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79579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4.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素描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是通过线条、色块的深浅把我们所画的物象的体积的感觉和空间的感觉真实的表现在平面的纸上。

学习美术必须打好素描基础。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

艺术使人产生美感,只有建立在美感基础上的训练,才是我们需要的。

在素描的基础联系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日积月累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以情动人、以美悦人。

相信大家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到心专、脑动、眼准、手勤,持之以恒必将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一、画素描需要的工具及如何使用

1、用笔的要求

铅笔:

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区别.硬的以"

H"

为代表,如:

1H、2H、3H、4H等,前边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淡;

软的以"

B"

1B、2B、3B、4B、5B、6B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色度越黑;

学生用铅笔一般是HB形,软硬适中.对於初学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型就可以了。

炭笔:

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画人物肖像尤佳.但画重了很难擦掉。

木炭条:

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色泽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较差,画完成后需喷固定液,否则极易掉色破坏效果。

炭精棒:

炭精棒常见的有黑色和赭石色两种,质地较木炭条硬,附着力较强,可用可不用固定液。

利用铅笔表现明暗的方法:

(1).铅笔直立地以尖端来画时,画出来的线较明了而坚实;

铅笔斜侧起来以尖端的腹部来画时,笔触及线条都比较模糊而柔弱。

(2).笔触的方向要整理才不致混乱。

2、橡皮:

画画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香型的较软的橡皮和可塑性橡皮,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用起来非常方便

铅笔画使用橡皮擦注意事项:

(1).初学时往往总觉得画一笔不满意时,就马上用橡皮擦去了,第二次画得不对时又再擦去,这是最不好的习惯。

一则容易伤害画纸使纸张留下疤痕,再则画时就越画越无把握了,所以应极力避免。

(2).当第一笔画不对时,尽可再画上第二笔,如此画时就有一个标准,容易改正,等浓淡明暗一切都画好之后,再把不用之处的铅笔线,用橡皮轻轻擦去,这样整幅画面就清楚可爱多了。

(3).其实画面上许多无用的线痕,通常到最后都会被暗的部份遮没了,我们只需把露出的部份擦去,这样也较为省力。

同时不用的线痕,往往无形中成为主体的衬托物,所以不但不擦去无害于画面,有时反而收到无形的效果,这是我们不可不注意的地方。

3、用纸的要求

画素描通常在专用的素描纸上进行(不过我的素描纸就是电脑屏幕,当然我的笔也就是画板的画笔了),选用素描纸时,要注意纸质坚实、平整、耐磨、纹理细腻、不毛不皱、易于修改(好麻烦啊,不过为了能画出好的作品,也没办法,呵呵),如素描纸、铅画纸,如太粗、太薄、太光滑的纸都不适合铅笔画素描。

初学者使用的纸张大小以8开或4开为宜,16开大小的铜版纸和复印纸,则适合用钢笔、圆珠笔画素描。

4、画板和画夹

画板和画夹都有不同的型号,大小可随自己的画幅而定,初学者选用590X440mm左右的为宜.画板比较坚固耐用,画夹则方便携带,是外出写生的好帮手。

另外还需准备美工刀等其他一些工具。

二、学习素描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1、位置的选择和作画姿势

正确的写生姿势、有助于整体观察和表现方法的运用。

在绘画时身体应与画板相距一臂左右。

如有条件,画板放在画架上最好,如果没有画架,画板放在大腿上也可以。

画架一般放置在绘画者的右前方。

画者与写生对象之间的最佳距离,通常是对象高度或宽度的3倍到5倍之间,良好的习惯有助于绘画技能的提高。

2、握笔方法

画画的握笔方法是和平时写字有区别的.通常的握笔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铅笔(如图1),小指作支点支撑在画板上(或悬空),靠手腕的移动来画出线条(如图2),只在细部刻画时才会采用象平时写字的握笔姿势,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点来移动手腕完成(如图3)。

作业时间控制

通常一幅素描一般安排在2-3小时之间,若是画面复杂,一次不能完成的,可以用多次完成。

4、作业目标安排

按造型因素做分解练习,有目的地集中解决难点,如:

形体概括练习、比例和结构分析联系、透视与结构联系、结构与色调表现练习,作业目标应明确,以利于学习和掌握技法表现规律及艺术表现规律。

5、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造型规律的掌握与运用是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的过程。

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习者解决各种关系的思维能力,如正确把握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

素描基础教程

(二)——学习素描

造型基本因素

1、形体的点、线、面

我们所描绘的物体都是立体的,而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球形、柱体与椎体。

素描写生可从这四类形体出发,去研究主体构成的基本因素与形体塑造的关系

点:

点表示位置,是形体塑造的标记,对于造型有着特定的数量意义。

先看位置点,找出它的基点与顶点、右点、左点、近点和远点,这些点规定着物体的整体范围和个面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

再看转折点,这些点如同交通枢纽,联系着形体中的线与面。

线:

线由点的定向运动产生。

线条是点运动的延续,连接起点和终点的是线,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无数的线组合而成。

线是形体塑造的中坚,线有着无穷的魅力。

辅助线是指在形体塑造的过程中所借助的假设线。

这些线,有助于我们把握形体的动势和形体的整体特征,有利于我们表现形体时能做到从整体到局部有序的进行。

轮廓线轮廓线反映的是形体转折部分。

在绘画过程中,轮廓线的表现要求由直线到曲线,有外轮廓到内轮廓,从而形成物体的立体框架。

面:

无数点的组合或无数线排列后的效果,在视觉上形成了面,而面运动产生了体。

在造型过程中,面可分为两类,即直面与曲面。

直面立方体在画面上一般是以正面、侧面、顶(底)三个面呈现。

曲面球体借助于光线,在画面上一般是以亮面、暗面、明暗交界线(面)、反光面和投影组合而成。

任何一种复杂的形体,都可以由立方体、球体体面关系去理解和分析。

2、比例与分割

比例是指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的大小、长短、高低、多少、窄宽、厚薄、面积风诸方面的比较。

不同的比例关系形成不同的美感,观察与表现比例关系有个较好的方法,如先抓住相比关系因素的两极,再确定中间部分,依次分割下去,就可以确定出任何复杂的比例关系

3、特征与基本形

物体的形体特征,是指物象都有自己的特征,使之相互之间得到区别。

我们要对形状进行概括与归纳,形成了一个基本形的概念,如圆形:

人脸、苹果、罐子、太阳;

方形:

课桌、书籍、电视机、房子等,因此可以这样说,抓住了基本形就基本抓住了形体的主要特征。

从形体总体出发,对物体的原形进行简化,省去烦琐的细枝末节,以形成简单的几何形状。

首先是抓住它的平面形,是方、是圆还是角;

再看它的体积特征,属于立方体、球体还是柱体。

在具体作画时,先目测高度,再目测宽度,最后作上、下的宽窄比较,就能把握住形体的基本特征。

4、转折与轮廓

当构成物体的面发生方向上的变化,形体的面就出现了转折。

方形物体转折明显,称为折,圆形物体转折缓慢,称为转。

一般的物体的边缘可以看作是转折,立方体外缘内的棱为转折,叫内轮廓。

球体内侧的明暗交界可视为转折,也属于内轮廓。

在造型过程中,当我们以线去体现形体的转折处,即为轮廓线。

根据形体转折内外的部位,轮廓线可分为外轮廓线和内轮廓线。

在作画起稿过程中,应集中表现物体的轮廓,抓住轮廓的方法可采取由外到里的方法。

5、结构与构成

结构是指物体本身个部分组合和构造。

物体都有内部和外部的构成因素和结构关系,个部分的互相连接穿插、重叠、相离等决定了物体的形体。

在素描训练中,对结构加进一些主观成分和表现手法,反映在画面上的形体结构,可看作一种构成。

6、透视与空间

一切物象占有一定的空间,物与物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空间距离。

如画者与写生物的空间距离,被画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被画物本身前后的空间距离,被画主体与背景的空间距离。

在素描中,利用物体的透视变化产生距离感,表现空间的技法,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透视原理的运用。

几何透视法:

几何透视法产成与数学原理,是把几何透视运用到绘画艺术表现之中,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技法。

它主要借助于远大近小的透视现象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平行透视:

当立方体的六个面中,有一个面与画者的位置呈平行状态时,画者所看到的是它面产生的透视变化。

成角透视:

当立方体的一个角正对画者时,立方体所有的面都产生透视变化。

几何透视法包括三个要素:

视平线,一般是指画者平视时与眼睛高度平行的假设线。

视平线决定被画物的透视斜度,被画物高于视平线时,透视线向下斜,被画物低于视平线时,透视线向上斜。

心点,是指视觉中心。

它位于画者的核心部位。

在平行透视中,一切透视线引向心点。

距点,视点至心点的距离叫距点,如果把视距移至视平线上心点的两侧,所得的点为距点。

空气透视法:

空气透视法是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表现绘画中空间感的方法。

它主要借助于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表现物体的空间感。

其特点是产生形的虚实变化,色调的深浅变化,形的平面变化,形的繁简变化。

7、明暗与调子

认识素描中的明暗

(1):

明暗产生的原因:

有光源(不论是自然光源、人工光源)照射,就有了明暗之说;

(2):

明暗的基本法则:

光源直射处(向光)是明亮部。

.光源照射不到之处(背光)是黑暗部。

反射光所形成的是中间灰色部分。

物体的形象在光的照射下,产生了明暗变化。

光源一般有自然光、阳光、灯光(人造光)。

由于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光源与物体的距离不同,物体的质地不同,物体面的倾斜方向不同,光源的性质不同,物体与画者的距离不同等,都将产生明暗色调的不同感觉。

在学习素描中,掌握物体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物体明暗调子的规律可归纳为“三面五调”

A:

三面物体在受光的照射后,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受光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一面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

这就是三面。

B:

五调调子是指画面不同明度的黑白层次。

是体面所反映光的数量,也就是面的深浅程度。

对调子的层次要善于归纳和概括,不同的素描调子体现的不同的个性、风格、爱好和观念。

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五个调子。

除了亮面的亮调子,灰面的灰调和暗面的暗调之外,暗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又出现了“反光”。

另外在灰面与暗面的交界的地方,它既不受光源的照射,又不受反光的影响,因此挤出了一条最暗的面,叫“明暗交界”。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大调子”。

当然实际画起来,不仅仅是这五的调子,还要更丰富。

但在初学时,我们起码要把这五种调子把握好。

在画面中树立调子的整体感,即画面黑、白、灰的关系,运用好这几大调子来统一画面,表现画面的整体效果。

画面构成:

一张白纸无所谓空间,一旦画上了笔触,便破坏了纸面的完整与稳定,即出现画面构图分割现象。

若是画上一个物体,纸面就形成了空间,再画上两个以上的物体,就得考虑形体的组合方式。

绘画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大家如何把空间的物体转移到平面的画面上,解决画面构成问题。

1、形体组合与画面切割:

同属于绘画的构图问题,构图是画者根据表达的意图与主题的需要,对画面所进行的整体布局。

在形体组合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注意:

(1)不同位置的组合,

(2)不同质的组合,(3)不同量的组合。

2、角度确定与空间序列

画者与物体的角度主要有两种,即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画面中造型因素均应按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使画面中造型因素有条不紊,需要物体在特定的角度下形成明确的空间序列。

右面这幅作品由三个立方体构成,并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为三个立方体的这个整体形状位置,从而形成了三角形的构图。

画面图示了三种切割变化形式。

(1)框太长

(2)框太大(3)框为宜

素描基础教程(三)——实战练习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了吗?

下面我们将进入实质性的素描学习,先从练习线条开始,就象达芬奇当初画鸡蛋一样,我们应该不用象他画那么长时间,因为我们是21世纪的中国有为青年

好了,学完一些枯燥但又不得不学的的基础知识,我们开始实质性的练习,不过不是画MM,是画线条,因为MM是由无数的线条组成的

线的种类和注意事项

1、线的表现形式

线条是素描训练中塑造对象的主要手段。

对初学者来说,掌握线条的曲直轻重极为重要。

在练习线条过程中,要注意用笔的方式,落笔时要体会手、腕、肘的运动对线条的影响,画出线条轻重、浓淡、疏密的关系,让线条在平稳、自然、有序、顺畅中得到轻松的展现。

正确的排线是两端轻,中间重的线条,方向一致,疏密匀称,能变换排线方向,一层一层加深,切忌乱涂。

⑴、在素描中线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也非常丰富,可以用排线的方法来表现一个面,线的轻重变化形成面的虚实凸凹等复杂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学习者从练习中去体会.

⑵、线的画法是落笔轻,中间重,收笔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形成两头虚中间实的线(如图4).这样画出的线容易衔接,在整个画的过程中也容易把握整体的效果(如图5).

⑶、带钩的线和两头齐的线在素描当中都是忌讳的,这样的线在衔接上会造成明显的接口,也容易造成线条的杂乱(如图6).

⑷、排线是初学画画应特别注意的.虽说画无定法,但在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讲究线的排放不但有利於学习的循序渐进,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线条练习:

步骤一:

画出你喜欢的几何图形

步骤二:

从图形的左边开始画起,把每个图形都画出深浅调子,注意与临近图形的深浅变化,边缘要画的整齐。

步骤三:

画背景时要注意,图形边缘深的,背景画浅;

图形浅的,背景画深,背景深与浅的过渡要自然。

以上关于素描的基础知识就讲完了,希望大家能认真去体会,并能运用到之后的练习中。

这样会使大家事半功倍。

速度重要,方向更重要。

构图:

一、构图也叫布局(经营位置)

对於初学者,面对画纸,第一个问题就是画多大,放在什么位置,这就是构图.对於初学者,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妨先画几张小稿,在小稿上大概画出对象的长宽比例及雏形,选出利用画纸空间的最佳方案,然后依据小稿的构图在画纸上布局,定出对象位置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然后根据两个点画出运动线(可以是垂线,也可以是大的动势方向线).在纵线上找到最宽部位的横轴线,依此宽高作参照,找出对象形体的大的走势和雏形.

二、构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构图不能太小(会让人觉得画儿显得不够饱满、小气);

(图1构图太小)

2、构图时应注意重心的平衡;

(图2重心不稳)

3、构图不能太偏(太偏会让人有一边重的感觉,造成构图不稳);

(图3一边重)

4、构图应注意透视的变化及比例关系,(图4比例和透视有误)

5、构图不应有残缺;

(画石膏像时应注意)(图5不完整)

6、构图中视觉重心应在画纸的物理中心偏上一些;

(图6正确构图)

7、如果构图中人物是侧面,要注意人物眼睛所对的一侧要稍稍多些空间,使感觉上画面不至於发堵.

素描几何体

正方体的画法

1、我们用笔来测量对象的高度,量的时候眯起一支眼睛,右手一定要伸直面向写生对象,铅笔要水平竖直,像下面这样:

2、在纸上画出立方体,注意比例。

3、量出对象的高度,在纸上画出一条竖直的长线,再量出宽度,然后对比长度的比例,就可以在纸上画出对应的比例关系了。

4、开始上调子,从对象上最暗的地方开始,然后上投影的颜色

5、然后上受光部分的灰面,以及对象周围的背景颜色。

6、深入上完所有颜色,注意色距和色序。

7、整体调整,收尾。

球体的画法

1、画圆。

2、画出大概明暗关系,找准明暗分界线。

注意:

上面这张图的排线方法是这样的,我用下图比较夸张的线条来表示,大家画的时候不要留空隙。

明暗交界线确定以后,贴着明暗交界线向右用4B排线,就是暗部,贴着明暗交界线向左用2B排线就是灰部。

只不过这个灰部比较亮。

因为光是从左上方打过来的。

圆柱体的画法

1、画轮廓。

2、画大概的明暗面。

先自己观察。

3、慢慢上调子。

圆锥体的画法

1、起型。

2、记得先确定最高点,最低点和最左边的点,然后根据宽和高的比例确定最右边。

3、然后找出明暗分界线和阴影。

4、慢慢上调子,一遍又一遍。

穿插体的画法

2、找出明暗交界线,从明暗交界线开始画。

3、深入刻画,最后调整。

几何体组合画法

2、找出明暗交界线。

3、交待明暗大关系。

4、深入刻画,最后调整。

素描静物

陶瓷罐子的画法

瓷器

瓷器的特点为感光性强,暗部受环境影响大,高光、反光明显。

瓷器制品由于表面光滑,对环境色的反应能力极强。

另外,高光轮廓清晰,浅色的瓷瓶要特别注意亮部明度变化,尽量画得透而薄。

陶器

陶器质地光滑,应多注意反光及边缘线的处理;

带手柄陶罐的部分有明显的反光,高光表现手法与瓷罐相同,反光相对较弱,黑、白、灰关系明确。

陶罐在静物中经常作为主体物出现,它的形体各异,种类也多,表现时要进行认真观察、分析。

上釉的陶罐表面光滑,高光明显;

不上釉的无明显的高光,但明暗层次丰富、色彩变化微妙。

结构画法

1.确定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反复测量出物体的各部分比例.

2.画出罐子的外轮廓,注意它的对称性,这一步不求细节,力求做到大关系的准确。

3.找出各部分的结构线,特别注意罐子口罐身结构线和罐子底这三部分的圆的透视关系,从上至下越来越接近于正圆。

明暗画法

1. 

用直线确定罐子的大致轮廓,用十字交叉线确定罐子的对称关系,确定口、劲、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用流畅的弧线画出陶罐具体的形体结构,找出明暗交界线。

2.铺出画面中的重颜色,包括暗面、投影和罐身上几块固有色较重色块。

3.借助明暗交界线表现陶罐的立体感,稍微添加一点明暗色调。

加重暗部并适当区分罐体上部与下部的固有色,塑造陶罐时注意加强明暗对比。

适当表现陶罐与环境的关系。

4. 

继续加重整体色调,对罐口、把手及表面的肌理细节进行深入地刻画,着力表现陶罐的质感。

深入刻画的同时,处理好陶罐边沿与环境的虚实对比,反复调整细节与整体的关系,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金属器皿的画法

金属的质感

金属表面光滑,具有很强的反光性,质地细腻。

刻画时要明确表现出高光和反光区域,反光区域要体现周围的环境,用笔硬朗细致。

金属与木料或纸等材料不同,金属有反射光,表面有光泽。

因此画光泽面时,亮的部分与阴影部分要以较强的对比来表现。

描绘金属时一个重点是要表现出金属的质感。

无论什么形状的金属,在黑白灰的处理上对比强、反光强,注意和环境结合起来表现,使画面看起来完整统一。

有镜面效果的不锈钢器皿,明确地衬出周围环境,表现时应注意映衬的环境随着器皿本身的形体而产生变化。

1.确定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大小比例,用长直线定出最基本的上下左右位置。

2. 

切角的方式切出椭圆形的盆口,注意这个椭圆形的左右对称,但前后并不对称,透视规律会造成它前大后小的形体变化。

3. 

用轻微的调子铺出投影和盆的暗面,注意盆口外轮廓线近实远虚的变化。

用直线画出大致轮廓,注意壶嘴的斜度和壶把的基本形状。

根据壶体的转折与光线的方向确定明暗交界线,并适当地交代一下大致的明暗大关系。

以明暗交界线为起点展开明暗关系。

根据被确定的最暗点和最亮点,有比较的层层加重微妙而复杂的中间色调。

适当削弱不锈钢壶暗部的反光,保持画面的整体关系。

对壶盖和壶嘴要着力刻画,注意对不锈钢质感的表现。

对高光的处理要“响亮”而干脆。

5. 

做最后阶段的整体调整,完成写生。

玻璃器皿的画法

玻璃器皿

一般玻璃器皿都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它有重量和体积,也有丰富而复杂的色调层次,因此,刻画时绝对不要把他们看作是孤立存在的物体,应将玻璃器皿同特定环境中它所处的背景结合起来加以刻画。

同时,还要将器皿口边沿的体积和形体结构的变化关系,及里外空间透明度的不同关系准确的表达出来。

画好背景,准确地画出玻璃的基本形,再用简洁的线条表现好形体,再画反光点。

注意突出高光,要分清主次,不能画得太花,暗部不要太重,黑白灰对比要大一些,还有光透过透明物体的投影也是不一样的,这些细节也要注意。

1.用长直线画出高脚杯的宽高比例以及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2.用圆润的弧线画出高脚杯的外轮廓,注意左右两部分要对称。

加重杯口、水面、杯底座等重要结构处的结构线。

4.找出明暗交界线与投影,注意投影的起始位置和与杯子形状的一致性。

5.丰富画面细节,用浅调子铺出投影和暗面。

用直线画出杯子的大致轮廓,注意杯体与底座的比例关系,以中轴线为基准调整左右对称关系。

以弧线为主画出杯子的具体形状,注意杯子转折处的虚实处理。

具化杯子的形体细节,定出投影的位置和形状。

借助刻画杯内的液体加强杯子的明暗交界线,以增强杯子的体积感。

深入刻画杯口和底座玻璃体的透明关系,注意表现液体对衬布的折射现象及玻璃杯体的反光。

小心地处理杯子边沿与环境的虚实关系,加强杯子的口沿及底座前实后虚的关系,注意保持杯体大的明暗关系。

6. 

强调杯子口沿及底座的高光,环境对杯子造成的,反射及水面对光的反射要适当削弱,注意线条在杯体和底座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