herb”。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重点介绍4种替代疗法,对于替代疗法的其他内容,在文章的最后作简单介绍。

1顺势疗法(homeopathy)

  公元前4世纪,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首先发现,服用某些大剂量的天然物制剂能引起健康人产生疾病的症状,而使用小剂量的同类物质却能缓解这些相同的症状。

两千多年以后,1790年,德国医生SamuelHahnemann(175~1843)在翻译一本《药材》书时,读到一段令他感兴趣的文字:

金鸡纳(后证明其主要成分为奎宁)可用来治疗间歇热(疟疾的主要症状),但它同样可以引起健康人出现类似间歇热症状。

这简直是医学之父理论的翻版!

这个年轻的医生正对当时医学界常采用的大放血和毒性药物治疗极为反感,苦苦探索一种更平和、更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他在反复研读希波克拉底的学术著作中发现这位医学之父曾从植物、矿物和动物中获取极少量的物质作为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发现能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他决定继承这位先贤的衣钵,创造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他把自己作为第一个受试者,一次服用4次2天剂量的金鸡纳(15.5g),就像现在用来治疗疟疾一样。

使他吃惊的是,很快就出现四肢发冷、心悸,几天后出现了典型的以发热为主的疟疾症状。

这样就验证了希波克拉底理论的第一部分。

他将这种试验推向公众,并用许多其它药物和天然物制剂在健康人群中进一步试验,他试验过的制剂中有许多确实能引起某些疾病的特殊症状。

进一步的实验发现,能够用引起这些症状的同类制剂的微小剂量来治疗这些症状,从而验证了希波克拉底理论的第二部分。

  Hahnemann在大量临床资料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创立了顺势疗法,并将其命名为“Homeopathy’。

  Hahnemann假设,微剂量的制剂或药物能刺激机体的特异性防卫机制,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相似律——同样的制剂治疗同类疾病(lawofsimilars—likecureslike)”。

其实,他这个定律与希波克拉底的理论同出于——拉丁文“通过同类物质,疾病可以产生,通过使用同类制剂,可以治愈之”。

  此后,Hahneman又系统阐述了他的第二定律“微元体”(lawofinfinitesimals):

越稀释的制剂具有更强的治疗作用。

为了发现药物的最小有效剂量,他采用重复加蒸馏水和酒精稀释法,并反复强有力地摇动以混合内含物,然后丢弃其中的99/100。

再加稀释液,如此反复稀释,直到药液中采用常现的实验方法不能检测出药物。

这种稀释法使它可以使用正常情况下的毒物以相对安全的剂量用于治疗疾病。

任何顺势疗法药物的最后“药剂”即代表制备好的药剂名称标签,数量越高,即表示稀释度越大(浓度越低)。

  顺势疗法受到现代药理学的强烈抨击,认为它是荒谬的、不合理的,其作用仅是一种安慰剂。

然而,顺势疗法医生则坚持认为,虽然从药理学上是无效的,但从生物学上还是有效的,能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

  对顺势疗法的评价争议较大。

虽然常规医学医生也承认该疗法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大多数认为仅是安慰剂的作用。

他们认为从科学研究的原则出发,很多顺势疗法论文不符合科研规范,结果的可信度不大。

但有些较严肃的顺势疗法论文还是得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结论。

如TheLancet杂曾报道24例哮喘病的治疗,实验采用的是双盲法。

所有患者先服1个月的安慰剂,后两个月半数患者继续服用安慰剂,另一半患者服用顺势疗法制剂.其结果是接受顺势疗法的患者有30%~40%的哮喘症状改善;而服用安慰剂的患者有改善的仅占12%。

Pediatrics杂志1994车也报道将81个尼加拉瓜患腹泻症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顺势疗法制剂和安慰剂。

结果服用安慰剂的患童病程比服顺势疗法制剂的要长。

然而也有一些采用严格双盲和随机的实验不能证明顺势方法比安慰剂的效果更好。

如骨髓炎的治疗,顺势疗法则基本无效。

另外,对一些感染性疾病采用小(微)剂量的抗生素治疗还可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因为这样将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而使抗生素失去作用.绝大多数顺势疗法医生都不会采用这样的治疗方案。

  在西方国家,顺势方法有一定的市场,特别是一些私人诊所常将该疗法作为一种替代疗法手段,但大多数都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严格选择顺势疗法的适应症。

而法国有1/3的家庭医生使用顺势疗法,36%的法国人乐于接受这种疗法,有8所大学医学院设立了顺势疗法研究生学位。

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顺势疗法是一种传统医学的合理形式给予扶持。

2反射疗法

  反射疗法(reflextherapy)是替代医学中被广泛接受的一种治疗手段,全球从事反射疗法的医生超过25000人。

所谓反射疗法主要是按压人体的某些部位,如足底、手掌及耳廓等,通过信息传入改善相关器官的活动,达到治疗作用。

  针灸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反射疗法,其历史悠久。

公元前24世纪埃及也有类似的反射疗法,古印度、古希腊也都有这种疗法的雏形。

  反射疗法重新在西方确立是本世纪初的事,1913年美国的耳鼻喉专家WilliamFitzgerald注意到,在手术前按压术者的双手、手掌和足底可使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减轻。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他认为,从手足这些特异的点有一股“生物电能”流向身体的特异区域。

Fitzgerald以图表的形式来勾画足部各点与内脏器官的复杂联系,压迫这些点对相应内脏器官产生反馈效应。

例如,大拇趾直接与脑相连,脚后跟和足背与直肠、肛门相连,足弓与太阳丛相连。

  但真正建立起现代反射疗法的应该是按摩师EuniceIngham,她主张采用适当的压力刺激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治疗其它的疾病。

反射疗法师认为此法可以治疗上百种病症。

如腹泻、便秘和其它消化系疾病,与应激有关的疾病(如周期性偏头痛、哮喘)、慢性疼痛(关节病、坐骨神经痛)、过敏反应、皮肤病(痤疮、湿疹、牛皮癣)、紧张、神经系统病症(多发性硬化症)。

  在美国的反射疗法多局限于按摩足底代表区,治疗相关脏器的疾病。

一般说来,反射疗法师基本上是按摩师,主要起到松弛身体的作用,并没有多少实验和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因而其保健作用也是有限的。

反射疗法师一般不作为单独行医出现,其工作场所多在俱乐部,从事该项工作的入也没有多高的学历。

3香味(气)疗法(Aromatherapy)

  气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可对某些香气有特殊的喜好,无论是某种香味的香水、一束鲜花以及三明治中的几片薄荷叶,甚至接同时使用的某种带气味的挥发油。

香气可以使人愉快,也可以使人难受。

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在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使用香料作为保健品使用。

  真正医学意义上的香气疗法应该是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一位在香气工厂工作的法国化学家Rene-MauriceGattefosse意外烧伤了手,当时他能够采用的“疗法”仅仅是将烧伤的手指插入盛有纯熏衣草油的溶液中,令他吃惊的是,疼痛和红肿很快就消退了,几小时就治好了烧伤而没有留下疤痕。

Gattefosse认为熏衣草油具有抗菌、防腐作用,因而能治疗烧伤;此后,他发现其它一些具有芳香的植物也具有治疗皮肤疾病的作用。

此外,一些医生开始试用芳香植物油治疗其它疾病,如精神病、焦虑和失眠;用丁香油、用香草油治疗烧伤和其它外伤。

  如今法国的一些香水工厂同时也生产一些香料油(精),这类物质往往具有香味、易挥发和易燃的特性,主要从花、根茎、植物皮、叶、树脂(汁)以及柠檬或桔子皮中提取。

它们可以喷洒到空气中,吸入肺中,也可通过皮肤(按摩)吸收。

一些香料油还可以内服,当然这可能有些冒险,因为有些对消化道有毒性作用。

最重要的香料油是碳氢化合物、氧化合物,包括乙醇、酮、酚。

考虑到使用的安全性,一般都要加些佐剂或用乙醇稀释。

  香气疗法有些普遍性的作用:

环境清香、改善情绪、精力充沛。

从化学的角度,进入血液后它有促进激素和酶的分泌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能增强记忆,从生理角度可以调节脉搏和血压。

如丁香、薰衣草、迷迭香草、薄荷能刺激唾液腺分泌,樟脑。

菖蒲、海索草油有改善心脏功能和促进循环;另外一些香料油可以促进淋巴系、内分泌系、神经系和泌尿系统的功能;香柠檬油、薰衣草油和落叶松油有抗菌防腐功能,外擦可用于治疗皮肤病。

4瑜伽术

  瑜伽(Yoga)是古代印度哲学中带有神秘主义成分的派别,而练习瑜伽术的人并不太信奉宗教教文。

简言之,它是具有3个组成部分的一种健身强体术:

姿式、呼吸和冥思。

  瑜伽练习姿式共有84式。

多采用动物姿式造型(如蝗虫、猫、鹿等)。

其中最重要的有5种。

瑜伽术首先的目的是训练保持这些姿式中的任何一个维持一定的时间,这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瑜伽术能改善循环、刺激腹腔内脏、强壮体魄,其最终目的是自我控制呼吸和冥思。

  冥思的目的使人脱离其所处的环境,避免情绪和感觉的影响。

良好的训练结果可使人处于一种“平和、领悟、安详”的境界。

5其它替代医学

  替代医学的著作中,还有许多其他内容,但很多疗法为我国学者所熟悉,故不作详细介绍。

  运动疗法(Kinesiology)是按摩的一个分支,由美国按摩师GeorgeGoodheart于1964年提出。

他认为脊椎不在轴线上是大多数健康问题的原因,纠正脊椎是该疗法的关键。

而与之相似的还有脊柱按摩牵拉疗法(vertebrotherapy)、脊柱手法疗法(vertebralmanipulation)和颅骶疗法(craniosacraltherapy),这些疗法的核心是靠手法复位、牵引和正位,都与西式按摩(chiropractics)有关。

还有一些类似的使身体放松的疗法(relaxation),包括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神经疗法(neuraltherapy)、触摸疗法(bodywork)等。

  一些理化疗法也列入替代医学之中,如光疗(lighttherapy)、磁疗(magnetictherapy)、软激光疗法(soft-lasertherpy)、氧疗(oxygentherapy)、微量元素疗法(oligo-elementstherapy)、蜂毒疗法(beevenomtherapy)、螫合疗法(chelation,常用于重金属中毒)等。

  饮食疗法(diettherapy)也是替代疗法的组成部分,包括素食疗法、果汁疗法(jucing)、节食(fasting)、水疗(hydrotherapy)、以及酶疗(enzymes)和直肠灌流疗法(highcolonies)等。

  另外,还有通过虹膜诊断疾病的虹膜学(iridology)、催眠术(hypnosis)、心一体疗法(mind-bodytherapy)等。

6结语:

  替代医学属非常规医学的范畴,虽然其中的许多疗法都有实在的疗效,但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他们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巨大困难,有许多“道理”还难以在科学的角度上被广泛接受,属非共识状态,因而只能作为医学附属部分。

但从替代疗法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来看,既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和科学的明天,仍然有其非凡的生命力。

替代医学(alternativemedicine),也叫替代疗法,是由西方国家划定的常规西医治疗以外的补充疗法。

按照西方的习惯,替代医学包括了冥想疗法、催眠疗法、顺势疗法、按摩疗法、香味疗法、维生素疗法等,传统的草药和针灸也归在其中。

替代医学的历史

替代医学的发展

各替代疗法比例

替代医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编辑本段替代医学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后,一种重新起用古医学的“自然疗法”在西方悄然兴起,后又发展迅速,但由于大半个世纪的告别,老医生早就死绝,大多数疗法也失传。

西方人开始把眼光瞄向了传统医学保持比较好的国家和民族,尤其是中国的中医中药。

以至于近年来,到中国学习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数量一直占据首位。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年到2005年,中国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54700余名中医药人才。

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建立3个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培训了36000余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

编辑本段替代医学的发展

  

  

草药疗法

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替代医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许多大学医学院都设立替代医学研究中心。

而针灸和中医在西方医学被归入替代医学范畴,并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针灸在替代医学疗法中占第二位(23%),仅次于冥想疗法(34%),而草药疗法占12%,居第5位。

编辑本段各替代疗法比例

  冥想疗法(

  

  

meditation):

34%

  针灸疗法(acupuncture):

23%

  维生素和矿物质疗法(vitaminandmineraltherapy)23%

  催眠疗法(hypnosis):

20%

  草药(herbalmedicine):

12%

  按摩疗法(chiropractic):

8%

  自然疗法(naturopathy):

6%

  顺势疗法(homoeopathy):

5%

  

香味疗法

精神治疗(spiritualhealing):

5%

  整骨术(osteopathy):

4%

  香味疗法(aromatherapy):

4%

  反射疗法(reflexology):

2%

  而且AIDS病人接受传统医学疗法的比例也很大。

接受按摩治疗达:

54%,针灸疗法:

48%,可见传统医学疗法在西方有一定的市场。

编辑本段替代医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替代医学”一向不被重视,被归为“另类”。

但这些治疗方法却越来越受到群众欢迎。

据美国有关人士调查,美国有60%以上的成年人试用过“替代医学”。

但据另一项调查,美国用过“替代医学”的只占美国成人的16%。

无论如何,现实驱使美国卫生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美国国立卫生院的属下设立了一个非主流医学办公室,后转为辅助和“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近5年的研究预算以每年50%~100%的速度增长,2001年预算将达1亿美元,并在全国设立了16个研究中心,分别从事有关“替代医学”的专项研究。

1997年11月,美国国立卫生院亲自出面召开了关于针灸的听证会,邀请中国的韩济生院士等三位学者参加,韩院士应邀在该次大会上作“针刺镇痛原理”的大会报告。

会议对针灸治疗疼痛和恶心呕吐等的疗效加以充分肯定,并指出要加强对针灸原理和应用的研究。

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9年亲自下令设立四人顾问委员会,对“替代医学”进行政策性研究,要求2001年6月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政策性报告,供政府和国会立法参考。

美国这些举动不仅受到本国朝野的欢迎,也受到西方其他国家的关注。

英国对“替代医学”的态度一向是听其自然,任何人只要说“我是针灸医师”就可以开业扎针,每次收费大约25英镑,其他如按摩、骨伤整治等也如此。

实际上是缺乏管理。

但由于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差,候诊时间太长,所以人们习惯于自费求医。

据统计,全国“替代医学”年消费总数达16亿英镑。

查尔斯王子本人比较重视非主流医疗的作用,他早在1982年就提倡关注“替代医学”。

他认为,英国应该学习美国,有一个类似于辅助和“替代医学”研究中心的机构,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这一重要活动;他特别提倡主流医学与“替代医学”要互相主动配合,共同为病人服务。

从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院主持召开针灸法听证会,到1999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市召开第五届国际脑科学大会首次设立“针灸”专题报告会,以及同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指定19人组成“替代医学”委员会,至2001年由英国查尔斯王子发起在伦敦召开“整合医学”会议,这一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中医药、针灸等“替代医学”正日益受到西方世界的重视,正在逐渐走向与目前的西方主流医学相汇合,而形成统一的“整合医学”的潮流。

中医绝不是替代医学!

文章来源:

    2006-1-411:

43:

25

 

    中医绝不是替代医学,不是对所谓主流医学进行补充的一门医学。

它和西医是从两个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认识处理“人”、认识处理“病”的。

前者是从过程出发,去认识处理机体内外方方面面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后者是从某一方面出发,去认识处理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变化。

    西医是有优势的,但它的优势是在认识处理传染病、流行病上。

在内伤杂病中,也有一定的优势,但仅局限在已发生脏腑(即器官组织)大体上的、肉眼可见的形态结构病变上,而在内伤杂病中,这一阶段的病变仅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则是处于脏腑一种细微、超细微结构异常的阶段上,而通过脏腑层次的功能异常表现出来。

中医在认识处理这一阶段的病变时,有着极优越的诊治模式,有着极丰富的诊治手段,有着极良好的诊治效果。

中医的复方、针灸,在调节机体内部脏腑层次的功能异常上,有着西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从某种程度上言,西医在认识处理病因上,是老师,而在认识处理机体的内在病理改变上,在中医的面前,它还仅仅是一个小学生而已。

当然,中医虽然掌握了内伤杂病诊治的客观规律,但它的语言表述得不够理想,这点应当向西医学习,用现代的语言来重新阐述它,阐述出它的机理。

    附文一:

再谈中西医之区别

    中医从过程出发,研究机体内外方方面面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这句话含有两个意思。

一、中医诊治病症时考虑的是方方面面的、整体的、联系的,而不是西医在某一方面的,局部的、孤立的。

这点是中医的长处。

    二、中医诊治病症时考虑的是脏腑的变化,即功能,而不是脏腑的形态、结构。

这是由于当时的医学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当时不可能去深入到机体内部,特别是活的机体内部去剖析研究它,故只能去研究脏腑的功能变化,而不是结构形态的变化。

带来的结果有二:

一、好处,我们知道,脏器的病变,功能的病变往往(不是全部)发生在大体的、肉眼可见的结构异常之前(不是细微结构),先有功能之异常,后有大体的、肉眼可见的结构异常。

故我们中医有可能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去认识到它,及时的处理它,而将病情及时控制住,既病防变,防止它进一步发展加重,至不可逆、不可收拾之地步。

缺点则是当病情发生发展到明显的形态结构异常,如肿瘤的出现,如心脏瓣膜极度狭窄、闭锁不全,如胆道闭锁,如呼吸窘迫综合症等,此时不能依靠中医的手段去认识和治疗了,而需要依靠西医去认识治疗了,这也是西医的强项。

    但在内伤杂病领域,从总体上言,应当是中医优于西医的。

因为它能发挥的诊治领域范围更广,作用更大,诊治模式更优越,诊治手段更丰富,诊治效果更好。

而西医往往是在内伤杂病发展到最后的阶段才能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即韩德强先生所言的暴力治疗、暴力革命。

当然,就传染病、流行病诊治而言,还是西医优于中医的。

在语言上的应用,它也是优于中医的,更为世人所能理解和接受。

    附文二:

再谈中西医之区别二

    中医辨证,辨是辨别,证是机体内的客观病理存在。

这种病理存在往往是一种功能的病理存在,而不是大体的、肉眼可见的解剖结构病理存在。

功能的病理存在亦有其物质基础,但这种物质基础往往是一种细微或超细微的形态结构改变,是分子、基因水平的改变。

如肾阳虚(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功能低下)、肾阴虚(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亢进)、脾气虚(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西医的辨病(内在病理改变),往往辨别的是大体的、肉眼可见的形态结构异常。

故而临床上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病人诉说不适,西医因未能找到相应的大体的、肉眼可见的形态结构异常,而无法解释,就说病人没有病,或是神经官能症,心理因素的病。

而中医此时却能辨出证来,并进行治疗,如肾阳虚(内分泌功能低下异常)、脾气虚(肠胃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异常及免疫功能低下异常)等。

这是因为功能的异常往往发生在大体的、肉眼可见的异常改变之前,故而中医能先于西医认识到这种异常。

可叹西医不仅自己未认识到这种异常改变,还说中医是虚妄的。

中医当然是“虚”的,但绝不是妄的,它研究的对象是功能变化,虽然摸不着,中国人却是把它看得清清楚楚的,而西方人囿于物质结构决定一切的观念,对摸不着的东西也就看不见,或虽视而不见了。

当西医进一步发展,至分子、基因水平时,它也逐步认识到了,过去的“虚”,它也是有“形实”的内容了。

    附文三:

再谈中西医之区别三

    在中国人的全局观的指导下,认识事物有两种方式或途径。

一、从运动过程入手,去了解事物的方方面面。

二、从方面入手,去了解事物的运动过程。

而我们中医正是走的前面一条路,从运动过程入手,去了解“人”、去了解“病”。

西医则是走的第二条路。

    从运动过程入手,去了解事物的方方面面,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吧,在一岁时,机体内是什么状况?

在十岁时,机体内是什么状况?

在六十岁时,机体内又是什么状况?

这是认识“人”。

认识“病”时,则是如此,在昨天,机体内是什么状况?

在今天,机体内又是什么状况?

在上午,机体内是什么状况?

到了下午,机体内又是什么状况?

中医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而西医则不是这样的,西医是怎样的呢?

西医首先不是想机体内出现了什么状况,而是想,这是怎么引起的?

找出原因,然后在原因的基础上,去推断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此之谓从方面入手,去了解事物的运动过程。

    西医在病因决定一切的思维下,在传染病、流行病的诊治中,把生物因素看作是病因,这是正确的。

在内伤杂病的诊治实际过程中,则把内在病理改变也看作是病因。

比如高血压。

一个病人头昏头晕来了,西医查血压高,说这是血压高引起的,对不对呢?

也对,是与血压高相关,但是,血压高不是引起病人头昏头晕的原因,只是本质。

头昏头晕是症状、是现象,血压高是内在病理改变、是本质,这是一个事物的内外两个方面,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不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什么才算是原因(病因)呢?

引起血压高的因素才算是原因(病因),如年龄、遗传、饮食、精神因素等。

至于交感—儿茶酚胺系统亢进,肾素内分泌改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