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951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Word文档格式.docx

讲授第一框:

民族精神耀中华.

两课时授完

第1课时

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导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导入语:

(详见教材P99页)2、板书标题:

(二)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1、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教材支持: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数千年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其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奏响了一曲曲民族精神的壮美旋律,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以其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基本观点: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业绩是民族精神的最好明证,无数人人志士的至理名言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探究交流:

(教材P99—100)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①谈谈你读了这些名人名言后的感受.

②你还能列举哪些反映我国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

(作业——至少能例举出3句名人名言)

教师点拨:

从孔子、孟子、到林则徐、顾炎武,穿越中国上下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从中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也正是其民族精神的发展历史.

答案:

①为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而骄傲,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而折服.

②反映我国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还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得丹心照汗青.

2、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P10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会举例说明)

(教材P100)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又在当的领导下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使我们的民族精神日益丰富,充满生机.

查一查:

分组查找上述每个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时代背景,整理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议一议: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

(作业)

查一查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的内涵:

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延安精神的内涵: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西柏坡精神的内涵: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人民参政的民主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大庆精神的内涵: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

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铁人精神的内涵:

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老黄牛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登攀,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抗“非典”精神的内涵: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

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教材正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P100)

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师讲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面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一个民族在形成本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精华的组成部分,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呢?

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教材P100—101)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历时13载,两次被匈奴扣留长达10多年,仍“持汉节不失”.最终使汉朝同西域36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开辟了中西通商道路——“丝绸之路”.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惊天地、泣鬼神,充分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伟大气概.

1998年,百年不遇的大洪灾袭向中国大地.面对滔滔洪水,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奋勇抗洪,以最终的胜利向世人宣告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①继续列举中国历史上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事例:

“杨家将”、“虎门销烟”、“抗日战争”、“香港、澳门顺利回归”、“98抗洪抢险”、“全国人民奋力抗击非典”、“神舟飞船成功发射”、

“嫦娥绕月卫星顺利实现绕月飞行”.(作业)

②分组搜集名言佳句、历史故事等材料,寻觅中华儿女的奋斗足迹,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三)课堂小结(略)

(四)作业

(1)列举反映我国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五句.

(2)列举中国历史上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事例:

.

(3)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核心是什么?

第2课时

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一)复习提问

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核心分别是什么?

(P100)

知识点二: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P101、102)

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历过无数次巨大的灾难,在大的自然灾害和强敌入侵面前从未屈服过,而是更加坚忍顽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改造了恶劣的生存环境,抵御了外来侵略,延续着伟大的中华文明;

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到民族的解放和独立,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的初步繁荣昌盛.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几千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我们国家之所以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始终牢固地支撑着中华大厦,使得中国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传统始终没有中断.在民族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中国各族人民用世世代代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中国人民满怀高昂的爱国热忱,对历代剥削阶级的黑暗统治和近代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英勇豪迈的爱国主义精神,谱写了世界历史上最动人心魄的壮丽诗篇.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之灵魂,国家之瑰宝,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沧桑兴衰而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力量源泉.

说说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的?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改造了恶劣的生存环境,抵御了外来侵略,延续着伟大的中华文明;

(教材P101)

中国与古代埃及、巴比伦、古代印度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在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所灭,之后一直处在异族统治之下,当时的埃及人逐渐被阿拉伯人所同化;

巴比伦曾在历史上盛极一时,但只不过是匆匆来去的历史过客;

印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外敌所侵略,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很大的摧残.惟独人口众多的中国,文化传统始终没有中断,一直保持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想一想: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为古老而又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几千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我们国家之所以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始终牢固地支撑着中华大厦,使得中国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传统始终没有中断.在民族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中国各族人民用世世代代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中国人民满怀高昂的爱国热忱,对历代剥削阶级的黑暗统治和近代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英勇豪迈的爱国主义精神,谱写了世界历史上最动人心魄的壮丽诗篇.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之灵魂,国家之瑰宝,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沧桑兴衰而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力量源泉.

相关链接:

(学生阅读或者听国歌)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

前进进!

这是一首被人们注入了灵魂和生命的歌;

这是一首经时代锤炼最终被历史选中的歌;

这是一首熔铸了磨难与奋进、升华出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歌.

早抗日战场,中国人民的子弟兵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几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全体起立,齐声高唱国歌,代表了13亿中国人民向着同一个目标奋勇前进的决心和勇气.…………

国歌是中华民族精神最生动的写照和阐述,材料通过对国歌的介绍,再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其特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引领全国人民为祖国的独立解放和繁荣昌盛而英勇奋斗的气概和业绩.

2、民族精神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精神动力

“团结诞生希望,凝聚产生力量”.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教材P103)

※看到上面这样的场面你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

此活动向我们展示了中华儿女在民族精神的激励下,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不断取得胜利的伟大风采.体现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斗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看到这样的图片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我们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①民族精神队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②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全国人民弘扬民族精神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思维拓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今天,民族精神有何重要作用?

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今天,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教材正文)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交通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全球经济正在逐渐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世界上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已成必然,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地球村”.

※在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地球村”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

因为“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更不等于“民族全球化”,任何一个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都是为了取得更为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这一切恰恰需要弘扬民族精神,因为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力,可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再者,西方的敌对势力也在不失时机地对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以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所以,我们只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人民提高抵御力,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走向辉煌.

(四)作业:

你是怎样理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的?

(二)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讲授第二框: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统一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放在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任务来完成.

2、板书标题:

(二)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P104)

(教材P104)

讨论交流:

①你参加过学校或有关部门组织的哪些文化建设活动?

活动的内容是什么?

通过这些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②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作业)

此题为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回答的符合文化建设即可.如:

开设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专题演讲会、诗歌朗诵会、科技和时事报告会、革命传统教育会等,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如举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演讲比赛;

纪念“九.一八”宣传栏活动;

“如何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诗歌朗诵会等.

①感受:

通过活动使我们认识到我国的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也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②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牢牢把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继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共同成果;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

②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教材P105)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有纪律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①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②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①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有纪律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材正文)

二、在文化建设中弘扬何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P105)

(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何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一指导思想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主心骨”.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只有坚持这个“主心骨”的指导,才能牢铸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之魂,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弘扬何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刻地解释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当代最科学、最先进、最革命的理论,它既以先进文化为基础,又是一切先进文化的旗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宝贵结晶和伟大代表.如果动摇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党和全国人民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

如果在意识形态领域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是我们党在21世纪继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根本政治保证.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矛盾,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与发展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二者相互结合,才能牢铸我们伟大民族精神之魂,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基本原则)(P10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经过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我们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继承和发扬.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继承和发扬.

(P105)

上述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文句中,哪些是精华可以继承,哪些是糟粕必须抛弃?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什么作用?

可以继承的: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和合为贵.亲仁善邻.公则生明,廉则生威.克勤于国,克俭于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不可继承的:

存天理,灭人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继承和发扬.(作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基本原则)(P106)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各国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独具的特色,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们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大胆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精神的精华,使中华民族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各国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独具的特色,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们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大胆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精神的精华,使中华民族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P106)

到韩国旅游,经常会发现在很多广告摆上,甚至不少商品的包装上都印着“身土不二”四个字.这四个字是韩国人的立身之本和座右铭,是多少年来他们那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过热情浓缩而成的.所谓“身土不二”,简单的解释就是“身为韩国人,死作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